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题组一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下表反映了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情况。这些斗争的结果说明 ( )斗争形式 结果消极怠工 遭到压榨卢德运动(破坏机器) 遭到迫害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遭到镇压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更加凸显B.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D.马克思主义学说缺乏实际指导意义2.[2024·广东江门期中] 人人劳动是圣西门“实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人人都劳动的社会目标,圣西门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一方面,对民众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劳动是美德”和“劳动受尊重”的思想;另一方面,政府要禁止游手好闲、奢侈淫逸的行为。这说明了圣西门 ( )A.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B.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C.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D.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3.[2024·广西桂林期末]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不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渐进式改良就可以取得胜利。而傅立叶主张以“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曾每天中午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候人们对他在报纸上请求支持的呼吁作出回应。这些设想 ( )A.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有益尝试B.为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C.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D.反映出时代和认识的局限性 题组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立足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追求人类美好生活实现的“政治宣言书”。这部“政治宣言书” ( )A.提出工业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唯一途径B.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C.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D.指出英国是无产阶级暴力斗争的发源地5.[2024·浙江培优联盟月考] 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发现了在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很多缺陷,这些理论充当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体制的辩护者,无法系统地解释清楚现在资本主义的种种“异化”现象以及其内部的运行机制。为此,马克思在继承、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 ( )A.创立了唯物史学观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D.完善了人民实现解放的思想体系6.有学者指出,历史上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曾经无数次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死亡了”“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已经消失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终结了”,但每一次这种说法都被历史无情地嘲弄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 )A.其基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B.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C.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衰落D.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 题组三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7.从1865年起,英国一些工联组织和工人群众陆续参加第一国际。到1868年,仅伦敦就大约有50个工联加入第一国际,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工人组织“全国改革同盟”也参加进来。这表明,19世纪60年代后期( )A.英国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B.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兴起C.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D.英国工人主导议会改革8.[2024·甘肃天水期中] 某学者认为,巴黎公社革命是一项划时代的社会实践,它第一次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在短短72天内对民主型社会的塑造犹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进行一场爆炸。该学者意在强调巴黎公社革命( )A.成立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B.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践行了工农联盟斗争策略D.试图完善资本主义制度9.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诞生 ( )A.指导了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指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向C.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兴起D.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10.巴黎公社成立后,匈牙利的优秀工人弗兰克尔担任了劳动和交换委员会的委员,波兰革命家东布罗夫斯基和符卢勃列夫斯基成为国民自卫军的将领和军事指挥官。这说明巴黎公社 ( )A.接受国际工人协会领导B.践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C.缺乏集中统一领导核心D.体现无产阶级专政性质 易错点1 不能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的原因11.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空想”,是因为其 ( )A.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B.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充分反映了世界无产阶级利益诉求D.未启发欧洲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 易错点2 不能正确认识巴黎公社的性质12.巴黎公社委员大多数人是工人。如劳动委员会委员阿尔伯·泰斯是金属雕刻工人;财政委员会委员欧仁·瓦尔兰是装订工人。有的委员虽然不是工人出身,但他们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 )A.消除公职人员身份限制B.践行了廉洁政府的承诺C.实质是工人阶级的政权D.成功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采取了破坏机器的斗争方式,这是因为当时工人觉悟很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灾难的根源不是机器,而是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工人力量的增强,特别是工人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19世纪初,英国出现工人组织,而且工人争取到结社的权利,同时出现的还有工会组织。工人阶级还用武装斗争去反击资本家的剥削,如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大会首先对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大会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战斗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大会讨论并初步通过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章程草案。草案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同盟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摘编自彭树智《世界近代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工人阶级斗争的变化及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性质,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的原因。(8分)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1.B [解析] 早期工人阶级开展的一系列斗争最终都惨遭迫害或镇压,这说明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B项正确;材料中这些斗争并非凸显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排除A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早期工人阶级斗争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D项。2.B [解析] 圣西门强调所有人平等参与劳动,体现其追求社会公平正义,B项正确;当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A项;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排除C项;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排除D项。3.D [解析] 根据材料“通过渐进式改良就可以取得胜利”“而傅立叶主张以‘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曾每天中午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候人们对他在报纸上请求支持的呼吁作出回应”可知,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初期,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他们的设想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没有考虑到实际的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因此他们的设想反映了时代和认识的局限性,D项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些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有启发作用,但他们并没有直接针对资产阶级民主进行尝试,排除A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对工人运动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他们并没有为工人运动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不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排除C项。4.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并未指出“工业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唯一途径”“英国是无产阶级暴力斗争的发源地”,排除A、D两项;《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排除B项。5.C [解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C项正确;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但当时并不完善,排除D项。6.A [解析]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而恒久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根本表现在它的最伟大的历史使命、最科学的哲学基础、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A项正确;B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项;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衰落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政治智慧不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7.C [解析] 第一国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英国工联组织和工人群众积极参加第一国际,表明当时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C项正确;第一国际成立于伦敦,但题干中只涉及英国工人参加国际运动的情况,未涉及其他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无法判定英国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地位,排除A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工人运动开始兴起,排除B项;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议会改革是由资产阶级主导,排除D项。8.B [解析] 材料表明,巴黎公社“第一次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即摧毁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反映的是巴黎公社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项正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于十月革命后,排除A项;巴黎公社革命并未践行工农联盟斗争策略,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试图完善资本主义制度”说法有误,排除D项。9.B [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科学体系,给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B项正确;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早于《共产党宣言》发表,排除A项;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无产阶级斗争就已产生,排除C项;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排除D项。10.B [解析] 新生的巴黎公社政权吸纳匈牙利优秀工人、波兰革命家担任政府成员,体现了巴黎公社跨越国界吸纳人才,即践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国际工人协会对巴黎公社政权的领导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巴黎公社领导核心问题,无法判断其是否统一、集中,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未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排除D项。11.A [解析] 材料中“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说明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失败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A项正确。12.C [解析] “巴黎公社委员大多数人是工人”“有的委员虽然不是工人出身,但他们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体现了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权,C项正确;“消除”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与廉洁政府建设无关,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最终失败,排除D项。13.(1)变化:工人斗争觉悟不断提高;由破坏机器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由工人罢工发展到武装斗争;出现工人组织和工会组织。意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条件。(2)性质: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具有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原因:共产主义者同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为目标;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随着工人力量的增强,特别是工人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人斗争觉悟不断提高;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采取了破坏机器的斗争方式”“19世纪初,英国出现工人组织,而且工人争取到结社的权利,同时出现的还有工会组织”可得出,由破坏机器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出现工人组织和工会组织;根据材料“工人阶级还用武装斗争去反击资本家的剥削”和所学可得出由工人罢工发展到武装斗争。第二小问,据材料“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19世纪初,英国出现工人组织,而且工人争取到结社的权利,同时出现的还有工会组织”和所学知识可知,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条件。第(2)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可知,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具有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第二小问,据材料“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可知,共产主义者同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材料“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可得出,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为目标;根据材料“同盟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可得出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