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二章 地形变化的原因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课堂导入地质图是用于表示地质现象、岩石地层、矿产分布及构造特征的专题地图。为反映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除平面图外,常同时编制柱状图和剖面图,以表示地层顺序、岩性的水平或垂向变化及彼此之间的关系。问题说一说你从地质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新课导入你知道什么是地质年代吗?通过视频,你知道迄今为止都有哪些地质年代吗?图2-3-1 四川广元古栈道1.运用地质图等资料,了解地质图的概念和用途。2.运用地质剖面图、地质平面图等资料,掌握阅读地质剖面图、地质平面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实践力。3.运用地层单位简表、地质剖面图等资料,理解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和切割律,识别地层单位的代号,判断地层的新老关系。4.运用地质剖面图、地质平面图等资料,识别断层、背斜、向斜等地质构造和常见构造地貌。5.运用地质剖面图、地质平面图等资料,推断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发生的地质年代,说明地质发展简史,培养时空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目标一、地质图1.概念:是用于表示区域的地质现象、岩石分布、地层顺序等信息的专题地图。2.类型:平面图、柱状图和剖面图。3. 用途:①分析地质构造、地质演化的特征;②预测地下矿产的位置、储量及开采条件等。【地质剖面图】 地质剖面图是对沿地表某一方向,以假想的竖直平面与地形相切所得的断面图。断面与地面的交线称剖面线。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剖面方向、地形及地层的岩性、厚度、时代及产状,它可表现出褶皱形态,断层性质、火成岩体和矿体的形态;并可表示它们的位置和规模。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地层的单位从大到小通常用“ ”来表示;对应的时间单位分别是“ ”。二、地层年代的识别1.地层单位及时间:2.地层的表示:不同时代的地层用不同的代号表示。如果代号后面有下标,说明是对该时代地层的进一步细分,数字从小到大代表岩层从老到新。宇、界、系、统宙、代、纪、世地层年代的识别TEACH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根据地层层序律判断:一般情况下,原始地层接近水平,下面的地层年龄较老,上面的地层年龄较新岩层在下,形成时间早岩层在上,形成时间晚地层年代的识别TEACH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根据生物层序律判断:生物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化石结构复杂形成时间晚化石结构简单形成时间早地层年代的识别TEACH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根据切割律判断:一般新的侵人岩切割老的地层;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层形成时间晚于周边岩层喷出岩层形成时间晚于周边岩层地层新老关系地层层序律其他规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化石,同一年代地层含有相同或者相似化石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平行的地层下层年龄老上层年龄新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距海岭距离越远,岩石年龄越老越近,岩石年龄越新小结课堂活动探究一:地层年代的识别1.读图2-4-1,说出图中各个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S代表志留系,则S1、S2代表下志留统、中志留统。O代表奥陶系,则O1、O2、O3分别代表下奥陶统、中奥陶统、上奥陶统。泥灰岩属于寒武系。答案:按图例的排列顺序,各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依次是中志留世、早志留世、晚奥陶世、中奥陶世、早奥陶世和寒武纪。课堂活动2.说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地质年代最老与最新的地点?答案:地质年代最老的地点在乙地,所处地层地质年代为晚奥陶世;地质年代最新的地点在甲地,所处侵入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早志留世。【例题1】某地质勘探队预对我国南方某山区进行地质勘探,通过钻井取样调查,发现该地貌景观地层基本保持完整,未经大的地质变动。下图为该地貌景观的地层分布及等高线示意图,甲、乙、丙、丁为四个重点勘探数据采样井。据此回答1~2题。1.图示地貌为( )A.向斜山 B.向斜谷C.背斜谷 D.背斜山2.钻井取样的地层数据最多的采样井是( )A.甲 B.乙 C.丙 D.丁CA1.断层的判读:图中丁处附近,地层被错断,分布不连续,说明该处存在断层,断层上方的地块相对上升,下方的地块相对下降。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可以根据地层的错断情况确定断层的位置和年代。若岩层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2.褶皱的判读1.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判断褶皱类型2.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褶皱类型背斜向斜课堂活动探究二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1.读图2-4-2,判断黄龙山—华村—东山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类型??参考答案:黄龙山一华村一东山一线,地层向上拱起,且核部地层老、两翼地层新,为褶皱构造中的背斜类型。在地质平面图上只能根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褶曲的类型。一般情况下,可在平面图上绘制一条辅助线,沿此线分析岩层的新老变化情况即可推知地层发生褶皱的情况。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2. 褶皱的判读:读图2-4-3,判断沿AB剖面线的地质构造。沿AB线考察,地层形成年代从下志留统(S1) ,依次经过上奥陶统(O3)、下志留统(S1) 、中志留统(S2)、上志留统(S3)、泥盆系(D)、石炭系(C)、泥盆系(D)。各岩层中,上奥陶统地层最老,石炭系地层最新,说明岩层由新到老,再到新,再到老。S1O3S1S2S3DCD因此,沿AB剖面线的地质构造依次为背斜、向斜。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TEACH构造地貌的判读:构造地貌: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山地类型:有背斜山、向斜山、断块山背斜山向斜山断块山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TEACH构造地貌的判读:构造地貌: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谷地类型:背斜谷、向斜谷、断陷谷地背斜谷向斜谷断陷谷地乙地为向斜谷丙地为背斜山将地质图与地形图结合,就可以判别构造地貌的类型。课堂活动问题探究:读图2-4-3,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地层分布的新老组合关系,指出背斜、向斜轴部所在位置?课堂活动问题探究:2.根据等高线分布,说明该区域地势的高低变化,指出岭岗(山脉)和谷地分布位置及走向?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体上是东北高、西南低,最低点海拔低于100米,东北部的山峰海拔超过1100米,岭岗(山脊)主要分布在图中中部偏东区域,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谷地主要分布在图中西南部和东北部部分区域,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课堂活动问题探究:3.判断东山的构造地貌类型?向斜山【例题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BBPART THREE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Inference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History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TEACH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依据切制律,地质构造事件应该发生在被切割的最新地层形成之后。因此,根据地质图上新老地层的分布情况就可以推断出地质构造发生的大致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TEACH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断层发生的时代:断层发生的时代应该在被错断的最新地层形成之后。丁处附近的下志留统(S1)、上奥陶统(O3)、中奥陶统(O2)、下奥陶统(O1)、寒武系(∈)地层被断层错断,断层切割的最新地层是下志留统(S1),据此可以推断,丁处附近的断层发生在古生代下志留统地层形成之后,即早志留世之后。读图2-4-3、图2-4-4.说明断层发生的大致地质年代,并推知断层两侧岩块的运动方向。图2-4-3中的断层大体发生在晚志留世之后,断层东侧地层相对南移,断层西侧地层相对北移。图2-4-4中的断层大体发生在泥盆纪之后,断层面之上的地层向西相对上升,断层面之下的地层向东相对下降。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TEACH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褶皱发生的时代:褶皱发生在被褶皱的最新地层的时代之后。各个年代的沉积岩层均发生褶皱,其中褶皱的最新地层是中志留统(S2) 的泥岩,说明该地区的褶皱发生在中志留世之后。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TEACH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岩浆活动的时代:可以根据其切割的地层来判断。它往往发生在被切割的最新地层的时代之后。如图2-4-1中,花岗岩侵入体切割的最新地层为下志留统(S1)的砂岩,表明花岗岩侵入运动发生于早志留世之后。知识窗—地层的接触关系TEACH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触关系或者叠置状态。沉积岩石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平行不整合)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指的是前老地层平行并且连续,表明地展形成期间该地没有发生构造运动。假整合又叫平行不整合,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该区发生过整体的地壳升降运动,有过沉积间断表者地面的僵蚀,但是没有发生过相放道动。不整合又叫角度不整合,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并且不连续,表明该区地居形成期间发生过相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的过程。知识窗—地层的接触关系TEAC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