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芳答案2024一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测试历史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2345678910CBDADDAACB11121314151617181920BCCCCBAD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1)分布广泛:地域性强:种类多样:历史悠久:影响力大。(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展现了中原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性与多样性:展现了地方民俗、风土人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守护文化根脉,传承非遗瑰宝;你我携手接力,延续千年匠心!”“让非遗活在掌心一一传统不褪色,匠心永年轻。”“你的每一次关注,都是非遗生命的续航。”(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2.(1)人物重大事件主要事迹评价成立同盟会,领导反清起义,起草《中华孙中山辛亥革命民国临时约法》,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民主革命导师动,重组国民党。领导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中共建李大钊新文化运动“中国革命的灯塔”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响应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公私合营:创办荣毅仁公私合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引进外资和技“红色资本家”术,助力经济开放。(3分,列出相关事件、主要事迹及评价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使命担当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3.(1)由纸质载体变为手机,科技含量大幅提高:接受信息的实时性大大增强:公众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参与感增强。(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推动:受众阅读需求不断提高。(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科技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新兴媒体出现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4.(1)选择材料一德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国家完成统一,消除关税壁垒: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体系的贡献;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殖民扩张。(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产生的影响:增强了德国的国家实力;冲击了原有的世界格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选择材料二德国工业快速恢复发展的原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政策的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推动。(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产生的影响:促进了德国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国家统一、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强区域合作,助力经济发展。(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5.【参考范文】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20世纪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世界贸易组织等的推动,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汇聚更多发展伙伴、构建更广泛的朋友圈,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等级建议】①题目恰当,观点明确。一等②史实运用正确。(56分)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①题目恰当,观点较为明确。二等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24分)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①立场不正确或题目不恰当,观点不明确。三等②史实运用不正确。(0-1分)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绝密★启用前2024一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尽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早期人类在采集、符猎过程中,通过观察动植物特性,逐渐发现部分植物、物具有级解病蜗痛的作用,形成“尝百草”的医药探索模式。这有利于研究我国A.农耕文明的起源B.文化艺术的起源长C.中医文化的起源D.政治制度的起源2.《王度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土二,庶人一。”这体现出古代期A.畜牧事业的发展B.等级制度的森严C.礼仪制度的完善D.诸侯国实力减弱苦3.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后世也有“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的主张。这些都体现了架A.巩固统治的需要B.求真务实的原则C.追求统一的愿望D.以民为本的思想4.秦的统一,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人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如南北朝时期都以中华正统自居,宋元时期辽宋夏金共奉“中国”之号。由此可见,秦的统A.奠定了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B.影响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9C.结束分裂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D.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5.唐朝在突厥故地设定襄都督府和云中都督府,由突厥贵族担任都督;唐玄宗加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这体现了A.对沿海地区实行有效管理B.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现象C.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特点D.唐朝时的民族交往与交融2024一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测试历史第1页(共6页】C③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瑞APP6.一位同学分类梳理我国古代各方面的成就。其中①处应为第一类科举制,①第二类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三类北魏苹文帝改革、新民族回族形成A.驻藏大B.转运使C.伊型将军D.行省制7.《本草纲目》中对石油的产地、性状作了详细记述: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还心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的方法等。据材料可知A.《本草纲目》的内容丰富B.作者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C.《本草纲目》的影响深远D.近代科学研究的分类方法8.太平天国控制长江中下游核心经济区长达14年,导致清廷财政崩溃、八旗车体系瓦解,迫使清廷启用汉族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组建地方武装,形成“督抚专权”的政治格局。这表明太平天国A.动摇清朝统治根基B.打破传统经济秩序C.激发民族抗争意识D.催生制度变革尝试9.下面不同时期的刊物体现出近代中国時務音倒劳報A.民族民权民生的探索B.变法图强的革新精神C.爱国救亡的探索精神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0.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许多宣传语:红车保护穷人分田地!红军保护穷人翻身!红军真是穷人的救星!…这些宣传语A.启发了沿途民众的思想绝悟B.说明红军动员群众参与斗争C.传播了红军反蒋抗日的主张D.宣传了红军民族团结的主张11.“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中国的人民…齐起来救中国,所有的党派,快快联合来奋斗!”这首歌曲的创作是为了A.鼓舞人们为争取民族生存奔向人民解放战场B.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动员广大工人、农民积极支援北伐战争D.说明人民的大力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条件2024一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测试历史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适测二历史答案.pdf 九历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