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央视打造了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源起和流转的故事;《非遗里的中国》通过非遗创演秀、沉浸体验等方式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历史底蕴……这些节目的播出有利于()
①发挥中华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②文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容
③激发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④全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天下大同”是中华民族对和谐世界的向往。《礼记·礼运》篇描绘了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以下符合“求大同”思想的有()
①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②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③勤奋刻苦,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
④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面两幅图共同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A.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B.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精髓
C.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4.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下面对于孝悌忠信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孝:对父母要恭敬扶助,绝对顺从
②悌:对兄长要尊敬爱戴,平等礼让
③忠:对朋友要忠诚友善,言听计从
④信:对事情要守诺负责,诚实不欺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5.近些年,多地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这些好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展现出了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孝老爱亲等优秀品质。开展这一评选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激励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②让更多人了解到青少年群体中的榜样力量,促进全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③表明只有被评选为“新时代好少年”的同学才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
④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引导青少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下列行为与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要求相符的有()
①与班级同学团结合作,和睦相处
②在图书馆里接打电话,大声喧哗
③在风景区内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④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让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7.中学生睿睿在学习名著导读时,搜集到《礼记》中的“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和《孔子家语》中的“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这两句古语。下列古语与睿睿搜集到的古语寓意一致的是()
①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小强和小阳是两个个性迥异的人,小强性格外向,小阳性格内向;小强喜欢热闹,小阳喜欢安静;小强做事粗心,小阳做事细致,但两人却成了好朋友。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①两人在交往中彼此尊重对方的个性
②两人都忽视了对方的个性
③两人在生活中能够彼此宽容
④求同存异是他们和谐相处的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某中学开展“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主题班会“学”雷锋、主题板报“画”雷锋、主题活动“做”雷锋……让雷锋精神滋润心田。上述活动的开展旨在()
①引导学生崇德向善,消除校园不良风气
②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见贤思齐
③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④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0.清明节是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近年来,许多地方出台“禁烧令”,多数市民表示支持和理解,通过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等形式进行祭拜活动。对待此类现象,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禁烧令”违背了传统节日的初衷,不值得提倡
②传统节日的所有习俗都已经过时了,亟需改变
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在不断变化中实现了创新
④坚持与时俱进,做到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随着“断舍离”生活方式在年轻人中流行,其倡导摆脱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只保留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和谐。这与“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相似之处在于()
A. 都鼓励人们无节制地消费,以促进经济发展
B. 都强调对物质的极致占有,提升生活品质
C. 都倡导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D. 两者毫无关联,“断舍离”只是一种短暂的时尚潮流
12.“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它要求我们()
①要学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勿好高骛远
②做人做事要从自己实际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
③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④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两句名言的共性是彰显()
A.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B.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D.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14.“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北京冬奥会团幕式上,伴随着主题歌《雪花》,国家体育场上空用烟花打出“天下一家”的字样。“天下一家”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 讲仁爱 B. 守诚信 C. 求大同 D. 崇正义
15.一位作家创作了一部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现代都市,却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诗词所描绘的情感与意境,让读者在阅读现代故事的同时,能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韵味,实现了古今情感的交融。该小说的创作体现了()
A. 作者对传统诗词的生硬套用,没有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B. 将现代生活与传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相结合的创新尝试
C. 只是为了吸引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具有普遍的文学价值
D. 与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脱节,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16.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这体现了“崇正义”这一核心思想理念。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看到有人摔倒,怕被碰瓷,绕路而行
B. 看到有人寻衅滋事,不正面起冲突,偷偷报警
C. 看到有人落水,顾不得自己不会游泳,马上跳下水救人
D. 看到有人欺负小同学,不顾一切挺身而出,和坏人血拼到底
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体现的思想是()
A.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18.河南省教师孟华登上“中国好人榜”,自从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以校为家,兢兢业业,爱生如子,团结同事,赢得师生广泛赞誉。这体现了()
①只有成为老师,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②只要脚踏实地,就能赢得广泛赞誉
③对待工作,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④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这一活动()
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完全深入人心
④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国人行为方式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述了屈原以及《楚辞》背后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挑战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这类节目体现的思想是()
A.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C.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21.下列成语能体现“明伦”“尽责”的有()
①责无旁贷 ②克己奉公 ③守株待兔 ④以身作则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2.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分歧,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妥善处理。下列做法中属于妥善处理的有()
①尊重个人主见,互不妥协
②加强沟通,反复商讨
③理解包容,求大同、存小异
④互不干涉,各按各的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3.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等丰富多彩的思想观点。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处世方式。进入新时代,我国更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这说明()
①优秀传统思想理念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
④中国“和”文化是众多思想理念中最值得传承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下面是小勇所在学校开展的“榜样的力量”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岁月启迪见贤思齐”——搜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榜样的古语。
★“榜样引领一路前行”——征集榜样人物事迹,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止于至善崇德向善”——制作《青春品质修炼手册》,发出学习倡议。
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 ( )
①汲取榜样力量,向上向善成长 ②打好青春底色,提升精神境界
③弘扬榜样精神,塑造完美人生 ④追寻传统智慧,传承人文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这体现了()
A. 中华人文精神只渗透在诗歌中
B. 中华人文精神具有熏陶教化、凝聚示范的作用
C. 我们人人都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D.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能促进社会和谐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设计,融入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火炬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既是设计上的巧妙创新,又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这是展示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介绍“飞扬”火炬:火炬的研制解决了火焰颜色与稳定性、高压储氢,氢能安全利用等多项技术难题。火炬选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降低了重量,燃料使用氢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
(1)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思想理念?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理念的理解。
(2)如果让你设计“飞扬”火炬,你会融入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小粤: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这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小广: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小珠: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小湛: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1)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你对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
(2)结合同学们的讨论,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在当代有何价值。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B
6.B
7.B
8.C
9.A
10.D
11.C
12.B
13.C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A
21.D
22.B
23.A
24.B
25.B
26.(1)思想理念: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理解:①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②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2)熊猫、长城、中国结、京剧脸谱等。
27.(1)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②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2)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