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30页) 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30页) 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四单元 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涵盖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
图1 “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
问题:
协调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是主要针对我国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哪些问题提出来的 如何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开放发展
绿色发展
共享发展
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课程标准
1、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区域认知)
2、依据所学说说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分析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采取的措施。(地理实践力)
4、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意义。(人地协调观)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合作探究1
早期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则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读书P86页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1、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
2、实现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3、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消除地区壁垒。
4、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开发的资源环境代价。
想一想:如何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答: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内部统筹与区域之间的协作统一。
区域协调发展
生产要素
利益群体
资源互补
产业关联
文化相通
生产要素区域间流动
扩大分工协作
区域内部统筹
目标、行动的协同
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区域之间协作
共同发展
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
图4-1-2 中国扶贫宣传画
读书P87页知识窗,说一说东西部结对协作的五大任务。
答:一、开展产业合作,
二、组织劳务协作,
三、加强人才支援,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
五是动员社会参与。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小楼鳞次栉比,马路宽阔整洁……闽宁镇是永宁县的一个纯移民镇。经过23年的发展,贺兰山下这片昔日荒无人烟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现已成为移民安居乐业的特色小镇,创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并能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合作探究2
读书P87页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①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各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
③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区域水平的整体提高。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欧洲联盟成员国间的协作
答: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欧盟先后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贸易政策、农业和渔业政策,统一了内部大市场;建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在欧元区内统一了货币;同时,在外交、安全、司法、内务等领域也逐步实现一体化。
读书P88页,说一说欧盟的宗旨。
图4-1-3 欧盟总部
请你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谈谈英国脱欧可能产生的长远负面影响
对英国:国际地位将受到影响;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及资金避风港的地位将下降;在环境、安全和贸易等众多跨国事务中被边缘化。
对欧盟其他成员国:蒙受交易成本上升的巨大损失等。
读书P88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条件。
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重点领域 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从京津冀区域内部和区域整体两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意义。
图4-1-4 京津冀区域
1.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条件。
图4-1-4 京津冀区域
答:地缘相接、地域一体、交往半径相宜;人缘相亲、文化一脉;资源、人才、技品鬼《东有射术、资金等优势互补;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大都市辐射作用等。
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重点领域 收集相关资料,说说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图4-1-4 京津冀区域
答:重点领域:产业协作分工;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具体措施:积极、稳妥、有序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规划和建设雄安新区;高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交通一体化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3.从京津冀区域内部和区域整体两个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意义。
答:区域内部意义:有助于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根治“大城市病”;极大地改变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给相对落后的河北、天津两地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大气环境治理,改进区域生态环境;开启了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新征程。
区域整体意义: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有助于构建创新型区域经济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有助于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国际资争力的多层次产业集群;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培相协调;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促进会国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区域协调发展
内涵
现实意义
区域之间协作
区域内部统筹
概念
区域差异是造成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前提条件。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在要素流动中的地位。下图示意3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流动关系,图中箭头代表不同类别要素的流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工业制成品的箭头是( )
A.Ab B.bc C.Cd D.de
2.图中f代表的区域要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劳动力 D.农产品
B
A
长江穿南京而过,南京市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长江上建桥前,南京城市发展集中于长江以南,轮渡是长江南北两岸联系的重要方式,此为“背江发展”阶段;随着南京长江大桥等多座跨江大桥贯通,江北人口密度迅速增加,此为“跨江发展”阶段;当前,南京市进入“拥江发展”阶段,将长江作为城市区域的一部分整体规划建设。
3.早期,轮渡是南京长江两岸联系的重要方式,主要是因为( )
A.长江南北两岸距离近 B.当地轮渡产业发达
C.没有建设跨江大桥 D.当地河道纵横
4.南京城市发展阶段由“背江发展”到“拥江发展”,表明长江( )
A.供水功能日趋重要 B.两岸联系更加紧密
C.交通价值逐渐减小 D.不再成为两岸阻隔
C
B
长江穿南京而过,南京市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长江上建桥前,南京城市发展集中于长江以南,轮渡是长江南北两岸联系的重要方式,此为“背江发展”阶段;随着南京长江大桥等多座跨江大桥贯通,江北人口密度迅速增加,此为“跨江发展”阶段;当前,南京市进入“拥江发展”阶段,将长江作为城市区域的一部分整体规划建设。
5.在河运发达的今天,首座南京跨江大桥已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交通阻碍,其主要原因有( )
①大桥跨度较大②大桥桥下空间较小③船舶大型化的发展④大桥年久失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