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5《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思维能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审美创造:珍惜时间,学会管理时间。教学重点1.认识“钟、迟”等12个生字,会写会用“灯、车”等7个字。2.区分形近字“车、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1.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2.能借助课文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问题激趣,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觉得一分钟的时间长吗?预设1:我觉得一分钟挺长的,因为可以做完很多事情。比如一分钟能做20道口算题,一分钟能写20个汉字,能跳60下跳绳……预设2:一分钟不长,因为一会儿就过去了。2.揭示课题:看来对于一分钟的时间,你们的观点还真不太相同,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就是:一分钟。板书课题。看看学了这篇课文,你对一分钟会有什么新的认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一分钟看似不长,却能做很多事情,从而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要求把认读的生字圈一圈。3.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能读准生字吗?我们来试试,看谁认得多,读得准。请你们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发现?(1)我发现这些生字中,“决定、已经”是词语,我们可以一起认读。学生带读这两个词语。(2)我发现“钟、灯、啊、决、经、位”这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背、等、定、表”这4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汉字,“迟”是半包围结构的汉字,“已”是独体字。我们可以分组学习。学生带读、组词。(3)我发现“背”是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一声,背着(bēi zhe )。4.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会观察,会发现。我们把生字送到句子中,读一读。5.你能用“很快地”也说一个句子吗?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我很快地写完了今天的作业。下课了,同学们很快地来到了操场游戏。妈妈很快地给我做好了晚饭。6.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过了一分钟,元元起来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叹了口气”说明什么?“叹了口气”说明元元很无奈。“叹了口气”说明元元开始后悔了。学生读出语气。把“非常”读得重一点。【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通过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识记生字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注重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环节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问题不懂可以提出来。【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什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呢?元元为什么非常后悔?环节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小组合作学习,识记会写的生字,找到易错字,难写字,与伙伴交流。2.全班交流。学生边说,教师边利用投影在田字格中进行板书生字。3.同学们真会学习,把易错字,难写字都教给大家了。剩下的你们能自己学会吗?同桌交流交流记字的方法。4.字理识记汉字“老”。同学看图片,这是古时候的“老”字,它最早的字形像一个驼背的人,头上有一缕稀疏的头发,手里拿着拐杖,这就是老人的形象。所以“老”表示“年纪大”,比如“老人”。后来,随着汉字演变,“老”字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上面表示毛发的部分变成了两横,下面的拐杖变成了匕首的“匕”,于是“老”字就写成了现在的样子。因为老人的年纪大,生活的时间比年轻人长,因此“老”又可以表示时间长、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意思,与“新”相对,例如:老交情、老朋友、老房子。另外,“老”字还常常放在词语的前面,专门表示名称。比如:老师、老板、老虎等。课文中的“老师”就是这个意思,你记住了吗?5.学生进行书写练习。老师提示学生注意汉字中的笔画变形。“灯”,左右结构,左边是“火”,“火”字在字的左边做火字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站”,左右结构,左边是“立”,“立”字在字的左边做部件时,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选择典型的汉字引导学生进行字理识字,在识记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建立形义联系,增强识字兴趣。同时指导学生书写。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词语,质疑问难,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齐读课题。2.出示学过的词语,复习巩固。3.质疑:读了这句话,让我们又想起了上节课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不懂的问题,还记得吗?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为什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呢?元元为什么非常后悔?我们要好好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于词语的掌握是很重要的内容,上课伊始,进行词语复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对上节课学过的词语有一个温习的过程,也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做铺垫。环节二:研读课文,创设情境,品味语言1.精读第一自然段 (1)早晨闹钟响时,元元是怎么做的?(2)用表演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3)重点研读“再睡一分钟,就一分钟”。过渡:可是,事情真的像元元想的那样吗?他发生了什么事? 2.精读第五、第六自然段。(1)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元元此刻的心理。 (2)学生扮演元元迟到的场景,体会元元的尴尬。 过渡:元元明明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再读课文,看看他把时间丢在哪儿了? 同学们,现在我们需要读读哪几个自然段才能知道?3.精读第二自然段 。(1)带着自己的理解读第二自然段。(2)指导学生体会元元后悔的心情。 过渡:错过了绿灯,元元还会遇到什么状况呢?4.精读第三自然段。(1)齐读第三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感觉更后悔了)。 (2)其实一个红绿灯交替少数是一分钟,大多数都是半分钟。可是为什么半分钟元元却觉得好一会儿呢?(3)出示图片:元元看到公交车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他是怎么跑,怎么喊的(演一演)。 (4)即便再怎么追赶,汽车还是开走了,此刻元元心情怎样?过渡:没赶上公共汽车,元元会怎么做呢? 5.精读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2)路上,有好心的阿姨问元元:小朋友,你怎么走着上学啊?原来是这样,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刚才的一幕(ppt)出示元元迟到的图片。(3)看把元元急的,同学们,让我们来帮元元分析一下。(4)此时的元元,心里一定有很多想法,他在想什么?【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深入品读课文,利用创设情境、朗读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元元的内心感受,品味语言的同时,受到启迪,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简单的推断。环节三:联系生活,拓展总结1.师总结:多睡一分钟的危害。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3.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第二天一早,闹钟又响了,元元怎么做的?第二天一早,闹钟响了,元元立刻起来,他穿好衣服,进行洗漱,然后吃了妈妈准备的早餐,背起书包,走出家门。元元按时来到学校,老师表扬了他。【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间是多么宝贵,不能浪费一分一秒,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板书设计15一分钟多睡 迟到1分钟 20分钟时间宝贵 珍惜时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