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卷(成都专用)黄金卷01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填空题时,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横线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一、单选题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光如箭,生命如梭,转瞬即逝,生命脆弱如同清晨的露珠。”这些名句揭示了生命的短暂易逝。为此,我们应该( )
①珍惜生命的时光②抗拒生命的规律③丰富生命的体验④实现生命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成都市第九届5·25心理健康周正式启动。全市23个区(市)县持续开展“亲子团体心理辅导”“家长学习专题讲座”“心理健康主题游园会”“增强生命韧性”等主题活动100余场。这些活动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参加这些活动有助于( )
①关切生命,健康成长 ②养护精神,增强韧性
③感悟亲情,顺从父母 ④调节情绪,乐观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冬奥会上,31岁老将徐梦桃身体里带着钢钉出场,主动选择挑战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凭借极高的完成度,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此前,饱受伤病困扰的她一度萌生退意,但“狠心”的父亲告诉她“你已经坚持了20年,不差这一步”。徐梦桃事迹的感人之处在于( )
①坚持不懈,追逐梦想 ②勇敢挑战,超越自我
③忠于热爱,获取名利 ④自信自强,为国争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天府绿道“车迷节”,是成都市创办的自行车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创办以来,吸引了近40万市民驰骋天府绿道,领略“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之美,感受“烟火里的幸福成都”魅力。这一活动( )
①宣传了绿色生活理念 ②放弃了传统生活方式
③体现了美好生活向往 ④培养了健康生活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对我们交友的启示是( )
A.正视自我,完善自我 B.超越崇拜,走向自我
C.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D.多交益友,远离损友
6.漫画《无题》蕴含的道理是( )
①集体互助有利于实现共同目标
②集体建设需成员加强自我管理
③集体力量源自成员间团结协作
④集体力量大小取决于成员多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下列诗句体现“孝”文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在当今“处处相连、物物相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说明( )
①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数字化应用有助于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③数字化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④数字技术是我们获取新知、购买物品、休闲娱乐的主要平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如图漫画警示我们,践行诚信要( )
①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 ②运用诚信智慧,杜绝失信
③珍惜诚信记录,守信为荣 ④不作任何承诺,避免担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积极响应此次专项行动,青少年应( )
①弘扬法治精神,严格执法 ②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③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远离网络 ④学会辨别是非,提高媒介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于2024年11月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新增“科普活动”和“科普人员”两章。委员们认为,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十分必要。材料体现了( )
①规则的改进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②规则并非一成不变,需经常修改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百年接力,强国有我。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勿以善小而不为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202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399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私营企业增长3.1%。上述材料表明( )
①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②股份制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李祖村推出人大代表列席村委会制度,人大代表通过列席村委会,近距离地收集了解群众需求。同时该村发扬“大樟树下议事”的优良传统,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充分参与民主议事、民主治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表明( )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③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呼声
④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村公共事务决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携手各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亚地区和中南半岛实现全覆盖,中国—非洲、中国—东盟、中国—阿拉伯、中国—拉美的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据此,回答15-16小题。
15.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不渝坚持( )
A.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B.同他国结盟,共同应对世界问题
C.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全部国际责任
D.谋求自身发展,主导世界发展格局
16.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 )
①彰显了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②提升了中华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能促进世界茶文化的交流互鉴④说明只有茶文化才能申报世界遗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ⅠI卷(52分)
二、分析说明题(52分)
17.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统计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四川省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实际增长5.5%,与全国增速相当。其中,成都市GDP总量高达10705.49亿元,在四川省内排第一,为第一档。绵阳市、宜宾市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为第二档。德阳市、南充市、泸州市、达州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四至第九名,为第三档。内江市、自贡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攀枝花市、广元市分别排名第十至第十六名,为第四档。资阳市、雅安市、巴中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别排名第十七至第二十一名,为第五档。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一省五档”现象的意涵并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8分)
材料二 截止2024年3月,成都市启动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增至146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28条政策措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蓉漂人才矩阵”行动深入开展,新增科技领军人才982人,新落户青年人才6.9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成都市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8分)
18.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年来,美国通过军事上构建针对我国的包围圈、经济上全面推行脱钩战略、舆论上实施渗透抹黑等手段,全力遏制我国发展,尤其是针对我国经贸科技的打压措施层出不穷、毫无底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国家安全与发展关系的知识,说明面对严峻挑战,我国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12分)
19.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一问题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材料一 2021年6月,高铁走进拉萨,我国高铁实现对全国31省市全覆盖;2022年1月,高铁开进西昌,标志着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动车时代。动车走进藏区彝区,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难题,对沿线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强大助力,不仅方便了当地人民的工作生活,更是带去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发展的无限机遇。
结合材料,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说明动车走进藏区彝区的重大意义。
20.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中国的贫困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程度之深世所罕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用自己的辛劳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脱贫攻坚期间,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1800多名党员、部为减贫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不计代价、坚定不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理由。(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