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专题01 填空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专题01 填空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专题
01 填空题
1.(23-24六年级下·辽宁锦州·期末)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2.(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双鸭山·期末)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如2月2日是“ ”、4月22日是“ ”、6月5日是“ ”。
3.(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双鸭山·期末)中国高举和平、发展、 、 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的这条主线。
4.(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期末)2024年5月12日是第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5.(23-24六年级下·陕西咸阳·期末)按照( )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6.(23-24六年级下·安徽芜湖·期末) 是当代最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7.(23-24六年级下·安徽芜湖·期末)清洁能源包括 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8.(23-24六年级下·新疆吐鲁番·期末)联合国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国际组织,在维护( )、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9.(23-24六年级下·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古巴比伦、古印度、( )、( ),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10.(23-24六年级下·贵州铜仁·期末)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这种太阳能属于( )能源。
11.(23-24六年级下·新疆喀什·期末)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让 、 山更绿、水更清。
12.(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 )财富和( )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 )。
13.(23-24六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 )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 )。
14.(23-24六年级下·吉林白城·期末)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 。
15.(23-24六年级下·贵州黔南·期末)中国于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23-24六年级下·山东聊城·期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互相尊重( )和( )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7.(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100多年前, 逐步取代蒸汽动力,人类社会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跨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
18.(23-24六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燃煤电厂排放废气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是: ,沙漠面积悄然扩大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是: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你可以提出 、 等措施缓解这些环境问题。
19.(23-24六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 )、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
20.(23-24六年级下·辽宁盘锦·期末)到目前为止,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为了保护它,人类不断探索创新,大力发展 经济,实现 发展。
21.(23-24六年级下·辽宁盘锦·期末) 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着 的聪明才智。
22.(23-24六年级下·辽宁盘锦·期末)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本着 、安邻、 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23.(23-24六年级下·辽宁盘锦·期末)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 和人类 的增加,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24.(23-24六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今天,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强力量。
25.(23-24六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世界人民( )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局部战争的频率和规模均呈下降趋势。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 )。
26.(23-24六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中国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本着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同周边国家( )、( )。
27.(23-24六年级下·湖南岳阳·期末)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 )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
28.(23-24六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明朝时期,我国的( )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像他这样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你还知道( )、( )等。
29.(23-24六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在未来,清洁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供应方式,你知道的清洁能源有( )、( )、( )等。
30.(23-24六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我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有:( )、( )、( )等。
31.(23-24六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我国位于七大洲之一的亚洲东部,七大洲中我还知道( )洲、( )洲等。
32.(23-24六年级下·山西晋中·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 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航天员 担任指令长。
33.(23-24六年级下·山西晋中·期末)波兰科学家 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 ”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34.(23-24六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们小学生可以( )、( )。
35.(23-24六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 )。
36.(23-24六年级下·河南周口·期末)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学习( ),弘扬( ),传播科学思想。
37.(23-24六年级下·陕西延安·期末)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局部战争的频率和规模均呈( )趋势。(选填“上升”或“下降”)
38.(23-24六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近段时间俄乌战争升级,巴以冲突不断,中国主张 解决国际争端并提出中国方案。
39.(23-24六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2024年11月4日,神舟 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40.(23-24六年级下·山东潍坊·期末)2024年4月28日下午三时许,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轨举行交接仪式,6名航天员分别在确认书上签字。这是空间站建成以来第( )次航天员在轨交接轮换。
41.(23-24六年级下·河南南阳·期末)1405-1433年,( )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42.(23-24六年级下·吉林松原·期末)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43.(23-24六年级下·吉林松原·期末)战争不仅给人们的( )、( )和( )、( )造成巨大的伤害,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44.(23-24六年级下·吉林松原·期末)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 )、( )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45.(23-24六年级下·吉林松原·期末)中国高举( )、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
46.(23-24六年级下·湖北襄阳·期末)人与自然是生命( ),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47.(23-24六年级下·河北沧州·期末)我国气象局对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从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分别用 色、 色、 色和 色。
48.(23-24六年级下·河北沧州·期末)联合国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49.(23-24六年级下·河北沧州·期末)早期 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0.(23-24六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的重要实践平台。
51.(23-24六年级下·江西吉安·期末)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 )。
52.(23-24六年级下·新疆巴音郭楞·期末)到目前为止,(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和呵护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53.(23-24六年级下·新疆克孜勒苏·期末)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构建(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54.(23-24六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末)( )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55.(23-24六年级下·辽宁沈阳·期末)2024年4月15日,是第( ) 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56.(23-24六年级下·辽宁盘锦·期末)人类的科学发明与 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 。
57.(23-24六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
58.(23-24六年级下·江西宜春·期末)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 ),中国军队始终是( )的坚定力量。
59.(23-24六年级下·安徽六安·期末)中华民族历来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 的 外交政策。
60.(23-24六年级下·山西大同·期末)文化遗产见证着 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
参考答案
1.一带一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了解。
中国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本着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2.世界湿地日 世界地球日 世界环境日
【解析】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如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2日的“世界水日”等。
3.合作 共赢
【解析】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
4.16
【解析】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从2009年开始,时间为每年的5月12日,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5.地理
【解析】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性组织的成员来自全球各地,区域性组织的成员限于特定范围。
6.联合国
【解析】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7.太阳
【解析】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8.政府间 世界和平
【解析】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9.古埃及 中国
【解析】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中国文明是唯一没有断过的文明,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10.清洁
【解析】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提高。如光伏板组件,它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这种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
11.天更蓝
【解析】人和大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12.精神 文化 传承
【解析】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13.共同发展 利益
【解析】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国家利益
【解析】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2001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截止2023年底,该组织有193个会员国。中国于2001年加入该组织。
16.主权 领土
【解析】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7.电力
【解析】100多年前,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由以蒸汽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跨入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
18.全球气候变暖 生态破坏 减少废气排放 植树造林
【解析】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水。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不合理活动的增多,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诸多问题。燃煤电厂排放废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沙漠在悄然扩大属于生态破坏问题。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你可以提出减少废气排放、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这些环境问题。
19.包容
【解析】各种文化应该相互尊重。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0.地球 循环 可持续
【解析】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1.文字 人类
【解析】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智慧创造,是人类聪明才智的具体体现。通过文字,人类得以将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后代,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因此,文字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瑰宝,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和发展。
22.睦邻 富邻
【解析】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本着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23.增长 需求
【解析】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等,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24.维护
【解析】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强力量,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国际所公认。
25.热爱 珍惜
【解析】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局部战争的频率和规模均呈下降趋势。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26.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
【解析】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本着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27.开放
【解析】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各种文化应该相互尊重。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8.郑和 哥伦布 麦哲伦
【解析】1405 - 1433年,明朝的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的远航加深了大明帝国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比西方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像他这样世界著名的航海家还有大利探险家、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麦哲伦,1519 - 1522年率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9.风能 太阳能 水能
【解析】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常见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30.握手 贴面 拥抱
【解析】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礼仪,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我们要尊重其他国家的礼仪。我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有:握手、贴面、拥抱等。
31.非 欧
【解析】七大洲即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板块,分别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答案不唯一,回答两个即可。
32.十八 叶光富
【解析】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三名宇航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出征太空,其中航天员叶光富担任指令长。26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33.哥白尼 地心说
【解析】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是一个勇敢且意志坚强的人。他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34.保护环境 珍惜资源
【解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的事有很多。如: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等。
35.区域性国际组织
【解析】国际组织制定章程、设立机构、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6.科学知识 科学精神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科学的正确认识。
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理想,并为着梦想刻苦钻研、坚持不懈。
37.下降
【解析】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局部战争的频率和规模均呈下降趋势。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38.和平
【解析】中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39.十八
【解析】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人类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40.四或4
【解析】北京时间2024年4月28日,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举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这是第四或4次航天员在轨交接轮换。
41.郑和
【解析】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风、洋流进行航行。
42.一带一路
【解析】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43.生命 健康 精神 财产
【解析】我们热爱和平,但战争从未远离。20世纪前50年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创伤。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战争伤害了人们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阴影,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遗产等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44.生产 生活
【解析】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45.和平
【解析】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6.共同体
【解析】人和大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47.蓝 黄 橙 红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和病虫害等。我国气象局对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从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48.政府间 全球发展
【解析】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49.文明区域
【解析】早期文明区域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学、文 学、艺术……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50.共同体
【解析】中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51.智慧
【解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52.地球 珍爱
【解析】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珍爱和呵护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53.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54.科学
【解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烦恼。要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需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来进行规范。
55.9
【解析】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4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九个全民安全教育日。
56.创造 进步
【解析】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人类的科学发明与创造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57.礼仪
【解析】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礼仪,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礼仪。
58.维护者 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自成立以来,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守护者、国家安全的维护者,是世界和平的坚定捍卫者。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和平、打赢战争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军队积极参与海上救援、维和、联合军事演习和反海盗等国际军事活动,在安全领域承担大国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我们和平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59.爱好和平 独立自主 和平
【解析】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60.劳动人民
【解析】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