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3.3 牛顿第三定律F1F2猜想:在拳击比赛中,相互作用两个力F1、F2的大小、方向作用时间先后有何特点?学生体验活动:双手用力鼓掌当我们用力鼓掌时,两只手是否一样痛?痛的轻重是否一样?痛有没有先后之分?思考与讨论:F1F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左手右手右手左手推动导弹前进的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对喷出气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思考与讨论 洲际导弹发射2024年9月25日,早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太平洋公海发谢一枚洲际导弹,并命中目标。喷出气体导弹导弹喷出气体归纳总结: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的。2、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 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 和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 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相互同时作用力反作用力互相依赖同时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性关系:异物﹑同性﹑同时他们两者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1)A、B对拉将A、B测力计连接到一起,用力拉测力计A(2)观察示数观察示数:相同探究方向:相反用测力计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二、牛顿第三定律两个测力计的示数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使用弹簧秤前先进行调零2、拉伸弹簧秤时不能超过量程3、将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及计算机步骤(1)两个传感器对拉,拉力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直到为零(2)将一个传感器拉动另一个传感器朝一个方向运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物体之间;不论是匀速,还是加速运动物体之间;不论是持续的作用还是短暂的相互用;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结论二、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是 ,方向相 ,作用在 上。 F=-F′1内容:2表达式:总大小相等反一条直线F1(弹力)F2(弹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具有同种性质。将一个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一旦绳子被剪断,绳子对灯泡的拉力就消失,灯泡对绳子的拉力也随同消失。可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二、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是 ,方向相 ,作用在 上。 F=-F′1内容:2表达式:3.特点:(1)作用在 个的物体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 同。(3) 产生、 变化、 消失 (4) 一直线,方向相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关。两相同时同时同时同反无总大小相等反一条直线4.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进一步理解(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三个特征①等值,即大小总是相等的②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③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四个性质①异体性,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②同时性,同时产生,同时消失③相互性,总是相互、成对出现④同质性,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鸡蛋碰石头,鸡蛋破,而石头不碎。问: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吗?分析:F与F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鸡蛋破是因为鸡蛋不能承受F的作用;石头不破是因为石头能承受F 的作用力。F F在扳手腕比赛、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可能分出胜负。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牛顿第三定律?思考与讨论:拔河比赛F甲=F绳F乙=F绳F甲=F乙若F绳>f甲则 赢得比赛乙F甲F乙学以致用:一匹马拉着马车在加速前进时,关于马和马车之间的一对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马车在加速前进,所以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B.因为马和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马对车的拉力和车 对马的拉力大小不同C.不论马车是加速运动,匀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马对车的拉力都等于车对马的拉力D.马对车的拉力和车对马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C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FF f分析:因为F与F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车能加速跑是因为F大于车受到摩擦力f。解释如图所示,家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时相比( )A.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判断B1、人在跑步的时候,人和地球间有多少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NGf.人压力(弹力),作用在地面上万有引力,作用在地球上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摩擦力,作用在地面上作用力、反作用力性质相同,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练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比较区别相同比较项目作用效果力的性质作用时间效果可抵消,F合=0效果不能抵消,不可求合力不一定相同一定相同不一定同时变化消失同时产生、消失、变化等值反向共线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对象同一物体两个物体课堂练习1.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C.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是一个力D.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2.如图所示为中国女排扣球的精彩瞬间,此时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为F1,球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B.F1和F2可以是性质不同的力C.F1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1和F2的合力为0课堂练习C课堂练习3.(多选)如图所示,用绳把桶悬挂在天花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桶受到的重力和绳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桶受到的重力和桶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桶受到的重力和桶受到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桶受到绳的拉力和绳受到桶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D〖2023.6选考〗2.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 )A.踢香蕉球时足球可视为质点 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B第2题图浙江高考真题练第3题图浙江高考真题练〖2018.6学考〗3.如图所示,船夫用撑杆撑船前行,则( )A.船对人的力小于人对船的力B.船对水的力大于水对船的力C.人对撑杆的力与撑杆对人的力大小相等D.撑杆对河底的力大于河底对撑杆的力C浙江高考真题练〖2019.1学考〗3.老师通常会用“F=-F”简洁表示某一物理规律,该物理规律是(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 D.机械能守恒定律C〖2019.4〗6.如图所示,小明撑杆使船离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杆对岸的力大于岸对杆的力( )D. 小明对杆的力和岸对杆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A. 小明与船之间存在摩擦力B. 杆的弯曲是由于受到杆对小明的力×浙江高考真题练×浙江高考真题练〖2019.6学考〗7.如图所示,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A。则关于A对B的作用力FAB与B对A的作用力FB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AB大小大于FBA大小B. FAB大小等于FBA大小C. FAB先于FBA产生D. FAB后于FBA产生B浙江高考真题练〖2020.1学+选考〗6.如图所示,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把小孩的手压到桌面上。若大人对小孩的力记为F1,小孩对大人的力记为F2,则( )A.F2>F1B.F1和F2大小相等C.F1先于F2产生D.F1后于F2产生第2题图B小结:牛顿第三定律内容:表达式: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F= -F'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1、等大、反向、共线;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性质相同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4、与平衡力的异同点三、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找出来,并画出示意图,这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步骤:明确研究对象隔离物体按顺序分析所受到的力分析顺序为:1.重力2弹力3摩擦力4其它力。3.受力分析初步受力分析力学中,有且仅有三种性质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因此,要明确一个受几个力的作用。就只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分析。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将所确定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③画出受力图:(示意图)②受力分析顺序:先重力、再 弹力,摩擦力看接触、用假设法: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有几个弹力,有几个弹力就可能有几个摩擦力④最后检查,避免出现多力或少力力的作用点可将力作用线平移于一点(一般都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1.重力产生: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2.弹力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力、被动力)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垂直(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形变前的位置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劲度系数k(N/m)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3.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力、被动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3.摩擦力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N,动摩擦因数μ,FN指物体对接触面的正压力,其大小与接触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大.(2).静摩擦力f、最大静摩擦力fmax可由二力平衡条件求,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近似计算时,fmax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做阻力,也可以做动力。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如图所示,物体A、B、C的重量均为G=10牛,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作用于B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1=2牛;作用于C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2=3牛,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求A和B,B和C,C和桌面间的摩擦力各为多大?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用力将足球踩在水平草地上,关于足球受到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草地对足球的支持力B、只有足球运动员对球的压力C、足球受到草地对球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球的压力D、足球受到草地对球的支持力、运动员对足球的压力和足球对草地的压力C第二步: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GFNf静第二步: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这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对象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相一致,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现象.注意:避免多力或少力GT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为θ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B、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下滑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下滑力、上升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D课堂小结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程序:2、受力分析的顺序:(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0)已知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3、注意: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它物体的受力混淆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防止漏力和添力1、明确研究对象(隔离法.整体法)。明对象选方法分析力再验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