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工作秘密 严禁外传 擅自泄露 严肃追责
五华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30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收好,以便讲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Fe 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以下制作工艺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紫陶 B. 裁剪皮影 C. 编制草编 D. 雕刻木雕
2. 稀释浓硫酸的实验中,没有涉及到的图标是
A 热烫 B. 明火
C. 洗手 D. 护目镜
3. 组织研发了稀土分离技术,使我国能够自主分离稀土产品,打破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侯德榜 C. 道尔顿 D. 徐光宪
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铝原子的是
A. 2Al B. C. D.
5.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制品,主要材质为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
A. 羊毛围巾 B. 塑料拖鞋 C. 涤纶面料 D. 合成橡胶
6. 守护滇池生态,共建美好春城。下列做法与该理念相符的是
A.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 深埋有害垃圾
C.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D. 农业上过量使用化肥
7. 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A. B. C. D.
8. 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传感器组装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属于空气污染物
B 给铁栏杆刷油漆进行防锈处理 刷油漆破坏了铁生锈的条件
C 用石墨棒作电极材料 石墨很软
D 用铁板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金属蚀刻画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
A. A B. B C. C D. D
9. 高锰酸钾()可外用,具有消炎、止痒等功效。它属于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盐 D. 酸
10.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某固体药品反应制取,下列操作、药品和装置选择不合理的是
A. 选择药品 B. 检查气密性
C. 收集装置 D. 检验
11. 碳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大气、地壳和生物体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B. 是一种单质
C. 氧元素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
D. 、CO均能溶于水
12. 人体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钙属于常量元素
B. 谷物和肉类不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C. 药物对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要合理用药
D. 氨基酸在人体内可以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蛋白质
13. 铁是植物叶绿素合成的养分元素,铁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
B. 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
C. 图中x为8
D. 铁与稀硫酸反应,容易得到电子形成
14. 青铜是金属冶炼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先秦《考工记》中有关青铜成分记载:“六分其金(铜)而锡居其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的硬度比铜和锡都大 B. 铜和锡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 铜冶炼时熔入锡可降低熔点 D. 锡能与溶液反应
15. 一定条件下,钢铁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H 2 4 6 6.5 8 13.5 14
腐蚀快慢 较快 慢 较快
主要产物
A. 钢铁腐蚀的产物只有 B. pH越大,钢铁腐蚀越快
C. 钢铁在中性环境中腐蚀较慢 D. 酸性越强,钢铁腐蚀越慢
16. 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0g维生素C(),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含有20个原子
B.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
17. 我国某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这里的“盐”是指NaCl,“碱”是指,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 夏天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的过程
C. 冬天捞“碱”后湖水中的不一定是饱和的
D. 时,NaCl溶液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8. 甲烷制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甲烷、水蒸气为原料,一定条件下通过铁基氧载体化学链制氢,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e、FeO可循环使用
B. 反应器Ⅰ中,固体质量减少
C. 反应器Ⅱ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器Ⅰ中,生成CO和的分子个数比为
1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目 验证CO2和H2O是否能发生反应 验证分子运动 探究铁的锈蚀是否需要水蒸气 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A. A B. B C. C D. D
20. 某同学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且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的
B. B点时反应恰好完全
C.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
D. 若用酚酞溶液作该反应的指示剂,溶液只有在B点时呈无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9分)
21.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
(1)图中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氨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氧化物甲的分子示意图可以表示为________(填序号)。
A. B. C.
(4)下列对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选项 A B C
现象 氨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一氧化氮有毒,氮气无毒 乒乓球放入液氨中迅速变瘪
解释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受冷后分子体积变小
(5)以合成氨为基础的化肥工业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占50%左右,使人类免受饥荒之苦。下列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2. 兴趣小组取滇池水样进行净化实验。滇池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微生物等。
(1)设计:
①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②活性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2)净化: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________(填“A”或“B”)。
(3)模型建构: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程序是________(将序号排序)。
A. 分析混合物成分 B. 找到分离方法 C. 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23.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传统燃油汽车大多采用从石油里提炼的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石油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甲醇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关键一步,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电解水制氢气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氢气、甲醇都被认为是“零碳”燃料,其中被认为是“零碳”燃料的理由是________。
24. 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兴趣小组以“调控化学反应”为主题展开学习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经验:小组同学观察到天然气、木炭能燃烧,而水和石头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实验探究:为继续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1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60℃。
①小红根据________(填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小明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对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图3所示图像。结合图像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准确地表述为________。
(3)调查报告:1kg天然气和1kg煤分别充分燃烧,产生的和的质量如下图所示。结合图中数据分析,家用燃料从煤变迁为天然气,其优点是________。
25. 《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制硫磺的方法.此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
(1)硫磺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2)准备原料和设备时,将硫铁矿石用煤炭饼包裹,然后堆垒起来,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土炉底部生火,硫铁矿(主要成分是)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然后煤饼中的C在高温条件下能使还原成硫磺蒸气(S),同时生成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氧化物,则土炉中生成硫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硫磺蒸气上升,但被盂钵阻挡,变成液体沿着盂钵内壁流入凹槽,再通过管道流入小池,最后变成固体硫磺。此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填序号)。
A. 升华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5)该过程中,若土炉密封性不好,可能会导致________,从而影响硫磺产量。
26. 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所示:
(1)铜能被加工成低厚度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填物理性质)。
(2)“溶解池”中,Cu与反应生成CuO,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电解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电解器”中,产生的酸性废液需要加入熟石灰中和,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对“溶解池”条件进行调控,结果如图,则溶解条件选择范围是________(填序号)。
A. 温度:65~75℃ B. 温度:75~85℃
C. 溶解pH:0.5~1.5 D. 溶解pH:1.5~2.5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6分)
2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①组装一套便于添加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需用到上图中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室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氧气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细铁丝燃烧时,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大量白烟 B.火星四射 C.生成黑色固体 D.吸收大量热 氧气具有助燃性
(3)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0.1g) 温度/℃
体积/mL 溶质质量分数/%
① 5 10 — 20
② 5 10 二氧化锰粉末 20
③ 5 5 二氧化锰粉末 20
④ 5 5 二氧化锰粉末 40
⑤ 5 5 氧化铁粉末 20
A. ①③探究有无催化剂的影响
B. ②③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影响
C. ②④探究反应温度影响
D. ③⑤探究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28. 为确定碱石灰干燥剂(CaO和NaOH的混合物)的干燥效果,测定其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实验如下:
(1)25℃下,在实验室中配制50g质量分数30%的碳酸钠溶液。
①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配制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c-a-e-d-b B.c-e-a-d-b C.d-b-e-c-a
③配制该溶液,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2)测定其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取11.2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样品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
步骤2:向步骤1的锥形瓶中滴加溶液,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
①步骤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种(填数字)。
②步骤2中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该样品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9. 酱油在使用及储藏过程中颜色会变深,逐渐降低品质。
【问题】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三个条件是否会影响酱油颜色深浅变化?如果有影响,每个条件起什么作用?
【查阅资料】
①通过色差仪检测L*值可监控酱油颜色变化,酱油颜色越深,L*值越小。
②保鲜瓶具有的特点是挤出盛放的物质后,空气不会进入。
【实验】将等量样品(同品牌、同批次、初始L*值为43.82的酱油)分装到500mL的不同容器中,密封。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下:
实验 温度 容器 15天L*值 30天L*值 45天L*值
实验1 5℃ 透明玻璃瓶 43.77 43.53 42.91
28℃ 透明玻璃瓶 43.71 43.19 42.85
实验2 28℃ 透明玻璃瓶 43.45 42.36 41.30
28℃ 透明保鲜瓶 43.72 42.98 42.53
注:实验1、实验3每15天,分别取出未开封样品,用色差仪检测L*值;实验2每15天,分别倒出100mL酱油,剩余样品放回恒温箱,用色差仪检测倒出样品的L*值。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为了减缓酱油颜色变深,应选择的温度是________℃。
(2)由实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结合本实验,请你提出一条使用或储藏酱油的建议是________。
【发现问题】酱油在酿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过量的铵盐(如)影响酱油的口感。生产过程中如何检测铵盐是否超标?
【设计方案】半微量定氮法是食品理化检验标准方法,其原理是将试样在碱性溶液中蒸馏,使氨游离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氨后再测定铵盐的含量。其中蒸馏操作的步骤如下:
(4)取2ml酱油置于蒸馏烧瓶,加水和________(填序号),连接装置,接受瓶内盛硼酸溶液及指示剂,加热蒸馏约30分钟,使氨被硼酸吸收。
A. CaO B. NaCl C. D. HCl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1小题,共5分)
30. 云南某铝业公司,采用新方法处理某批次80吨赤泥(其中的质量分数为20%)。
(1)该批次赤泥中的质量是________吨。
(2)理论上该批次赤泥可提取铁的质量是多少?
工作秘密 严禁外传 擅自泄露 严肃追责
五华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30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收好,以便讲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Fe 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9分)
【21题答案】
【答案】(1)
(2)-3 (3)B
(4)C (5)AB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过滤 ②. 疏松多孔
(2)A (3)ACB
【23题答案】
【答案】(1)不可再生
(2) ①. ②. 氢气燃烧不排放(或氢气燃烧只生成)
【24题答案】
【答案】(1)可燃物 (2) ①.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 可燃物与一定浓度(含量)的氧气接触
(3)天然气燃烧排放出的少于煤燃烧
【25题答案】
【答案】(1)非金属 (2)使煤和硫铁矿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分
(3) (4)BD
(5)生成的二氧化硫逸出,不能充分参与后续反应(或热量散失,使得炉内温度不足以维持黄铁矿石反应)
【26题答案】
【答案】(1)延展性 (2)化合
(3)
(4) (5)AC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6分)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ade ②.
(2)BC (3)BD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烧杯 ②. B ③. 15
(2) ①. 3 ②. ③.
【29题答案】
【答案】(1)5 (2)其他条件相同,氧气含量升高,酱油颜色加深
(3)密闭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4)AC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1小题,共5分)
【30题答案】
【答案】(1)16 (2)解:设理论上该批次赤泥可提取铁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该批次赤泥可提取铁的质量为11.2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