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田某(16周岁)在与同学姜某的冲突中,造成姜某重伤死亡。人民法院鉴于田某是未成年人,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未成年人犯罪也应承担责任
②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学会珍惜
③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受到刑罚处罚
④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国家审判权,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刑罚处罚。该项规定(  )
①有利于维护考试公平、促进教育公平
②有利于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③惩治不诚信行为,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④能够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与如图主题相符的法律修正案是(  )
A. 选举法修正案 B. 著作权法修正案
C.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 D. 保守国家秘密法修正案
课间活动,陈浩在扔沙包时,不小心打到了马磊的眼睛,花费治疗费3200元,后因赔偿事宜,马磊将陈浩和学校一同诉至人民法院。后经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据此完成第11、12题。
4.上述案例中的这种调解方式属于(  )
A. 人民调解 B. 司法调解 C. 行政仲裁 D. 行政调解
5.上述案例启示我们,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正确做法是(  )
A.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 大哭大闹,不达目的不罢体
C. 寻找机会,打击报复 D.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选项中符合平等精神的有(  )
①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②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
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部分人成为低收入者
④我们公司不招收女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小乐是个热心的人,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都热情相助。学期末每个班级评选五名班级之星,小乐最终未被选上尽管自己做了好事鄙视为了评选什么“星”,但小乐还是高兴不起来。小乐的几个同学觉得这次评选不公平。如果你是小乐的同学,你会对他说(  )
①公平是相对而言的,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②对待不公平,我们可以吊证思维方式,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
③太不公平了,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要帮忙了④对待公平,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义的传统。下列最能体现正义感的诗句是(  )
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是2019年“两会”提出的部分目标,其中符合“平等”主题的是(  )
①坚持内外资一致,一视同仁
②让更多急救药进入医保
③对行政不作为人员都要坚决追责
④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阅读材料,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公民都受法律约束,不允许有超过法律规定的任何特权
②所有公民在司法上平等,在实施、适用法律上平等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仅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
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适用范围内的平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对此,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
A. 知法守法,用法律维护公民相同的权利
B. 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C. 认真学习,践行平等只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D. 积极维护,用各种手段抵制不平等行为
不自由,毋宁死,这是一个问题吗?这还真是一个问题。完成22~23题。
12.针对漫画中风筝的困惑,下列观点能帮助风筝做出正确选择的有(  )
①风儿:应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飞翔,不受束缚
②云儿:飞翔的自由不是绝对的,需要线的牵引
③燕子:挣脱线的束缚看似自由了,但再也不能拥抱蓝天
④大雁:线虽然限制了你的自由,但你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在车厢里吃食物,并将食物残渣随意吐在车厢里;在车厢里酗酒,并且违反规定吸烟;不配合工作人员,拒绝进行安检……近来此类不文明行为不断涌现,且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人都将自己的行为看作理所当然,自己的“自由”。你应该劝告这些人(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
②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③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④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4.材料一:我国选举法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城乡选民实行同票同权。经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决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代表名额可以另加百分之五。
材料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为85%,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比147%。
以下对这一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一次选举一人一票说明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城乡“同票同权”有利于保证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③选举法规定适当增加少数民族代表,说明要实现公平,就需要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选举实践中,少数民族代表占比高于其人口占比,说明选举的结果违背了公平原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私家车主胡某因交通违规,驾照被扣除6分,他通过“熟人关系”花费3000元钱免除了扣分处罚。面对他人指责,胡某振振有词:“花钱“买分’,是我的自由!”对于胡某的言行,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自由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进行
B. 公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
C. 只要不损害公众利益,自由权利可以任意行使
D. 维护正义、拥有正义感,应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16.下列行为能体现公平正义的是(  )
①明明和父母经常去看望奶奶
②小丽告诉爸爸开车要避让行人
③小王砸了门口卖假货的商店
④小强告诉老师同桌没有交作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如图所示三组图片,共同的寓意是(  )
A. 诚信与责任 B. 公平与公正 C. 平等与尊重 D. 礼貌与自信
18.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同学们对教育部通知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手机是公民合法财产,规定侵犯了公民合法财产权
②使用手机是公民的自由,要遵循有关制度规定
③自由不应该受到束缚和限制,应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④自觉合理使用手机,彰显理性的力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9.漫画《失信者》理解正确的是(  )
A. 不讲诚信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B. 能够杜绝失信行为
C. 维护社会公正,促进诚信建设 D. 能够使每个人都成为讲诚信的人
20.调查显示,在求职过程中,42%的女性曾遭受过性别歧视;在晋升、薪酬和培训中,50%、34%和12.4%的女性曾遭受过性别歧视,这说明(  )
A. 社会上没有公平可言 B.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
C.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不可及的 D.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是一句空话
21.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地分蛋糕而争执不下。这时,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其中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A. 只有做到绝对平均才能实现公平 B. 只有做到将心比心才能实现公平
C. 只有正义的规则、制度才能实现公平 D. 只有付出与收获一样多才能实现公平
22.13岁的小李偷骑家长的摩托车闯红灯被交警发现,只是进行了批评教育就让家长带回。交警的行为(  )
A. 是缺乏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表现 B. 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 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 违背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要求
23.小勇在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注:公筷可防止可能的疾病相互传染,通常指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见图),当表弟劝说他时,他镇定地说:“亲友之间不用公筷不要紧,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勇的话说明他没有认识到(  )
A. 遵守规则只能靠自律
B. 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C. 应当选择性遵守规则
D. 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于2020年5月1日起生效。根据其中的规定,今后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可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这提醒我们(  )
A. 拥有自由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B. 从此以后,在网络中不再享有真正的自由
C. 随着法律的完善,公民的自由权利不断减少
D.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25.吴凯和赵立两人是同班同学。吴凯语文学的好,赵立数学的好,两人于是口头协议:两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过一段s时间后,两人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此有下列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只有做了我们该做的,才可能获得自己该得的
②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③我们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他人不公平
④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公平合作。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二、分析说明题
26.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某校七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了主题为“与法同行”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学习小组准备开展法律知多少校园调查活动,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环节:
①撰写调查报告②分析和整理资料③搜集资料,实施调查④设计调查方案
(1) 按照调查活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______
◆调查中,学习小组通过上网搜集到如下新闻: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高空抛物坠物致人伤害,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因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之外,该建筑物使用人(即整栋楼住户)都要给予受害人补偿,补偿后发现侵权人,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2) 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 ______ 和 ______ 作用。
◆小组同学还围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3) 请说说你的观点。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活动最后,大家以“建设法治中国,从我做起”为话题,纷纷留言。
(4) 请你把留言板的内容补充完整。
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______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______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______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链接
日前,重庆市教委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不得按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班,均衡配置教学师资。《通知》还提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运用公平的知识,请你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A
2.B
3.A
4~5.B、D
6.B
7.D
8.D
9.D
10~11.B、B
12~13.B、D
14.B
15.C
16.B
17.C
18.D
19.C
20.B
21.C
22.C
23.B
24.D
25.D
26.【小题1】④③②①
【小题2】规范,保护
【小题4】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宣扬法治精神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学会依法办事,通过法治形式表达合法的诉求和愿望,以解决问题,并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等。
27.该题考查社会公平等内容。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题文中重庆市教委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公平的重要性,依据课本内容可从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公平有利于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漫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2)重庆市教委采取这一措施,是因为: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人民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公平有利于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