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 学年度下七年级第二次阶段性学情诊断历 史 试 卷满分:50 分 时长:3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对应的对应选项涂黑。)1.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大运河的中心是( )A. 涿郡 B. 洛阳 C. 江都 D. 余杭2. 下列制度与“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有直接关联的是(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3. 他的诗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忧国忧民,反映了社会现实,后人称他的诗是“诗史”,他是唐朝大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杜牧4.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的是( )A. 阿倍仲麻吕 B. 姚崇 C. 宋璟 D. 鉴真5. 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6. 武则天在科举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突出贡献是( )A. 创立科举制 B. 增设进士科目 C. 创设殿试制 D. 提高进士地位7. 得到周边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尊封为“天可汗”的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8.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A. 苏轼 B. 汤显祖 C. 马致远 D. 关汉卿9.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科技成就就在北宋时期取得的是(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曲辕犁的发明和推广C.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 指南针处传到欧洲10. 驿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古代陆路交通发达的重要表现,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的封建王朝的是(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11. 某同学制作了历史时序图。图中空格处应该是A.五代十国 B.武则天统治 C.澶渊之盟 D.隋朝灭亡12.“文死谏,武死战”是古代文臣武将的无上光荣。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进谏 200多次,被太宗皇帝称为“镜子”。这位大臣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第 1 页 共 5 页13.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在唐玄宗统治中后期 ②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任用有才能的姚崇、宋璟等人为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唐朝时期中国古代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逐渐推广 ②一些实力雄厚的商帮逐渐形成③都城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④造型精美的唐三彩日益闻名中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5.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吐蕃位于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6.唐朝的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下面关于唐朝文学艺术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唐朝诗坛的双璧B.唐朝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修等C.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D.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人物画形神具备17.小组合作是学习历史学科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某合作小组在探究我国古代一项政策时,搜集到下列资料,该小组探究主题应该是( )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到达中国。资 料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天竺,回国后由弟子记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 珍贵文献。A.对外关系 B.社会风貌 C.经济繁荣 D.民族关系18.2022 年 2 月 6 日,中国女足获得第 20 届女足亚洲杯冠军。足球这项运动起源于中国。南阳出土的汉代女子蹴鞠的画像砖,说明我国女子早在汉代就已接触足球表演。尤其是唐代第 2 页 共 5 页尚武风气盛行,女子蹴鞠成为一种风尚。据此可见,唐代女子蹴鞠成为一种风尚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蹴鞠运动B.经济繁荣促进体育发展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C.社会风气的包容开放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D.儒家思想受到巨大冲击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19.右边表格所深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B.中国正在走向统一 C.五代时期国家陷于四分五裂 D.原有朝代再次复兴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20.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B.保持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D.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21.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和亲会盟 C.重文轻武 D.王安石变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中国 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将开创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在我国宋元时期时负责监察职能的 是( )A.枢密院 B.三司使 C.中书省 D.御史台23.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宋太祖24.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25.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越窑 B.汝窑 C.景德镇 D.定窑26.两宋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布政使 C.通判 D.盐运使27.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黄巢 B.史思明 C.安禄山 D.朱温28.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下列有关元朝统一过程中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A.④②③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29.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右图中 应填写的民族是( )第 3 页 共 5 页A.回部 B.土尔扈特部 C.突厥 D.回族30.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政权是( )A.辽 B.夏 C.金 D.元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 31 题 10 分,第 32 题 10 分)31.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开元年间,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材料二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材料三 元朝疆域辽阔,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节度使出现在什么时期 (1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节度使有什么权力 (2 分)(2)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宋太祖设置哪一官职来分知州的权力?(1 分)设置了何种官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1 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1 分)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台湾和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分别是什么?(2 分)(4)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元朝相比,宋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2 分)32. 经济活动是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项目 表现农业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①___,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海外贸易 宋代的②____、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材料二: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 ——《东京梦华录》材料三: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交子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1)材料一中: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2 分)(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都市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什么?(2 分)(3)宋代黄河、长江以及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哪两个城市?城市里都市生第 4 页 共 5 页活繁荣,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什么?(3 分)(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交子产生的原因。(3 分)第 5 页 共 5 页历史选择题(30 分)(考生须用 2B 铅笔填涂)1 a b c d 7 a b c d 13 a b c d 19 a b c d 25 a b c d2 a b c d 8 a b c d 14 a b c d 20 a b c d 26 a b c d3 a b c d 9 a b c d 15 a b c d 21 a b c d 27 a b c d4 a b c d 10 a b c d 16 a b c d 22 a b c d 28 a b c d5 a b c d 11 a b c d 17 a b c d 23 a b c d 29 a b c d6 a b c d 12 a b c d 18 a b c d 24 a b c d 30 a b c d历史非选题(考生须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31.(10 分)(1)(3 分)(2)(2 分)(3)(3 分)(4)(2 分)32.(10 分)(1)(2 分)① ②(2)(2 分)(3)(3 分)(4)(3 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答题卡A4.docx 历史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