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准考证号4.同学们梳理山西历史沿革(如下表)。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2025年山西省中考名校联考(三)西周秦朝和文科综合包括雁门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郡、河大部分属于晋国隶属于中书省历史东郡。注意事项:A.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B.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C.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D.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部分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5.文学作品折射时代风貌。《窦娥冤》讲述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窦娥冤》流传久远,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是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A,台词简洁凝练B.角色个性鲜明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C.手法夸张浪漫D.主题针砭时弊第I卷选择题(共30分)6.有历史学家认为,“因俗而治”是中国古代根据不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进行统治的思本部分共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想和政策,早在先秦,儒家就有“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张。明清统治者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根据这一理念,治理西藏地区时1.考古学家在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制作精良的大量玉器。从下A.设置宣政院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面一组玉器的名称和功能介绍上可共同印证当时C.设置伊型将军D.签订《尼布楚条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围绕活动主题展示的学习成果汇报卡(部分),请据此回答第7、8题。项目内容名称:兽面纹玉综名称:玉权杖瑁名称:玉钺功能:祭祀的礼器功能:权杖上的附件功能:部落首领手中的权杖歌曲南湖红船载着憧憬,一路走来一代觉醒;红船梦,红船梦,装满初心风雨兼程。诗歌井冈山上春雷响,从此工农有政权;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A.玉器制造业达到最高峰B.原始农耕文明初步产生故事会“狼牙山五壮士”、“铁血英雄”杨靖宇、“血铸太行”左权。C.早期国家形态已经具备D.权力和宗教信仰的象征油画《田横五百士》刻画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2.《盐铁论·非鞅》中记载:“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电影《血战台儿庄》让观众直观感受“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沉重代价。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这段话描述的是商鞅变法的《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德怀将军》还原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前线指挥百A.目的B.内容C.作用D.性质木刻画团大战的形象。3.《宋会要辑稿》记载,密州(今山东潍坊)板桥镇有外国商旅乘海船贩香药诸杂税物,买卖老照片《占领南京总统府》向全世界宣告蒋家王朝的结束,记载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极为繁盛。每岁市舶抽买物货及诸蕃珍宝应上供者,即无数千里道途辇运之费,江、淮风水沉溺之虞。由此可知市舶司的职责是7.上表中汇报卡中的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是A,管理海外贸易B.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A.中共一大B.中共八七会议C.监察地方官吏D.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8页)文科综合历史第2页(共8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A B D B A C A B D A B C B16. 问题 1:②: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 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 分)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1 分)③: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1 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 分)问题 2:⑤理论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科学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理论;(1 分)实践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 分)⑥随着数字中国的建设,数字经济和智能化转型;AI 技术的推广,将实现消费场景的智能化:AI 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感悟:树立道路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1 分)17.(1)特点:城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继承与发展;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聚居、交融,共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史的珍贵实证;中国历代政府都对城市设置机构进行有效治理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原因: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对城市的管辖;中国古代历史呈现出统一趋势,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发展;中国古代民族交融,推动了城市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2)天津等城市在洋务运动期间,先后创办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提倡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启政治民主化进程;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极大地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伴随近代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评分说明: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史实并加以说明可得 2 分,共 4 分。(3)英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采取措施,推动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伦敦曾经是世界经济中心的传统优势;二战中伦敦建筑被毁坏殆尽等。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18.(1)问题: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面临如何有效统治和管理六国;(1分)日本土地兼并盛行。(1分)解决问题: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有效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1分)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厂制兴起,确立工厂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加剧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1 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力、内燃机、流水线生产,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生产力飞跃;(1 分)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计算机、原子能、自动化,促进了全球化深化,知识经济崛起,环境挑战加剧。(1 分)(3)戊戌变法,维新派倡导变法图强、兴民权、设议院等思想,冲击了封建守旧思想,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纲领,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发展;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1978 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等。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史实及说明可得 1 分,共 3 分。(4)改革的推动;制度创新;科技的推动;思想解放的影响力等。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19.(1)联系:①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分)②17 世纪 40 年代到 18 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1分)③通过思想上的文艺复兴,政治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的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社会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 分)趋势:世界步入近代,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或世界近代化的逐步实现。(1 分)(2)示例:第一组: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民族交融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到长安,请求迎娶唐朝公主,通婚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形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评分说明:任选一组,围绕两幅图分别作答,各得 2 分,共 4 分。(3)示例:观点 1: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论述: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形成新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成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有力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37 年,日寇侵华,中华民族面临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2005 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由此可见,两党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观点 2:国际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论述:略。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1 分,选择三个史事紧扣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得 6 分,共 7分。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考模拟名校联考(三)历史 试卷(PDF版,含答案).pdf 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