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广阳区初中毕业生统练一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共26分。1—10小题各2分,11—12小题各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直播平台主播王某虚构“抗辐射海盐”功效,三天内销售金额达50万元。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可对其处以A.口头警告 B.行政拘留15日C.销售额三倍罚款 D.吊销公民身份证2.我国“十四五”能源规划显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提至20%,北方清洁取暖面积新增10亿平方米。这直接佐证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途径是A.全面关停传统能源企业 B.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C.强制减少居民用电需求 D.依赖国际碳交易市场3.中国承建的印尼雅万高铁正式运营后,预计将创造3万个本地就业岗位,并带动沿线商业开发。这体现的“一带一路”建设理念是A输出过剩产能转移污染 B.构建互利共赢合作模式C推广中式管理制度 D.扩大军事战略影响力4.下列诗句与名言共同体现的精神内涵是①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顾炎武《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①、②、③体现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B.②、③、④体现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C.①、②、④均彰显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D.①、③、④反映不畏强权的抗争意识5.某中学开设“青春护航”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正确看待异性好感”“网络交友边界设定”等模块。该课程旨在培养青少年的A.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B.社会竞争意识C.健康人际交往观念 D.艺术审美素养6.福建土楼举办“客家祭祖大典”,海内外宗亲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活动中展示了族谱研读、擂茶制作等传统项目。这一习俗的核心价值是A.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B.强化家族血缘纽带关系C.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D.训练传统技艺传承人7.下列做法中,最能体现法治意识的是A.发现同学偷窃他人财物后,立即向老师或公安机关报告B.与邻居发生土地纠纷时,私下找亲戚强行占回土地C.网购到假货后,因怕麻烦选择忍气吞声不再追究D.考试时看到好友作弊,碍于情面没有向监考老师举报8.2024年新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授予不同民族组成的共10个集体“模范单位”称号,此举直接体现的民族政策原则是A.各民族一律平等 B.优先保障少数民族权益C.逐步消除文化差异 D.实行民族区域高度自治9.某市地铁设立“爱心预约”服务,行动不便者可通过APP提前申请全程陪同协助。这一举措彰显的社会公德准则是A.遵纪守法维护秋序 B.爱岗敬业履职尽责C.勤俭节约资源循环 D.助人为乐关爱特殊群体10.某校心理辅导室数据显示:65%的学生因考试焦虑出现失眠,30%因学业压力产生自我否定。对此,学校拟采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取消所有考试减轻压力 B.增设每日晨跑强制锻炼C.开设心理健康与时间管理课程 D.禁止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58年,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同时聚居着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全区总人口约5000万,其中壮族占约32%.广西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壮族文化(如“三月三”歌圩)和跨境民族交流(如与越南接壤的京族文化)闻名。近年来,广西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例如龙脊梯田的生态农业模式由壮、瑶族共同建设,成为民族团结与生态治理的典范。回答11-12题。11.广西龙脊梯田始建于元代,由当地壮族、瑶族人民历经300余年建成,现已成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成就直接体现了①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 ②国家生态优先战略的落实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④传统农业技术的单一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广西某中学开展“民族文化周”活动,学生参与制作五色糯米饭、学习壮族山歌、体验侗族风雨桥建筑模型。这一活动旨在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②推动民族经济市场化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④消除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34分。其中第13题8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 4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8分,其中(1)题2分,(2)题3分,(3)题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某市实验中学联合文化馆开展“非遗少年说”项目:-初一年级走访本地7位非遗传承人,形成3万字口述史;-初二年级设计“非遗地图”小程序,标注57处文化遗产点位;-初三年级举办“守艺工坊”,学生制作的苗绣文创产品销售额达2万元,资金用于非遗保护。(1)列举材料中中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两种具体行为。(2分)(2)结合“文化创新”知识,分析“非遗地图小程序”的价值。(3分)(3)若要在社区推广非遗保护,除材料所述外还可设计哪些活动 (3分)14.依据漫画,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其中(1)题4分,(2)题4分,(3)题4分)(1)第一组漫画反映了哪些人类发展中的矛盾 (4分)(2)结合漫画及所学知识,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角度,解读中国行动的意义。(4分)(3)为响应第二组漫画中的倡议,青少年可采取哪些日常行动 (4分)15.依据情境,完成探究题目(本题共14分,其中(1)题4分,(2)题4分,(3)题6分)哪吒因天生异象被陈塘关百姓视为灾星,村民联名要求李靖将其囚禁.东海龙王派敖丙化身少年接近哪吒,挑拨哪吒与百姓关系,说道:“他们既惧你恨你,你何不引海水淹了这城 ”哪吒一度被激怒,操纵混天绫引发洪灾.哪吒师傅太乙真人以乾坤图助其恢复理智后,哪吒选择耗尽元神修复堤坝,精疲力竭之际对百姓说·“今日我护陈塘关,不为求你们感激,只为证明善恶丕由出身定!”洪水退去后,李靖将哪吒之言刻于镇关石,世代警示后人。(1)哪吒最终的选择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4分)(2)从法治角度,评析村民“联名囚禁哪吒”的行为。(4分)(3)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谈谈哪吒故事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6分)答案仅供参考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共26分。1-10小题各2分,11-12小题各3分)1-5 CBBCC 6-10 BAADC 11-12 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34分。其中第13题8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13.(1)①走访本地非遗传承人,形成口述史;②设计“非遗地图”小程序;③制作苗绣文创产品并将销售额用于非遗保护。(写出其中任意两种行为即可得2分)(2)①“非遗地图”小程序创新了非遗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能便捷地了解非遗文化遗产点位,有利于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②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非遗保护相结合,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促进了文化创新;③这种创新方式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从而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每点1分,共3分)(3)①举办非遗主题讲座,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解非遗知识和技艺;②开展非遗手工制作体验活动,如剪纸、面人制作等;③组织非遗文化展览,展示本地非遗项目的作品和发展历程。(每点1分,共3分)14.(1)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一组漫画中人类活动导致冰川融化、家园消失,反映了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②人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当下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会影响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每点2分,共4分)(2)①中国行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②有助于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展现中国担当;③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带动更多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3)①绿色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②节约资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③参与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提高身边人的环保意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15.(1)①舍己为人,哪吒选择耗尽元神修复堤坝,保护陈塘关百姓;②勇敢担当,面对洪灾,哪吒勇于承担起保护陈塘关的责任;③明辨是非,在师傅的帮助下恢复理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被挑拨;④自尊自强,用行动证明善恶不由出身定。(每点1分,共4分)(2)①村民“联名囚禁哪吒”的行为是错误的,侵犯了哪吒的人身自由权利。在法治社会,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法律保护,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②村民仅因哪吒天生异象就将其视为灾星并囚禁,这是缺乏法治观念的表现,没有做到依法办事,应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合法权益。(每点2分,共4分)(3)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哪吒生活在陈塘关这个社会环境中,其行为和选择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他的行动也影响了陈塘关的百姓,这启示青少年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②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条件,也会对个人产生约束,青少年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要像哪吒一样,在面对社会误解和困难时,坚守正义和善良,用积极的行动影响社会;③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哪吒在恢复理智的过程中得到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青少年在成长中也应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