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开考前秘密试卷类型:A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川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50分;第川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4.第川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还制作乐器琴瑟。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制造船只。而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一6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远古传说()A.,都是真实的B.蕴含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C.完全不可信D.可以印证考古发现的真实性2.春秋初期,列国对吴国以蛮夷视之;直到春秋晚期,晋国开始拉找吴国抗楚,吴国才真正进入中原人的视野,列国也逐渐承认其诸夏的身份。这表明,春秋争霸战争()A.导致了政局动荡B.造就了文化繁荣C.推动了民族认同D.削弱了周王威信3.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A.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B.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C.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D.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4.唐太宗指出:“农时甚要,不可暂失。”唐玄宗强调:“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纺织)害则寒之原也。”他们都强调()A.民贵君轻B.轻徭薄赋C.以农为本D.重农抑商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5.下图是宋元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西夏①西夏②北宋中南宋A.辽、金、元B.金、元、辽C.元、辽、金D.辽、元、金6.戚继光《止止堂集·凯歌》如下:“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军歌表现了()A.为民请命,不畏权贵的凛然正气B.勇于钻研,顽强进取的担当精神C.廉洁自律,厚以待人的宽仁品质D.同仇敌忾,誓死卫国的坚强意志7、阅读分析下列思维导图,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西北:收复新疆主题:?东南:台湾军西南:中法战争民抗击侵略A.近代化早期探索B.近代追求独立民主的过程C.近代边疆危机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8.近代以来,报纸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同学们在查找历史资料时发现1895年5月15日的《申报》上刊登了以下内容:“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据此,同学们可以开展的讨论话题是()A.《南京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进行三元里抗英斗争B.《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割让大片领土给俄国C.《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地进行抗日D.《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9.2025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一一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下列事迹与孙中山直接相关的是()A.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之一B.成立兴中会与阐发三民主义C.与梁启超等进行戊戌变法D.领导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10.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A.魏源B.张之洞C.张饔D.詹天佑11.1948年,在考察了经过土改的解放区后,学者韩丁指出,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翻身”。这里的“翻身”强调了()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彻底废除C.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D.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12.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曾发表社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对中国人民是最伟大的胜利,而且对全体爱好和平的人类来说也是最伟大的胜利。材料旨在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2025 年 5 月历史模拟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D 4.C 5.A 6.D 7.C 8.C 9.B 10.C 11.A 12.D 13.D14.B 15.D 16.D 17.C 18.B 19.A 20.A 21.A 22.C 23.A 24.C 25.D二、非选择题26.(1) 原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依据: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的历史、古代文字演变、古代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依据。(2)影响:“书同文” 政策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历史地位:《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演变趋势:从实用性看,汉字的演变越来越简便易写,有利于提高书写效率;从艺术性看,汉字的书法艺术越来越丰富多样,展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3) 影响:汉字传播到周边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仿照汉字创造本民族文字,汉字成为大范围社会交际和文化沟通的桥梁,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27.(1) 示例一:选择《虎门销烟》。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示例二:选择《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示例三:选择《胜利渡长江》。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重要条件。(2) 图 1 中共中央所在地是瑞金;图2 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延安。变化: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全民族抗战;革命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作用: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3) 示例一:选择图一和图二。图一是中英政权交接仪式,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图二是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构建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展现大国担当。1示例二:选择图三和图四。图三是习近平宣布“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始,“一带一路” 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体现中国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国担当。图四是中国维和部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28.(1) 示例一:选择泸定桥。历史事件: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战役。时代背景: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示例二:选择卢沟桥。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代背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事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示例三:选择武汉长江大桥。历史事件:“一五” 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为了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实施“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示例四:选择珠港澳大桥。历史事件:珠港澳大桥建成通车。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为加强粤港澳地区的联系与合作而建设珠港澳大桥。(2)治理措施:选拔任命盐商为盐务官,实行盐业国营官办,禁止百姓私自煮盐。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但也限制了民间商业的发展。(3)变化:从具有行政和经营双重职能的盐务总局管理,到成立中国盐业总公司、中国盐业协会,再到取消食盐专营,实行食盐市场化。时代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友好往来实例:郑和下西洋。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殖民扩张实例: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影响:给美洲原住民带来了灾难,造成了当地人口锐减、文化遭到破坏;但同时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9.(1)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2)示例一:角度:团结合作。观点:团结合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史实:1942 年 1 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944 年 6月,美、英等盟国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军队东西夹击德国。论述:《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使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诺曼底登陆则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这些史实充分说明,团结合作能够凝聚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在战争中,各国只有团结一心,相互配合,才能最终战胜法西斯势力。2示例二:角度:中国贡献。观点: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史实:1937 年 9 月,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1940 年 8 月至次年 1 月,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1942 年 2 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保卫了滇缅公路。论述:平型关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不仅支援了盟军在东南亚的战斗,也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东营市2025年5月模拟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2025年5月模拟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pdf 山东省东营市2025年5月模拟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2025年5月模拟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