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部分初中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部分初中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九年级质量监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文脉中原厚重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
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为“华夏回响河洛余音一探寻古音乐之美”活动准备了一段开场白,里
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同学们,古音乐是历史的回响,是文化的根脉。今天就让我们共赴一场与千年古韵相
拥的盛会。当我们回望历史长河,河南这片土地宛如一座璀璨的音乐宝藏。八千年前,中
原大地奏响了华夏音乐的先声,贾湖骨笛清脆空灵,其旋律仿若鬼斧神①(功工)精
心雕琢的艺术品,带我们领略远古先民的精神世界;陶埙悠悠,在岁月中鸣咽,诉说着古老
的中州故事;编钟气势恢②(宏弘),金声玉振间尽显王者气象…中原沃土孕育的
音律宝藏,从远古以来,弦歌不辍,传唱四方。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见证了时代
的兴衰更迭,如今又续写着华夏文明的绚丽篇章!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与热爱,共同探
寻古音乐之美。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豫剧的发展历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
完整。(4分)
豫剧的前身是河南梆子。清朝乾隆年间至清朝末年,河南挪子逐渐发展壮大成
为一种独立的地方戏种,虽为雏形,却为豫剧的形成做好了程式和样板。民国时期,
河南挪子开始有了较为稳定的职业艺人,剧本不断产生,艺术形式和唱腔不断改良,
已经发展为河南第一大刷种。1949年河南梆子正式更名为“豫刷”,政府重新建设了
剧团体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豫剧总体上呈现出成熟的态势,刷作家提高了刷
目创作的高度及剧本的艺术品质,还出现了多部有关豫刷唱腔、豫剧源流等方面的专
著。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豫剧面临着
观众流失、传统流派失传、剧团经营困难等问题,但通过积极创新与变革,豫剧的发展
现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可:
清潮乾隘年间至沿末年

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
0

发展期

变革圳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文化传承相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
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孕育了非凡的华夏文明。
。河南,承载了炎黄子孙血脉相承的民族记忆。
①数千年间,在这里繁衍生息的“炎黄子孙”见证过民安物阜的盛世繁华,也经历过战
火兵祸、旱涝饥荒的沉痛洗礼
②黄河之滨,皇天后土,催生出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③数千年来,这方土地以其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华民
族的精神品格
④数千年前,河洛先民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中原大地上开创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
4.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宣传河南文旅,需要为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A、B
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图形的构图要素,简要说明理由。(4分)
河南简称豫,“豫”字从象,豫声,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古称中原、中州,
中天而立,青山绿水,孕育了非凡的华夏文明。上古先贤在这里推演五行八卦,以九
鼎定九州;夏、商、周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古老的都邑,定鼎中原;仓颉在这片土地上创
造出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安阳般墟的甲骨文诉说着华夏先民的开拓与进取;河南
博物院的杜岭方鼎,展示着世界人类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的丰碑…
如今,九州腹地的河南,正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方面取
得了显著进展。天下之中,大美河南。
中ett
图A
图B
5.小组成员开启河南博物院“云游”之旅,于一件件文物中感受历史的回音,请你一起
欣赏,并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数字文物,豫耀九州。相逢“妇好”鹗尊,仿佛见到了那个“①,②”(《木兰
诗》奔赴战场、英姿矫健的女将军妇好;邂逅四神云气图中长龙腾跃,不由想起“③,
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初见玉柄铁
剑,在斑驳锈迹中,理解了杜牧“⑤,⑥”(《赤壁》)的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慨;遥
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2025年九年级语文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1)ye chuo(每空1分,共2分)
(2)①工②宏(每空1分,共2分)
(共4分)
2.①雏形期
②民国时期
③成熟期(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后)
(每空1分,共4分。第①空和第③空意思对即可)
3.②④①③(3分)
4.A示例:选图A。①该图整体是“鼎”的造型。契合了文字材料中“以九鼎定九州”“定鼎中原”“展
示着世界人类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的丰碑”等内容,诠释了“鼎”在河南的历史地位和
文化地位,有助于对河南文旅进行宣传。②该图形似“中”字,契合了文字材料中“中原、中州,中天
而立”“九州腹地”“天下之中”等内容,形象地诠释了河南在中国的地位,有助于对河南文旅进行宣
传。③“鼎”造型中间的书卷造型融入甲骨文“水”字,契合了文字材料中“青山绿水”“大美河南”
等内容,彰显了河南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对河南文旅进行宣传。
B示例二:选图B。①该图整体是汉语拼音“Henan”的艺术变形,紧扣文字材料“河南简称豫”“大
美河南”,有助于对河南文旅进行宣传。②拼音“H”变形为汉字“中”字,展示了文字材料中“中原、
中州,中天而立”“九州腹地”“天下之中”等内容,形象地诠释了河南在中国的地位,有助于对河南文
旅进行宣传。③拼音“”又代表高科技、互联网和现代技术,展示了文字材料中“数字化转型战略,
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等内容,形象地诠释了“数字河南”的成就,有助于对
河南文旅进行宣传。④拼音中“an”既像一个变形的“象”,又似变形的山水,展示了文字材料中“豫”
“象”“大象”“青山绿水”等内容,形象地诠释了河南的山水人文特征,有助于对河南文旅进行宣传。
(能结合图形构图要素说明理由,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5.①万里赴戎机②关山度若飞③马作的卢飞快④弓如霹雳弦惊⑤折戟沉沙铁未销⑥自将
磨洗认前朝⑦射者中⑧觥筹交错(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6.①将军计划改变秃岭②将军凿井浇灌秃岭③将军和老战友观赏秃岭④将军引领后代建设秃
岭(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7.(1)表演此处时,要突出“铲”这个动作,演员动作幅度要大、要用力使劲,演员要咬紧牙关,目光
坚毅。(意思对即可。动作和神情各1分,共2分。若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九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