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专题01 填空题1.(23-24五年级下·河北石家庄·期末)( )兴,则国家兴:( )强,则国家强。成就的背后是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2.(23-24五年级下·山东聊城·期末)兴中华,责任重,我们要热爱( ),热爱中国( ),热爱社会主义。3.(23-24五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从1931年的 事变算起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历经 年。抗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有 、 ……4.(23-24五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主动与家人交流,能增进相互了解与理解。我们可以主动与家人( )、( )、( )等,是我们主动与家人交流的好方式。5.(23-24五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至今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了 。6.(23-24五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末)我们要用心理解和( ),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和( )中感受他们的爱。7.(23-24五年级下·贵州遵义·期末)7月1日,是( )的诞生纪念日。8.(23-24五年级下·贵州遵义·期末)每年的( )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9.(23-24五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末)( )、( ) 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10.(23-24五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末)( )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11.(23-24五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 )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 高举“民主”( )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2.(23-24五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 )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的( )。13.(23-24五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中国共产党的党徽、( )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14.(23-24五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末)温馨有活力的(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15.(23-24五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家庭既满足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娱乐等基本需求,又满足了我们感情的需要,让我们感到 和幸福。16.(23-24五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着尊老爱幼、 持家、知书达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 。17.(23-24五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 ,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 的公共利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18.(23-24五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 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 。19.(23-24五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共和渐入人心。20.(23-24五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改变着人们 ,使人们生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文化、更有价值。而对美好生活的 ,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文明自觉。21.(23-24五年级下·辽宁沈阳·期末)请在序号所对应的括号中填出重大历史事件。①( )战争 ②( )成立③( )成立 ④( )召开⑤成功举办( ) ⑥( )召开22.(23-24五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1934年10月,第( )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踏上( )转移的漫漫征程。23.(23-24五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 )年12月,中共( )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4.(23-24五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家风是社会( )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 )中。25.(23-24五年级下·湖南永州·期末)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召开了( ),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6.(23-24五年级下·湖南永州·期末)1839年6月,林则徐亲自指挥的(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27.(23-24五年级下·辽宁丹东·期末)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 ),它是( )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8.(23-24五年级下·辽宁丹东·期末)中国人民在( )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29.(23-24五年级下·辽宁丹东·期末)家风好,家道(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 )做起,从自身做起。30.(23-24五年级下·辽宁丹东·期末)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这警示我们:( )就要挨打,(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31.(23-24五年级下·辽宁丹东·期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 ),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捍卫了( )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32.(23-24五年级下·江西宜春·期末)《新青年》是 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 ”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33.(23-24五年级下·安徽阜阳·期末)公共生活需要,公共利益需要。34.(23-24五年级下·安徽阜阳·期末)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 。35.(23-24五年级下·安徽阜阳·期末)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家风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36.(23-24五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7.(23-24五年级下·山西大同·期末) 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38.(24-25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看是:( )、( )、( )、( )。39.(23-24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浙江绍兴的( )考察,了解古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和大运河保护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40.(23-24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识图填一填:请写出下列旗帜的名称。( ) ( ) ( ) ( ) ( )41.(23-24五年级下·湖南长沙·期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自由、( )、( )、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42.(23-24五年级下·贵州黔南·期末)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宣告 正式成立。43.(23-24五年级下·贵州黔南·期末)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 。44.(23-24五年级下·河北沧州·期末)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 通道”。45.(23-24五年级下·贵州遵义·期末)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的革命先驱是( )。46.(23-24五年级下·贵州遵义·期末)(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7.(23-24五年级下·内蒙古通辽·期末)不忘历史,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了解历史,学习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发奋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结合所学在下列时间数轴上填出重大历史事件。(只填序号)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③ 鸦片战争④党的二十大召开 ⑤成功举办奥运会 ⑥新中国成立48.(23-24五年级下·辽宁营口·期末)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 ),我们对很多事有了自己的( )。49.(23-24五年级下·辽宁沈阳·期末)科技兴,则( )兴:( )强,则国家强。成就的背后是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是一代代人努力奋斗。50.(23-24五年级下·辽宁沈阳·期末)2024年4月29日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 )周年。51.(23-24五年级下·山西临汾·期末)填写民族英雄:誓与炮台共存亡的是 、与敌舰同归于尽的 、抗日英雄 。52.(23-24五年级下·辽宁盘锦·期末)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养成好思想、 、 ,努力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3.(23-24五年级下·甘肃定西·期末)仔细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常去的公共场所,并说说在这些公共场所需要注意什么?至少写三条。公共场所名称:( ),注意事项:( )。54.(23-24五年级下·甘肃平凉·期末)日本政府签署投降书的次日即( )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55.(23-24五年级下·宁夏固原·期末)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 )组成的图案。我国的国歌是( )。56.(23-24五年级下·云南昭通·期末)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 )都是极为屈辱的记忆,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答案可灵活调整)57.(23-24五年级下·云南昭通·期末)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58.(23-24五年级下·云南昭通·期末)每年五月四日是( )节,七月一日是( )节,八月一日是 ( )节。59.(23-24五年级下·云南昭通·期末)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 ( )里长征。60.(23-24五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 )设计的。参考答案1.科技 教育【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成就的背后是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的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2.祖国 共产党【解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肩负着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兴中华,责任重,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脚踏实地,勤奋学习,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3.九一八 14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解析】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历经14年。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4.聊一聊 写信 留便条【解析】主动与家人交流,能增进相互了解与理解,我们可以主动与家人聊一聊自己的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班级,谈一谈自己的烦恼和愿望、写信、留便条等,也是我们主动与家人交流的好方式。5.103【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2024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了。6.体会 教育【解析】家人或严格的要求我们,或精心的照顾我们,或民主的与我们协商……各不相同的关爱方式,让我们体会到浓浓的亲情。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和教育中感受他们的爱。7.中国共产党【解析】每年7月1日是党的生日,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1日成立。8.12【解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由此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9.电影院 博物馆【解析】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10.1949【解析】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1.《新青年》 “科学”【解析】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2.孙中山 武装起义【解析】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13.党旗【解析】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14.社区【解析】我们生活的社区是一个大集体,每个人都应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温馨的社区会让社会更加和谐。15.教育 安全【解析】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的乐园;一个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感情交流、改善生活等多方面的责任。家庭既满足了我们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基本需求,又满足了我们感情的需要,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16.勤俭 美德【解析】“天下之本在家。”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我们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17.资源 合法【解析】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法律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18.践行 有礼【解析】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19.辛亥革命 民主【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渐入人心。20.生活 向往【解析】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支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生活得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价值。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文明自觉。21.鸦片战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成功举办奥运会 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1840年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及浙江嘉兴南湖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成立;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2008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2017年10月,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2.五 战略【解析】国民党军队一次次“围剿”革命根据地,红军官兵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反“围剿”。1934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23.1978 十一 改革开放【解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24.风气 行为规范【解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行为规范中。家风好,家道兴。了解家风,学习家风,可以更好地传承优秀家风。优秀家风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25.遵义会议【解析】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26.虎门销烟【解析】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林则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27.整体利益 每一个【解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8.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9.兴 小事【解析】家风好,家道兴。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30.落后 自强不息【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31.朝鲜 新中国【解析】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乘机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32.陈独秀 科学【解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33.共建 共享【解析】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34.12月13日【解析】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12月13日,是为了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同胞,告诫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35.家庭文化 社会风气【解析】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36.改革开放【解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37.新中国【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38.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解析】核心价值观24字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39.浙东运河文化园【解析】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了解古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和大运河保护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浙东运河文化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 中国少先队队旗【解析】本体旨在考查学生对各种旗帜的辨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是中国少先队队旗。41.平等 公正【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它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42.中国共产党【解析】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3.世界和平【解析】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捍卫了世界和平。44.生命【解析】应急车道是高速公路上发生紧急情况使用的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法律规定不得在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从应急车道超车更是违法行为且存在巨大危险。45.孙中山【解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46.1949【解析】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47.【解析】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辨认能力。根据时间轴显示,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08年8月成功举办奥运会,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48.变化 想法【解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49.国家 教育【解析】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成就的背后是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的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50.3【解析】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今天,载人飞船已经在太空遨游;今天,潜水技术已经能让我们深入海底……科技让梦想变成了现实。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的首个舱段,于2021年4月29日发射升空。2024年4月29日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三周年。51.关天培 邓世昌 赵登禹、杨靖宇、左权、赵一曼等【解析】关天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誓与炮台共存亡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在大东沟海战中,壮烈牺牲。抗日英雄有赵登禹、杨靖宇、左权、赵一曼等人。52.好品行 好习惯【解析】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我们要懂得珍惜,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3.①书店②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拥挤;不带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不要影响他人看书。【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公共场所秩序的正确认识。回答本题,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一个公共场所,其次回想一下待在这个公共场所要注意的事项。如书店属于公共场所,那么看书是需要安静环境的;书籍是怕被易燃易爆物品烧毁的;看书的人是不能被随意打扰的。我们可以围绕上述几点组织自己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54.9月3日【解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55.锤头 《义勇军进行曲》【解析】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锤头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56.九一八事变 南京大屠杀【解析】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因为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57.南京条约【解析】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8.青年 建党 建军【解析】我国有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每年五月四日是青年节,七月一日是建党节,八月一日是建军节。59.二万五千【解析】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60.曾联松【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来自浙江瑞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