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题组一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有学者认为:“仅依据冷战结束就武断地认为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过于模糊、简单与轻率。因为在现实中,单极化力量及其要求建立单极全球治理格局的诉求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一观点 ( )
A.反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B.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复杂性
C.强调冷战影响政治格局
D.助推了全球治理体系发展
2.[2024·江苏扬州学业考试] 在国际舞台上,新兴大国正在演化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力量,冲击着几个世纪以来统治世界的“西方中心主义”,逐步形成“多个发展中心”。这表明 ( )
A.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B.霸权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C.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新兴大国成为世界主导
3.[2024·广东佛山月考]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大国的相对分量正在减少,中小国家越来越能够显示出自身的力量。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美国奉行霸权主义
B.俄罗斯推行多极化外交
C.日本追求政治大国
D.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
题组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4.[2024·辽宁大连月考]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想人为切断各国间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是不可能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根本动力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世界各地经贸联系加强
C.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接受
D.全球治理体系趋于完善
5.[2024·辽宁抚顺月考] 21世纪以来,“欧盟”统一市场使其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增长率领先世界其他地区。由此可见( )
A.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
B.社会信息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区域经济集团各成员利益分配不均衡
D.欧盟国家有意设置区域性的贸易壁垒
6.[2024·云南玉溪期末] 早在1997年就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在欧美及全世界急流涌动,这严重阻滞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前进步伐。这一运动的兴起主要在于全球化 ( )
A.增强了国家间经济联系
B.造成了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C.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
D.导致了世界经济差距扩大
题组三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7.[2024·江苏学业考试]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汉语中的新名词层出不穷,“平台大数据”“移动支付”“虚拟社区”“共享经济”等新名词反映了 (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8.学者俞国斌提出:“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意愿并未随着国际标准的趋同而步伐一致,反而因为它们自身的独特性而呈现出动态的差异,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间文化交流
B.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原有的文化格局
C.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多样性得以维系
D.经济全球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9.[2024·广东梅州月考]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欧盟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日本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这反映了 ( )
A.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挑战
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欧洲一体化趋势纵深发展
D.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10.右图是一幅题为《实在跑不动了》的漫画。该漫画从本质上说明经济全球化 ( )
A.源于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
B.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C.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乏力
D.过程中南北国家发展差距日益严重
易错点1 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1.[2024·广西柳州开学考试] “当前大国力量对比的差距正在缩小,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欧洲的自主自强意识在增强,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这表明 (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阻
C.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历史潮流
D.新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易错点2 不能全面认识社会信息化的影响
12.某班同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历史主题,正反双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C.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13.(12分)[2024·河北保定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最近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材料三 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趋势不可逆转。”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6分)
(2)材料三中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对此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6分)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1.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该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并非单纯的多极化,单极化力量及其要求建立单极全球治理格局的诉求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说明的是国际格局的复杂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际格局的复杂性,而非学者反对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复杂,排除C项;材料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
2.C [解析] 题干描述了新兴大国作为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力量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冲击以及全球范围内“多个发展中心”的逐步形成。这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即原本由少数西方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正在向多元化、多中心的方向演变,C项正确;国际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排除A项;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霸权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兴大国尚未成为世界主导,排除D项。
3.D [解析]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团结合作,整体实力增强,D项符合题意;美国奉行霸权主义、俄罗斯推行多极化外交、日本谋求政治大国,这些都属于大国强化自身影响力的表现,排除A、B、C三项。
4.A [解析] 伴随着工业科技革命的推动,人类生产力取得巨大的飞跃,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是不可能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A项正确;世界各地经贸联系加强,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之一,但不是根本动力,排除C项;全球治理体系至今仍不完善,排除D项。
5.A [解析] 21世纪以来,欧盟促进了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增长率领先世界其他地区。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A项正确。社会信息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述及区域经济集团各成员利益分配不均衡这一现象,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6.C [解析] 逆全球化思潮在欧美及全世界急流涌动,说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C项正确;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增强会促进全球化发展,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非强调全球化与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动荡,并没有说明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差距扩大,排除D项。
7.C [解析] “平台大数据”“移动支付”“虚拟社区”“共享经济”等新名词都与互联网的发展有关,这反映了社会信息化,C项正确。
8.C [解析] 材料“不同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意愿并未随着国际标准的趋同而步伐一致,反而因为它们自身的独特性而呈现出动态的差异,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一面”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依然存在,反映出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多样性得以维系,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多样性的现状,没有体现各国间文化的交流,更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原有的文化格局,排除A、B两项;“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9.D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当今世界,欧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俄罗斯军事实力强大,日本在追求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地位,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这些都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继续发展,D项正确;材料与文化多样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排除B项;C项表述片面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10.D [解析] 据漫画内容和所学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亚非拉国家走的“气喘吁吁”,基本停滞不前,而发达国家却在迅速前行,这在本质上说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南北国家经济发展差距日益严重,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益于生产力的进步,与多极化的政治格局无直接关联,且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A项;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排除B、C两项。
11.A [解析] 当今世界,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的国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在下降,欧洲、俄罗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提高,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困难或阻碍,而是聚焦于大国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各国国际地位的演变,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历史潮流,排除C项;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项。
12.A [解析] 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题干所述辩论会围绕手机和互联网的利弊开展,属于社会信息化的范畴,A项正确。
13.(1)原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
(2)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既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快了资本、技术、人才在全世界的流动,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收益最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也可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者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要因势利导。(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全球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可知,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据材料一“全球化……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可知,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还得益于国际金融的发展;据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可知,跨国公司的推动。第(2)问,据材料三中观点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全球化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等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