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宣布,“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开展“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吧。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6分)1.第一小组同学在推荐文化遗产所在地和景点时善于联想所学诗文,请完成表格。(10分)推荐 联想 诗文 出处龟背潭 潭、影 春冬之时,则(1)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 《三峡》巢湖 鱼 夕日欲颓,(2)_____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清凉峰 峰、谷 鸢飞戾天者,(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李克农故居 战斗、磨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魏庄镇 田园风光 (7)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白崖寨 城、铠甲 (8)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镜湖 水、船 (10)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 《采桑子》2.第二小组跟着名著看文化遗产,走进《红岩》的故事发生地——重庆。请回顾名著,完成(1)~(3)题。(10分)又喝了一大口酒,心里暗想道:还是对许云峰让步吧!可是让步的后果呢?他很难逆料。也许是批评,甚至是处分,这使他很不愉快。最担心、最害怕的是把他diào离银行。多少年来,好容易得到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如果离开银行,用来掩护身份的生活和享受全都完了,至少短期内是难以huī复了。一想到这里,他不能不怀念妻子了,也许,她此刻正斜靠在床边,等待着他的归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处分( ) diào离( ) 掩护( ) huī复( )(2)这段话出自《红岩》,该人物是__________。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他的人物特点和结局。(3分)(3)红岩魂广场雕塑是一个被扭曲成问号的人(见下图),这能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小说《红岩》的内容,用问句表达。(3分)INCLUDEPICTURE"8.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8.tif" \* MERGEFORMATINET3.阅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展的介绍,完成题目。(6分)INCLUDEPICTURE"图2卷25.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图2卷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图2卷2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图2卷25.tif" \* MERGEFORMATINET2024年6月1日,【甲】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加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主场活动,展区以“红岩专属IP产品系列”“红岩文创+,文化与科技融合系列”“红岩特色教育品牌衍生品设计系列”三大主题系列为核心,【乙】共展示了近100余款特色文创产品,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博魅力的世界,让“把博物馆带回家”成为一种可能。此外,展区还特别展销了“红岩·印咖啡”。这款网红咖啡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精美的包装吸引了大量观众。在品尝咖啡的同时,观众还可以聆听红岩的故事,感受红岩文化的魅力。【丙】“红岩·印咖啡”与其为观众提供了美味的饮品,更成了一个传递红岩文化的重要载体。(1)【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改正。(2分)(2)【乙】处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2分)(3)【丙】处画线句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分)4.研究旅游线路,玩转重庆。(10分)(1)根据沙坪坝区旅游线路,补写相关内容。(6分)旅游主题 线路节点 线路特色红色文化之旅 红岩魂广场→红岩魂陈列馆→白公馆→渣滓洞 探访红岩精神发源地,品悟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①____________ 重庆图书馆→沙坪坝区图书馆→新华书店 走进一处处浸染墨香的书屋,读懂文艺的沙坪坝。轨道交通之旅 小龙坎站(平顶山公园)→沙坪坝站(金沙天街)→磁器口站(千年古镇) 搭乘串联多景点的轨道交通1号线,领略沙坪坝的独特魅力。舌尖滋味之旅 土火锅店→歌乐山辣子鸡店→重庆小面馆→磁器口麻花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准备约朋友沙沙“五一”假期时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前往磁器口游玩。请你打电话给沙沙,告诉他你的出行安排,并征询他的意见。(4分)INCLUDEPICTURE"015.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0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01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015.tif" \* MERGEFORMATINET二、阅读(54分)[一](22分)“二月二,龙抬头”。春天到来,万物开始生长,大地充满了生机。第三小组同学整理了下面的文章,一起品读自然中的文化遗产,体会凝结在其中的情感力量。完成下面小题。春到山水间刘成章①小时候常听人说:“二月二,龙抬头。”抬头做甚?不得而知。今天的孩子们,恐怕更是难以明白。那么,我打个比方吧。飞机一旦抬头,就是要起飞了。龙也是这样,抬起头就要一冲上天。②龙行天上,大地回春。雨润江南树,那是烟雨;风吹塞北河,那是熏风。布谷鸟一声一声地叫个不停,昆虫都从土里钻出来,互相点点头,打打招呼,然后诉说着春天的故事。③烟雨熏风春来了。春是被万物呼唤来的,一来就是朝霞灿烂。④大黄牛只顾欣赏自己踩下的阔大的脚窝。柳树梢头的喜鹊问柳树,是不是该泛绿了?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却抢了春的先机,它放松地绽开大方而又谦虚的花,像暗夜忽然点亮的灯,而且这灯很多,很亮,一盏一盏地闪耀,好不炫目。⑤春来了,所有热爱春的人,都心旌摇曳,想去踏春。⑥我拄着拐杖,也和年轻人一起去郊外。一畦春水浇着春韭,就像浇着杜甫笔下的唐诗。而那些麦苗,已经在不失时机地返青。麦田旁,酥软的泥土享受着阳光的爱抚,冒着丝丝缕缕上升的阳气,人们正在清理去年残剩的庄稼根茬。这儿那儿的荠菜,散发着亘古就有的清香,使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挖上一些,以吸纳大地赐予人的丰沛元气。附近一棵棵树木的梢头,早来的春风正在那儿嬉闹,它们摇动着,抖落了厚厚的尘埃。我知道,每棵树木的枝干里,都有一条消了冰的河,它们在奔流,在喧响,在演奏充满活力的春的乐曲,从而向着繁盛的夏季勃发。⑦春来了,我们举手向她致意,和她紧紧拥抱,在烟雨熏风之中。⑧我居住在北京的一个大院里,院中湖上的薄冰早已融化,人们也脱去了臃肿的羽绒服。许多童车重新聚集在湖边,童车上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们,阳光照在他们的眸子上,眸子里尽是滟滟天真。院门外又支起了理发摊,我坐下请师傅给我剃头。春阳、春风,无阻无隔地照射我、轻拂我。一只乳燕从空中款款飞来,环绕在我头顶,让人满心欢喜。⑨“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多么传神!现在,红杏还未开满枝头呢,但许多地方早已热闹起来。⑩最热闹的要数社交平台的朋友圈。朋友圈就像一个成百人、上千人居住的山坳,走进这山坳,有平房,有竹楼,有窑洞,还有四合院。举目望去,家家门上还闪耀着过春节时贴上的红彤彤的对联。古时候,二月二也叫开笔节。在朋友圈里,人们早已开了笔,争着展示春光,笔下带着春风。 我看见了云南楚雄的赛装节,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男女老幼都穿着艳丽的彝族服装,赛装赛美。仅是姑娘头上戴的鸡冠帽,就让人看得心醉神迷——在奇美的“鸡冠”上,用细毛线绣出了朵朵牡丹花、山茶花、蝴蝶花。人们载歌载舞,“赛装赛到日头落,跳脚跳到月当空”。 我看见了陕北的许多地方都在闹秧歌——这个“闹”字与“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脉相承——打腰鼓,跑旱船,踢场子。人们都说,那是多年不见的景象了。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塞外小城榆林,这些年地区生产总值持续高增长。小城刚举办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运用匠心巧思,展示着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在这些红火热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腮帮子一鼓一陷的唢呐手,他们真情投入,尽情演奏,向着蓝天,向着春光。(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①段引用与春相关的俗语引出话题,能够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B.文章第⑤段承上启下,作者从对春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春日里人的活动的描写。C.文章第⑥段描写“我”在郊外踏春之所见,人与景相互交融,彰显春日的生机与活力。D.文章详写了朋友圈中的“闹”,略写了云南赛装节、陕北秧歌的“闹”。6.小组同学在初读文章时,大致梳理了文章内容,并以词条概括各节内容。请你根据示例,再帮他梳理一个小节的内容。(4分)示例:万物春发图——根据文章②~⑦段的叙述,春来了,万物勃发,江南树、塞北河、布谷鸟、昆虫、大黄牛、喜鹊、柳树、蒲公英、春水、春韭、麦苗、荠菜……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在春天到来之际迸发出勃勃生机,充满了生命力。所以我将本小节内容概括为“万物春发图”。7.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按括号内的要求品味下列语句。(6分)(1)蒲公英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却抢了春的先机,它放松地绽开大方而又谦虚的花,像暗夜忽然点亮的灯,而且这灯很多,很亮,一盏一盏地闪耀,好不炫目。(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春来了,我们举手向她致意,和她紧紧拥抱,在烟雨熏风之中。(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加点词语)8.小组同学讨论:文章题目是《春到山水间》,可否改为《春在山水间》?为什么?(4分)9.小组同学要将这篇文章发给校文学社。若将文章归到“人文风俗”栏目是否合适?请你谈谈理由。(5分)[二](16分)第四小组搜集了下列关于春节申遗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材料一: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于2023年12月22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INCLUDEPICTURE"016.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0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01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八语安徽4.16\\016.tif" \* MERGEFORMATINET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联大决议通过后表示,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联大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踊跃支持。联合国除了东道国的重要法定假日外,可由联大通过决议,把世界范围内广泛庆祝的节日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当天尽量避免安排会议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发表春节致辞,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农历新年)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与祝福。材料二: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的春节,迎来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赋予传统佳节以更深意蕴、更多意义。今天,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日益提升,始终践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的价值观念。春节正在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情拥抱春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庆祝这个寓意美好的节日,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材料三:今天,春节在十几个国家成为法定节假日,各国商家竞相将春节促销作为“保留曲目”,出境游的中国人也时不时听到各种外国口音的“新年快乐”。中国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为什么呢?在世界的解读中,春节背后是“和合为贵”“万象更新”“团圆和睦”等价值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温暖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心。现代社会,“疏离症”好似没有国界,而春节蕴含的“团聚和美”主题,却能慰藉异国他乡的游子,传递温暖亲切的情愫。对世界而言,春节正从乐一乐的新鲜事儿,逐渐变成一种文化形态、一种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和世界各地的文化擦出了新的火花。全球各地的春节庆祝方式,从传统的舞狮子、猜灯谜,衍生出新春音乐会、环球春晚等形式,为中国年的古老传统注入了新内涵。当然,“春节热”也是“中国热”的一部分。今天,中国的一言一行备受外界关注,读懂中国言行背后的文化心理,也成了一门受欢迎的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时间”越来越成为“世界时间”,这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生动体现。10.下列诗句中,与春节无关的一项是( )(3分)A.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D.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11.请为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3分)12.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行文思路。(4分)1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6分)[三](16分)第五小组对以下两篇文言文进行探究学习时,组员小范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①,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②之者耶?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若城下③池浅守弱,则取之矣。由是观之天官④时日不若人事也。(选自《尉缭子·天官第一》,有删改)【注释】①取:取胜,夺取。②乘:趁着,凭恃。③下:低。④天官:天文。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3)东西攻不能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财谷多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分)由是观之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17.以上两段文字都谈到了打仗,它们强调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分)三、写作(55分)18.几组同学在活动的最后汇总资料并讨论,准备向《我与文化遗产》专刊投稿,请你任选一个栏目进行投稿。(55分)栏目 栏目要求我推荐 介绍自己熟悉的文化遗产我参观 叙述参观名胜古迹或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我体验 讲述接触文化遗产的经历我思考 分享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答案1. (1)素湍绿潭 (2)沉鳞竞跃 (3)望峰息心(4)经纶世务者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6)必先苦其心志 (7)采菊东篱下(8)黑云压城城欲摧 (9)甲光向日金鳞开(10)无风水面琉璃滑2. (1)chǔ 调 yǎn 恢(2)甫志高 甫志高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后因被捕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交代出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人,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是贪图享乐、没有革命精神的典型,具有软弱麻木的特点。他的结局是被枪杀。(3)示例一:为什么像江姐、许云峰这样的革命先烈们能够舍生忘死?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示例二:是什么让渣滓洞的全体难友团结一心,扛过反动派的种种折磨与摧残?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3. (1)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2)删除“近”。(3)与其 不仅4. (1)示例:①文艺书香之旅(诗意阅读之旅)②品尝山城美食,享受舌尖上的美味,让美味扎根心底。(2)示例:沙沙,你好,“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我想和你一起坐轨道交通1号线去磁器口玩,去看一看千年古镇,品尝磁器口麻花,可以吗?对这次出游你还有其他想法吗?5. D6. 示例:院落春意图——根据第⑧段的叙述,作者描述了自己居住的大院内外的景象。湖上薄冰融化,人们脱去羽绒服,坐有小孩的童车重聚湖边,“我”在院门外的理发摊剃头,写出了院落内外春意盎然、让人满心欢喜的景象。所以我将本小节内容概括为“院落春意图”。(概括1分,阐述3分)7. (1)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蒲公英以人的动作和情态,将蒲公英绽开的花朵比作暗夜忽然点亮的灯,(1分)写出了蒲公英早早开出春天的花朵,带来春的讯息,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机的蒲公英的赞美,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分)(2)本句运用“致意”“拥抱”两个动词,写出了“我们”对春的问候和欢迎,(2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8. 不可以。(1分)原题目中的“到”把春天人格化,春天仿佛一位魔法师,来到自然山水之间,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2分)“春在山水间”中的“在”强调的是春天的美景就在山水之间,只能表现出山水间有大好春光,不如原标题准确、富有表现力。(1分)9. 示例:合适。(1分)文章前半部分虽描写了自然中的春景,但后半部分转而写人们在春来之时的人文活动——二月二开笔节、云南楚雄的赛装节、陕北闹秧歌,展现了人文风俗之美,拔高了文章的立意,由写景升华到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展现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归入“人文风俗”栏目。(4分,言之成理即可)10. C 点拨:A.“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出自《除夜作》;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写了除岁迎新的景况;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描写的是中秋之夜明月当空的情景;D.“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出自陆游的《除夜雪》,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11. 第七十八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3分)12. 首先提出问题“中国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为什么呢?”引发思考。(1分)接着阐述春节背后蕴含的价值追求能温暖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心,其“团聚和美”主题能慰藉异国他乡的游子,这是春节在世界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然后指出春节正从新鲜事儿变成一种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世界各地文化融合,为春节注入新内涵。(2分)最后说明“春节热”是“中国热”的一部分,“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体现。(1分)13. ①文化层面: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让传承数千年的春节文化瑰宝焕发时代光彩;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日益提升;让世界感知中国文化,慰藉异国他乡的游子,传递温暖情愫;为中国年的古老传统注入新内涵。②社会层面: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包容的观念,超越文明隔阂、冲突;让春节蕴含的“团聚和美”主题慰藉人们的心灵,缓解“疏离症”。③国际层面:有助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使春节从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成为联合国假日,登上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使中国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让世界更热情地拥抱春节。(每点3分,任意两点即可)14. (1)泛指武器装备 (2)威慑 (3)攻击,进攻(4)指粮食15. 由是观之/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16. (1)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2)如果它的城墙低,护城河浅,守备弱,就能取胜了。17. 【甲】文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乙】文强调了“地利”和人积极防守备战的重要作用。【乙参考译文】现在有座城,从东西两方进攻,不能取胜,从南北两方进攻,也不能取胜,难道四方都没有顺应、凭恃吉利时辰(的方位)吗?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是(防守者的)城墙高,护城河深,武器装备完善,资财粮食充足,豪杰之士同心协力。如果它的城墙低,护城河浅,守备弱,就能取胜了。由此看来,相信天文时日,不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18.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