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达标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烟花爆竹可能带来安全、环境等问题。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  )
2.野外烧烤结束后,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撤走剩余木炭     B.用水浇灭火堆
C.对火堆置之不理   D.用沙土盖灭火堆
3.《本草纲目》记载:“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雄黄是四硫化四砷(As4S4)的俗称,As4S4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被氧化为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s4S4+7O22As2O3+xSO2。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2KClO32KCl+3O2↑
C.C+CO2CO
D.CO2+Ca(OH)2===H2O+CaCO3
5.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 g水受热形成m g水蒸气
B.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C.10 g食盐溶于70 g水中得到80 g食盐水
D.煤燃烧留下的煤灰比原煤的质量小
6.推拉风箱的拉杆,将空气吹入火炉底部,能使炉中柴火旺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5QHJJ-35.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35.tif" \* MERGEFORMATINET
A.推拉风箱可为柴的燃烧提供充足氧气
B.柴的完全燃烧能够提供更高的温度
C.火炉中的柴燃烧得更旺是因为降低了柴的着火点
D.推拉风箱能提高柴的燃烧效率,节约燃料
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则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则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可以燃烧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同一条件下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通过反应Ⅰ可以制取燃料甲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5QHJJ-36.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36.tif" \* MERGEFORMATINET
A.反应Ⅰ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B.两个反应中均有水产生
C.甲醇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H3OH
D.反应Ⅱ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9.在某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022-9HXsj5-8.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022-9HXsj5-8.tif" \* MERGEFORMATINET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物甲、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0.工业上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INCLUDEPICTURE"25QHJJ-37.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37.tif" \* MERGEFORMATINET
B.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O2的分子数之比为1∶2
C.理论上,O2、H2O足量可以将NO全部转化为HNO3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H2O===HNO3+N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11.(14分)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必备的语言工具。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入空格内)。
①____C2H4+____O2____H2O+____CO2
②____NaOH+____Fe2(SO4)3===____Fe(OH)3↓+____Na2SO4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①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天然气(CH4)制氢的突破,在400 ℃条件下,将天然气与水蒸气直接转化为氢气与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和碱式碳酸锌。利用碳酸锌(ZnCO3)炮制(高温)生成氧化锌(ZnO)时发生分解反应且生成一种氧化物,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自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INCLUDEPICTURE"25QHJJ-38.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38.tif" \* MERGEFORMATINET
(1)火折子是古代的一种取火用具(如图所示),内置带火星的火种及硝、硫黄、磷等物质,使用时打开竹筒,用嘴一吹就复燃。但吹的时候要短促、有力,送气量要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火柴代替火折子,火柴头中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红磷和硫等物质,点燃时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新研发的森林灭火电磁炮,可将装有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炮弹打到森林大火中,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火灾发生,游客进入森林旅游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分)探秘“燃烧”。
【资料1】 ①普通蜡烛材料:石蜡、棉线;②“神奇”蜡烛材料:石蜡、棉线、少量镁粉;③镁粉易发生缓慢氧化而自燃。
(1)点燃一根“神奇”蜡烛,吹灭火焰后会自动复燃。原因是烛心的镁粉继续氧化放热,重新引燃蜡烛。熄灭该“神奇”蜡烛的合理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松烟制墨法:“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即把松枝斩成一定尺寸并覆盖松叶于其上收集黑烟而制墨。
(3)辩证认识“黑烟”
①蜡烛燃烧过程,伴随产生对环境不利的黑烟,此黑烟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松烟制墨法是利用松枝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而制墨。
【资料3】 我国长征二号火箭使用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液态A作助燃剂,常温下燃烧产生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4)根据化学方程式:C2H8N2+2A2CO2↑+4H2O↑+3N2↑,推断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根据以上信息,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14.(16分)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看。如图1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5QHJJ-39.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39.tif" \* MERGEFORMATINET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
②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氯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③反应中,氢气、氯气和氯化氢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从应用角度看。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催化剂MoS2实现低温、高效催化CO2加氢制甲醇(CH3OH),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物质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
INCLUDEPICTURE"25QHJJ-40.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40.tif" \* MERGEFORMATINET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写出CO2加氢制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写一种,写化学式)。
④理论上,光伏发电电解9 kg水可制得H2的质量为________kg,制氢电解水的质量________(填“>”“=”或“<”)燃料电池生成水的质量。
15.(10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已知图2、3装置的气密性均良好,反应前托盘天平已调节平衡。
INCLUDEPICTURE"1+.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1+.tif" \* MERGEFORMATINET
(1)图示实验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时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不偏转”“偏左”或“偏右”)。
(3)乙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托盘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稀盐酸与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托盘天平平衡(软塑料瓶形变忽略不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
16.(14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展开了如下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实验】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该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INCLUDEPICTURE"25QHJJ-41.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41.tif" \* MERGEFORMATINET
【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②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实验分析】(1)图1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热量,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图1中________(填序号)处的现象,可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通过图2中a处的白磷燃烧,b处的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4)图2中a处白磷燃烧后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Y形管内的温度降低  
B.消耗氧气,氧气浓度不足以支持白磷燃烧
C.白磷的着火点升高
(5)该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如下的一组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25QHJJ-42.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42.tif" \* MERGEFORMATINET
A.图3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图4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C.若将图5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任务二:调控运用燃烧
(6)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任务三:燃烧的价值
(7)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社区80%的家庭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做饭,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一天做饭消耗含0.16 kg甲烷的天然气,则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一、1.C 2.C 3.D 4.B 5.D 6.C 7.D 8.B 9.B 10.C
二、11.(1)①1;3;2;2 ②6;1;2;3
(2)①CH4+2H2OCO2+4H2
②N2+O22NO ③ZnCO3ZnO+CO2↑
12.(1)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2)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3)隔绝氧气;严禁烟火(合理即可)
13.(1)剪除烛芯(或用湿抹布盖灭,合理即可)
(2)2Mg+CO22MgO+C
(3)①炭黑 ②不完全 (4)N2O4
(5)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合理即可)
14.(1)①分子 ②1∶1 ③2∶71∶73
(2)①O2 ②CO2+3H2CH3OH+H2O
③CO2(或H2O) ④1;=
15.(1)CaCO3+2HCl===CaCl2+H2O+CO2↑
(2)偏右 (3)气球胀大,装置所受浮力增大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5)密闭容器
16.(1)4P+5O22P2O5;隔绝氧气 (2)①③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B (5)C (6)A
(7)CH4+2O2CO2+2H2O;
解:设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CH4+2O2CO2+2H2O
16 44
0.16 kg x
= x=0.44 kg
答: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44 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