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题组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
1.[2024·山东滨州期中]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管理模式出现了“提出指导性规划和设想”的联邦德国模式和“运用经济政策引导或制约”的法、日模式。两种模式都 ( )
A.推崇计划经济体制
B.借鉴苏联发展经验
C.强调自由主义理念
D.主张建立国际组织
2.[2024·河南洛阳期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贸易战,促使各国努力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先后成立。上述组织的成立( )
A.构建了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
B.消除了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
C.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旨在促进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
题组二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3.[2024·湖南岳阳开学考试] 2022年11月,超级聊天机器人ChatGPT爆火,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层出不穷,拉开了从机器学习到人工智能创造时代的序幕。引发这场巨大生产力变革的技术是 ( )
A.绿色新能源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原子能技术
4.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将德国的火箭科学家瓜分殆尽,不断向月球、金星、火星发射人造卫星、无人驾驶探测器等,促进了军事、通信、气象等行业的发展,此外还增加了教育科研领域的支出,催生了一些衍生科技。据此可知,太空竞赛 ( )
A.缓和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B.加快两极格局的瓦解
C.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
D.客观上推动社会进步
题组三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5.[2024·内蒙古学业考试] 下表数据变化反映出二战后美国 ( )
二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
年份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50年 12.2% 34.7% 48.9%
1990年 2.8% 25.8% 71.4%
A.开始建立工厂制度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进入电气时代 D.产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6.[2024·云南大理期中] 20世纪前,美国的社会阶层主要由农场主、小企业主、商人、手艺人等构成。20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阶层主要由大企业里的管理人员、技术和工程人员等新白领阶层以及工人构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分工的细化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流动性加强 D.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题组四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7.从1946年开始,英国政府为大批民众提供了免费医疗,为有多个孩子的家庭提供家庭补助,并根据战时破坏和战后人口增长情况,设计混合居住计划,让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家庭混合住在同一个新住宅区。这些措施旨在 ( )
A.建成“福利国家” B.缓和社会矛盾
C.促进人口增长 D.实现社会公平
8.[2024·河南信阳月考] 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的社会运动。有的美国学者将其称为“第二次内战”或“第二次重建”,甚至是“第二次革命”。这些学者主要是肯定这场黑人民权运动 ( )
A.颠覆了美国社会白人至上主义思想
B.使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
C.为黑人争取到了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D.推动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9.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商店里充满了丰富的商品。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C.欧洲联盟的建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
10.瑞典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设计者之一鲁道夫·迈德纳曾说:“我不认为瑞典模式已经完全过时,即使‘福利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但它仍是有活力的。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由此可知,“福利国家” ( )
A.始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使国家制度被部分破坏
C.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D.缓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
易错点1 认识不到西方国家实行的经济计划和苏联计划经济的不同
11.[2024·福建福州学业考试] 20世纪下半叶,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下图现象出现无关的是( )
A.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强化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福利国家”的建立
D.指令性计划体制的推行
易错点2 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质
12.[2024·四川自贡月考] 1947年,英国颁布《运输法案》,制订了铁路国有化计划——四大私营铁路集团的业务由国家接管,但1993年的《铁路法案》又再次确定私有化计划,到1997年完全实现私有化,英国的铁路系统成了分散化的独立经营企业与监管机构的杂糅。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 )
A.重新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B.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彻底放弃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13.(12分)[2024·河南平顶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西欧、北欧国家举例来说,其社会福利制度几乎覆盖到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例如,除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外,各国还纷纷设立各种救济,如住房补贴、孕妇补贴、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老年人医疗照顾计划等。
——摘编自唐乐《西方福利制度所面临的危机及对策》
材料二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表示,在美国,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在社会总支出和政府预算中占有巨大份额,对政府收支平衡造成不小挑战。目前,美国每年财政赤字近万亿美元,长远影响难以预估。德国慕尼黑华星艺术团团长唐志红表示,德国社保体系对于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造就了很多不工作只靠拿福利生活的人,还吸引了大量希望享受德国高福利的移民。“羊毛出在羊身上,税收是福利开支的重要支撑,高福利就意味着高税收。”李斧表示,高福利产生的税收负担令纳税人和企业很不满。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华侨华人分析:西方高福利制度为何陷入两难境地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福利国家制度面临的困境。(6分)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B [解析]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了由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发展经验,B项正确;西方国家实行的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强调自由主义理念,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国家内部的措施,不涉及国际组织的建立,排除D项。
2.D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先后成立”是为了防止“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贸易战”,所以这些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尽可能减少二战期间的国际经济问题,D项正确;二战后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并不公正合理,排除A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
3.C [解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所以引发这场巨大生产力变革的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C项正确。绿色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与“人工智能绘画作品”等不符,排除A、B、D项。
4.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促进了军事、通信、气象等行业的发展,此外还增加了教育科研领域的支出,催生了一些衍生科技”等信息可知,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促进了军事、通信、气象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一些衍生科技,这些反映出太空竞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D项正确。太空竞赛并没有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太空竞赛加快两极格局的瓦解,排除B项;“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夸大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影响力,排除C项。
5.D [解析] 与1950年相比,二战后美国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都有所下降,而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大幅上升,反映出二战后美国产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D项正确;“开始建立工厂制度”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根据二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无法说明“福利国家”的建立,排除B项;19世纪中后期,美国就已经进入了电气时代,排除C项。
6.B [解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而引发社会结构的变化,因此社会阶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社会分工细化、社会流动性增强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C、D三项。
7.B [解析] 根据“从1946年开始,英国政府为大批民众提供了免费医疗……让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家庭混合住在同一个新住宅区”可得出,英国政府在社会各方面推行福利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B项正确;建设“福利国家”的目的也是缓和社会矛盾,排除A项;C、D两项并不是英国政府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排除C、D两项。
8.C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美国学者肯定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取得重大成果的影响,这场运动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黑人群体争取到了法律上的平等权利,C项正确;“颠覆”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真正实现”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黑人奴隶制度在美国内战时期就已经被废除,排除D项。
9.D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一些西欧国家达到了无法想象的繁荣程度,电力、汽车、塑料、石油和飞机等工业非常繁荣”及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相继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促进了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及发展,D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排除A项;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B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
10.D [解析] 根据“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福利国家”制度可以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D项正确;“福利国家”建立的原因并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福利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不代表国家制度被部分破坏,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福利国家”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排除C项。
11.D [解析] 20世纪下半叶,欧洲的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和亚洲的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排在前列,超过了英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新变化是宏观调控的实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这些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苏联则推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D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12.B [解析] 二战后,英国实行宏观调控,强化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到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本国的经济困难,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些都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B项正确;英国本来实行的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彻底放弃”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非自由主义经济,排除D项。
13.(1)特点:由国家或政府主导;以立法为保障;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困境:政府巨额财政赤字;人们工作热情降低;企业负担沉重;贫困和贫富分化不能被彻底消除。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得出,由国家或政府主导,以立法为保障;据材料一“其社会福利制度几乎覆盖到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可得出覆盖面广;据材料一“除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外,各国还纷纷设立各种救济,如住房补贴、孕妇补贴、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老年人医疗照顾计划等”可得出,种类繁多,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第二小问,从经济、政治、民众生活等方面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在社会总支出和政府预算中占有巨大份额,对政府收支平衡造成不小挑战……美国每年财政赤字近万亿美元”可得出,政府巨额财政赤字;据材料二“造就了很多不工作只靠拿福利生活的人”可得出人们工作热情降低;据材料二“高福利产生的税收负担令纳税人和企业很不满”可得出企业负担沉重;据所学“福利国家”的相关知识可知,贫困和贫富分化不能被彻底消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