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盘龙区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B.人工取火的出现C.国家形态的出现D.建筑技术的进步2.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下面典籍中的记载反映出他们的共同智慧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一《论语·颜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一《墨子·七患》A.顺应自然B.以民为本C.以德治国D.尚贤节俭3.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时,秦王左右的大臣依秦法均未携带武器。图1是考古出土的东汉时期荆轲刺秦画像石,画像石上秦王左右配有武器。这表明图1(该画像石出土于山东嘉祥县武梁祠)A.《史记》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B.考古发现一定比文献记载更可信C.历史事实认定需综合多种证据D.年代久远的历史具有不可认知性2025年盘龙区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4.小魏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认真制作了读书卡片,根据两张读书卡片上的信息,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读书卡片1:读书卡片2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祖冲之在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所创民间歌谣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在生产“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实践中加以证明和丰富,著成《齐民要术》。点以后的第七位数。A.集中于农业领域B.成果领先于世界C.继承与创新结合D.注重以民生为本5.下列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各国钱币,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图2开元通宝图3日本和同开环图4东罗马金币A.丝绸之路开通B.民族交融深化C.货币制度混乱D.对外交往活跃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代“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意在说明宋代A.社会秩序稳定B.手工业的兴盛C.城市商业繁荣D.对外贸易活跃7.“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上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这些规定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完全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完整D.迫使西方发动侵华战争8.自从2024年中国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外国游客扎堆涌向中国,“中国好ciy”成为网络热词。法国某学者在游览中国某城市的历史遗址后说:“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性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可耻罪行,作为一个法国人,我感到万分羞愧。”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割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拆大沽炮台”D.旅顺大屠杀9.小历同学喜欢用口诀记忆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其中,他将某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编成“割台湾、赔两亿、增四口、设工厂”的口诀。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变法要从根本上变革A.教育制度B.科举制度C.文化制度D.政治制度11.云南起义独立一经宣布,全省人民莫不欢欣鼓舞,各机关、学校乃至商店都贴出“拥护共和万岁”的标语,悬挂五色国旗。全省呈现一片如火如茶的反袁热潮。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2025年盘龙区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