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高考真题演练1.(2024·新课标卷)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2.(2024·湖北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2024·甘肃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物质 性质 用途A 次氯酸钠 氧化性 衣物漂白B 氢气 可燃性 制作燃料电池C 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性 制作一次性餐具D 活性炭 吸附性 分解室内甲醛4. (2024·安徽卷)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A Cl2 NaClO NaClB SO2 H2SO4 CaSO4C Fe2O3 Fe(OH)3 FeCl3D CO2 H2CO3 Ca(HCO3)25.(2024·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HCl制备:NaCl溶液H2和Cl2HClB.金属Mg制备:Mg(OH)2MgCl2溶液MgC.纯碱工业:NaCl溶液NaHCO3Na2CO3D.硫酸工业:FeS2SO2H2SO46.(2025·深圳市龙岗区高三期末质量监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做法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是( )A.“火力发电”,将煤炭直接燃烧进行火力发电B.“煤炭气化”,将固体煤转化为H2、CH4等可燃气体C.“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D.“变废为宝”,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基本化工原料CH3OH7.(2025·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的是( )选项 A B C D文物名称 金瓯永固杯 玉云龙纹炉 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 各种釉彩大瓶8.(2025·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三检测)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下列有关岭南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丝文化”:海上丝绸贸易用于交易的银锭中仅存在离子键B.“茶艺文化”:沏泡功夫茶利用了萃取原理,水作萃取剂C.“建筑文化”:制作博古梁架时,在木材上雕刻花纹的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D.“戏剧文化”:现代粤剧舞台上灯光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9.(2025·湖南省郴州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与材料、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B.在北京冬奥会中,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D.生产宇航服所用的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0.(2025·河南省豫北名校高三联考)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中之水,皆可蒸烧”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SiO2用作光导纤维,是因为其具有强导电性C.维生素C用作食品中的防腐剂,是因为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性D.古壁画红色颜料用铁红,是由于其在空气中性质稳定11.(2025·河南省豫北名校高三联考)下列类比或推理合理的是( )选项 已知 方法 结论A 淀粉遇I2显蓝色 类比 淀粉遇Br2也变蓝色B Na2SO3在空气中易变质 类比 Na2CO3在空气中也易变质C HCl是强酸 推理 HF是强酸D NH3有还原性 推理 PH3有强还原性12.(2025·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质量检测)制造大型飞机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项目。下列与飞机制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飞机用的金属材料都是合金,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高,硬度大B.飞机壳用铝合金而不用不锈钢是因为铝合金耐腐蚀性强C.油管用硅橡胶比普通橡胶耐腐蚀D.航空玻璃是由无机硅酸盐玻璃与有机透明材料复合而成的,硅酸盐玻璃、水玻璃、石英玻璃、有机玻璃都含有相同成分13.(2025·甘肃省民乐市第一中学高三诊断)我国材料化学的发展为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有关纳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光束通过纳米金刚石粉末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纳米”铜比表面积大,可与盐酸剧烈反应生成H2C.碳纳米管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D.纳米Fe3O4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14.(2025·甘肃省民乐市第一中学高三诊断)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是分解反应B.制造“后母戊鼎”的青铜和举世轰动的“超级钢”均属于合金C.“半江瑟瑟(碧绿色)半江红”描述的是丁达尔效应D.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了化学变化15.(2025·石家庄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工业制备过程中的物质转化错误的是( )A.工业制硝酸:N2NOHNO3B.工业制备高纯硅: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C.工业冶炼镁:MgCl2(熔融)Mg+Cl2↑D.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Cl2↑+H2↑二、非选择题16.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与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ACu(OH)2B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17.Ⅰ.(1)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请写出其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Be(OH)2与Al(OH)3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写出Be(OH)2分别溶于NaOH溶液、盐酸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第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解析版)高考真题演练1.(2024·新课标卷)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答案:D解析: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D错误。2.(2024·湖北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浸泡的水呈碱性,用于分离树皮等原料中的胶质,并不能促进纤维素溶解,C错误。3.(2024·甘肃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物质 性质 用途A 次氯酸钠 氧化性 衣物漂白B 氢气 可燃性 制作燃料电池C 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性 制作一次性餐具D 活性炭 吸附性 分解室内甲醛答案:D解析: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去除异味,但无法分解甲醛,D错误。4. (2024·安徽卷)下列选项中的物质能按图示路径在自然界中转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A Cl2 NaClO NaClB SO2 H2SO4 CaSO4C Fe2O3 Fe(OH)3 FeCl3D CO2 H2CO3 Ca(HCO3)2答案:D解析:A项,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无法直接生成NaClO;B项,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硫酸;C项,氧化铁与水不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铁沉淀。5.(2024·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均可实现的是( )A.HCl制备:NaCl溶液H2和Cl2HClB.金属Mg制备:Mg(OH)2MgCl2溶液MgC.纯碱工业:NaCl溶液NaHCO3Na2CO3D.硫酸工业:FeS2SO2H2SO4答案:A解析:B项,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可以得到氯化镁溶液,但是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得到Mg;C项,NaCl溶液中只通入CO2不能得到NaHCO3;D项,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不能得到H2SO4。6.(2025·深圳市龙岗区高三期末质量监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下列做法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是( )A.“火力发电”,将煤炭直接燃烧进行火力发电B.“煤炭气化”,将固体煤转化为H2、CH4等可燃气体C.“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D.“变废为宝”,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基本化工原料CH3OH答案:A7.(2025·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的是( )选项 A B C D文物名称 金瓯永固杯 玉云龙纹炉 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 各种釉彩大瓶答案:A8.(2025·福建省宁德一中高三检测)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集萃地。下列有关岭南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丝文化”:海上丝绸贸易用于交易的银锭中仅存在离子键B.“茶艺文化”:沏泡功夫茶利用了萃取原理,水作萃取剂C.“建筑文化”:制作博古梁架时,在木材上雕刻花纹的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D.“戏剧文化”:现代粤剧舞台上灯光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答案:A9.(2025·湖南省郴州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化学与材料、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B.在北京冬奥会中,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D.生产宇航服所用的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10.(2025·河南省豫北名校高三联考)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中之水,皆可蒸烧”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SiO2用作光导纤维,是因为其具有强导电性C.维生素C用作食品中的防腐剂,是因为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性D.古壁画红色颜料用铁红,是由于其在空气中性质稳定答案:B11.(2025·河南省豫北名校高三联考)下列类比或推理合理的是( )选项 已知 方法 结论A 淀粉遇I2显蓝色 类比 淀粉遇Br2也变蓝色B Na2SO3在空气中易变质 类比 Na2CO3在空气中也易变质C HCl是强酸 推理 HF是强酸D NH3有还原性 推理 PH3有强还原性答案:D解析:遇I2显蓝色是淀粉的特性,淀粉遇Br2不变色,A不合理;碳酸钠没有还原性,Na2CO3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B不合理;HF是弱酸,C不合理;元素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还原性:PH3>NH3,D合理。12.(2025·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质量检测)制造大型飞机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项目。下列与飞机制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造飞机用的金属材料都是合金,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高,硬度大B.飞机壳用铝合金而不用不锈钢是因为铝合金耐腐蚀性强C.油管用硅橡胶比普通橡胶耐腐蚀D.航空玻璃是由无机硅酸盐玻璃与有机透明材料复合而成的,硅酸盐玻璃、水玻璃、石英玻璃、有机玻璃都含有相同成分答案:C13.(2025·甘肃省民乐市第一中学高三诊断)我国材料化学的发展为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有关纳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光束通过纳米金刚石粉末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纳米”铜比表面积大,可与盐酸剧烈反应生成H2C.碳纳米管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D.纳米Fe3O4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可得到胶体答案:B解析: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面,铜与盐酸不反应,“纳米”铜比表面积大,也不会反应,B错误。14.(2025·甘肃省民乐市第一中学高三诊断)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是分解反应B.制造“后母戊鼎”的青铜和举世轰动的“超级钢”均属于合金C.“半江瑟瑟(碧绿色)半江红”描述的是丁达尔效应D.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了化学变化答案:C15.(2025·石家庄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工业制备过程中的物质转化错误的是( )A.工业制硝酸:N2NOHNO3B.工业制备高纯硅:石英砂粗硅SiHCl3高纯硅C.工业冶炼镁:MgCl2(熔融)Mg+Cl2↑D.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Cl2↑+H2↑答案:A解析:工业制硝酸第一步是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第二步是NO被氧化成NO2(2NO+O2===2NO2),第三步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3NO2+H2O===2HNO3+NO),A错误。二、非选择题16.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与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ACu(OH)2B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3)Cu(OH)2CuO+H2O CuO+H2Cu+H2O(4)① ②③ ④17.Ⅰ.(1)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请写出其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Be(OH)2与Al(OH)3都属于两性氢氧化物,写出Be(OH)2分别溶于NaOH溶液、盐酸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答案:Ⅰ.(1)H3PO2+NaOH===NaH2PO2+H2O(2)①Be(OH)2+2NaOH===Na2[Be(OH)4]②Be(OH)2+2HCl===BeCl2+2H2OⅡ.(1)都含有氧原子(或都是氧化物)(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而氮气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3)2NO+2CO2CO2+N2 15∶22(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Ⅱ.根据题给信息及图示可知,A为NO、B为CO、C为CO2、D为N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