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2025.5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01~05 DABCB
06~10 DABDA
11~15 BCCAC
16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2分)
(1)总体向东北方向扩展(2分)(答“三角洲面积扩大”也可以给分);不同时间段增长速度
不同(1855-1972年面积增长较慢,1972-1976年增长速度较快),河道数量减少(2分)。
(2)盐生植物吸收土壤盐分,可降低土壤盐度(2分);植被的生长,枯枝落叶分解后,可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士壤肥力(2分);植被能够减少地表径流,削弱流水侵蚀作用,减少水土
流水,保护水土和肥力(2分);植被能够涵养水源,抑制土壤中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湿度(2
分)。(任答三点得6分)
(3)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大,推广海水种植能够改良盐碱、滩涂等难利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
的利用率,增加后备耕地资源(2分);扩大了海水稻的种植,增加了水稻面积,增加粮食总产
量,可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2分);缓解粮食的供需矛盾,降低粮食进口量,减少粮食对外依存
度,利于国家安全(2分)。
(4)生态效益:生猪养殖,可以利用粪便制取沼气,增加了能源供给,减少了煤炭的使用,
减轻了环境污染,环保效益显著(2分);沼液肥田,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土地盐碱化(2
分)。经济效益: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单位产出增加,提高了经济效益(2分);减少了农药、化
肥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2分)。(任答三点得6分)
18.(12分)
(1)冬季:冬季气温低,且由于光伏板的遮阳作用(2分),浅层土体温度T0低于深层土
壤温度T2,水汽由土壤高温区迁移至土壤低温区冷凝(凝结),发生正向“锅盖效应”(2分)。
夏季:夏季气温高,且由于光伏板的遮阴作用(2分),大气温度T1高于土壤浅层温度T
0,水汽由大气迁移至浅层土体冷凝(凝结),发生反向“锅盖效应”(2分)。
(2)不利影响:野草遮挡光伏板,影响光伏板的采光效果,从而降低光伏电站发电效率(2
分);大面积野草增加了火灾风险,尤其在干燥的季节(2分)。(野草的生长会对光伏电站的设
备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坏,如堵塞排水系统、侵蚀电缆等)
19.(18分)
(1)湖泊东岸边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2分);边坡含水量较大,由于海拔
高,气温低,冻融风化作用较强(2分);东岸边坡为山体的西坡,下午太阳辐射较强,白天气温
较高,夜间降温较快,昼夜温差较大,产生的风化作用较强,导致岩体稳定性较差(2分)。
(2))变化:溃决前湖底沉积物粒径小,溃决后变大,稳定后变小(2分)。原因:溃决前,
水流平缓,搬运能力弱,湖底沉积物粒径小(2分);溃决后,流速加快,搬运能力增强,且大量
崩塌物进入湖中沉积,湖底沉积物粒径变大(2分);当湖泊进出水量达平衡后,流速变慢,搬运
能力变弱,湖底沉积物粒径变小(2分)。
(3)地貌类型:冲积扇(2分);形成过程:水流在流出溃口后,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水流
速度减慢,搬运的物质在甲处沉积,形成扇状堆积体(2分)。
世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地抑考答索
第1页共1页攀枝花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2025.5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条形码区。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位于四川西南山区的米易县拥有枇杷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2.2万吨,枇杷全产业
链总产值达6亿元,并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基地。米易枇杷原来靠线下
销售,近年来随着电商发展,米易县积极通过拼多多等线上平台将米易枇杷卖出去,日销
量能达上万斤,种植户经济收益明显增加。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米易县打造现代化农业基地最大的优点是
A.减少了生产环节
B.避免了对科技的依赖
C.降低了运输成本
D,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2.近年来,米易县枇杷种植户经济收益明显增加主要依靠
A.拓宽销售渠道B.增加种植面积
C.提高枇杷单价
D.提升枇杷品质
3.为实现米易县枇杷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行的是
A.推动特色产业品质提升
B.扩大种植面积获得规模效益
C.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
D.线下线上平台同时进行销售
在全球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邻近都市近郊产业园区的乡村,把闲置的宅基地
改造为长租人才公寓,形成了一条由政府、村民、镇企三方合力的人才公寓新业态。图1
示意乡村人才公寓建设模式。据此完成4~5题。
提供房屋物业
改善居住条件
改善设施环境
园区企业
租金收益
导入产业资源
镇村企业
提供房屋物业
技能提升
村政府
城沛化生活方式
租金分红
改善住房质量
改善设施环境
村民
统一托管运营
收益分红
协调农宅收储
分红
图1
4.有利于乡村人才公寓模式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较低的土地租金
B.优美的生态环境
C.完善的基础设施
D.健全的公共服务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5.打造乡村人才公寓模式会
A.加快逆城市化进程
B.增加村民收入渠道
C.导致乡村环境恶化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高铁枢纽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通常用城市重心转移生效距离值和
城市重心转移实际距离m值的比值F(/m),表明城市高铁枢纽对城市重心转移产生的作
用力,比值越大,作用力越大。表1示意高铁枢纽驱动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扩展效应特
征统计。据此完成67题。
表1
生效距离n
F (n/m)
高铁枢纽名称及数量
平均值(am)
平均值(%)
0.63
0.38
鹰潭北站、无锡东站、上海虹桥站、成都东站等9个高铁枢纽
3.1
0.95
杭州东站、南京南站、合肥南站、汉口站等13个高铁枢纽
8.58
0.96
长沙南站、南昌西站、嘉兴南站、重庆北站等14个高铁枢纽
6.高铁枢纽对城市重心转移产生的作用力最强的高铁枢纽是
A.成都东站
B.南京南站
C.合肥南站
D.重庆北站
7.大城市高铁站一般布局在城区边缘,主要是为了
①缓解城区交通拥堵
②降低建设用地成本
③促进城市人口外迁
④限定城市发展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塔若错和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11月至次年5月盛行西南风,大风日数多,湖泊
东岸降雪量明显高于西岸;6-10月风力较弱,主导风向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
暖,湖泊东岸雪期缩短,而大雪频次却有所增加。图2示意塔若错、纳木错湖面温度和距
湖面2m高度处的大气温度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温度/℃
温度/℃
10
0
-10
-10
-20
123456789101112月
123456789101112月
塔若错
纳木错
。一距湖面2m高度处的大气温度
370
★一湖面温度
图2
8.5月,与塔若错相比,纳木错
A.空气对流强
B.大气辐射强
C.潜热输送多
D.湖面辐射强
36
9.塔若错和纳木错湖泊东西岸降雪量差异最大的时段最可能为
A.1-4月
B.5-6月
C.7-10月
D.11-12月
10.近年来,塔若错、纳木错等湖泊东岸大雪频次增加,主要是因为
A.湖面封冻期缩短
B.湖面风力减弱
C.极端低温频率增加
D.太阳辐射减弱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