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题组一 古代非洲文明1.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班图人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其培育出的重要农作物有 ( )A.玉米、甘薯、大豆 B.玉米、棉花、水稻C.茶叶、番茄、大豆 D.甜高粱、西瓜、棉花2.[2024·江西多校月考] 公元前后兴起的阿克苏姆,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迅速繁荣起来。据记载,其国王曾一次性赏赐藩属25 000头牛;手工业工艺以金属工艺为主,其他如制陶、泥瓦、石雕等工艺也有相当水平,规模宏伟的宫殿和举世闻名的巨石圆头碑也显示了高超的工艺。这表明,阿克苏姆 ( )A.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B.影响了亚欧非贸易发展C.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D.促进了非洲文化的传播3.[2024·广西百所名校月考] 8世纪末,加纳的版图包括西非尼日尔河上游和塞内加尔河流域。这些地域因西非对北非的贸易兴盛而繁荣。阿拉伯商人运来盐、织物、杂货、贝壳,换取黄金、奴隶、象牙。商道附近兴起廷巴克图和加奥等城市。这反映出加纳的兴起( )A.加速了桑海帝国走向衰落B.源于自身拥有丰富资源C.因为其控制了西非的商路D.得益于对外贸易的兴盛4.[2024·河南洛阳强基联盟月考] 大津巴布韦的建立与黄金贸易密不可分。在大津巴布韦遗址及其附近一些地方,都发现有古代开采过的矿井、冶炼熔炉和工匠用具,此外,还发现有古代的梯田、用于灌溉的水井、带把的铁锄以及大量牛骨。由此推知,大津巴布韦( )A.与欧洲的经济交往频繁B.社会经济结构多元C.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D.商业水平超过农业 题组二 古代美洲文明5.[2024·贵州遵义月考] 玛雅文明不少金字塔在正面设有阶梯,阶梯是供国王和祭司登上神庙用的。每次祭祀时,国王和祭司一步步拾级而上,对下面仰望的民众而言此行犹如登天。这体现出古代玛雅社会 ( )A.比较重视神灵崇拜 B.开始出现阶级分化C.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D.建筑艺术灿烂辉煌6.[2024江苏南通月考] 14世纪,许多阿兹特克人定居于特斯科科湖中的一个岛屿上,面对不便利的地形,阿兹特克人从湖底挖掘出肥沃的淤泥,在湖中建成一块块“浮动园地”,用来种植玉米、番茄等作物,有时耕种者一年甚至可以从浮动园地中收获七次。“浮动园地”的发明 ( )A.体现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增强B.得益于海外物种的引入C.巩固了印加帝国的经济基础D.有利于种植园经济发展7.“与其同代人(其他美洲人)相比,印加人最先进的是医学……他们的外科医师可以切开颅骨顶部做脑手术,但他们没有发明任何文字体系……通过打不同色彩的绳结作统计记录。”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印加文明发展水平最高B.印加文明独具特色C.印加文明在交流中发展D.印加文明潜力巨大8.[2024·内蒙古通辽月考] “……那一幕幕惊险离奇的故事……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数不清的故事在密林中悄然上演……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描述,可能出自 ( )A.《古代近东文明——古代两河流域、埃及、波斯等古文明探研》B.《探寻古罗马文明》C.《奥斯曼帝国的征服》D.《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9.[2024·云南师大附中月考] 东非沿海地区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中国瓷片。图(a)、图(b)所示为发现于肯尼亚曼布鲁伊的一处伊斯兰墓园内的瓷器碎片(推测出产于明万历、天启年间的景德镇民窑),它们被镶嵌在墓柱之上。这些发现可用于印证 ( )图(a) 曼布鲁伊墓柱残存青花瓷盘(凤纹) 图(b) 曼布鲁伊墓柱残存青花瓷碗(鹿纹)A.帝国扩张推动文明发展B.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C.非洲文明源于文明交融D.海外贸易促进文化交流10.[2024·河北保定月考] 下表所示是古代亚欧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共同挑战时采取的措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挑战 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 古代亚欧文明的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 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驯化羊驼 培育大麦、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 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问题 多神崇拜,祭祀神灵,创造文字、太阳历,发明了20进制 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 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 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 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A.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B.早期各个区域文明同时产生C.美洲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D.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易错点1 误认为非洲文明缺乏与外界的联系11.[2024·湖南多校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1999年版写道:“历史上,非洲与亚欧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而2005年版则写道:“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作者对非洲认识的这种变化是因为7世纪以来的非洲 ( )A.埃及文明日益辉煌灿烂B.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增多C.有自己的独立发展历史D.遭受西方殖民扩张的掠夺 易错点2 不能准确认识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12.[2024·湖南衡阳月考] 在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印第安人生活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峡谷和盆地。在这种情况下,从奥尔梅克文明再到后来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它们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 )A.相互传承 B.基本独立C.融合共生 D.高度繁荣1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非洲人向他们(穆斯林)提供象牙、奴隶、鸵鸟羽……黄金。这些黄金最终多数流入欧洲……到1400年时,整个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伊斯兰教还大大丰富了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可以在苏丹各大学里从事更高深的研究……自由出入这些学校和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包括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全国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共一万多千米……凭借崇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具……同时,他们研究天文历法,利用结绳记事,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非帝国与印加帝国的相似之处。(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各自的经济发展措施,并分析影响古代帝国制定经济措施的因素。(10分)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1.D [解析]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D项正确;玉米原产自美洲,排除A、B两项;番茄原产于美洲,排除C项。2.C [解析] 古代非洲阿克苏姆王国创造的文明涉及畜牧业、手工业和建筑艺术等方面,十分辉煌,C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阿克苏姆,未将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阿克苏姆是非洲最发达国家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阿克苏姆通过红海的国际贸易而繁荣起来,未涉及阿克苏姆影响亚欧非贸易,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阿克苏姆的文明表现,未涉及阿克苏姆文化的对外传播,排除D项。3.D [解析] 材料反映出加纳控制的西非尼日尔河上游和塞内加尔河流域因对外贸易兴盛而繁荣,D项正确;8世纪末,桑海帝国尚未建立,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加纳因对外贸易兴盛而繁荣,不能反映出加纳自身拥有丰富的资源,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加纳的兴起得益于对外贸易的兴盛,不能反映加纳的兴起是因为其控制西非商路,排除C项。4.B [解析] 大津巴布韦农业、冶炼业、畜牧业等都有所发展,这体现了其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元特征,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大津巴布韦与欧洲的经济交往,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大津巴布韦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排除C项;仅由材料内容无法推断出大津巴布韦“商业水平超过农业”,排除D项。5.A [解析] 玛雅人祭祀时,祭司和国王沿金字塔的阶梯而上,对仰望的民众而言此行犹如登天,这体现出神灵崇拜受到重视,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阶级分化开始出现,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祭祀的情况,不能说明宗教信仰多元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古代玛雅社会比较重视神灵崇拜,没有体现金字塔的艺术特色,“建筑艺术灿烂辉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6.A [解析] 阿兹特克人因地制宜,在湖中建成“浮动园地”,用来种植农作物,体现了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增强,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海外物种的引入,主要反映了阿兹特克人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排除B项;材料与印加帝国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7.B [解析] 依据材料“他们的外科医师可以切开颅骨顶部做脑手术,但他们没有发明任何文字体系……通过打不同色彩的绳结作统计记录”,可以看出印加文明别具一格,B项正确;材料仅提及印加人的医学比较先进,无法说明其文明的发展水平最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印加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印加文明的发展潜力,排除D项。8.D [解析] 依据材料“奥尔梅克、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可知,这些都是古代美洲的文明,所以材料中的描述可能出自《黄金帝国的落日:追踪美洲古代文明》,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古代美洲的文明,而非欧洲文明和亚洲文明,所以A、B、C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9.D [解析] 于东非发现的瓷器上的图案属于中国瓷器图案样式,据推测,这些瓷器来自明朝,可以印证明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瓷器贸易促进了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D项正确;中国的瓷器出现在非洲是因为海上贸易,并非因为中国或者非洲国家的扩张,排除A项;地理环境并非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非洲文明源于文明交融,排除C项。10.A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代美洲人和古代亚欧文明在解决生存问题时都培育作物、饲养牲畜,在面临记事等问题时,都发明了文字,在面临治理广阔国家问题时,都注重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因此可以得出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A项正确;“同时”说法错误,文明的产生不是同步的,排除B项;古代美洲文明是独立发展的,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D项只涉及材料中的一个方面,排除D项。11.B [解析]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非洲的认识,从古代非洲与世隔绝到古代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说明7世纪以来的非洲在某种程度上与外界或者其内部各地之间不断进行着交往和联系,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非洲,而非只有埃及文明,排除A项;非洲是否与世隔绝,与其是否有自己的独立发展历史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说明西方殖民扩张前非洲就已经不是与世隔绝的,排除D项。12.B [解析] 古代美洲和亚欧大陆没有联系,从奥尔梅克文明再到后来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基本是独立发展的,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基本独立,未体现这几大文明之间相互传承,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美洲这几大文明基本独立,并未体现这几大文明的融合共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美洲这几大文明的发展状况,不能说明美洲这几大文明高度繁荣,排除D项。13.(1)都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都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统治者都注重教育;都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而衰落。(任答三点即可)(2)西非帝国措施:控制开采和发掘黄金,倚重对外贸易。印加帝国措施:开发梯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因素: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历史渊源;对外交通。[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西非帝国(包括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全国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都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根据材料二“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共一万多千米”与材料一“到1400年时,整个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可知,都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根据材料一“伊斯兰教还大大丰富了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可以在苏丹各大学里从事更高深的研究”与材料二“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可知,统治者都注重教育;根据材料二“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及所学可知,西非的桑海帝国因遭到外来入侵而衰落,印加帝国受到西班牙的殖民入侵而衰落,因此它们都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而衰落。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非洲人向他们(穆斯林)提供象牙、奴隶、鸵鸟羽……黄金。这些黄金最终多数流入欧洲……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及所学可知,西非帝国控制开采和发掘黄金,倚重对外贸易;根据材料二“凭借崇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具”可知,印加帝国开发梯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历史渊源、对外交通都会影响古代帝国制定经济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