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题组一 古代文明的扩展
1.[2024·陕西西安期中] 早在青铜器时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扩展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文明向西方扩展;华夏文明的影响已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延伸到中国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并与日本和朝鲜产生联系。这反映了 ( )
A.早期文明的相对均衡性
B.早期文明交流模式单一
C.农耕文明的不断扩展
D.农耕技术的不断发展
2.由于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材料表明 ( )
A.地理环境影响文明扩展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题组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
3.[2024·安徽安庆月考]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成为波斯国王,称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他让人用埃兰文、古波斯文和巴比伦楔形文三种文字将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大流士一世刻贝希斯敦铭文意在( )
A.统一波斯帝国的文字
B.尊重各地的不同文化
C.颂扬自身丰功伟绩
D.展示字体流行状况
4.[2024·甘肃武威期中] 亚历山大远征的区域涉及希腊、波斯、埃及、印度等文明,这一远征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使得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汇在一起。亚历山大远征促使 ( )
A.被征服地区的原有文化消失
B.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汇
C.首个地跨欧亚非帝国的建立
D.东方文化消失
5.[2024·福建泉州期中]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认为,虽然战争显然是罗马灭亡的原因,但帝国的“器质性疾病”是经济,即生产率低下。比如早在公元前1世纪,帝国东部行省都已经知道水车,但直到4世纪奴隶来源枯竭时,罗马才开始使用水车。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B.技术推广阻碍罗马经济走向繁荣
C.内忧外患处境导致罗马帝国灭亡
D.奴隶制深刻影响罗马的历史进程
题组三 文明的交流
6.[2024·福建福州月考] 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一些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古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这说明 ( )
A.希腊文化决定苏美尔文明进程
B.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源头
C.古希腊处于古代文明的中心
D.文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和影响
7.腓尼基人善于经商,当时流行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在书写上太过烦琐,因此,他们借助埃及象形文字和巴比伦文字,重新构造出一组较为简便的由22个字母组成的字母文字。据此可知,腓尼基字母的产生 ( )
A.得益于商业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海洋文明的交流
C.标志着西方文明的兴起
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8.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并立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下面为反映汉朝与罗马帝国文明交流的部分实物图片。据此可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
新疆出土罗马纺织品 中国出土罗马金币 罗马出土汉朝丝绸残片
A.是全面的
B.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是单向的
D.得益于印第安人的转运
9.[2024·山东枣庄月考] 两河流域古文明沿两河由南往北单线溯流而上,阶梯性发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罗河由南往北顺流而下,也是阶梯性发展;爱琴海地区的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岛国,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发展为伯罗奔尼撒岛上的迈锡尼文明,再往北影响了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由此可知,这些古文明( )
A.发展模式受社会性质的影响
B.扩展方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C.具备了早期世界帝国的特征
D.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10.有学者认为,波斯帝国的兴起打断了西亚、北非原有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又从波斯帝国的传统中吸收了不少东西,开启了希腊化时代。该学者意在强调 ( )
A.帝国兴衰的历史周期规律
B.波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C.西亚、北非文明的传承路径
D.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影响
易错点1 希腊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11.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 ( )
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
B.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
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
易错点2 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途径
12.[2024·安徽亳州月考] 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 )
A.殖民扩张是不同文明交流的前提
B.商贸往来极大推动文明交流
C.帝国扩张推动整体世界的到来
D.文明交流离不开战争与和平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政权,“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罗马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6分)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1.C [解析]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均属于大河流域,孕育的是农耕文明。因此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不断扩展,C项正确。早期文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拓展,非早期文明交流模式单一,排除B项;材料与农耕技术发展无关,排除D项。
2.A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埃及人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向西亚扩展,古希腊山多地少,农业欠发达而发展商贸和海外殖民,这些特点都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的,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不是文明产生的前提,排除C项;题干材料的确反映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但没有体现出其一体性,排除D项。
3.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的功绩,他让人用埃兰文、古波斯文和巴比伦楔形文三种文字把他的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三种文字,并未体现波斯文字的统一,排除A项;该举措是大流士一世为了宣扬自身功绩实行的,体现不出他尊重各地的不同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字体流行情况,排除D项。
4.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远征的区域涉及希腊、波斯、埃及、印度等,这使得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汇在一起,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项正确;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希腊文化的传播,并未使被征服地区的原有文化消失,排除A项;首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是波斯帝国,而非亚历山大帝国,排除C项;“东方文化消失”说法错误,东方文化并未消失,排除D项。
5.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水车(一种动力工具)最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为罗马帝国东部行省所知道,可直到公元4世纪奴隶来源枯竭之时,才为罗马所采用,由此可知,材料旨在强调罗马帝国时期,奴隶制度的存在使生产技术落后,即奴隶制度导致生产技术的停滞是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D项正确;材料反映奴隶制度导致生产技术的停滞,体现不出社会动荡不安,排除A项;B、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6.D [解析] 古希腊的文学艺术风格受到周边国家的影响,这说明文明之间存在联系和影响,D项正确;“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古希腊文化受到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不能由此得出古希腊是古代文明的中心,排除C项。
7.A [解析] 依据材料“腓尼基人善于经商”“重新构造出一组较为简便的由22个字母组成的字母文字”,可以看出腓尼基商人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而构造出腓尼基字母,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腓尼基字母对海洋文明的影响,排除B项;字母文字的出现不是西方文明兴起的标志,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腓尼基字母对文化教育的影响,排除D项。
8.B [解析]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后,位于亚欧大陆两端的汉朝和罗马帝国进行过经济文化交流,这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B项正确;仅凭纺织品和金币不足以说明汉朝和罗马帝国间的交流是全面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排除C项;印第安人生活于美洲大陆,直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才建立起与亚欧大陆的联系,D项说法完全错误,排除D项。
9.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古文明沿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由南向北呈阶梯状分布和发展,这与河流自山区流向平原的地形密切相关。埃及古文明依托尼罗河从上游的高地往下游三角洲地区发展,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并且为埃及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决定了其南北延展的格局。爱琴海流域的古文明则从南端的克里特岛出发,通过海洋通道影响到北方的迈锡尼和更远的希腊半岛。综合上述内容可知,这些古文明的扩展方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这些古文明的社会性质,排除A项;早期世界帝国的特征更多体现在军事和文化的扩张上,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这些古文明的一体性的特征,排除D项。
10.B [解析] 波斯帝国一方面继承了西亚和北非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将之传承于亚历山大帝国,体现了波斯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不能体现帝国兴衰的历史周期规律,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是西亚和北非文明的传承路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波斯帝国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并非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影响,排除D项。
11.C [解析] 据材料“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可知,古希腊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和地少人多,通过移民的方式对外扩张,使希腊文明得到扩展,C项正确;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排除A项;古希腊扩张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地少人多的问题,而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属于暴力血腥的扩张,其目的是掠夺,排除B项;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开始于公元前4世纪晚期,排除D项。
12.B [解析] 该史学家认为商贸往来可以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有利于世界各地的文明交流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推动整体世界的到来,帝国扩张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到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战争对世界文明交流的作用,排除D项。
13.(1)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贸易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欧亚非科学文化事业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侵略行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答出两点即可)
(2)不同之处:罗马帝国对外交往主动性强,汉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缺乏动力;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需求度较高,而汉朝对罗马帝国物品需求有限;罗马帝国对外武力交往较多,汉朝更倾向于和平交往。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与当地人交往”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贸易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欧亚非科学文化事业的交流与发展;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根据材料一“亚历山大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知,亚历山大远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第(2)问,根据材料二“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可知,罗马帝国对外交往主动性强,汉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缺乏动力;根据材料二“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罗马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可知,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需求度较高,而汉朝对罗马帝国物品需求有限;根据材料二“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可知,罗马帝国对外武力交往较多,汉朝更倾向于和平交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