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考模拟名校联考(三)文科综合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中考模拟名校联考(三)文科综合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2025年山西省中考名校联考(三)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飞对法律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发现国家亟需大量的法律工作者,所以未来他


综合
想做一名律师
一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道德与法治
B.小丽的妈妈说:“将来上大学选专业,你还是学文学吧,女孩子文静一点好。”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道
一我们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正确认识自己
德与法治部分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C.小欣因作业书写马虎受到老师批评感到很难过,但转念一想,老师的批评也是在督促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自己进步,心里释然了很多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小欣调控情绪的方法是转移注意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D.小雨有时表现得“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又表现得很腼腆、害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勇敢与怯儒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
4.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4月3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
济促进法》。该法制定期间,先后通过中国人大网、基层立法点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黑。本大题含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见,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并送53家中央和国家
1.对以下古语的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机关有关单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征求意见。
选项
古语
理解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接纳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行,相伴一生
B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B.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多种渠道参与民主监督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C.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科学立法
D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友谊是平等、双向的
D.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
2.某中学开展“师生互换角色”活动,学生化身“小老师”授课,教师以“学生”身份参与
5.近日,吴某某因同行人未上车,在深圳北站扒阻高铁车门,导致列车晚点,被警方行政拘
课堂互动。活动结束后,学生小王感慨:“以前觉得上课很容易,自己备课、讲课才发现,
留。警方提醒,此类行为危害公共安全,遇误车应通过正规渠道处理,勿采取危险举动。
要把知识讲清楚、调动大家积极性太难了,更理解老师的辛苦。”这启示我们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A.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B.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
B.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推动社会进步
C.尊重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付出
C.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D.时代在发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8页)》
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8页)2025 年山西省中考名校联考(三)
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D C C D B C B B A D
二、简答题(共 24 分)
13.(1)①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需要培养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②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丰富和发展个性等。
(每点 2 分,答出四点共 8 分)
(2)如:做好热身活动,防止受伤;注意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忌空腹运动、忌带病参加;
等等。
(每点 2 分,共 4 分)
14.①有效化解行政纠纷,体现了政府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建设人民满意
的服务型政府。
②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每点 2 分,答出 3点共 6 分)
15.①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长期的信赖。
②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主动肩负社会责任,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担当,践行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价值
追求。
④以 “敬业、诚信、友善” 为行动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企业经营各环节。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共 6 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 9 分)
16.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党部署的一系列存量政
策和增量政策,是今年首季经济增长开门红的重要保障。
②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经
济发展的作用不断提高,为我国首季经济取得良好开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
③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
特色,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
惠及各个国家。对 “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增长、与 150 多个国家成为贸易伙伴,既为我
国经济取得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撑,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④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
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我国对清洁能源持续开发、绿
色产品产量不断增长,降低了环境污染,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国首季经济“成绩单”
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实现了双赢,增添了亮丽的绿色底色。
⑤“两个毫不动摇”政策的深入推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活力突显、作用不断增强,正
是国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得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国首季
亮眼“成绩单”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点 3 分,答出三点 9分,其中每一点提出观点 1分,分析说明 2 分)
四、实践探究题(共 18 分)
17.(1)①选民参与投票选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深入社区调研收集群众意见,体现了人大
代表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家监察委员会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监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
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③人大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财政预算报告,充分讨论并修改完善,体现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民主决定。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每点 2 分,答出四点 8分)
(2)①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
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每点 2 分,答出两点 4分)
(3)①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宣传民主选举的重要性等,提高对选举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
营造良好的选举氛围。
②积极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③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利以及监督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工作的途径和方式,依
法行使监督
④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组织的民主决策活动,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等。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 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B D B A C A B D A B C B
16. 问题 1:②: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 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在江西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1 分)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1 分)
③: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
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党,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1 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 分)
问题 2:⑤理论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科学总结我国和其
他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
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理论;(1 分)实践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 分)
⑥随着数字中国的建设,数字经济和智能化转型;AI 技术的推广,将实现消费场景的智
能化:AI 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等。(答出符合题
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
感悟:树立道路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传承革
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1 分)
17.(1)特点:城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继承与发展;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聚居、交融,
共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史的珍贵实证;中国历代政府都对城
市设置机构进行有效治理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原因: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对城市的管辖;中国古代历史呈现出统一趋势,有利于城市的
稳定发展;中国古代民族交融,推动了城市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天津等城市在洋务运动期间,先后创办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
业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
用;戊戌变法提倡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启政治民主化进程;辛亥革命推翻封
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极大地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伴随近代西
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
行,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史实并加以说明可得 2 分,共 4 分。
(3)英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采取措施,推动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
构的调整;伦敦曾经是世界经济中心的传统优势;二战中伦敦建筑被毁坏殆尽等。
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18.(1)问题: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面临如何有效统治和管理六国;(1分)日本土地兼
并盛行。(1分)解决问题: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有效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1分)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废除一切私地、私
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
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厂制兴起,确立工厂制度,推动
资本主义发展,但加剧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1 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力、内
燃机、流水线生产,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生产力飞跃;(1 分)第三
次科技革命,出现了计算机、原子能、自动化,促进了全球化深化,知识经济崛起,环境
挑战加剧。(1 分)
(3)戊戌变法,维新派倡导变法图强、兴民权、设议院等思想,冲击了封建守旧思想,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纲领,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极
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
社会发展;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为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
关心;1978 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
响等。
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史实及说明可得 1 分,共 3 分。
(4)改革的推动;制度创新;科技的推动;思想解放的影响力等。
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
19.(1)联系:①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提倡人文主义,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分)②17 世纪 40 年代到 18 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1分)③通过思想上的文艺复兴,政治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上的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社会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 分)
趋势:世界步入近代,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或世界近代化的逐步实现。(1 分)
(2)示例:第一组: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
生活,民族交融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
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
偏见逐渐减少。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吐蕃
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到长安,请求迎娶唐朝公主,通婚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形式;唐蕃
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评分说明:任选一组,围绕两幅图分别作答,各得 2 分,共 4 分。
(3)示例:
观点 1:国共两党合作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述: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形成新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
的第一次合作,成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有力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37 年,
日寇侵华,中华民族面临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两党
再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2005 年,中
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由此可见,两党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观点 2:国际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论述:略。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1 分,选择三个史事紧扣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述得 6 分,共 7
分。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姓名
准考证号
4.同学们梳理山西历史沿革(如下表)。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2025年山西省中考名校联考(三)
西周
秦朝

文科综合
包括雁门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郡、河
大部分属于晋国
隶属于中书省
历史
东郡。
注意事项:
A.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
C.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D.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
部分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5.文学作品折射时代风貌。《窦娥冤》讲述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窦娥冤》流传久远,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A,台词简洁凝练
B.角色个性鲜明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手法夸张浪漫
D.主题针砭时弊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6.有历史学家认为,“因俗而治”是中国古代根据不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进行统治的思
本部分共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想和政策,早在先秦,儒家就有“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主张。明清统治者
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根据这一理念,治理西藏地区时
1.考古学家在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制作精良的大量玉器。从下
A.设置宣政院
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面一组玉器的名称和功能介绍上可共同印证当时
C.设置伊型将军
D.签订《尼布楚条约》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围绕
活动主题展示的学习成果汇报卡(部分),请据此回答第7、8题。
项目
内容
名称:兽面纹玉综
名称:玉权杖瑁
名称:玉钺
功能:祭祀的礼器
功能:权杖上的附件
功能:部落首领手中的权杖
歌曲
南湖红船载着憧憬,一路走来一代觉醒;红船梦,红船梦,装满初心风雨兼程。
诗歌井冈山上春雷响,从此工农有政权;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A.玉器制造业达到最高峰
B.原始农耕文明初步产生
故事会
“狼牙山五壮士”、“铁血英雄”杨靖宇、“血铸太行”左权。
C.早期国家形态已经具备
D.权力和宗教信仰的象征
油画
《田横五百士》刻画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
2.《盐铁论·非鞅》中记载:“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
电影
《血战台儿庄》让观众直观感受“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沉重代价。
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这段话描述的是商鞅变法的
《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德怀将军》还原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前线指挥百
A.目的
B.内容
C.作用
D.性质
木刻画
团大战的形象。
3.《宋会要辑稿》记载,密州(今山东潍坊)板桥镇有外国商旅乘海船贩香药诸杂税物,买卖
老照片
《占领南京总统府》向全世界宣告蒋家王朝的结束,记载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极为繁盛。每岁市舶抽买物货及诸蕃珍宝应上供者,即无数千里道途辇运之费,江、淮风
水沉溺之虞。由此可知市舶司的职责是
7.上表中汇报卡中的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是
A,管理海外贸易
B.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中共一大
B.中共八七会议
C.监察地方官吏
D.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8页)
文科综合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