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走近细胞(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走近细胞(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资源简介

生物学
课时作业
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暗示了生物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事实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离体的核糖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多肽链
B.T2噬菌体只有侵入大肠杆菌后才能增殖
C.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D.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
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2023·海南,1)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5.(2024·河北,5)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0 0 20.0
A.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含量为51.2%
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
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
D.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6.螺旋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其所含的藻蓝蛋白是一种色素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螺旋藻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B.螺旋藻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C.藻蓝蛋白在螺旋藻的核糖体上合成
D.藻蓝蛋白位于螺旋藻的叶绿体膜上
7.(2025·八省联考四川)在硝化细菌中,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
A.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B.肽键的形成与断裂
C.ATP的合成与水解 D.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8.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能说明所有生物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B.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
C.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DNA、RNA、蛋白质
9.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10.下列有关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11.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生物进行了分类,如表所示,以下关于其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生物种类
① 蓝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乳酸菌
② HIV、流感病毒、T2噬菌体
③ 黑藻、水绵、根瘤菌、硝化细菌
A.①中的生物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
B.②中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都无细胞结构
C.③中的生物都是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表中的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都能繁殖后代
12.发菜是一种陆生固氮蓝细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合成氨基酸,同时具有强烈的旱生生态适应性,能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下存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复吸水后仍可恢复代谢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度干燥条件下的发菜复吸水时的动力为液泡中的细胞液与外界的渗透压差
B.发菜和黑藻都能合成蛋白质和进行有氧呼吸,都有核糖体和DNA
C.发菜属于自养生物,其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D.发菜细胞中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13.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菌(一种腐生真菌)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AFT不仅会诱发肝癌,也会造成家禽和家畜中毒甚至死亡。研究发现,X细菌能合成某种酶,从而降解AF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AFT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可能存在于黄曲霉菌细胞染色体上
B.黄曲霉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其细胞内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X细菌合成、加工和分泌AFT降解酶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D.X细菌与黄曲霉菌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4.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组合观察某细小物体,物像的面积为M,换用40×的物镜观察(目镜不变),物像的面积变为________(填字母)。
A.M B.4M
C.40M D.16M
(2)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要转动________。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3)若显微镜的视野中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不起作用,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生物体或细胞的图像(D为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④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个湖泊中所有的念珠蓝细菌构成________,湖泊中各种生物构成________,整个湖泊构成________。
课时作业(解析版)
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暗示了生物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C错误。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事实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离体的核糖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多肽链
B.T2噬菌体只有侵入大肠杆菌后才能增殖
C.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D.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答案:A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
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答案:D
解析: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种群,B错误;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莲是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
4.(2023·海南,1)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衣藻为单细胞真核生物,A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衣藻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肠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5.(2024·河北,5)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0 0 20.0
A.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含量为51.2%
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
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
D.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答案:B
解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碱基中无T有U,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题表可知,A与U的含量不相等,C与G的含量不相等,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以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的互补链中G+C的含量为28.0%+20.8%=48.8%,A错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因此,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B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由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C错误;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病毒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
6.螺旋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其所含的藻蓝蛋白是一种色素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螺旋藻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B.螺旋藻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C.藻蓝蛋白在螺旋藻的核糖体上合成
D.藻蓝蛋白位于螺旋藻的叶绿体膜上
答案:C
解析:螺旋藻(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遗传信息储存在拟核中,A错误;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唯一有的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故藻蓝蛋白在螺旋藻的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螺旋藻(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D错误。
7.(2025·八省联考四川)在硝化细菌中,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
A.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B.肽键的形成与断裂
C.ATP的合成与水解 D.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答案:A
解析: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只会发生在正在分裂的真核细胞中,硝化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A错误。
8.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能说明所有生物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B.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
C.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DNA、RNA、蛋白质
答案:B
9.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的亮度会减弱,细胞数量减少,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变小,视野变亮,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多,A、B错误;a在视野中偏左,用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C正确;乙物镜是高倍物镜,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10.下列有关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答案:C
解析:幽门螺杆菌和蓝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都有细胞壁,无核膜;艾滋病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细胞结构;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为真核细胞,有核膜和其他复杂的细胞结构。
11.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生物进行了分类,如表所示,以下关于其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生物种类
① 蓝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乳酸菌
② HIV、流感病毒、T2噬菌体
③ 黑藻、水绵、根瘤菌、硝化细菌
A.①中的生物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
B.②中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都无细胞结构
C.③中的生物都是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表中的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都能繁殖后代
答案:D
解析:②中的生物都是病毒,都无细胞结构,但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根瘤菌属于异养生物,不是生产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但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错误。
12.发菜是一种陆生固氮蓝细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合成氨基酸,同时具有强烈的旱生生态适应性,能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下存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复吸水后仍可恢复代谢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度干燥条件下的发菜复吸水时的动力为液泡中的细胞液与外界的渗透压差
B.发菜和黑藻都能合成蛋白质和进行有氧呼吸,都有核糖体和DNA
C.发菜属于自养生物,其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D.发菜细胞中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B
解析:发菜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液泡、叶绿体、中心体,A、C、D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两者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DNA,都能合成蛋白质和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13.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菌(一种腐生真菌)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AFT不仅会诱发肝癌,也会造成家禽和家畜中毒甚至死亡。研究发现,X细菌能合成某种酶,从而降解AF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AFT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可能存在于黄曲霉菌细胞染色体上
B.黄曲霉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其细胞内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X细菌合成、加工和分泌AFT降解酶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D.X细菌与黄曲霉菌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C
解析:黄曲霉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染色体结构,所以控制AFT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可能存在于黄曲霉菌细胞染色体上,A正确;黄曲霉菌属于异养型生物,是真核生物,其细胞内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B正确;X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无线粒体,C错误;X细菌与黄曲霉菌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
14.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组合观察某细小物体,物像的面积为M,换用40×的物镜观察(目镜不变),物像的面积变为________(填字母)。
A.M B.4M
C.40M D.16M
(2)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要转动________。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3)若显微镜的视野中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不起作用,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生物体或细胞的图像(D为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④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个湖泊中所有的念珠蓝细菌构成________,湖泊中各种生物构成________,整个湖泊构成________。
答案:(1)D
(2)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3)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4)①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A、B ②B ③细胞 A、B ④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组合观察某细小物体,物像的面积为M,换用40×的物镜观察(目镜不变),物像的面积与之前相比被放大了16倍,变为16M,故D正确,A、B、C错误。
(2)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要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3)根据显微镜的特点分析可知:若显微镜的视野中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不起作用,则原因可能是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4)①科学家依据有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题意并分析题图可知,A是大肠杆菌细胞,B是蓝细菌细胞,C是病毒,D是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大肠杆菌细胞和蓝细菌细胞。②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蓝细菌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③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图中A、B均为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水平,也属于个体层次。④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个湖泊中所有的念珠蓝细菌构成种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整个湖泊构成生态系统。
1生物学
第课时 走近细胞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意义
(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3)使生物学的研究随之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4)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二 科学方法—归纳法
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2.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3.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三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特别提醒
1.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
2.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
3.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四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2.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
3.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原核生物。
(1)原核生物主要是分布广泛的各种细菌。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细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都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
(2)有一类细菌叫作蓝细菌(旧称蓝藻)。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归纳总结 比较区分真核、原核细胞的异同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绘制模式图解
本质区别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DNA存在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DNA分子; 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转录和翻译 转录产生的信使RNA不需要加工; 转录和翻译通常同时进行(在转录未完成时翻译便开始进行) 转录产生的信使RNA需要加工(将内含子转录出的部分切掉,将外显子转录出的部分拼接起来); 转录和翻译不同时进行(转录在翻译之前,大多数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是否遵循遗传规律 不遵循 细胞核基因遗传遵循;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质基因遗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如肺炎链球菌转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细胞分裂 二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遗传物质 DNA DNA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举例 蓝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目前发现的最小细胞,且无细胞壁)等 酵母菌等真菌、衣藻、动物、植物等
五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及原因
2.细胞的统一性的表现
六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使用步骤
(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4)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2.明确镜头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目镜直接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
(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盖玻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③放大倍数指的是观察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并不是指体积或面积。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4.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 放大之后的细胞数目=放大之前的细胞数目÷
举例
(2)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中,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 放大之后的细胞数目=放大之前的细胞数目÷
举例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
4.病毒都需要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
5.在硝化细菌和蓝细菌中都存在核糖体和拟核。( )
6.在电子显微镜下,在蓝细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核糖体和细胞膜。( )
7.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 )
8.蓝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
9.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上。( )
10.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
11.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
12.乙肝病毒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13.蓝细菌中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
14.幽门螺旋杆菌合成脲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 )
15.蓝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16.蓝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17.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
18.如果要将视野左下方的一个细胞调整到视野正中央,需要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19.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单细胞生物的细
胞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 )
2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嗜热链球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
考向一 围绕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例1] 细胞学说之于生物学就像原子论之于化学一样,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考向二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查理解能力
[例2]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D.“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病毒
考向三 围绕真、原核细胞的异同,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例3] (2024·北京,1)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体
[例4] 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
B.abcd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D.bcd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考向四 围绕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例5] 图1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分别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分别标有“10×”和“40×”字样。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玻片间距离的组合应为________(填标号)。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范围较广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观察得到图2中的四个图形,其中视野最暗的应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在目镜10×、物镜8×的视野中,刚好能看到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完整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直径与原来相比被放大________倍,看到的细胞数目与原来相比少了________个。
(5)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
(6)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
(7)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8)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9)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最可能在________。
(10)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11)在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时,制作临时装片所选的生物材料应该薄而透明,这是因为_____。
答案及解析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4.病毒都需要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5.在硝化细菌和蓝细菌中都存在核糖体和拟核。(√)
6.在电子显微镜下,在蓝细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核糖体和细胞膜。(√)
7.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
8.蓝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9.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上。(√)
10.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11.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12.乙肝病毒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3.蓝细菌中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14.幽门螺旋杆菌合成脲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
15.蓝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16.蓝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7.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18.如果要将视野左下方的一个细胞调整到视野正中央,需要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9.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单细胞生物的细
胞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
2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嗜热链球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考向一 围绕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例1] 细胞学说之于生物学就像原子论之于化学一样,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错误。
考向二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查理解能力
[例2]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D.“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病毒
答案:A
解析:“野池”里所有的鱼包含不同的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蜻蜓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蒲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C错误。
考向三 围绕真、原核细胞的异同,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例3] (2024·北京,1)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体
答案:D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水绵属于低等植物,为真核生物,A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大肠杆菌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大肠杆菌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可发生能量代谢,B错误;大肠杆菌没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D正确。
[例4] 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
B.abcd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D.bcd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答案:A
解析:噬菌体为DNA病毒,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蓝细菌和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D错误。
考向四 围绕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例5] 图1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分别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分别标有“10×”和“40×”字样。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玻片间距离的组合应为________(填标号)。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范围较广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观察得到图2中的四个图形,其中视野最暗的应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在目镜10×、物镜8×的视野中,刚好能看到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完整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直径与原来相比被放大________倍,看到的细胞数目与原来相比少了________个。
(5)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
(6)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
(7)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8)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9)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最可能在________。
(10)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11)在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时,制作临时装片所选的生物材料应该薄而透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③ (2)④ (3)C (4)5 8
(5)右上方 (6)细准焦螺旋 (7)A (8)顺时针 (9)目镜 (10)q (11)显微镜需要充足的光线成像,薄而透明的材料便于光线透过
1(共67张PPT)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1.2 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3 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
             
第1课时 走近细胞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录
CONTENTS
02
经典考题训练
01
知识自主梳理
03
课时作业
01
知识自主梳理
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
2.细胞学说的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_____________都由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___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产生的。
施莱登和施旺
一切动植物
细胞
细胞和细胞产物
一个相对独立
其他细胞
老细胞分裂
3.细胞学说的意义
(1)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3)使生物学的研究随之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______水平打下基础。
(4)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分子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器官
组织
细胞
列文虎克
微细结构
细胞壁和细胞质
细胞
受精卵
分裂
二 科学方法—归纳法
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____________的思维方法。
2.归纳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法。
3.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__________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______的可能。
一般结论
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
不完全
例外
三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各种生命活动
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种群
群落
特别提醒
1.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
2.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
3.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四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_______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________生物。
(1)原核生物主要是分布广泛的各种_____。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___________生活的_____养生物。细菌的细胞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_______。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真核
植物、动物、真菌
原核
细菌
营腐生或寄生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染色
拟核
(2)有一类细菌叫作_______ (旧称蓝藻)。蓝细菌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生物。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_______________等大量繁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___,它们都以________作为遗传物质,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_______性。
蓝细菌
藻蓝素和叶绿素
自养
蓝细菌和绿藻
细胞膜和细胞质
DNA
统一
归纳总结 比较区分真核、原核细胞的异同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绘制模式 图解
本质区别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DNA存在 形式 拟核:大型环状DNA分子; 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转录和翻译 转录产生的信使RNA不需要加工; 转录和翻译通常同时进行(在转录未完成时翻译便开始进行) 转录产生的信使RNA需要加工(将内含子转录出的部分切掉,将外显子转录出的部分拼接起来);
转录和翻译不同时进行(转录在翻译之前,大多数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是否遵循遗传规律 不遵循 细胞核基因遗传遵循;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质基因遗传不遵循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如肺炎链球菌转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细胞分裂 二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遗传物质 DNA DNA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举例 蓝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目前发现的最小细胞,且无细胞壁)等 酵母菌等真菌、衣藻、动物、植物等
五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及原因
蛋白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的统一性的表现
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ATP
细胞分裂
DNA
六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使用步骤
(1)转动________使视野明亮。
(2)在___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__________________。
(3)转动_______,换成____倍物镜。
(4)用____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反光镜
移至视野中央
转换器



2.明确镜头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目镜直接放在镜筒上,______螺纹,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____螺纹。
(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距盖玻片距离______。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
③放大倍数指的是观察物体____________的放大倍数,并不是指体积或面积。
没有

越大
越近
越小
长度或宽度
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
左上方
相同
4.视野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2)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中,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1.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  )
4.病毒都需要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
5.在硝化细菌和蓝细菌中都存在核糖体和拟核。(  )
6.在电子显微镜下,在蓝细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核糖体和细胞膜。(  )
7.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  )
×





×
8.蓝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膜和拟核。(  )
9.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上。(  )
10.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
11.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
12.乙肝病毒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13.蓝细菌中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
14.幽门螺旋杆菌合成脲酶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
(  )
15.蓝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

×

×
×
×
×
16.蓝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17.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  )
18.如果要将视野左下方的一个细胞调整到视野正中央,需要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19.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  )
20.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嗜热链球菌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
×

×
×
×
经典考题训练
02
考向一 围绕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例1] 细胞学说之于生物学就像原子论之于化学一样,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错误。  
考向二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查理解能力
[例2]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 “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
D.“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病毒
解析:“野池”里所有的鱼包含不同的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蜻蜓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蒲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C错误。  
考向三 围绕真、原核细胞的异同,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例3] (2024·北京,1)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体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水绵属于低等植物,为真核生物,A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大肠杆菌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大肠杆菌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可发生能量代谢,B错误;大肠杆菌没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D正确。
[例4] 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均在DNA中储存遗传信息
B.abcd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D.bcd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解析:噬菌体为DNA病毒,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蓝细菌和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蓝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D错误。  
常见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快速判定
考向四 围绕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例5] 图1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分
别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分别标有“10×”
和“40×”字样。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及其与玻片间距离的组合应为________(填标号)。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范围较广的是
________(填标号)。
②③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或细准焦螺旋,结果观察得到图2中的四个图形,其中视野最暗的应是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
(4)在目镜10×、物镜8×的视野中,刚好能看到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完整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直径与原来相比被放大________倍,看到的细胞数目与原来相比少了________个。
C
5
8
(5)调换高倍镜观察前,要使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
(6)调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
(7)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右上方
细准焦螺旋
A
(8)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9)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最可能在________。
顺时针
目镜
(10)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__ ” 。
(11)在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时,制作临时装片所选的生物材料应该薄而透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显微镜需要充足的光线成像,薄而透明的材料便于光线透过
课时作业
03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难度 ★ ★ ★ ★ ★ ★ ★ ★ ★ ★★ ★★ ★★ ★★ ★★
对点 细胞学说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真、原核细胞比较 病毒 真、原核细胞比较 真、原核细胞比较 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显微镜的使用 病毒、真、原核细胞比较 病毒、真、原核细胞比较 真、原核细胞比较 真、原核细胞比较 显微镜的使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暗示了生物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解析: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了细胞水平,C错误。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事实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离体的核糖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多肽链
B.T2噬菌体只有侵入大肠杆菌后才能增殖
C.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D.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一个种群
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解析: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种群,B错误;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莲是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  
4.(2023·海南,1)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衣藻为单细胞真核生物,A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衣藻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肠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5.(2024·河北,5)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含量为51.2%
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
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
D.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0 0 20.0
解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的碱基中无T有U,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题表可知,A与U的含量不相等,C与G的含量不相等,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以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的互补链中G+C的含量为28.0%+20.8%=48.8%,A错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因此,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B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由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C错误;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病毒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
6.螺旋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其所含的藻蓝蛋白是一种色素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螺旋藻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B.螺旋藻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C.藻蓝蛋白在螺旋藻的核糖体上合成
D.藻蓝蛋白位于螺旋藻的叶绿体膜上
解析:螺旋藻(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遗传信息储存在拟核中,A错误;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唯一有的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故藻蓝蛋白在螺旋藻的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螺旋藻(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D错误。  
7.(2025·八省联考四川)在硝化细菌中,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
A.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B.肽键的形成与断裂
C.ATP的合成与水解 D.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解析: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只会发生在正在分裂的真核细胞中,硝化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A错误。  
8.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能说明所有生物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B.细胞器种类、数量的不同体现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差异性
C.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DNA、RNA、蛋白质
9.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解析: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的亮度会减弱,细胞数量减少,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变小,视野变亮,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多,A、B错误;a在视野中偏左,用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C正确;乙物镜是高倍物镜,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10.下列有关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解析:幽门螺杆菌和蓝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都有细胞壁,无核膜;艾滋病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细胞结构;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为真核细胞,有核膜和其他复杂的细胞结构。
11.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生物进行了分类,如表所示,以下关于其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中的生物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
B.②中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都无细胞结构
C.③中的生物都是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表中的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都能繁殖后代
组别 生物种类
① 蓝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乳酸菌
② HIV、流感病毒、T2噬菌体
③ 黑藻、水绵、根瘤菌、硝化细菌
解析:②中的生物都是病毒,都无细胞结构,但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根瘤菌属于异养生物,不是生产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但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错误。
组别 生物种类
① 蓝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乳酸菌
② HIV、流感病毒、T2噬菌体
③ 黑藻、水绵、根瘤菌、硝化细菌
12.发菜是一种陆生固氮蓝细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合成氨基酸,同时具有强烈的旱生生态适应性,能在极度干燥的条件下存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复吸水后仍可恢复代谢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度干燥条件下的发菜复吸水时的动力为液泡中的细胞液与外界的渗透压差
B.发菜和黑藻都能合成蛋白质和进行有氧呼吸,都有核糖体和DNA
C.发菜属于自养生物,其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D.发菜细胞中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解析:发菜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无液泡、叶绿体、中心体,A、C、D错误;发菜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两者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DNA,都能合成蛋白质和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13.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菌(一种腐生真菌)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AFT不仅会诱发肝癌,也会造成家禽和家畜中毒甚至死亡。研究发现,X细菌能合成某种酶,从而降解AF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AFT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可能存在于黄曲霉菌细胞染色体上
B.黄曲霉菌属于异养型生物,其细胞内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X细菌合成、加工和分泌AFT降解酶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D.X细菌与黄曲霉菌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解析:黄曲霉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染色体结构,所以控制AFT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可能存在于黄曲霉菌细胞染色体上,A正确;黄曲霉菌属于异养型生物,是真核生物,其细胞内的区室化有利于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B正确;X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无线粒体,C错误;X细菌与黄曲霉菌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
14.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组合观察某细小物体,物像的面积为M,换用40×的物镜观察(目镜不变),物像的面积变为________(填字母)。
A.M B.4M
C.40M D.16M
(2)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要转动________。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3)若显微镜的视野中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不起作用,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D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4)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生物
体或细胞的图像(D为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
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③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 (填字母)。
④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个湖泊中所有的念珠蓝细菌构成________,湖泊中各种生物构成________,整个湖泊构成___________。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A、B
B
细胞
A、B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用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组合观察某细小物体,物像的面积为M,换用40×的物镜观察(目镜不变),物像的面积与之前相比被放大了16倍,变为16M,故D正确,A、B、C错误。
(2)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要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后,若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3)根据显微镜的特点分析可知:若显微镜的视野中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不起作用,则原因可能是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4)①科学家依据有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题意并分析题图可知,A是大肠杆菌细胞,B是蓝细菌细胞,C是病毒,D是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大肠杆菌细胞和蓝细菌细胞。②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蓝细菌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③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图中A、B均为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既属于细胞水平,也属于个体层次。④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个湖泊中所有的念珠蓝细菌构成种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群落,整个湖泊构成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