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江北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1-3.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江北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1-3.2)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江北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1-3.2)
1.(2024八上·东阳期中)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图所示标志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2.(2024八上·东阳期中)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晚上早入睡,能促进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达到峰值,有助于身高增长。该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3.(2024八上·东阳期中)东阳红糖由甘蔗制作,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削蔗去杂 B.石辘碎蔗
C.渣汁分离 D.热锅熬糖
4.(2024八上·东阳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八上·东阳期中)如图所示,东东同学把一只苹果丢入水中,发现苹果下沉一段距离后,又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水面漂浮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B.在下沉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浮力减小
C.在下沉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在下沉过程中,苹果受到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6.(2024八上·东阳期中)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
D.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7.(2024八上·东阳期中)下列生产生活中对科学原理的利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用高压锅快速煮熟食物 B.用吸尘器吸尘
C.用离心式水泵抽水 D.贴在墙面上的吸盘
8.(2024八上·东阳期中)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B.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D.东部地区自南向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9.(2024八上·东阳期中)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甲是50mL、10%的蔗糖溶液,其中“●”表示所含的蔗糖分子。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它成为5%的蔗糖溶液。能表示稀释后蔗糖溶液模型的是(  )
A. B.
C. D.
10.(2024八上·东阳期中)小明利用小石块、溢水杯及水、弹簧测力计、小烧杯、细线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最合理的操作顺序是甲、乙、丙、丁
B.若物体漂浮在水面,就一定不满足阿基米德原理
C.若图乙中的石块没有完全浸入水中,就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D.若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则可能是由于溢水杯中没有盛满水
11.(2024八上·东阳期中)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取这两种物质各22g,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是氯化铵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物质A溶解
C.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12.(2024八上·东阳期中)某市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东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26℃,明天早晨最低气温16℃,空气相对湿度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天晴”说明“明天云量少”,受低气压控制
B.“东南风3~4级”可由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
C.“最高和最低气温”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13.(2024八上·东阳期中)下列植物感应性现象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C.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14.(2024八上·东阳期中)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酒精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5.(2024八上·东阳期中)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16.(2024八上·东阳期中)小阳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高压锅的“压”字的含义指的是   (填“压力”或“压强”)。
(2)①花生油②食盐③生姜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均填序号)。
17.(2024八上·东阳期中)如图为“富氢水杯”,宜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
(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氢气的电极是   。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时,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毫升,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强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18.(2024八上·东阳期中)当今中国的航天技术备受世界瞩目。
(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   、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在空间站上培育的水稻的根会向   (填“地面”或“四面八方”)生长。
19.(2024八上·东阳期中)生活中的科学:
①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切菜时,   (“增大”或“减小”)刀对菜的压强。
②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洗洁精,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   有关。(“温度”“气压”或“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③厨房里我们常用吸钩挂抹布,其实吸钩能够吸在墙上是因为   的作用。
20.(2024八上·东阳期中)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
(1)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果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装备的总体积为0.1m3,则其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牛。
(3)训练结束后,水中的航天员应   (填“增加”或“减少”)配重,从而顺利返回水面。
21.(2024八上·东阳期中)利用吸管可以做许多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转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①用手指堵住一端管口 ②把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③把吸管插入水中 ④松开堵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序号)。
(2)吸管喷雾器。如图乙所示,用嘴向吸管的一端吹气,可以看到杯中的水从竖直的吸管内上升,再从切口处   (填“向上”或“水平向左”)喷出。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与之不同的是   (填序号)。
A.人要站在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以外等车 B.夏天用冰块保存牛奶,冰块放在牛奶的上方
C.海上并排高速行驶的船不能靠得太近 D.加热热气球内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
22.(2024八上·东阳期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所示是对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以及同一小球在三种溶液中的浮沉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可能是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加入硝酸钾 C.蒸发水分
(2)三个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
A. B.
C. D.
(3)从②到③,烧杯底析出硝酸钾晶体5克,整个装置总质量减少了20克,可知②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3.(2024八上·东阳期中)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糖为主要症状。目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东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____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完善实验步骤: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   含量。
(2)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够严谨,请指出   。
(3)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4)假设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4.(2024八上·东阳期中)科学实验课堂上,同学们在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一错误操作,请指出   。
(2)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2中的   (填字母)。
(3)【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某组同学按照如图3所示进行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则该组同学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某些同学在配制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下列出现的操作中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
A.称量操作中用生锈的砝码
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量筒中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25.(2024八上·东阳期中)小金学习了大气压强后,借助注射器(容积为5mL)、铁架台、小桶、细绳等器材设计如图装置估测大气压的值。
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组装好器材,首先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上端未封口,接着往小桶内缓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开始下滑时,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为78g;
②重新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将步骤①中的装水小桶(水未倒出)重新挂在注射器下端,缓慢向小桶内加水,直至活塞又恰好开始下滑,再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为548g;
③取下注射器,并用刻度尺测出其壁上全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10cm。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应以   (填“注射器”“活塞”或“小桶”)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力的情况。
(2)步骤②中“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的目的是   。
(3)上述实验中,在不考虑活塞重力的情况下,可得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   。
(4)进一步分析,如果考虑活塞重力,所测出的大气压值与(3)中所测得值相比   (填“较大”“不变”或“较小”)。
26.(2024八上·东阳期中)某校“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使用过程中,发现称量范围较小,有待提升改造。
【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的原理工作的;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问题提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方案设计】
器材:悬挂式电子秤、金属块(4.0N)、大烧杯、水以及各种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骤: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
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实验。
【数据处理】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液体密度() — 0.8 1.0 1.2 1.4 1.9 2.0
电子秤示数 4.0 3.6 3.5 3.4 3.3 2.6 3.0
浮力大小 — 0.4 0.5 x 0.7 1.4 1.0
【交流分析】
(1)表格中x的数据是   。
(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要浸没,其目的是   。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6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4)【得出结论】……
【知识应用】
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
27.(2024八上·东阳期中)我们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小华同学将图甲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稳定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可见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小金同学继续进行下一步探究,如图乙所示:将U形管的一端通过橡胶管与玻璃管相连,向玻璃管中持续稳定的通入气体,并观察实验现象。
(1)图甲中,液体流速较快的是   (填“A”或“B”),由该现象可以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初步结论是   。
(2)小明在图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U形管内   (填“左”或“右”)侧液柱更长。
(3)下列四种情况中,哪几种情形能够运用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____。
A.当房间前后两面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C.火箭升空
28.(2024八上·东阳期中)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以上。由于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在高原地区,用普通的锅很难把饭菜煮熟的原因是   。
(2)小科同学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面积为10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质量为70克。请通过计算判断出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水温大约是多少?
29.(2024八上·东阳期中)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表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葡萄糖注射液密度近似水的密度),根据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注射液(5%) 【规格】500mL内含葡萄糖25g 【必反应】补充能量和体液 【生产日期】2018年8月27日 【分效期至】2025年1月24日
(1)从该溶液中取出20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g。
(3)如果从瓶中取出200g,将它变成2%的葡萄糖注射液,需要加入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0.(2024八上·东阳期中)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请回答: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填部位名称)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   (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直立”或“不”)生长。
(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谨,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31.(2024八上·东阳期中)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避暑人们常选择甲、乙两处避暑,请你选择一处并说明理由   。
(2)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3)小金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发现液柱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下同),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   。
32.(2024八上·东阳期中)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着物件,另一端系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件底面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物件的质量;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件的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要熟悉常见的标志,水是液体,可知与水有关的标志中应含有液体。
【解答】A、为可回收标志,故A错误;
B、节水标志,故B正确;
C、禁止明火的标志,故C错误;
D、表示的是当心火灾,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幼年时缺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会导致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解答】A、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促进生长发育,更侧重生长,故A正确;
B、性激素由睾丸或卵巢分泌,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故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促进生长发育,更侧重发育,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C错误;
D、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加快心跳的速度,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功能进行判断: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
【解答】过滤能将不互溶的液体和固体分离,可知渣汁分离属于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C。
4.【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解答】A、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却不是这样。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A不符合题意。
B、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B符合题意。
C、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C不符合题意。
D、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由沉浮条件可知,苹果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在下沉时,苹果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可知浮力不变,故B错误;
C、由可知,苹果下沉时,深度加深,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
D、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液体气体固体都可以是溶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解答】A.水也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A错误;
B.有些物质分散到水中会形成悬浊液或者乳浊液,B错误;
C. 肥皂水不是溶液,是乳浊液,溶质和溶剂是溶液组成部分,C错误;
D. 液体气体固体都可以是溶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流体的压强与流体流速有关,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解答】A. 高压锅快速煮熟食物的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B. 吸尘器吸尘是利用加快吸尘器内的气体流速从而使吸尘器内外产生气压差把灰尘压入吸尘器内。
C. 离心式水泵抽水是利用改变水泵内流体的流速,从而减少压强,大气压将水压入水泵内。
D. 贴在墙面上的吸是将吸盘内的空气排除,使得吸盘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将吸盘压在墙上。
因此A的原理与其它三项原理不同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长江流域。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就是典型的雨热同期。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我国北方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解答】A.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A正确;
B.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错误;
C.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C正确;
D. 东部地区自南向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均一稳定,所以蔗糖分子均匀分布在溶液中。
【解答】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表示蔗糖分子的小黑点的数量不会发生改变,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将变大。
故答案为:B。
10.【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时不要求物体一定要浸没,但要求物体不能接触容器底部且实验前溢水杯中的水要灌满。
【解答】A、实验时应先测量空的小烧杯的重力,再测量小石块的重力,然后将小石块放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量溢出水和小烧杯的总重力,因此顺序为丙、甲、乙、丁,故A错误;
B、物体漂浮在水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仍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满足阿基米德原理,故B错误;
C、乙中物体没有浸没,受到的浮力小于浸没时的浮力,但排出的水的重力也将减小,可知物体是否浸没不会影响探究,故C错误;
D、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为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浮力大于重力,可能是因为溢水杯中水没有灌满,溢出的水偏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由题中信息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更大,即等量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更大,A没有完全溶解,B完全溶解,可知A是氯化铵,B是硝酸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继续加水,水的质量变大,能溶解的溶质变多,可知能将未溶解完的氯化铵完全溶解,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硝酸钾,可知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空气的湿度;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注意: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高压控制区常为晴朗干燥的天气,低压控制区常为阴雨天气,“明天晴”说明受高气压控制,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东南风3~4级”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由风向标测定,风速由风速仪测定,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最高和最低气温”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百叶箱中有最低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普通温
度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可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湿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的感应性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
【解答】含羞草的小叶合拢属于感性运动,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而根向着地心方向
生长、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和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都属于向性运动,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物质溶于水时吸收还是放出热量进行解答。
【解答】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说明加入了物质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B.酒精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压减小,而a内大气压强大于瓶内压强,因此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故A不合题意;
B.用手指盖住上孔,当流出部分水后,小孔外大气压强大于水的压强,因此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面上方再次恢复大气压强,此时水的压强大于孔外的大气压强,于是水又从下孔流出,故B不合题意;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会进入试管,故C不合题意;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是因为容器底部液体压强相等,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1)压强
(2)②④;①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高压锅的原理是: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2)溶液中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均一、稳定、久置不分层;乳浊液和悬浊液久置会分层。
【解答】(1)高压锅内部的压强大,液体沸点高,煮食物速度较快,“压”指的是压强。
(2)溶液均一、稳定,属于溶液的是:②④;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属于乳浊液的是:①。
17.【答案】(1)阴极
(2)增大压强(气压)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电解水负极(阴极)产生的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的是氧气。
(2)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方法。
【解答】(1)与外电路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可通过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的方式增强氢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18.【答案】(1)大气温度
(2)平流层
(3)四面八方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对流层高度越高,大气温度越低,平流层高度越高,大气温度越高。
(2)最下面是对流层,上方是平流层,再上方是中间层,然后是暖层。
(3)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在太空中不受引力,所以不会表现出向地性。
【解答】(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对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2)对流程上方是平流层,再上方是中间层。
(3)在空间站中,不受重力,根不具有向地性,可知根会向四面八方生长。
19.【答案】增大;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大气压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根据题中描述可知,变量为溶剂,可知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3)吸盘不掉落,可说明存在大气压强。
【解答】(1)由可知,把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却能在洗洁精中溶解,改变的是溶剂,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3)将吸盘中的气体排尽,吸盘能吸在墙上,并且挂上物体也不易掉落,是因为吸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20.【答案】(1)等于
(2)1000
(3)减少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3)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2)利用计算浮力大小。
【解答】(1)由沉浮条件可知,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3)由沉浮条件可知,要向上返回水面,浮力应大于重力,在水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可知应减少配重,减小总重力。
21.【答案】(1)③①②④
(2)水平向左;B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用吸管“取水”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2)图乙的原理是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
【解答】(1)合理的顺序是:把吸管插入水中,再用手堵住一端的管口,然后把吸管出水面到空杯上方,最后松手,让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空杯中。
(2)在A的上方吹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A向上压并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喷出。
A、人要站在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以外等车,原理是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可能会被后方的气压压向铁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用冰块保存牛奶,冰块放在牛奶的上方,原理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故B符合题意;
C、海上并排高速行驶的船不能靠得太近,原理是流体流速大、压强小,靠太近可能会相撞,故C不符合题意;
D、加热热气球内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原理是浮力大于重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22.【答案】(1)B
(2)C
(3)20%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式:蒸发溶剂、添加溶质、根据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选择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减小物质的溶解度。
(2)温度一定、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一定时,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3)。
【解答】(1)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降低温度,溶解度变小,等质量的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减小,可能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但没有晶体析出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密度不变,小球不会上浮,故A错误;
B、加入硝酸钾溶液,水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可能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的密度变大。小球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不变,液体密度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以小球将上浮一些,故B正确;
C、蒸发水分,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溶液密度变大,小球会上浮一些,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则液面总体会降低,图中溶液的量并没有明显改变,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2)②③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知溶液的密度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均为漂浮,浮力都相同,则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
故答案为:C。
(3)②③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5克,整个装置总质量减少了20克,说明蒸发的水的质量为20g,溶液均一、稳定,同一溶液的密度相同,可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3.【答案】(1)葡萄糖
(2)2只小鼠太少,存在偶然性
(3)B
(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2)为了避免偶然性,应采用多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3)胰岛是产生胰岛素的内分泌腺,会干扰实验,所以要在实验前破坏小鼠的胰岛。
(4)甲中没有检测到葡萄糖,乙中检测到葡萄糖,说明口服没有用,是因为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系统消化。
【解答】(1)糖尿病的检测方式之一为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所以补充的步骤是: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的含量。
(2)每组实验中只有一只小鼠,存在偶然性,应在每组实验中增加小鼠的数量。
(3)胰岛能产生胰岛素,会干扰实验。
故答案为:B。
(4)乙小鼠的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4.【答案】(1)⑥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B
(3)12.8%
(4)B;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要用玻璃棒引流。
(2)过滤时玻璃棒放在三层滤纸一侧。
(3)左盘物质的质量=右盘物质的质量+游码。
(4)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的质量偏小或水的质量偏多,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1)由图可知,⑥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过滤时滤纸要对折两次,放入漏斗中时一侧为一层滤纸,另一侧为三层滤纸,刚好是半张滤纸与混合物接触。
故答案为:B。
(3)图中左物右码放反了,药品的质量=10g+5g-3g=12g,水的体积为82mL,水的密度为1克每毫升,质量为82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A、称量时砝码生锈,称得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A错误;
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则水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B正确;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多,则水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C正确;
D、将量筒中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水的质量偏小,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5.【答案】(1)活塞
(2)排尽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
(3)
(4)不变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物体挂在活塞上,对活塞产生拉力,可知是以活塞为研究对象的。
(2)直接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注射器内的空气无法完全排尽,可采用排水法减小误差。
(3)两次物体重力之差才是大气压产生的压力,一次封口一次不封口的目的是排除摩擦力的干扰。
(4)根据(3)可以判断,无论是否考虑活塞的重力,不会影响结果。
【解答】(1)注射器内部真空,即活塞一侧真空,一侧处于空气中,可知测量的是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即以活塞为研究对象。
(2)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可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防止内部残留的气体对实验造成干扰。
(3)未封口时活塞两侧均与大气压相连,测量的是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力,封口后测得的是大气压力和摩擦力的总和,可知大气压力为
压强为。
(4)由(3)可知,大气压产生的压力是两次物体重力差,若考虑活塞重力,两侧实验中活塞的重力相同,在相减时会相互抵消,所以测得的结果与(3)中相同。
26.【答案】(1)0.6
(2)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3)金属块触底
(4)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和二力平衡可知,浮力=重力-拉力。
(2)由可知,在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物体触底,重力=拉力+浮力+支持力。
(4)根据表中数据得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据此可知增大液体密度可以使浮力变大,从而增大浮力秤的测量范围。
【解答】(1)称重法测浮力,浮力加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为4N,当拉力为3.4N时,浮力为:4N-3.4N=0.6N。
(2)金属块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起到控制变量的作用。
(3)第6次实验中,拉力加浮力小于重力,可能是因为实验时金属块触底,还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4)由浮力秤的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则能提供的浮力越大,则能测量的物体的重力越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排液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所以要增大浮力秤的测量范围,可通过加大液体的密度来实现。
27.【答案】(1)B;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反而越小
(2)左
(3)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相同时间内流过A和B的液体的量相同,B更窄,所以流速更大。
(2)根据流体流速大,压强小进行判断。
(3)选择因流速变化导致的现象即可。
【解答】(1)B处较窄,流体流速更大,压强更小。
(2)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左侧的压强小于右侧,U形管中的液体被压向左侧,可知左侧的液柱更高。
(3)A、当房间前后两面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流速大,压强小,柜门内侧压强大于外侧压强,
内部压强把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故A正确;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
C、火箭升空是因为向上的动力大于重力,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28.【答案】(1)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
(2)
由图可得: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液体沸点高低与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锅内的压强=外界大气压、限压阀产生的压强。
【解答】(1)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压强小,水的沸点低,所以用普通的锅不容易把饭煮熟。
29.【答案】(1)5%
(2)50
(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可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随着体积的变化额变化。
(2)根据“500mL内含葡萄糖25g”进行计算。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解答】(1)溶液均一稳定,所以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同,仍为5%。
(2)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的质量。
30.【答案】(1)胚芽鞘尖端
(2)向左弯曲
(3)增加一个对照组:在切除了尖端的胚芽鞘左侧放上大小相同的未处理的琼脂块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结合图像进行分析,保留尖端的胚芽弯向光源生长,说明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2)根据实验C的现象推测实验D的现象。
(3)在去除尖端的胚芽上放置琼脂块,可能琼脂块本身也会对胚芽的生长造成影响,所以应设置对照组,排除干扰。
【解答】(1)由图可知,达尔文的实验中变量为是否保留胚芽鞘尖端,可知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2)由图可知,胚芽鞘将弯向没有放置尖端的一侧,可知将向左弯曲。
(3)琼脂块可能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增加一个对照组:在切除了尖端的胚芽鞘左侧放上大小相同的未处理的琼脂块。
31.【答案】(1)选甲—甲地靠近海边,由于水的比热大,海边昼夜温差小,气温较内陆低一些或选乙—乙地较甲地海拔高,气温低
(2)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而甲地在背风坡,降水少
(3)上升;上升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比热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比热容指的是1千克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海拔、纬度位置、季风等。
(3)利用流体流速大、压强小进行分析,液体会被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解答】(1)可选择甲地,甲在海边,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一定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升高得少,白天的温度较低,更凉爽。
也可选择乙地,乙海拔高,气温较低。
(2)由图可知,乙在迎风坡,容易出现降水,丙在背风坡,降水较少,可以属于半荒漠状态。
(3)山顶海拔高,压强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将液体压入管中,可知管内液面将上升。
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上方流速大,压强小,管中水柱会继续上升。
32.【答案】(1)物件完全离开水面后,由图像可知此时的拉力为2200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由图可得:
(3)浸没时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当物体在水下时,浮力加拉力等于重力,在水面以上时,拉力等于重力,可知物体的重力为2200N,根据重力计算公式即可求得物质的质量。
(2)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最大,此时拉力最小,重力减去最小拉力即为最大浮力。
(3)根据最大浮力求解物体的体积,由(1)中质量除以体积可求得物体的密度。
1 / 1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江北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1-3.2)
1.(2024八上·东阳期中)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图所示标志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要熟悉常见的标志,水是液体,可知与水有关的标志中应含有液体。
【解答】A、为可回收标志,故A错误;
B、节水标志,故B正确;
C、禁止明火的标志,故C错误;
D、表示的是当心火灾,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4八上·东阳期中)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晚上早入睡,能促进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达到峰值,有助于身高增长。该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答案】A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幼年时缺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会导致侏儒症,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解答】A、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促进生长发育,更侧重生长,故A正确;
B、性激素由睾丸或卵巢分泌,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故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促进生长发育,更侧重发育,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C错误;
D、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加快心跳的速度,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4八上·东阳期中)东阳红糖由甘蔗制作,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削蔗去杂 B.石辘碎蔗
C.渣汁分离 D.热锅熬糖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功能进行判断: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
【解答】过滤能将不互溶的液体和固体分离,可知渣汁分离属于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C。
4.(2024八上·东阳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解答】A、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却不是这样。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A不符合题意。
B、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B符合题意。
C、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C不符合题意。
D、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2024八上·东阳期中)如图所示,东东同学把一只苹果丢入水中,发现苹果下沉一段距离后,又向上运动,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水面漂浮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B.在下沉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浮力减小
C.在下沉的过程中,苹果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在下沉过程中,苹果受到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由沉浮条件可知,苹果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在下沉时,苹果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可知浮力不变,故B错误;
C、由可知,苹果下沉时,深度加深,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
D、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2024八上·东阳期中) 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
D.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液体气体固体都可以是溶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解答】A.水也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水不是溶液,A错误;
B.有些物质分散到水中会形成悬浊液或者乳浊液,B错误;
C. 肥皂水不是溶液,是乳浊液,溶质和溶剂是溶液组成部分,C错误;
D. 液体气体固体都可以是溶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4八上·东阳期中)下列生产生活中对科学原理的利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用高压锅快速煮熟食物 B.用吸尘器吸尘
C.用离心式水泵抽水 D.贴在墙面上的吸盘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流体的压强与流体流速有关,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解答】A. 高压锅快速煮熟食物的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B. 吸尘器吸尘是利用加快吸尘器内的气体流速从而使吸尘器内外产生气压差把灰尘压入吸尘器内。
C. 离心式水泵抽水是利用改变水泵内流体的流速,从而减少压强,大气压将水压入水泵内。
D. 贴在墙面上的吸是将吸盘内的空气排除,使得吸盘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将吸盘压在墙上。
因此A的原理与其它三项原理不同
故答案为:A
8.(2024八上·东阳期中)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B.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D.东部地区自南向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B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西南季风也为我国带来降水,可影响到我国华南一带;当西南季风发展强盛时,也可深入到长江流域。我国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就是典型的雨热同期。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我国北方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解答】A.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A正确;
B.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错误;
C.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C正确;
D. 东部地区自南向北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正确;
故答案为:B
9.(2024八上·东阳期中)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甲是50mL、10%的蔗糖溶液,其中“●”表示所含的蔗糖分子。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它成为5%的蔗糖溶液。能表示稀释后蔗糖溶液模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均一稳定,所以蔗糖分子均匀分布在溶液中。
【解答】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不变,可知表示蔗糖分子的小黑点的数量不会发生改变,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将变大。
故答案为:B。
10.(2024八上·东阳期中)小明利用小石块、溢水杯及水、弹簧测力计、小烧杯、细线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最合理的操作顺序是甲、乙、丙、丁
B.若物体漂浮在水面,就一定不满足阿基米德原理
C.若图乙中的石块没有完全浸入水中,就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D.若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则可能是由于溢水杯中没有盛满水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时不要求物体一定要浸没,但要求物体不能接触容器底部且实验前溢水杯中的水要灌满。
【解答】A、实验时应先测量空的小烧杯的重力,再测量小石块的重力,然后将小石块放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量溢出水和小烧杯的总重力,因此顺序为丙、甲、乙、丁,故A错误;
B、物体漂浮在水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仍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满足阿基米德原理,故B错误;
C、乙中物体没有浸没,受到的浮力小于浸没时的浮力,但排出的水的重力也将减小,可知物体是否浸没不会影响探究,故C错误;
D、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为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浮力大于重力,可能是因为溢水杯中水没有灌满,溢出的水偏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2024八上·东阳期中)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取这两种物质各22g,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A是氯化铵
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物质A溶解
C.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由题中信息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更大,即等量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更大,A没有完全溶解,B完全溶解,可知A是氯化铵,B是硝酸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继续加水,水的质量变大,能溶解的溶质变多,可知能将未溶解完的氯化铵完全溶解,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硝酸钾,可知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②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2024八上·东阳期中)某市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东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26℃,明天早晨最低气温16℃,空气相对湿度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天晴”说明“明天云量少”,受低气压控制
B.“东南风3~4级”可由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
C.“最高和最低气温”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空气的湿度;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注意: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高压控制区常为晴朗干燥的天气,低压控制区常为阴雨天气,“明天晴”说明受高气压控制,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东南风3~4级”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由风向标测定,风速由风速仪测定,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最高和最低气温”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百叶箱中有最低温度计、最高温度计和普通温
度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可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湿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2024八上·东阳期中)下列植物感应性现象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C.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植物的感应性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
【解答】含羞草的小叶合拢属于感性运动,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而根向着地心方向
生长、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和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都属于向性运动,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
故答案为:B。
14.(2024八上·东阳期中)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酒精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物质溶于水时吸收还是放出热量进行解答。
【解答】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粘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说明加入了物质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
B.酒精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4八上·东阳期中)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压减小,而a内大气压强大于瓶内压强,因此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故A不合题意;
B.用手指盖住上孔,当流出部分水后,小孔外大气压强大于水的压强,因此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面上方再次恢复大气压强,此时水的压强大于孔外的大气压强,于是水又从下孔流出,故B不合题意;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会进入试管,故C不合题意;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是因为容器底部液体压强相等,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4八上·东阳期中)小阳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高压锅的“压”字的含义指的是   (填“压力”或“压强”)。
(2)①花生油②食盐③生姜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均填序号)。
【答案】(1)压强
(2)②④;①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1)高压锅的原理是: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2)溶液中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均一、稳定、久置不分层;乳浊液和悬浊液久置会分层。
【解答】(1)高压锅内部的压强大,液体沸点高,煮食物速度较快,“压”指的是压强。
(2)溶液均一、稳定,属于溶液的是:②④;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属于乳浊液的是:①。
17.(2024八上·东阳期中)如图为“富氢水杯”,宜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
(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氢气的电极是   。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时,1升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毫升,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强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答案】(1)阴极
(2)增大压强(气压)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电解水负极(阴极)产生的是氢气,与正极相连的阳极产生的是氧气。
(2)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方法。
【解答】(1)与外电路负极相连的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可通过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的方式增强氢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18.(2024八上·东阳期中)当今中国的航天技术备受世界瞩目。
(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   、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在空间站上培育的水稻的根会向   (填“地面”或“四面八方”)生长。
【答案】(1)大气温度
(2)平流层
(3)四面八方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大气的温度;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1)对流层高度越高,大气温度越低,平流层高度越高,大气温度越高。
(2)最下面是对流层,上方是平流层,再上方是中间层,然后是暖层。
(3)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在太空中不受引力,所以不会表现出向地性。
【解答】(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对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2)对流程上方是平流层,再上方是中间层。
(3)在空间站中,不受重力,根不具有向地性,可知根会向四面八方生长。
19.(2024八上·东阳期中)生活中的科学:
①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切菜时,   (“增大”或“减小”)刀对菜的压强。
②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洗洁精,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   有关。(“温度”“气压”或“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③厨房里我们常用吸钩挂抹布,其实吸钩能够吸在墙上是因为   的作用。
【答案】增大;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大气压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根据题中描述可知,变量为溶剂,可知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3)吸盘不掉落,可说明存在大气压强。
【解答】(1)由可知,把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却能在洗洁精中溶解,改变的是溶剂,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3)将吸盘中的气体排尽,吸盘能吸在墙上,并且挂上物体也不易掉落,是因为吸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20.(2024八上·东阳期中)为了使航天员能够适应太空的特殊环境,人们设计了在大型水池中对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模拟训练的方法。
(1)当航天员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时,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的装备受到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果航天员自身及所携带装备的总体积为0.1m3,则其在水中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牛。
(3)训练结束后,水中的航天员应   (填“增加”或“减少”)配重,从而顺利返回水面。
【答案】(1)等于
(2)1000
(3)减少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3)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2)利用计算浮力大小。
【解答】(1)由沉浮条件可知,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3)由沉浮条件可知,要向上返回水面,浮力应大于重力,在水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可知应减少配重,减小总重力。
21.(2024八上·东阳期中)利用吸管可以做许多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转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①用手指堵住一端管口 ②把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③把吸管插入水中 ④松开堵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序号)。
(2)吸管喷雾器。如图乙所示,用嘴向吸管的一端吹气,可以看到杯中的水从竖直的吸管内上升,再从切口处   (填“向上”或“水平向左”)喷出。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与之不同的是   (填序号)。
A.人要站在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以外等车 B.夏天用冰块保存牛奶,冰块放在牛奶的上方
C.海上并排高速行驶的船不能靠得太近 D.加热热气球内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
【答案】(1)③①②④
(2)水平向左;BD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1)用吸管“取水”利用的是大气压强。
(2)图乙的原理是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
【解答】(1)合理的顺序是:把吸管插入水中,再用手堵住一端的管口,然后把吸管出水面到空杯上方,最后松手,让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空杯中。
(2)在A的上方吹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A向上压并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喷出。
A、人要站在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以外等车,原理是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可能会被后方的气压压向铁轨,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用冰块保存牛奶,冰块放在牛奶的上方,原理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故B符合题意;
C、海上并排高速行驶的船不能靠得太近,原理是流体流速大、压强小,靠太近可能会相撞,故C不符合题意;
D、加热热气球内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原理是浮力大于重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22.(2024八上·东阳期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所示是对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以及同一小球在三种溶液中的浮沉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可能是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加入硝酸钾 C.蒸发水分
(2)三个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可能是____。
A. B.
C. D.
(3)从②到③,烧杯底析出硝酸钾晶体5克,整个装置总质量减少了20克,可知②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答案】(1)B
(2)C
(3)20%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式:蒸发溶剂、添加溶质、根据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选择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减小物质的溶解度。
(2)温度一定、溶质和溶剂的种类一定时,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3)。
【解答】(1)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降低温度,溶解度变小,等质量的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减小,可能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但没有晶体析出时,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密度不变,小球不会上浮,故A错误;
B、加入硝酸钾溶液,水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可能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的密度变大。小球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可知浮力不变,液体密度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所以小球将上浮一些,故B正确;
C、蒸发水分,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溶液密度变大,小球会上浮一些,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则液面总体会降低,图中溶液的量并没有明显改变,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2)②③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知溶液的密度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均为漂浮,浮力都相同,则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
故答案为:C。
(3)②③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5克,整个装置总质量减少了20克,说明蒸发的水的质量为20g,溶液均一、稳定,同一溶液的密度相同,可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3.(2024八上·东阳期中)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糖为主要症状。目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东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____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完善实验步骤: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   含量。
(2)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够严谨,请指出   。
(3)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4)假设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葡萄糖
(2)2只小鼠太少,存在偶然性
(3)B
(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2)为了避免偶然性,应采用多只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3)胰岛是产生胰岛素的内分泌腺,会干扰实验,所以要在实验前破坏小鼠的胰岛。
(4)甲中没有检测到葡萄糖,乙中检测到葡萄糖,说明口服没有用,是因为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系统消化。
【解答】(1)糖尿病的检测方式之一为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所以补充的步骤是: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的含量。
(2)每组实验中只有一只小鼠,存在偶然性,应在每组实验中增加小鼠的数量。
(3)胰岛能产生胰岛素,会干扰实验。
故答案为:B。
(4)乙小鼠的尿液中检测到葡萄糖,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4.(2024八上·东阳期中)科学实验课堂上,同学们在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一错误操作,请指出   。
(2)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图2中的   (填字母)。
(3)【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某组同学按照如图3所示进行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则该组同学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某些同学在配制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下列出现的操作中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
A.称量操作中用生锈的砝码
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量筒中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答案】(1)⑥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B
(3)12.8%
(4)B;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过滤用于分离不互溶的固体和液体,要用玻璃棒引流。
(2)过滤时玻璃棒放在三层滤纸一侧。
(3)左盘物质的质量=右盘物质的质量+游码。
(4)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溶质的质量偏小或水的质量偏多,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1)由图可知,⑥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过滤时滤纸要对折两次,放入漏斗中时一侧为一层滤纸,另一侧为三层滤纸,刚好是半张滤纸与混合物接触。
故答案为:B。
(3)图中左物右码放反了,药品的质量=10g+5g-3g=12g,水的体积为82mL,水的密度为1克每毫升,质量为82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A、称量时砝码生锈,称得的溶质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A错误;
B、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则水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B正确;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多,则水的质量偏大,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C正确;
D、将量筒中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水的质量偏小,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25.(2024八上·东阳期中)小金学习了大气压强后,借助注射器(容积为5mL)、铁架台、小桶、细绳等器材设计如图装置估测大气压的值。
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组装好器材,首先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上端未封口,接着往小桶内缓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开始下滑时,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为78g;
②重新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将步骤①中的装水小桶(水未倒出)重新挂在注射器下端,缓慢向小桶内加水,直至活塞又恰好开始下滑,再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为548g;
③取下注射器,并用刻度尺测出其壁上全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10cm。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应以   (填“注射器”“活塞”或“小桶”)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力的情况。
(2)步骤②中“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的目的是   。
(3)上述实验中,在不考虑活塞重力的情况下,可得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   。
(4)进一步分析,如果考虑活塞重力,所测出的大气压值与(3)中所测得值相比   (填“较大”“不变”或“较小”)。
【答案】(1)活塞
(2)排尽注射器内原有的空气
(3)
(4)不变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物体挂在活塞上,对活塞产生拉力,可知是以活塞为研究对象的。
(2)直接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注射器内的空气无法完全排尽,可采用排水法减小误差。
(3)两次物体重力之差才是大气压产生的压力,一次封口一次不封口的目的是排除摩擦力的干扰。
(4)根据(3)可以判断,无论是否考虑活塞的重力,不会影响结果。
【解答】(1)注射器内部真空,即活塞一侧真空,一侧处于空气中,可知测量的是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即以活塞为研究对象。
(2)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可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防止内部残留的气体对实验造成干扰。
(3)未封口时活塞两侧均与大气压相连,测量的是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力,封口后测得的是大气压力和摩擦力的总和,可知大气压力为
压强为。
(4)由(3)可知,大气压产生的压力是两次物体重力差,若考虑活塞重力,两侧实验中活塞的重力相同,在相减时会相互抵消,所以测得的结果与(3)中相同。
26.(2024八上·东阳期中)某校“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使用过程中,发现称量范围较小,有待提升改造。
【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的原理工作的;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问题提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方案设计】
器材:悬挂式电子秤、金属块(4.0N)、大烧杯、水以及各种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骤: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
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实验。
【数据处理】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液体密度() — 0.8 1.0 1.2 1.4 1.9 2.0
电子秤示数 4.0 3.6 3.5 3.4 3.3 2.6 3.0
浮力大小 — 0.4 0.5 x 0.7 1.4 1.0
【交流分析】
(1)表格中x的数据是   。
(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要浸没,其目的是   。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6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4)【得出结论】……
【知识应用】
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
【答案】(1)0.6
(2)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3)金属块触底
(4)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和二力平衡可知,浮力=重力-拉力。
(2)由可知,在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物体触底,重力=拉力+浮力+支持力。
(4)根据表中数据得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据此可知增大液体密度可以使浮力变大,从而增大浮力秤的测量范围。
【解答】(1)称重法测浮力,浮力加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重力为4N,当拉力为3.4N时,浮力为:4N-3.4N=0.6N。
(2)金属块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起到控制变量的作用。
(3)第6次实验中,拉力加浮力小于重力,可能是因为实验时金属块触底,还受到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4)由浮力秤的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则能提供的浮力越大,则能测量的物体的重力越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在排液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所以要增大浮力秤的测量范围,可通过加大液体的密度来实现。
27.(2024八上·东阳期中)我们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小华同学将图甲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稳定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可见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小金同学继续进行下一步探究,如图乙所示:将U形管的一端通过橡胶管与玻璃管相连,向玻璃管中持续稳定的通入气体,并观察实验现象。
(1)图甲中,液体流速较快的是   (填“A”或“B”),由该现象可以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初步结论是   。
(2)小明在图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U形管内   (填“左”或“右”)侧液柱更长。
(3)下列四种情况中,哪几种情形能够运用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____。
A.当房间前后两面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C.火箭升空
【答案】(1)B;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反而越小
(2)左
(3)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相同时间内流过A和B的液体的量相同,B更窄,所以流速更大。
(2)根据流体流速大,压强小进行判断。
(3)选择因流速变化导致的现象即可。
【解答】(1)B处较窄,流体流速更大,压强更小。
(2)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左侧的压强小于右侧,U形管中的液体被压向左侧,可知左侧的液柱更高。
(3)A、当房间前后两面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流速大,压强小,柜门内侧压强大于外侧压强,
内部压强把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故A正确;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
C、火箭升空是因为向上的动力大于重力,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28.(2024八上·东阳期中)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以上。由于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在高原地区,用普通的锅很难把饭菜煮熟的原因是   。
(2)小科同学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面积为10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质量为70克。请通过计算判断出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水温大约是多少?
【答案】(1)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
(2)
由图可得: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液体沸点高低与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锅内的压强=外界大气压、限压阀产生的压强。
【解答】(1)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压强小,水的沸点低,所以用普通的锅不容易把饭煮熟。
29.(2024八上·东阳期中)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表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葡萄糖注射液密度近似水的密度),根据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注射液(5%) 【规格】500mL内含葡萄糖25g 【必反应】补充能量和体液 【生产日期】2018年8月27日 【分效期至】2025年1月24日
(1)从该溶液中取出20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   g。
(3)如果从瓶中取出200g,将它变成2%的葡萄糖注射液,需要加入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
(2)50
(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可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随着体积的变化额变化。
(2)根据“500mL内含葡萄糖25g”进行计算。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解答】(1)溶液均一稳定,所以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同,仍为5%。
(2)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的质量。
30.(2024八上·东阳期中)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请回答: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填部位名称)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   (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直立”或“不”)生长。
(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谨,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
【答案】(1)胚芽鞘尖端
(2)向左弯曲
(3)增加一个对照组:在切除了尖端的胚芽鞘左侧放上大小相同的未处理的琼脂块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结合图像进行分析,保留尖端的胚芽弯向光源生长,说明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2)根据实验C的现象推测实验D的现象。
(3)在去除尖端的胚芽上放置琼脂块,可能琼脂块本身也会对胚芽的生长造成影响,所以应设置对照组,排除干扰。
【解答】(1)由图可知,达尔文的实验中变量为是否保留胚芽鞘尖端,可知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2)由图可知,胚芽鞘将弯向没有放置尖端的一侧,可知将向左弯曲。
(3)琼脂块可能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应增加一个对照组:在切除了尖端的胚芽鞘左侧放上大小相同的未处理的琼脂块。
31.(2024八上·东阳期中)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天避暑人们常选择甲、乙两处避暑,请你选择一处并说明理由   。
(2)乙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丙地是半荒漠,主要成因是   。
(3)小金带着自制气压计登上了山顶,发现液柱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下同),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管中水柱会   。
【答案】(1)选甲—甲地靠近海边,由于水的比热大,海边昼夜温差小,气温较内陆低一些或选乙—乙地较甲地海拔高,气温低
(2)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而甲地在背风坡,降水少
(3)上升;上升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比热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比热容指的是1千克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影响气候的因素:地形、海拔、纬度位置、季风等。
(3)利用流体流速大、压强小进行分析,液体会被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解答】(1)可选择甲地,甲在海边,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一定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升高得少,白天的温度较低,更凉爽。
也可选择乙地,乙海拔高,气温较低。
(2)由图可知,乙在迎风坡,容易出现降水,丙在背风坡,降水较少,可以属于半荒漠状态。
(3)山顶海拔高,压强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将液体压入管中,可知管内液面将上升。
如用一个细玻璃管在气压计细管口上方水平吹气,上方流速大,压强小,管中水柱会继续上升。
32.(2024八上·东阳期中)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着物件,另一端系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件底面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物件的质量;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件的密度。
【答案】(1)物件完全离开水面后,由图像可知此时的拉力为2200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由图可得:
(3)浸没时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当物体在水下时,浮力加拉力等于重力,在水面以上时,拉力等于重力,可知物体的重力为2200N,根据重力计算公式即可求得物质的质量。
(2)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最大,此时拉力最小,重力减去最小拉力即为最大浮力。
(3)根据最大浮力求解物体的体积,由(1)中质量除以体积可求得物体的密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