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热点素材巴黎奥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33rd Summer Olympic Games),是由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本届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开幕,8月11日闭幕,部分项目的比赛于7月24日率先开赛。共设有32个大项,329个小项,其中包括新增设的霹雳舞、滑板、攀岩和冲浪四个大项。2024年巴黎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促进全球体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展示法国文化魅力、激发民众运动热情以及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契机。1.(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种台是一个在水面上“悬浮”着的圆环,下方的底座由铝制作而成。如图是有关铝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C.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D.铝原子与铝离子的质子数相等2.(2025·四川绵阳·二模)2024年7月至8月巴黎奥运会召开。(1)奥运村实现了5G网络的全覆盖。制造5G芯片的氮化镓(GaN)材料可由氯化镓(GaCl3)制取,两种物质中Ga的化合价相同,则其中N的化合价为 。(2)在乒乓球男单夺冠后,樊振东笑得十分开心,露出一口白牙。小苏打牙膏中含有单氟磷酸钠(Na3PO3F),单氟磷酸钠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产生氟离子,从而对牙齿起防龋作用,氟是人体所需的 (填“常量”“微量”或“非必需")元素。(3)奥运会对水能源。材料需求量很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易导致锅炉管道变形或损坏B.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CO,CO转化为CO2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C.建设场馆用到的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4)场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铝、铁铜等金属材料,铝作为生活中使用量较多的金属,除建筑中用到铝外。铝还可能的用途有 。将过量Fe粉加Al(NO3)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1月29日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奇幻动画电影,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却没有肉身,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的故事。他们遇到的各种神奇的物质和现象都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2025·安徽蚌埠·一模)《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奇幻动画电影,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却没有肉身,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的故事。其中太乙真人的炼丹房神秘又奇妙,那丹炉更是充满玄机。炉壁上刻着这样一个简化版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各题。1.“丹药”中含有金属汞。如图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汞的元素符号是Hg B.汞属于金属元素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D.常温下,金属汞为固体2.炉壁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数没发生改变D.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七色宝莲”即为莲藕。莲藕切开后易变色的原因之一是含有鞣质等酚类物质——原花青素(C30H12O6)。下列关于原花青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每个原花青素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每个原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个氧分子4.(2025·河南·二模)2025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挖莲藕 B.压藕成泥 C.刻藕塑身 D.浴火重生5.(2025·陕西榆林·一模)我国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1名。(1)敖丙附身哪吒后,施展冰霜绝技使水变成冰,水变成冰后化学性质 (填“改变”或“不变”)。(2)李靖给申公豹的治病药材清单上有三七、红花等中药材。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三七在生长过程中可施用硫酸钾,硫酸钾属于 (填“氮”、“磷”、“钾”或“复合”)肥。(3)石矶娘娘的真身由玄武岩构成。玄武岩熔化后的主要化学物质有氧化铁、氧化钙和氧化镁等,这三种物质的相同之处是 (只写一条)。6.(2025·陕西西安·二模)《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国产动画的新里程碑。(1)敖丙使用“盘龙冰锤”可将水凝结成冰。水结成冰后,分子 (填“停止运动”或“仍在运动”)。(2)当哪吒的火尖枪发射火焰时,敖丙使用冰系法术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3)哪吒的战袍参考了蜀绣的精美针法和绚丽色彩,蜀绣所用的蚕丝属于天然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简单化学方法是 。7.(2025·陕西咸阳·二模)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大放异彩,票房和口碑双丰收。(1))以“哪吒”和“敖丙”的形象制作的周边产品深受年轻人喜欢,其中徽章主要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2)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是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3)小西之前收集的电影票在几个月后字迹已模糊,原来电影票是热敏纸打印的,不耐高温且摩擦易损坏。但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却能流传至今,是因为 。古代文学--诗词歌赋、成语等古代文学与化学是看似截然不同与毫无关系的两个领域,但实际上两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所交流交融,有着互相映衬的微妙关系。很多文学作品中隐含着丰富有趣的化学知识,甚至还存在非常巧妙的结合,化学元素和概念也常被运用到文本的情感表达中,起着隐喻、象征、反映某些社会现象的重要作用。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化学元素的加入使得文学表达的方式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具象化地理解作品中的主旨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主题。1.(2025·重庆·一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代表,下列诗词所描述的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千里江陵一日还 B.春风得意马蹄急C.蜡炬成灰泪始干 D.飞流直下三千尺2.(24-25九年级下·山东东营·阶段练习)下列诗句中描述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3.(2025·贵州六盘水·一模)宋朝诗人卢梅坡《雪梅·其一》有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4.(2025·陕西咸阳·二模)下列成语或典故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盲人摸象 C.草船借箭 D.火烧赤壁古代科学技术--冶金、陶瓷,如《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2014 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意见》,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2021年1月,教育部为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发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有机融人课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为达成“教-学-评”的高度一致性,以近五年全国 20个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为研究内容,对试题中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情境素材展开分析研究,探究传统文化在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特征及趋势,为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方向1.(2025·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为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2025·重庆垫江·模拟预测)《天工开物》中记载:“凡朱砂(主要成分为)、水银()、银朱(),原同一物。…唯粗次朱砂以升炼水银,而水银又升银朱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属于单质 B.“银朱”由两种元素组成C.“水银又升银朱”的过程是分解反应 D.“原同一物”指三种物质都含有汞元素3.(2025·江苏宿迁·一模)《天工开物》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思想。书中记载了银朱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1)水银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2)“研磨”时,水银与石亭脂充分反应生成银朱,化学方程式为 。(3)“加热”时,银朱 (填“升华”或“凝华”),再经“蘸水擦盏”形成粉末贴于泥罐内壁,达到银朱从混合物中 的目的。(4)为使燃烧更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是 。4.(2025·广东惠州·模拟预测)我国人民有着丰富的劳动智慧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生产硫磺(S)的过程(如图所示)。 (1)硫磺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熔炉周围堆砌煤饼,利用煤饼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热量,使FeS2受热分解产生FeS和S蒸气,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蒸气从熔炉进入钵孟得到液态硫,与下列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原理相似。A.过滤 B.吸附 C.冷凝(4)S蒸气有毒,生产过程将熔炉密封的主要原因是 。(5)现代工艺生产硫,还进一步用CO将FeS转化为S,与古代方法对比,该工艺的突出优点是 。5.(2025·陕西榆林·模拟预测)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出中国智慧,其中也蕴含了不少化学知识。(1)陆羽的《茶经》中明确提到,泡茶的山水特指自然之山泉水。山泉水中的硅酸(H2SiO3)有益人体健康,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2)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了明矾净水的方法。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3)《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向粮食中加入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6.(2025·广东揭阳·二模)《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1)打造金箔:“凡金质至重,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 。(2)制作海盐:“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其中“多者十二三眼”从充分燃烧的角度分析,增多灶眼的目的是 。与“滚沸延及成盐”原理相仿的是实验操作是 。(3)湿法炼铜:“铁器浮于胆矾(主要成分为CuSO4)水中,即成铜色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生石灰的制服和应用:“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生石灰制取过程中,煤饼的作用是: ;写出一种生石灰的用途是 。传统节日---春节、二十四节气等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1.(2025·河南信阳·模拟预测)2025央视春晚“宇树机器人”精彩一跳,让世人看到机器人正在重塑人类生活,其中镓的作用不可替代。下图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C.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D.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2.(2025·河南商丘·二模)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下列月饼的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调制馅料 B.和面制坯 C.压模成型 D.烘焙烤熟3.(2025·河南周口·二模)2025年的春节是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下列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扫房子 B.贴春联 C.放烟花 D.猜灯谜4.(2025·安徽淮北·一模)2025年春晚舞蹈《喜上枝头》展现了演员们穿着轻盈而鲜艳的服装,这让我们思考现代材料科学的进步聚酯纤维(PET)因其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被广泛用于制作舞台服装。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C8H6O4)和乙二醇为原料制成的,对于其原料对苯二甲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苯二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B.对苯二甲酸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C.对苯二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对苯二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5.(2025·河北邯郸·二模)中国传统习俗凝聚着传统文化精华,让我们从化学视角认识节日习俗。(1)元宵节——“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在农村,人们习惯燃烧木材在铁锅中煮汤圆。蒸煮过程中人们摇动扇子使木材燃烧更剧烈,其化学原理是 。(2)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能闻到艾草的香味,是因为 (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3)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守岁、拜年、舞狮等,网红花炮“加特林”中添加高氯酸钾(KClO4)作氧化剂,求出该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5.(2025·广东深圳·一模)2024年12月4日,春节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年。燃放烟花爆竹是庆祝春节的传统方式之一,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烟花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某品牌爆竹燃放产生哪些气体?【资料卡片】①传统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S)、木炭(C)、硝酸钾();②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闻到刺激性气味;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与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品红溶液发生反应使其褪色。【作出猜想】(1)猜想Ⅰ:气体成分是猜想Ⅱ:气体成分是猜想Ⅲ:气体成分是 。(2)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Ⅰ不成立,原因是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余下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实验中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3)装置B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验证】(4)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猜想Ⅲ成立【反思评价】(5)①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明提出可以将A、C装置调换顺序,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原因。 。【思维拓展】(6)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艺术作品--书法绘画,如《千里江山图》等《千里江山图》是北宋代王希孟的书画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将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舍草庵等静景穿插捕鱼划船赶集等动景,恰到好处,刻画细微,人物栩栩如生。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色彩形成反差对比。用赭色为衬托,使石青,石绿颜色在对比中更加鲜亮夺目。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而这幅山水画历经千年风雨仍旧色彩鲜艳的秘密就在它的颜料中:他们的原料多为天然矿石或植物磨制而成,这些矿石大多色泽纯净,色彩稳定,耐受阳光和温度的变化,因而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鲜艳不褪色。1.(2025·湖南·模拟预测)《清明上河图》是我中华之瑰宝,该画采用水墨线条勾勒轮廓,距今近1000年,它保存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水墨线条含有碳单质,现今碳单质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单质均由原子构成 B.CO和不可以相互转化C.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和CO均是空气污染物2.(2024·河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3.(2025·陕西咸阳·二模)“国风秦韵——陕西非遗精品展”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办。(1)农民画:《房子半边盖》、《关中九大怪》等农民画体现了韵味十足的关中文化。某些画作在创作时会使用丙烯颜料,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剪纸:活动中展出了《平安富贵》、《十二生肖》等剪纸画,剪纸时一般会使用铁质剪刀,日常生活中防止铁质剪刀生锈的方法是 。(3)布艺:布老虎和绣鞋等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相继展出,将布料制成布老虎、绣鞋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4.(2025·江西·二模)春晚《满庭芳·国色》节目点燃了国人复古寻色的热潮,其中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代表红、白、黄、青、黑传统五色。(1)群青:是一种品贵的高级颜料,古代是用贵重的青金石中研磨制成的。青金石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这些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填元素名称)(2)朱砂可制成鲜红色颜料,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和S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2)。硫化汞的化学式为 。(3)凝脂:降低原料中含铁氧化物含量,实现从青瓷到凝脂似玉的白瓷。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a点表示物质的类别是 ,c点的化学式是 。蛇年春晚吉祥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12月2日发布了本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吉祥物“巳升升”。这一可爱的吉祥物不仅传递了如意安康的祝福,还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整体造型参考了古老的甲骨文“巳”字,结合“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显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1.(2025·湖北十堰·二模)央视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已升升”,“已升升”的眉眼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臣字目。青铜是铜锡合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混合物 B.青铜加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C.青铜比锡的硬度大 D.青铜属于金属材料2.(2025·云南红河·一模)2025春晚官方吉祥物“巳升升”的背部,设计巧妙地运用了景泰蓝工艺,勾勒出缠枝纹,寓意“生生不息”。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景泰蓝制作这一我国传统手工技艺,其制作过程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裁剪:裁剪铜板 B.掐丝:铜丝掐成图案C.烧蓝:烧制釉料 D.磨光:将制品打磨光亮航天科技类“神州”“嫦娥”系列飞船。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展开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探索之旅。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加固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1.(2025·广东梅州·一模)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锅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信息4:液氧煤油、液氧甲烷也是常见的二种液体火箭推进剂。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x=3B.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5)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炼制而成,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氢气等C.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6)液氧甲烷推进剂燃烧效率高,甲烷(CH4)和液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25·江西·一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各项任务。空间站中,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I.从地球上带上去一般情况下,空间站的氧气主要来源是地面携带的高压氧气瓶、氧气发生器等。(1)氧气在高压条件下压缩成液态,这个过程中, (选填“分子本身”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2)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而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因此利用分子筛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 (选填“>”或“<)。II.在天宫空间站中制出来(3)空间站能利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制取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5)科学家设计了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水一氧一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B.若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其他气体,则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处理C.人体代谢产物(包括尿液等)中的水,经过处理,可用于航天员的饮用、洗澡和食品加水等用途D.地球上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和空间站内的水、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3.(2025·吉林延边·一模)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回答下列问题。(1)发射该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燃料)和四氧化二氮(助燃剂),二者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航天员呼吸需要的氧气来自水的电解,电解水时 (填“正”或“负”)极产生氧气。(3)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异味,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4.(2025·陕西西安·一模)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宇航员所乘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地球家园。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1)“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电解水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3)“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5.(2025·广东东莞·一模)【科普阅读】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进展的道路上,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材料一 我国已成功实现在空间站中氧气和水等物质的“自产自销”。通过收集航天员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水汽,通过反渗透膜净化处理,再生为饮用水,使得空间站水资源的利用率达85%。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实现氧气和水的再生(如图),该系统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材料二 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其推进剂曾广泛使用液氢和液氧,目前二者被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两种常温液体取代。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间站中、实现氧气和水再生所需的电能来自 (写能源名称)。(2)空间站中,将人体呼出的气体转化为水的化学方程为 。(3)反渗透膜的净化方式与实验室中的 操作原理相似。(4)使用液氢和液氧的火箭腾空时常出现白雾,其原因是 。(5)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反应可表示为,X的化学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关联社会民生热点科技题目往往会结合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事热点,如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交通出行等。通过这些热点,考查学生对科技在社会民生中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可以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智能医疗系统的应用、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等话题出题1.(2025·江苏盐城·一模)中国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月壤采样返回之旅。嫦娥六号月球月壤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为斜长石(32.6%)、不同类型的辉石(33.3%)和玻璃(29.4%)。其中一种锂辉石(化学式为LiAl[Si2O6])是提炼金属锂的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月壤样品属于混合物 B.锂辉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6C.锂辉石中Li、Al、Si、O元素质量比为1:1:2:6 D.锂辉石中O元素质量分数最高(2025·山西阳泉·二模)交通工程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新中国成立 75 年来,一代代中国人见证了交通运输领域的翻天覆地之变。如今,交通基建连片成网,群众出行便捷舒适,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我国正在从交通大国昂首迈向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的相关问题。2.图1:深中通道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极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深中大桥的猫道面网由两层镀锌钢丝网组成,在钢丝网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钢丝生锈,其原理是 。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2: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该车较传统地铁车辆减重约 11%,利用了碳纤维具有 的性质。碳纤维是将原料经高温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保持石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 。4.图3: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首飞成功。在飞机上相应部位设置换气通道,利用飞行过程中的气流,实现储氢舱内空气循环流动,其目的是 。氢气可通过水蒸气和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6.我国正在建设智能化设施网络加快交通运输装备数字化应用。“芯片”是智能化设备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组成氮化镓的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它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5.(2025·重庆·二模)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制备、性质产生兴趣,开启了探究之旅。如图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操作是 。(2)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中的现象是 。(3)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用C、D制取并收集CO2,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D中已收集满CO2。(4)也可用装置F代替装置C制取CO2,优点是 。(5)装置G有多种用途,实验中若用装置G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瓶内装澄清石灰水,应将气体从 (填“m”或“n”)端通入。6.(2025·广东广州·一模)2024年3月28日,小米旗下首款纯电动汽车xiaomi SU7正式上市,这款轿跑汽车一经发布,便引起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烤漆工艺既能助力汽车美观,更能防止车身生锈。其防锈原理是 。(2)铜制导线及铜质电路主板将电池、行车电脑及汽车部分零部件连接成高度协调的运行系统,说明铜具有优良的 (填写物理性质)。(3)新能源汽车常使用含磷酸亚铁锂()的锂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中显-3价,则Li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4)生产汽车使用大量金属及其合金。下列对金属及其合金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所有金属常温下都是固态B.使用钨作为灯泡中的灯丝是因为钨导电性好C.生铁和钢的区别是生铁的含碳量更高D.是一种金属材料(5)生产汽车还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铁,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1000t含氧化铁7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8%的生铁的质量为 t。能源革新与绿色未来传统化石燃料推动了工业革命,却带来了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危机。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突破口。在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发展,其中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来源备受瞩目。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充电快速、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等优点。但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储存过程中容量会缓慢衰退,其衰退速率与充电电量和储存温度的1.(2025·江苏扬州·一模)氢能源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有规划地开发和使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Ⅰ.按照生产方式及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可将氢能源分为以下三类(见图1)。(1)制取“灰氢”过程中排放较多的CO2,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可以制得“绿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列举一种除氢能源之外的可再生能源 。Ⅱ.图2是利用天然气中的CH4制得H2的流程。(2)“CH4重整”:800℃、2.0MPa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研究发现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和压强对反应中CH4.转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可得结论是 。(3)“CO变换”:在一定条件下,CO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则参加反应的CO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 。(4)“洗涤分离”:洗涤塔内,混合气体从 (填“底部”或“塔顶”)通入。(5)“变压吸附”:吸附分离后的其他气体中仍有一定量的CO2,可用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进行“碳捕集”,该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6)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得的H2属于“蓝氢”。请结合图1、图2流程,分析作出此判断的依据 。2.(2024·广东汕头·一模)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题17图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氢内燃车:氢内燃车以氢气为燃料,不排放任何污染物。据测算,1kg氢气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1kg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植物秸秆大量提取。太阳能汽车:以太阳能电池驱动,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环境污染、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汽车零部件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A.合金外壳 B.车窗玻璃 C.橡胶轮胎 D.塑料内饰(2)由图可知,锂电池优于铝空电池的性能指标是 。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能有效提高电池性能,据此推测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性能。(3)依据测算数据可知,氢内燃车与汽油车相比的优势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据图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B.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C.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5)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025·辽宁鞍山·模拟预测)阅读下列科普短文。氨能——未来清洁新能源通常情况下,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加压即可被液化。液氨用途广泛,工业上常用作化肥、化工原料、制冷剂,也可用作液体燃料,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和氮气。工业合成氨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反应原理主要是和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催化合成。为解决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反应后可将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将未反应的和重新混合继续合成。在将来,氨燃料有望在航海、航空和燃料电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氨能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被压缩成液氨时,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氨气中氮元素、氢元素质量比为 。(2)若氨气发生泄漏易被人发觉,理由是 ,氨气泄漏可立即用 吸收。(3)氨气在空气中无法燃烧,但能在纯氧中燃烧,说明氨气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氨气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上利用和合成氨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合成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催化剂外,还有 。(5)图中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6)“氨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优点有 (答出一点即可)。4.(2025·湖北十堰·模拟预测)《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图一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我国正在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直接转化为、、、等太阳能燃料(图二)。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图三)。可以看出,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比较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日益减少的是 。(2)图二通过光催化剂可实现利用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写出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碲化铋()中碲元素化合价为,则铋元素化合价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B.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生活中的废热无法利用D.化学与新能源开发密切相关农作物生产进入21世纪以来,因粮食价格暴涨引发的粮食危机频发,目前已经是继2007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1年之后的第三次全球粮食危机。2018年世界粮食价格开始上涨,粮食安全状况逐渐恶化,俄乌冲突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状况。1.(2025·福建福州·二模)茶叶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园土壤的酸碱性会对茶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某兴趣小组测定了某地茶园土壤的酸碱性并提出改良方案。查阅资料:茶树最适宜生长在pH为5.0~5.5的土壤中【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性(1)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用 蘸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 比对,测得上层清液的pH为4。【任务二】调查土壤呈酸性的原因(2)经调查发现,长期过量施用一些氮肥是土壤呈酸性的原因之一。请写出常见氮肥氯化铵的化学式【任务三】改良土壤酸碱性(3)牛牛同学认为将适量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中和其酸性。写出熟石灰与酸(以硫酸为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农业上常用白云石粉改良土壤酸碱性。为研究白云石粉掩埋深度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该小组在同一块土地的三个不同区域开展实验。50天后,测得等量白云石粉掩埋深度与土壤pH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茶农将白云石粉掩埋的最适宜深度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0~10cm B.10~20cm C.20~30cm2.(2025·福建福州·二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 (填字母)。A. B.熟石灰 C.稀硫酸 B.NaOH②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表,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pH 5.0~5.5 5.8~6.7 6.0~7.0 7.0~7.5③化肥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植物的叶片发黄需施用氮肥B.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2)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我国科学家利用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①将资源化利用,可减缓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分解成CO和常见的气体单质X,X的化学式为 。③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与的质量比为 。。3.(2025·广东珠海·一模)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8.2,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查阅资料】I.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的;II.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提出问题】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做出猜想】(1)猜想1:Na2CO3;猜想2:NaOH;猜想3: 。【实验探究】(2)填表:操作 现象 结论(1)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过量 溶液 猜想1正确(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分析评价】操作(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反思】(3)I.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液pH=6.3,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II.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5~7.5 8.0~9.2III.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 。a.合理施肥 b.大量使用农药 c.种植耐盐碱作物答案和解析巴黎奥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33rd Summer Olympic Games),是由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本届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开幕,8月11日闭幕,部分项目的比赛于7月24日率先开赛。共设有32个大项,329个小项,其中包括新增设的霹雳舞、滑板、攀岩和冲浪四个大项。2024年巴黎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促进全球体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展示法国文化魅力、激发民众运动热情以及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契机。1.(2025·湖南长沙·模拟预测)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种台是一个在水面上“悬浮”着的圆环,下方的底座由铝制作而成。如图是有关铝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C.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D.铝原子与铝离子的质子数相等【答案】D【详解】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铝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3,核外电子排布为2、8、3,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3个电子,则铝离子的结果示意图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周期数,则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铝离子是由铝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质子数不变,则铝原子与铝离子的质子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2025·四川绵阳·二模)2024年7月至8月巴黎奥运会召开。(1)奥运村实现了5G网络的全覆盖。制造5G芯片的氮化镓(GaN)材料可由氯化镓(GaCl3)制取,两种物质中Ga的化合价相同,则其中N的化合价为 。(2)在乒乓球男单夺冠后,樊振东笑得十分开心,露出一口白牙。小苏打牙膏中含有单氟磷酸钠(Na3PO3F),单氟磷酸钠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产生氟离子,从而对牙齿起防龋作用,氟是人体所需的 (填“常量”“微量”或“非必需")元素。(3)奥运会对水能源。材料需求量很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易导致锅炉管道变形或损坏B.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CO,CO转化为CO2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C.建设场馆用到的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4)场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铝、铁铜等金属材料,铝作为生活中使用量较多的金属,除建筑中用到铝外。铝还可能的用途有 。将过量Fe粉加Al(NO3)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 。【答案】(1)-3(2)微量(3)AC(4) 制造飞机、汽车材料 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铁和铜【详解】(1)在GaCl3中,氯元素显-1价,设Ga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x+(-1)×3=0,x=+3。因此,在GaN中,Ga的化合价也为+3,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的化合价应为-3;(2)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过量或不足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3)A: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易导致锅炉管道变形或损坏。正确;B: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CO,CO转化为CO2不仅可以通过和氧气反应,还可以通过其他氧化剂如氧化铁等。错误;C:建设场馆用到的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故选AC;(4)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蚀性强,除建筑中用到铝外,铝还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包装材料,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能用作电线电缆等;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比铜强,将过量Fe粉加Al(NO3)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铁不与硝酸铝反应,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由于铁过量,硝酸铜完全被反应,故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滤渣中一定有铁和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1月29日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奇幻动画电影,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却没有肉身,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的故事。他们遇到的各种神奇的物质和现象都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2025·安徽蚌埠·一模)《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奇幻动画电影,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却没有肉身,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的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的故事。其中太乙真人的炼丹房神秘又奇妙,那丹炉更是充满玄机。炉壁上刻着这样一个简化版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各题。1.“丹药”中含有金属汞。如图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汞的元素符号是Hg B.汞属于金属元素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D.常温下,金属汞为固体2.炉壁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数没发生改变D.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七色宝莲”即为莲藕。莲藕切开后易变色的原因之一是含有鞣质等酚类物质——原花青素(C30H12O6)。下列关于原花青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每个原花青素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每个原花青素分子中含有3个氧分子【答案】1.D 2.B 3.D【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A、从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汞的元素符号是Hg,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汞元素名称中没有 “钅” 字旁,但汞属于金属元素,常温下呈液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常温下,金属汞为液体,不是固体,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2.A、甲(HgO)是由分子构成的,乙(Hg)是由原子构成的,丙(O2)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B、物质丙是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正确;C、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该反应中分子数目也发生了改变,由2个HgO分子变为1个O2分子和2个Hg原子,错误;D、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错误。故选 B。3.A、原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30):(1×12):(16×6)=360:12:96,可见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每个原花青素分子由30+12+6=48个原子构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式可知,原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原花青素分子中含有6个氧原子,不是3个氧分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4.(2025·河南·二模)2025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挖莲藕 B.压藕成泥 C.刻藕塑身 D.浴火重生【答案】D【详解】A、挖莲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莲藕压成泥,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刻刀塑肉身,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浴火重生涉及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5.(2025·陕西榆林·一模)我国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1名。(1)敖丙附身哪吒后,施展冰霜绝技使水变成冰,水变成冰后化学性质 (填“改变”或“不变”)。(2)李靖给申公豹的治病药材清单上有三七、红花等中药材。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三七在生长过程中可施用硫酸钾,硫酸钾属于 (填“氮”、“磷”、“钾”或“复合”)肥。(3)石矶娘娘的真身由玄武岩构成。玄武岩熔化后的主要化学物质有氧化铁、氧化钙和氧化镁等,这三种物质的相同之处是 (只写一条)。【答案】(1)不变(2) 3:4 钾(3)都属于氧化物【详解】(1)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因为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所以水结成冰后化学性质不变;(2)三七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硫酸钾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3)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6.(2025·陕西西安·二模)《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国产动画的新里程碑。(1)敖丙使用“盘龙冰锤”可将水凝结成冰。水结成冰后,分子 (填“停止运动”或“仍在运动”)。(2)当哪吒的火尖枪发射火焰时,敖丙使用冰系法术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3)哪吒的战袍参考了蜀绣的精美针法和绚丽色彩,蜀绣所用的蚕丝属于天然纤维。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简单化学方法是 。【答案】(1)仍在运动(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抽丝点燃,闻气味【详解】(1)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分子的运动不会停止,当水凝固成冰后分子仍然是运动的,故填写:仍在运动。(2)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敖丙使用冰系法术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填写: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区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方法很多,用燃烧法鉴别比较简单,即抽丝点燃,闻气味,故填写:抽丝点燃,闻气味。7.(2025·陕西咸阳·二模)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大放异彩,票房和口碑双丰收。(1))以“哪吒”和“敖丙”的形象制作的周边产品深受年轻人喜欢,其中徽章主要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2)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是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3)小西之前收集的电影票在几个月后字迹已模糊,原来电影票是热敏纸打印的,不耐高温且摩擦易损坏。但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却能流传至今,是因为 。【答案】(1)金属材料(2)(3)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详解】(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故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2)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化学式为Al2O3,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且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墨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则用墨书写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古代文学--诗词歌赋、成语等古代文学与化学是看似截然不同与毫无关系的两个领域,但实际上两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所交流交融,有着互相映衬的微妙关系。很多文学作品中隐含着丰富有趣的化学知识,甚至还存在非常巧妙的结合,化学元素和概念也常被运用到文本的情感表达中,起着隐喻、象征、反映某些社会现象的重要作用。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化学元素的加入使得文学表达的方式和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具象化地理解作品中的主旨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主题。1.(2025·重庆·一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代表,下列诗词所描述的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千里江陵一日还 B.春风得意马蹄急C.蜡炬成灰泪始干 D.飞流直下三千尺【答案】C【详解】A、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表示速度快,没有新物质产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春风得意马蹄急,没有新物质产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该选项符合题意;D、飞流直下三千尺,不涉及新物质产生,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4-25九年级下·山东东营·阶段练习)下列诗句中描述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答案】C【详解】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描述的是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这里的 “紫烟” 是由于光的散射等物理现象产生的,瀑布下落只是水的位置发生改变,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描绘的是一夜大雪过后,树上挂满雪花,就像梨花盛开一样;雪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爆竹爆炸,涉及火药的燃烧,火药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意思是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去除泥沙才能得到黄金;淘金过程只是将金从沙中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5·贵州六盘水·一模)宋朝诗人卢梅坡《雪梅·其一》有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答案】C【详解】能闻到梅香的原因是具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四处逸散;该现象与分子的质量、体积、分子之间间隔无关。故选C。4.(2025·陕西咸阳·二模)下列成语或典故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盲人摸象 C.草船借箭 D.火烧赤壁【答案】D【详解】A、刻舟求剑,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盲人摸象,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草船借箭,是箭插在草船上,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火烧赤壁,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古代科学技术--冶金、陶瓷,如《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2014 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意见》,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2021年1月,教育部为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发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有机融人课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化学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为达成“教-学-评”的高度一致性,以近五年全国 20个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为研究内容,对试题中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情境素材展开分析研究,探究传统文化在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特征及趋势,为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方向1.(2025·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为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答案】C【详解】“抽薪止沸,翦草除根” 中,“抽薪” 意思是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柴火是可燃物,抽掉柴火就是清除了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翦草除根” 是除去草的根部,草是可燃物,除去根部也是清除可燃物来防止其燃烧。故选:C。2.(2025·重庆垫江·模拟预测)《天工开物》中记载:“凡朱砂(主要成分为)、水银()、银朱(),原同一物。…唯粗次朱砂以升炼水银,而水银又升银朱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属于单质 B.“银朱”由两种元素组成C.“水银又升银朱”的过程是分解反应 D.“原同一物”指三种物质都含有汞元素【答案】C【详解】A、“水银”为金属汞,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B、银朱(HgS)是由汞、硫两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水银又升银朱”的过程为汞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同一物”指三种物质都含有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2025·江苏宿迁·一模)《天工开物》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思想。书中记载了银朱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1)水银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2)“研磨”时,水银与石亭脂充分反应生成银朱,化学方程式为 。(3)“加热”时,银朱 (填“升华”或“凝华”),再经“蘸水擦盏”形成粉末贴于泥罐内壁,达到银朱从混合物中 的目的。(4)为使燃烧更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1)金属(2)(3) 升华 分离提纯(4)鼓入充足的氧气【详解】(1)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2)研磨”时,水银与石亭脂充分反应生成银朱,即汞和硫在研磨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加热时,银朱会由固态变为气态,会升华,再经“蘸水擦盏”形成粉末贴于泥罐内壁,达到银朱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的目的;(4)为使燃烧更充分,可采取的措施是鼓入充足的氧气,促进燃烧。4.(2025·广东惠州·模拟预测)我国人民有着丰富的劳动智慧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生产硫磺(S)的过程(如图所示)。 (1)硫磺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熔炉周围堆砌煤饼,利用煤饼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热量,使FeS2受热分解产生FeS和S蒸气,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蒸气从熔炉进入钵孟得到液态硫,与下列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原理相似。A.过滤 B.吸附 C.冷凝(4)S蒸气有毒,生产过程将熔炉密封的主要原因是 。(5)现代工艺生产硫,还进一步用CO将FeS转化为S,与古代方法对比,该工艺的突出优点是 。【答案】(1)纯净物(2) 释放(3)C(4)防止生成的S蒸气逸出,造成污染和原料的浪费(5)能提高硫的产率【详解】(1)硫磺是由硫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一种物质,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可知硫磺属于纯净物。(2)煤饼燃烧会释放热量;FeS2受热分解生成FeS和S蒸气,化学方程式为。(3)S蒸气从熔炉进入钵盂得到液态硫,是气态的硫变为液态的硫,这一过程与冷凝原理相似,冷凝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而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杂质等,均不符合此过程。故选C。(4)因为S蒸气有毒,若熔炉不密封,S蒸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既会造成空气污染,又会造成原料的浪费,所以要将熔炉密封。(5)古代方法中FeS2分解部分硫元素转化为S蒸气,而现代工艺用CO将FeS进一步转化为S,相比古代方法可提高硫的产率。5.(2025·陕西榆林·模拟预测)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出中国智慧,其中也蕴含了不少化学知识。(1)陆羽的《茶经》中明确提到,泡茶的山水特指自然之山泉水。山泉水中的硅酸(H2SiO3)有益人体健康,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2)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了明矾净水的方法。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3)《本草纲目》记载:“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向粮食中加入酒曲发酵酿酒,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1)+4/+4价(2)使水中悬浮的杂质较快沉降(3)化学【详解】(1)硅酸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1)×2+ x+(-2)×3=0,得x=+4价,故填:故填:+4或+4价;(2)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的杂质使其较快沉降,故填:使水中悬浮的杂质较快沉降;(3)向粮食中加入酒曲发酵,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6.(2025·广东揭阳·二模)《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1)打造金箔:“凡金质至重,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 。(2)制作海盐:“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其中“多者十二三眼”从充分燃烧的角度分析,增多灶眼的目的是 。与“滚沸延及成盐”原理相仿的是实验操作是 。(3)湿法炼铜:“铁器浮于胆矾(主要成分为CuSO4)水中,即成铜色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生石灰的制服和应用:“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生石灰制取过程中,煤饼的作用是: ;写出一种生石灰的用途是 。【答案】(1)稳定/不活泼(2) 使燃料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从而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蒸发结晶(3)Fe+CuSO4=FeSO4+Cu(4) 燃烧产生高温,使石灰石分解 作干燥剂(合理即可)【详解】(1)“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 说明黄金在通常情况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2)“多者十二三眼” 从充分燃烧的角度分析,增多灶眼可以使燃料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从而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滚沸延及成盐” 是通过加热使水蒸发,从而使盐结晶析出,与之原理相仿的实验操作是蒸发结晶;(3)“铁器浮于胆矾(主要成分为CuSO4)水中,即成铜色也”,这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4)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石灰石(Ca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煤饼的作用是燃烧产生高温,使石灰石分解;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吸收水分,可用作干燥剂。传统节日---春节、二十四节气等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1.(2025·河南信阳·模拟预测)2025央视春晚“宇树机器人”精彩一跳,让世人看到机器人正在重塑人类生活,其中镓的作用不可替代。下图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C.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D.镓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答案】D【详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31=2+x+18+3,得x=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镓的原子序数为31,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故选项说法正确;D、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2.(2025·河南商丘·二模)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下列月饼的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调制馅料 B.和面制坯 C.压模成型 D.烘焙烤熟【答案】D【详解】A、调制馅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和面制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压模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烘焙烤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3.(2025·河南周口·二模)2025年的春节是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下列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扫房子 B.贴春联 C.放烟花 D.猜灯谜【答案】C【详解】A、扫房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贴春联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D、猜灯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5·安徽淮北·一模)2025年春晚舞蹈《喜上枝头》展现了演员们穿着轻盈而鲜艳的服装,这让我们思考现代材料科学的进步聚酯纤维(PET)因其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被广泛用于制作舞台服装。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C8H6O4)和乙二醇为原料制成的,对于其原料对苯二甲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苯二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B.对苯二甲酸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C.对苯二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对苯二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答案】D【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对苯二甲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错误;B、对苯二甲酸是由对苯二甲酸分子构成,一个对苯二甲酸分子由8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不能直接说对苯二甲酸由这些原子构成,错误;C、对苯二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8):(1×6):(16×4)=96:6:64,可见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而不是氧元素,错误;D、对苯二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6+16×4=96+6+64=166,正确。故选D。5.(2025·河北邯郸·二模)中国传统习俗凝聚着传统文化精华,让我们从化学视角认识节日习俗。(1)元宵节——“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在农村,人们习惯燃烧木材在铁锅中煮汤圆。蒸煮过程中人们摇动扇子使木材燃烧更剧烈,其化学原理是 。(2)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能闻到艾草的香味,是因为 (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3)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守岁、拜年、舞狮等,网红花炮“加特林”中添加高氯酸钾(KClO4)作氧化剂,求出该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为木材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2)分子不断运动(3)+7【详解】(1)氧气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蒸煮过程中人们摇动扇子使木材燃烧更剧烈,其化学原理是为木材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2)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故能闻到艾草的香味;(3)高氯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1+a-8=0,a=+7,故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45.(2025·广东深圳·一模)2024年12月4日,春节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年。燃放烟花爆竹是庆祝春节的传统方式之一,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烟花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某品牌爆竹燃放产生哪些气体?【资料卡片】①传统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S)、木炭(C)、硝酸钾();②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闻到刺激性气味;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与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品红溶液发生反应使其褪色。【作出猜想】(1)猜想Ⅰ:气体成分是猜想Ⅱ:气体成分是猜想Ⅲ:气体成分是 。(2)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Ⅰ不成立,原因是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余下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实验中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3)装置B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验证】(4)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猜想Ⅲ成立【反思评价】(5)①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明提出可以将A、C装置调换顺序,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原因。 。【思维拓展】(6)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答案】(1)和(2) 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而CO2无味(3)检验是否除尽(4) 装置 A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装置 B 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 不可行,因为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调换后无法判断气体成分有无(6)会造成空气污染(或形成酸雨等合理答案)【详解】(1)根据前面两个猜想分别是CO2、SO2,那么综合考虑,猜想 Ⅲ 是两种气体都有,即CO2和SO2。(2)资料中提到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闻到刺激性气味,CO2是无色无味气体,所以仅为CO2不符合实际情况。(3)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装置 A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除去SO2,装置 B 中品红溶液用于检验经过 A 装置后SO2是否被除尽,若不褪色说明SO2已除尽。(4)猜想 Ⅲ 成立,即气体是CO2和SO2,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经过 A 装置SO2被除去后 B 中品红溶液不褪色,CO2能使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现象是装置 A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装置 B 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①装置 C 中是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H2O,化学方程式为。②因为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 A、C 装置调换顺序,就无法确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还是SO2,无法判断气体成分有无CO2,所以不可行。(6)SO2会造成空气污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所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对环境危害是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等。艺术作品--书法绘画,如《千里江山图》等《千里江山图》是北宋代王希孟的书画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将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舍草庵等静景穿插捕鱼划船赶集等动景,恰到好处,刻画细微,人物栩栩如生。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色彩形成反差对比。用赭色为衬托,使石青,石绿颜色在对比中更加鲜亮夺目。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而这幅山水画历经千年风雨仍旧色彩鲜艳的秘密就在它的颜料中:他们的原料多为天然矿石或植物磨制而成,这些矿石大多色泽纯净,色彩稳定,耐受阳光和温度的变化,因而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鲜艳不褪色。1.(2025·湖南·模拟预测)《清明上河图》是我中华之瑰宝,该画采用水墨线条勾勒轮廓,距今近1000年,它保存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水墨线条含有碳单质,现今碳单质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单质均由原子构成 B.CO和不可以相互转化C.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和CO均是空气污染物【答案】C【详解】A、碳的单质并非均由原子构成,例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而是由分子构成,故错误;B、CO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和可以相互转化,故错误;C、《清明上河图》采用水墨线条勾勒轮廓,距今近1000年,它保存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水墨线条含有碳单质,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正确;D、是温室气体,排放过量会加剧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CO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故选C。2.(2024·河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答案】D【详解】A、捶打织品是改变织品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梳理丝线,改变了丝线的缠绕状态,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缝制衣物,改变了丝线的空间位置,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烧炭熨烫,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D。3.(2025·陕西咸阳·二模)“国风秦韵——陕西非遗精品展”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办。(1)农民画:《房子半边盖》、《关中九大怪》等农民画体现了韵味十足的关中文化。某些画作在创作时会使用丙烯颜料,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剪纸:活动中展出了《平安富贵》、《十二生肖》等剪纸画,剪纸时一般会使用铁质剪刀,日常生活中防止铁质剪刀生锈的方法是 。(3)布艺:布老虎和绣鞋等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相继展出,将布料制成布老虎、绣鞋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1)1:2(2)保持剪刀表面清洁干燥(合理即可)(3)物理【详解】(1)由丙烯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6=1:2;(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日常生活中防止铁质剪刀生锈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保持剪刀表面清洁干燥(使铁与水隔绝);用完后擦干并涂上一层油(隔绝氧气和水)等;(3)将布料制成布老虎、绣鞋的过程中,只是布料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4.(2025·江西·二模)春晚《满庭芳·国色》节目点燃了国人复古寻色的热潮,其中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代表红、白、黄、青、黑传统五色。(1)群青:是一种品贵的高级颜料,古代是用贵重的青金石中研磨制成的。青金石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这些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填元素名称)(2)朱砂可制成鲜红色颜料,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和S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2)。硫化汞的化学式为 。(3)凝脂:降低原料中含铁氧化物含量,实现从青瓷到凝脂似玉的白瓷。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a点表示物质的类别是 ,c点的化学式是 。【答案】(1)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钠、铝(2)HgS(3) 单质 FeO【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青金石中含Na、Al、Si、S、Cl、O等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这些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元素名称中含有“钅”字旁的是金属元素(金、汞除外),则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钠、铝元素;(2)硫化汞(Hg和S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2),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硫化汞的化学式为HgS;(3)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a点表示的物质化合价为0,物质类别是单质;c点表示的物质是含有+2价铁元素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FeO。蛇年春晚吉祥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12月2日发布了本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吉祥物“巳升升”。这一可爱的吉祥物不仅传递了如意安康的祝福,还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整体造型参考了古老的甲骨文“巳”字,结合“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显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1.(2025·湖北十堰·二模)央视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已升升”,“已升升”的眉眼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臣字目。青铜是铜锡合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混合物 B.青铜加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C.青铜比锡的硬度大 D.青铜属于金属材料【答案】B【详解】A、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锡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氢,青铜中含有的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将青铜加入稀盐酸中会有气泡产生 ,该选项说法错误;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青铜是铜锡合金,所以青铜比锡的硬度大,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2.(2025·云南红河·一模)2025春晚官方吉祥物“巳升升”的背部,设计巧妙地运用了景泰蓝工艺,勾勒出缠枝纹,寓意“生生不息”。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景泰蓝制作这一我国传统手工技艺,其制作过程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裁剪:裁剪铜板 B.掐丝:铜丝掐成图案C.烧蓝:烧制釉料 D.磨光:将制品打磨光亮【答案】C【详解】A、裁剪铜板,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铜丝掐成图案,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釉料,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将制品打磨光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航天科技类“神州”“嫦娥”系列飞船。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展开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探索之旅。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加固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1.(2025·广东梅州·一模)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次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次展现。信息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发射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助推剂,有利于环境保护。信息2: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内部的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信息3:主电源储能电池由锅镍电池更改为锂电池。其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高倍率充电更佳,还能为整船减重约50公斤。信息4:液氧煤油、液氧甲烷也是常见的二种液体火箭推进剂。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2)从环保角度考虑,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3)写出净化罐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x=3B.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易失去电子D.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5)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炼制而成,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氢气等C.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6)液氧甲烷推进剂燃烧效率高,甲烷(CH4)和液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N2(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4)D(5)B(6)【详解】(1)天和核心舱内气体组成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2)液氢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没有有害气体或污染物生成,所以从环保角度看,其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根据信息,过氧化钠(Na2O2)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4)A、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根据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锂原子质子数为3,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所以x=3,A 正确;B、锂元素名称带有 “钅” 字旁,属于金属元素,B 正确;C、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且没有排满,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 正确;D、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元素的周期数,锂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不是第三周期,D 错误。故选D。(5)A、石油是古代生物遗体经过漫长复杂变化形成的,在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 正确;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天然气,氢气不属于化石燃料,B 错误;C、石油可通过炼制得到多种化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C 正确。故选B。(6)甲烷(CH4)和液氧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2025·江西·一模)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各项任务。空间站中,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I.从地球上带上去一般情况下,空间站的氧气主要来源是地面携带的高压氧气瓶、氧气发生器等。(1)氧气在高压条件下压缩成液态,这个过程中, (选填“分子本身”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2)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而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因此利用分子筛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 (选填“>”或“<)。II.在天宫空间站中制出来(3)空间站能利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制取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5)科学家设计了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水一氧一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B.若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其他气体,则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处理C.人体代谢产物(包括尿液等)中的水,经过处理,可用于航天员的饮用、洗澡和食品加水等用途D.地球上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和空间站内的水、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答案】(1)分子间的间隔(2)>(3)2CO2+2Na2O2=2Na2CO3+O2↑(4)航天员的呼吸(5)D【详解】(1)氧气在高压条件下压缩成液态,这个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2)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而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由此可知,氮气分子大于氧气分子;(3)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4)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航天员的呼吸作用;(5)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故选项说法正确;B、若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其他气体,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经过处理,可用于航天员的饮用、洗澡和食品加水等用途,故选项说法正确;D、.地球上的水、氧气、二氧化碳和空间站内的水、氧气、二氧化碳是同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3.(2025·吉林延边·一模)2024年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回答下列问题。(1)发射该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燃料)和四氧化二氮(助燃剂),二者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航天员呼吸需要的氧气来自水的电解,电解水时 (填“正”或“负”)极产生氧气。(3)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异味,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答案】(1)放出(2)正(3)吸附【详解】(1)偏二甲肼(燃料)和四氧化二氮(助燃剂)的反应是为火箭发射提供动力的化学反应,偏二甲肼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属于放热反应,所以二者反应放出热量。(2)在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氢气,即 “正氧负氢” ,所以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等。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异味,正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2025·陕西西安·一模)2024年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宇航员所乘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地球家园。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1)“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电解水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