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九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抽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
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自己保留,只须交“答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你班组织开展“品二十四节气·悟先民智慧”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诗文积累】
1.小皖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制成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请你补充所缺的古诗文。(10分)
穿梭于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之中,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下那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每一桢都是
时间赋予大地的独特诗篇。春来时,白居易于《钱塘湖春行》中,以“(1)
一,一”描绘了
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生的早春花草图;夏日里,崔颢于《黄鹩楼》上吟咏的“(2)一,一
描绘了草木藏蕤、绿意盎然的盛夏景象;秋风起,曹操在《观沧海》中以“(3)一,一”展
现出草木在秋日里依旧生机勃勃;冬日寒,岑参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4)一,一”
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奇丽与壮美。大雪过后,张岱笔下的西湖美景“(5)
一,一,上下一白”
犹如一幅肃静淡远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
【知识拓展】
2.下面是安安同学搜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卡片,请完成下列任务。(10分)
名称
二十四节气
类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盎然,暑滋长,秋静收,冬zhù藏。“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自然物候现象和中华农业
文明相伴而生,影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绵yá賡续数千年,是可以持续汲
取营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节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概述
盎()然
zhù()藏
绵yn()
汲()取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暑滋长”的“长”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山高水长
B.身无长物
C.草长营飞
D.长久之计
(3)请你为下面两副对联选择相应的节气,将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节气
①晨钟报晓春方去,佳节称人夏始临。
()
对联
②篱菊已残孟冬月,岭梅初放小春天。
()
A.立春
B.立夏
C.立秋
D.立冬
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名著探究】
3.“节气”常出现在古典文学名著的诗文中。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你看那猪八戒行凶,闯至门前,厉声高叫:“泼怪物!送我师父出来!”…众小妖连忙取出。妖
邪结束了,执兵器在手,即命开门,走将出来。八戒与沙僧对列左右,见妖邪怎生披挂。好怪物!
你看他:
头戴金盔幌且挥,身披金甲掣虹霓。,腰围宝带团珠翠,足踏烟黄靴样奇。鼻准高隆如峤耸,天庭广
阔若龙仪。眼光闪灼圆还暴,牙齿钢锋尖又齐。短发蓬松飘火焰,长须萧洒挺金锥。口咬一枝青嫩藻,
手拿九瓣赤铜锤。一声咿哑门开处,响似三春惊蛰雷。这等形容人世少,敢称灵显大王威。
(节选自《西游记》)
(1)上述语段出自《西游记》中的“
”这一情节,语段中的“惊蛰”是春天的
第个节气。(2分)
(2)阅读《西游记》最宜选用精读或者跳读的阅读方法。语段中的诗歌应当采用哪种方法?请说
明理由。(3分)
【综合实践】
4.小语喜欢立春这个节气,找来几幅有关春天的书法作品,下面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膏无物润
人装香暗
%民急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小篆,字形体正势圆,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图二是隶书,字形多呈宽扁,蚕头雁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工整的笔画。
C.图三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图四是草书,字形端庄,笔法流动自如,点画疏密得体,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5.在冬至节气之后,我国民间有“数九”的习惯。右侧是小文同学
搜集的铜钱版“九九消寒图”,请你结合民间歌谣,用简洁的语言介
九九消零面
绍古人是如何用“九九消寒图”数九的。(4分)
耳宫令
g
QQ三0Q三
Q三Q三
Q三Q三0三
九九入十一
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

四正九
五亚九
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O0O
6.在“节气推介”环节,小徽想把最富哲理的“小满”推介给大家,
七1
1.9n

请你联系生活及下面的释义,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

地草青
句式、修辞一致。(3分)
释义:第一,与气候的降水有关,即小满之“满”,指雨水盈满;第二,与小麦的生长有关,这个
“满”,指麦粒饱满。两者之“满”,加上“小”,含有敬慎而节制地应对盈满,以及促成、呵护善待
饱满的深长意味。
哲理:小满,是小有成绩后的节制与沉稳,
,是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恩和赞美。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永远的“大先生”
陈桂珍
①那年放寒假第一天,我去找同学玩儿,傍晚时下了大雪,冒着雪一路奔跑回家,一进家门就呆住
了。
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