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册 别:中外历史纲要(上)学 科: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统治集团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社会现象。盛世之盛......我朝山川发诩,自康熙初元以来,如日炎炎。——龚自珍盛世之域——疆域的奠定【学习目标】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学习要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 2.签订《尼布楚条约》3.平定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 4.册封尊号5.清朝疆域奠定的意义一、何为盛世?思考1: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盛世?朕承天治理若此大国,有幸统治垂60年,实现四海和平,佑及邻邦英明伟大之令誉传遍天下,以庞大国土为荣。——《乾隆朝上谕档》思考2:乾隆引以为傲的盛世表现是什么?一、何为盛世?思考:英使马戛尔尼认为中国的“盛世”表现?材料1:中国政府(清朝)在世界历史上空前成功地治理百姓......(清朝)极端排斥外国人,因此多年来世上鲜知人类社会中有这样一个辽阔强大和人口众多的帝国。——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2:相继登基的四个皇帝,都具有卓越的治理,不寻常的精力和果断的毅力......不仅保存了王位,还将领土大加扩张。——摘编自马戛尔尼《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二、盛世之域1、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二、盛世之域2、东北二、盛世之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阅读材料,指出条约中规定的两国边界,并进行评价。碑曰: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二、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不以小故沮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摘编自《清圣祖实录》二、盛世之域3、北部(1)清军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2)盟、旗制度二、盛世之域4、西北(1)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设立伊犁将军;(3)满蒙联姻;二、盛世之域木兰秋狝本朝不设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康熙《圣祖实录》卷275二、盛世之域5、西南康熙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顺治册封五世达赖 “达赖喇嘛”尊号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盛世之域清朝在中央专门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其掌管蒙古、回、土司等官员的封袭、给俸等,派遣司员等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管事。办理满蒙联姻;管理蒙古各旗会盟、贸易等事务。管理西藏、蒙古等喇嘛事务,保护黄教。修订少数民族的法律,参加审理刑名案件。6、中央机构二、盛世之域读图,指出清代疆域范围二、盛世之域材料一:自我朝入主中土, 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雍正《大义觉迷录》材料二: 现代中国的广阔领土与多元族群基本上都继承自清朝, 也正是有清一代真正实现了大一统, 将亚洲内陆边疆与中原整合到同一个统治框架之下。——朱金春《华夏性与边疆性:多民族国家在清代的构建》思考:根据材料,清朝前中期疆域奠定有什么意义?二、盛世之域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的......如果把乾隆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戴逸《论乾隆》统治危机的初显政权稳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疆域辽阔本课小结疆域的奠定内容意义1.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2.东北:《尼布楚条约》3.北部: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设盟、旗制度4.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5.西南:册封尊号6.中央机构:理藩院1.促进民族交融和政局稳定2.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为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4.奠定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