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练习
一、单选题
1.英国某权威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指出,得益于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中国在经济吸引力、文化影响力、政府治理、科技创新、教育水平、国际形象、安全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上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软实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为人类文明进步展开新图景。中国软实力排名世界第二( )
①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
②彰显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法宝
③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蝶变勃兴
④证明了中国道路是实现世界人民美好生活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年4月8日,西宁市青年理论宣讲大赛圆满落幕。参赛选手小周以“75年光辉历程向祖国致敬”为主题,通过查找资料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事件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各界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1980年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
解读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标识性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这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的特定成长时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
③“新时代”是具有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新时代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新时代”的深刻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到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深化民生重点领域改革,到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到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这句话生动诠释了( )
①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地社会变革
②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③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保障
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进入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需要:( )
①在实践中固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②每一个中国人勇做新时代的开创者、奋斗者和建设者
③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不断交出新时代合格答卷
④让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体重管理年”活动( )
①聚焦健康中国建设,拓展了中国梦的广度和深度
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③坚持党的领导,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④构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统筹推进“四个伟大”。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伟大工程”统领全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强调“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而新时代“新的伟大斗争”正是这一思想的当代演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伟大梦想”是目标,其本质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根本上一致
②“伟大工程”作为保障,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③“伟大斗争”的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四个伟大”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中国哈尔滨市隆重举行,亚冬会开幕式在《和平———命运共同体》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与全场观众共唱主题歌《点亮亚洲》,开幕式场馆成为欢乐的海洋。此次亚冬会让亚洲尽情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合力奏响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华丽乐章。这说明( )
①青年兴则国家的体育兴,青年强则国家的体育强
②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决定性工程
③冰雪同梦绽放光芒,亚洲同心共谱时代新的华章
④中国梦同亚洲人民的梦、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外部面临关税贸易战愈演愈烈、地缘政治冲突外溢风险加剧;内部承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生问题凸显、债务化解与金融风险交织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应对好各种风险与挑战,才能最终实现伟大梦想。这表明( )
①我们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需要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软弱退让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软弱退让谋发展则发展衰。进行伟大斗争( )
③必须积极适应基本国情不断变化的现实
②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③就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④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①中华儿女把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有机地融为一体
②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飞跃
④中国人民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这就要求(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发挥好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④发挥好“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四梁八柱”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科学应对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与交锋的进程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思想支持 ②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③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具体方案 ④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从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维度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并且同种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界限,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①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
②是建立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上
③通过开创独特流派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④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全过程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之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矛盾的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和提高。今天的中国,不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发展当中依然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矛盾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民生活需要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硬需求”,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回望十年,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也有闯关之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解危局、应变局,开辟了事业发展新天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请指出中国梦的本质。
(2)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将是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要在推进现化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组识,阐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4月24日,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近十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领导下,汇聚奋进之力,不断铸就山城“新高度”。
“经济强”:重庆市自2014年的1.43万亿元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至2023年已突破至2.89万亿元,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引擎。
“百姓富”:重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86万元大幅增至2023年的4.5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57:1缩小至2.19:1,通过一系列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重庆成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之一。
“环境美”:重庆注重绿色发展,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约28%和3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升,多个区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展现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
“社会文明程度高”:重庆多个区县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或提名城市。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传承,以及“山城步道”“两江游”等特色文化体验,让重庆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城,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友善的现代都市。
结合材料,分析重庆市是如何贯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D B C C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B A B C
1.C
【详解】①: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而不是实现了,①错误。
②③:中国软实力排名世界第二彰显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法宝,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蝶变勃兴,②③正确。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而不是实现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B
【详解】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①正确。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②错误。
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是设置深圳等经济特区,③错误。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D
【详解】①: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定成长时段,①不选。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②不选。
③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标识性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这表明,新时代是具有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新时代”的深刻定性,③④入选。
故本题选D。
4.D
【详解】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而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的成就,①错误。
②: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错误。
③:从深化民生重点领域改革,到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
④:“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表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B
【详解】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果,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①正确。
②: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社会革命,未体现党的自我革命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不能固守,故①错误。
②③:进入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不断交出新时代合格答卷,每一个中国人勇做新时代的开创者、奋斗者和建设者,故②③正确。
④: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7.C
【详解】①:“体重管理年”活动没有拓展中国梦的广度和深度,①错误。
②:“体重管理年”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体重管理年”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②正确。
③: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逐渐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体重管理年”活动坚持党的领导,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③正确。
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题意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B
【详解】①:“伟大梦想”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本质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①正确。
②:“伟大工程”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旨在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其核心不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②错误。
③:新时代“新的伟大斗争”继承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敢于直面矛盾、勇于修正错误,③正确。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非“四个伟大”的提出,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B
【详解】①:材料没有强调青年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涉及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此次亚冬会让亚洲尽情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合力奏响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华丽乐章,说明冰雪同梦绽放光芒,亚洲同心共谱时代新的华章,中国梦同亚洲人民的梦、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0.A
【详解】①③:“外部面临关税贸易战愈演愈烈、地缘政治冲突外溢风险加剧;内部承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生问题凸显、债务化解与金融风险交织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应对好各种风险与挑战,才能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等,说明了我们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需要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①③正确。
②:材料不涉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②不选。
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是材料不体现党的建设,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1.D
【详解】①: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等方面有变化,但基本国情未变 ,所以“积极适应基本国情不断变化的现实”表述错误,①错误。
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各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顽瘴痼疾,只有坚决破除这些顽瘴痼疾,才能更好地推进伟大斗争,推动事业发展,②表述正确。
③: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伟大斗争,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D
【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梦和个人梦的关系,①排除。
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说明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②符合题意。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飞跃,③错误。
④:材料中“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B
【详解】①:材料公报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运用新时代经验,贯彻相关原则,意味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①正确。
②:实现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非伟大斗争 ,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原则,这就要求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③正确。
④:“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而不是 “十四个坚持” 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路线图” 和 “方法论”,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4.A
【详解】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等基础上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科学的文化理论,能够从思想层面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力支持,为其注入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①正确。
②:新时代文化发展面临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挑战。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新时代的实践和应对各种形势而产生,它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等,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推动文化建设沿着正确道路前进,②正确。
③: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为解决问题提供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案,③错误。
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主要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科学理论,不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①正确。
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当代中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非建立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上,②错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开创独特的社会主义流派,③错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体现它们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6.C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逐步推进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探索,该选项的说法错误,①错误。
②③: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②③符合题意。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7.①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③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分析】考点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知识分析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和提高→可运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知识,从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角度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有效信息②:但发展当中依然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可运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知识,从我国社会所处历史阶段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
有效信息③: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可运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知识,从如何做角度分析说明我们要把握基本国情、立足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析】背景素材:实现中国梦
考点考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本题属于简答题,考查中国梦的本质的知识点,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可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说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解危局、应变局→可联系伟大斗争,说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要团结带领人民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
关键词③: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可联系伟大工程,说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关键词④: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可联系伟大事业,说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
①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每个人应把小我融入大我,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分析】背景素材: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阐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等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从坚定四个自信的角度分析说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有效信息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要在推进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可联系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梦的特点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每个人应把小我融入大我,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市人民在市委领导下不断铸就山城“新高度”,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百姓富”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③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强”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美”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文明程度高”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分析】背景素材:近十年来重庆的发展成就
考点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主体是重庆市,要求运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知识,从怎么做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近十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领导下,汇聚奋进之力,不断铸就山城“新高度”→可运用“十四个坚持”的知识,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角度分析作答。
有效信息②:重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86万元大幅增至2023年的4.53万元→可运用“十四个坚持”的知识,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分析作答。
有效信息③:重庆注重绿色发展→可运用“十四个坚持”的知识,从坚持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分析作答。
有效信息④:通过一系列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可运用“十四个坚持”的知识,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作答。
有效信息⑤:重庆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城,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友善的现代都市→可运用“十四个坚持”的知识,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