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基础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卷(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想要知道某市2024年5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要搜集的数据是( )。A.2024年各个季度平均气温 B.2024年各月平均气温C.2024年5月每天的平均气温 D.2024年5月1日各时刻的气温2.如图是某商场2019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3.聪聪想用统计图反映自己种植的豌豆苗和豆芽一周内的生长变化情况,比较适合的是( )统计图。A.单式折线 B.单式条形 C.复式折线 D.复式条形4.下面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小林0~18岁身高变化情况 B.阳光小学五年级各班人数情况C.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数量情况 D.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三月份平均气温情况5.《龟兔赛跑》这则童话故事我们非常熟悉,如图的这幅统计图就反映了这个故事情节,根据图中信息,兔子睡觉期间,乌龟行了( )米。21教育网21cnjy.comA.200 B.400 C.500 D.600二、填空题6.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上,用5厘米表示3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 )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 )万元产值。【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7.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现出数量的( ),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 )情况。8.要反映小林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时的身高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表示更合适。9.只需要反映五年级各班人数的多少,选用( )统计图较合适;要统计小华一周1分钟跳绳次数情况,选用( )统计图较合适。10.下图是小明和小亮跳远成绩统计图。(1)小明和小亮第( )次成绩相同,第( )次成绩相差最多。(2)小明的成绩呈( )趋势变化。(3)( )的成绩好一些。小亮第( )次进步最快。11.学校统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应选用( )统计图,了解一个学生一周的体温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21·世纪*教育网12.这是一幅( )统计图,李明这学期数学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 )单元,考了( )分;考得最不理想的是第( )单元,考了( )分,李明的成绩整体呈( )的发展趋势。13.如果要反映某超市两种同类产品在上半年的销售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14.长、宽、高分别是50厘米、40厘米和60厘米的长方体水箱有A、B两个进水管,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两管齐开。如图的折线统计图表示进水情况。(1)( )分钟后,A、B两管同时开。(2)A管每分钟进水( )升。15.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点P从A出发沿顺时针方向运动,速度为1厘米/秒。如图是三角形PAD的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当运动时间为3秒时,三角形PAD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AD长( )厘米,AB长( )厘米。三、判断题16.从折线统计图中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7.当反映数据增减变化情况时,用条形统计图更直观。( )18.折线统计图用高低不同的点来表示数据多少,通过点与点的连线能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 )2-1-c-n-j-y19.亮亮要制作一个2024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他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20.某商店为了清楚地了解第三季度液晶电视机和平板电脑的销售趋势,选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最合适。( )四、解答题21.点亮“夜市经济”,让城市焕发活力。5月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夜市经济”以丰富多样的业态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再次点燃了城市的夜间活力,打造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人间烟火图”。下面是小方家夜间出摊售卖甲、乙两种饮料的一周销售记录。(1)星期几甲、乙两种饮料的销售量相差最大?相差多少瓶?(2)星期一乙种饮料的销售量是甲种饮料的几分之几?(3)结合甲、乙两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请给小方家提供一个进货建议,并说明理由。22.下面是我国1999-2004年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情况统计图。(1)这一幅是( )统计图。(2)( )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相差最大,相差( )亿户。(3)1999-2004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呈现什么变化趋势?23.这是小壮和小亮选拔赛中跳远成绩统计图。小壮和小亮选拔赛中跳远成绩统计图(1)这是一幅( )统计图,纵轴每一格代表( )米。(2)小壮和小亮第1次跳远的成绩相差( )米;第( )次成绩相差最多。(3)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壮的跳远成绩呈( )趋势。(4)你会选择( )去参加比赛。2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某小学一至六年级近视人数统计图:(1)近视人数最多的是( )年级,最少的是( )年级。(2)从总体上看,这所小学近视人数是如何变化的?写在下面空白处。25.下面是某网店销售甲和乙两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纪念品的情况统计图。某网店2021年12月—2022年5月两种纪念品售卖情况统计图(1)( )月甲的销量最多,( )月乙的销量最多。(2)为什么这两个月纪念品销量最多?请说明理由。(3)甲和乙销量相差最大的是( )月。26.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条公路赶赴距出发地480千米的目的地,如图两条折线分别表示甲、乙两车所行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甲车中途停下来修车,修车前后速度相同。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1)乙车比甲车晚出发( )小时,途中甲、乙相遇( )次。(2)两车第2次相遇时距出发地多少千米?27.暑假,王老师一家自驾去离家380千米的景点玩,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与汽车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图。21·cn·jy·com(1)王老师一家出发30分钟时,离家多少千米?(2)出发后3小时,距离目的地多少千米?28.下图是第25~30届奥运会上中国和美国获金牌数量的统计图。(1)两个国家的奥运会金牌数量是逐年提高的吗?哪一届奥运会上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2)中国和美国哪个国家金牌数量变化得较平稳?《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基础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卷(人教版)》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题意,要知道的是某市2024年5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那么搜集的数据应该能够反映出这个月内气温的每日变化,而不是某个时间点或更长时间段的数据。【详解】A.2024年各个季度平均气温,一年有4个季度,各个季度的数据范围太大了,无法具体看出5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www-2-1-cnjy-comB.2024年各月平均气温,一年有12个月,可以看出不同月份的平均气温,但不是5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21*cnjy*com2-1-c-n-j-yC.2024年5月每天的平均气温,每天的数据能详细展示一个月内气温的变化情况,符合题意;D.2024年5月1日各时刻的气温,只能看出这一天的气温变化,无法反映整个月的情况,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D【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最低点表示这个月的利润最少,折线的最高点表示这个月的利润最高;折线向上表示呈上升趋势,折线向下表示呈下降趋势;据此逐项分析解答。【详解】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原题说法正确;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原题说法正确;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原题说法正确;D.4~10月份利润逐月上升,10~11月份利润下降,11~12月份利润上升,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3.C【分析】条形统计图: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单式条形统计图用于展示单一数据系列,而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于同时展示多个数据系列;据此解答即可。www-2-1-cnjy-com【详解】由分析可知:聪聪想用统计图反映自己种植的豌豆苗和豆芽一周内的生长变化情况,因为需要反映两个量的增减变化,比较适合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源:21cnj*y.co*m】21教育网故答案为:C4.A【分析】条形统计图以直条长短清晰表示各数据大小,无需复杂转换或计算,一眼就能判断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能通过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清晰直观地展现数据是增加还是减少,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一目了然看出走势。21*cnjy*com【详解】A.小林0~18岁身高变化,需体现随时间推移身高的增减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通过连接数据点形成折线,能直观清晰地展示这种变化,所以该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B.阳光小学五年级各班人数,重点在于直观呈现各班人数具体数值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以直条长短表示数量,在比较数量多少方面更具优势,因此该情况适合条形统计图而非折线统计图。【版权所有:21教育】C.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数量,主要是对比不同类别图书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展示数量差异,更契合此需求,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D.四个城市三月份平均气温,是要对同一时间不同城市的气温数值进行比较,条形统计图在呈现数量多少对比上更清晰明了,所以该情况更适合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A5.C【分析】观察可知,实线表示的是龟行路线,虚线表示的兔行路线,横轴表示的是时间,每格表示2分钟,纵轴表示的是路程,每格表示100米,据此解答。【版权所有:21教育】【详解】据分析可知,兔子4分钟后路程停在400米,即开始睡觉,到14分钟后才继续前行,而乌龟4分钟走了200米,到14分钟时走了700米。(米)根据图中信息,兔子睡觉期间,乌龟行了500米。故答案为:C6. 4 480【分析】根据题意,统计图的纵轴上用5厘米表示300万元产值,那么1厘米表示(300÷5)万元产值;用240万元除以1厘米表示的产值,求出240万元对应的厘米数;用1厘米表示的产值乘8,求出8厘米的表示的产值。【详解】1厘米表示:300÷5=60(万元)240÷60=4(厘米)60×8=480(万元)240万元产值应用4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480万元产值。【点睛】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纵轴上1厘米表示的产值是解题的关键。7. 多少 增减变化【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现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如图:8.折线【分析】统计图有多种类型,比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不同的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展示需求。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尤其是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但不太适合展示连续的变化趋势。饼图适合展示数据的比例分布,不适合展示变化趋势。题目中要统计小林的身高变化,小林的身高变化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数据,我们可以这一特征选择相应的统计图。21cnjy.comwww.21-cn-jy.com【详解】根据分析,我们要展示每年身高的变化趋势,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点睛】这道题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统计图有多种类型,比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不同的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展示需求。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尤其是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但不太适合展示连续的变化趋势。饼图适合展示数据的比例分布,不适合展示变化趋势。【出处:21教育名师】9. 条形 折线【分析】条形统计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题目中需要反映五年级各班人数的多少,每个班级是一个独立类别,条形图能直观展示各班人数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统计小华一周每天跳绳次数的情况,需关注数据在时间(一周)上的变化,折线图能清晰体现增减趋势。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详解】综上分析,只需要反映五年级各班人数的多少,选用条形统计图较合适;要统计小华一周1分钟跳绳次数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较合适。10.(1) 2 4(2)上升(3) 小明 5【分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当两条折线相交于一点时,表示两人这次的成绩相同;当两条折线的叉口最大时,表示两人这次的成绩相差最多。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2)统计图中实线表示小明的成线,折线向上表示成绩呈上升趋势变化,折线向下表示成绩呈下降趋势变化。(3)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实线大部分时候在虚线的上方,表示小明的成绩比亮亮好一些。观察虚线的变化,哪一次虚线向上最陡时,表示亮亮这次的成绩进步最快。【详解】(1)小明和小亮第(2)次成绩相同,第(4)次成绩相差最多。(2)小明的成绩呈(上升)趋势变化。(3)(小明)的成绩好一些。小亮第(5)次进步最快。11. 条形 折线【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学校统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应选用条形统计图,了解一个学生一周的体温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12. 折线 五、七 95 一 80 上升【分析】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顺次把各点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最高点,表示这个单元考得最好;折线最低点,表示这个单元考得最不理想;折线向上则表示呈上升趋势,折线向下则表示呈下降趋势;据此解答。【详解】这是一幅(折线)统计图,李明这学期数学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五、七)单元,考了(95)分;考得最不理想的是第(一)单元,考了(80)分,李明的成绩整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13.复式折线【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试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详解】如果要反映某超市两种同类产品在上半年的销售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14.(1)15(2)4【分析】(1)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走势越平缓水管注水越慢,折线走势越陡水管注水越快,图中进水量从15分钟后开始加快了,说明此时两个进水管同时打开;(2)由题意可知,先开A管,15分钟时水深30厘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求出15分钟时长方体水箱的进水量,最后除以15求出A管每分钟的进水量,据此解答。【详解】(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15分钟后,A、B两管同时开。(2)50×40×30=2000×30=60000(立方厘米)60000立方厘米=60升60÷15=4(升)所以,A管每分钟进水4升。15. 12 5【分析】结合两幅图可知,点P运动到BC段时,三角形PAD的高不变,此时三角形PAD的面积最大是30平方厘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那么点P运动3秒,三角形PAD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时,点P是在AB段上运动,形成的三角形PAD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源:21·世纪·教育·网】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点P运动3秒的路程,也就是直角三角形PAD的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据此求出AD的长度;因为点P运动到BC段时,三角形PAD的面积最大是30平方厘米,底是AD,高是AB,根据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求出AB的长度。【详解】1×3=3(厘米)AD长:18×2÷3=36÷3=12(厘米)AB长:30×2÷12=60÷12=5(厘米)AD长12厘米,AB长5厘米。16.√【分析】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详解】从折线统计图中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关键是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17.×【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判断即可。【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当反映数据增减变化情况时,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通过用数据点的连线来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是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来源:21cnj*y.co*m】【详解】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所以折线统计图用高低不同的点来表示数据多少,通过点与点的连线能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故答案为:√19.√【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亮亮要制作一个2024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统计图,他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0.×【分析】条形统计图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详解】某商店为了清楚地了解第三季度液晶电视机和平板电脑的销售趋势,选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最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故答案为:×21.(1)星期四;41瓶(2)(3)建议:多进甲种饮料。(答案不唯一)【分析】(1)要计算星期几甲、乙两种饮料的销售量相差最大,用减法计算,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2)由图可知:星期一乙种饮料的销售量是60瓶,甲种的销售量是80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即可;2·1·c·n·j·y(3)由图可知:甲种饮料的销量呈上升趋势,建议多进甲种饮料。【详解】(1)星期一:80-60=20(瓶)星期二:75-45=30(瓶)星期三:120-88=32(瓶)星期四:172-131=41(瓶)星期五:183-169=14(瓶)星期六:200-174=26(瓶)星期日:214-200=14(瓶)所以,星期四甲、乙两种饮料的销售量相差最大,相差41瓶。(2)60÷80=即星期一乙种饮料的销售量是甲种饮料的。(3)建议:多进甲种饮料。(答案不唯一)22.(1)复式折线(2)1999;0.66(3)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都呈现上升趋势,移动电话增长更快(答案不唯一)【分析】(1)这幅统计图中有两条折线,所以这是复式折线统计图;(2)根据统计图,1999年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最远,说明这一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相差最大,利用减法求出相差多少;2·1·c·n·j·y(3)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都呈现上升趋势,但移动电话的涨势更快。【详解】(1)这一幅是复式折线统计图。(2)1.09-0.43=0.66(亿户)所以,1999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相差最大,相差0.66亿户。(3)答:1999-2004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都呈现上升趋势,移动电话增长更快。23.(1) 复式折线 0.1(2) 0.1 4(3)上升(4)小壮【分析】(1)统计图中有两条变化的折线,所以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将纵轴上相邻两个数据相减,求出纵轴每一格表示多少米;(2)利用减法求出第1次跳远成绩的差。两条折线距离最远的一次跳远,成绩差距最大;(3)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壮的成绩越来越好,呈现上升趋势;(4)小壮和小亮的成绩都有所提升,但是小亮成绩波动大,小壮成绩稳步上升。所以选择小壮去比赛更稳。【详解】(1)2.2-2.1=0.1(米)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纵轴每一格代表0.1米。(2)2.4-2.3=0.1(米)小壮和小亮第1次跳远的成绩相差0.1米;第4次成绩相差最多。(3)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小壮的跳远成绩呈上升趋势。(4)你会选择小壮去参加比赛。24.(1)六;一(2)随着年级增加,这所小学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分析】(1)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点的位置越高,代表的数据越大。点的位置越低,代表的数据越小。据此解答。(2)由图可知,折线一直在上升,它表示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详解】(1)75>51>28>10>5>2故近视人数最多的是六年级,最少的是一年级。(2)答:随着年级增加,这所小学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25.(1)2;3;(2)因为冬奥会在2月举办,那么这个月甲的销量最好。奥残会在3月举办,那么这个月乙的销量最好;(答案不唯一)21*cnjy*com(3)2【分析】(1)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实线最高点在2月,虚线最高点在3月。所以,2月甲的销量最多,3月乙的销量最多。(2)冬奥会在2月举办,奥残会在3月举办,造成了两种吉祥物2月和3月的销量最多。(3)两条折线在2月时距离最远,所以销量相差最大。【详解】(1)2月甲的销量最多,3月乙的销量最多。(2)答:因为冬奥会在2月举办,那么这个月甲的销量最好。奥残会在3月举办,那么这个月乙的销量最好。(3)甲和乙销量相差最大的是2月。26.(1)2;2(2)240千米【分析】(1)从图中可知,甲车出发2小时后乙车才出发;图中实线与虚线相交2次,说明途中甲车、乙车相遇2次。(2)乙车行完全程用时10-2=8(小时),途中第2次相遇时乙车行了6-2=4(小时),正好行了全程的一半,据此用全程除以2,即是两车第2次相遇时距出发地的距离。【详解】(1)乙车比甲车晚出发(2)小时,途中甲、乙相遇(2)次。(2)480÷2=240(千米)答:两车第2次相遇时距出发地240千米。27.(1)40千米(2)130千米【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代表的是时间,纵轴代表的路程,根据折线统计图可以知道王老师2.5小时行驶了200千米,4小时行驶了350千米。(1)求王老师一家前2.5小时的速度列式:200÷2.5;求后面(4-2.5)小时的速度列式:(350-200)÷(4-2.5);21·cn·jy·com要想求出“他们出发30分钟时,离家多少千米?”就要知道此时行驶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注意要把30分钟转换成小时;(2)先求出后面(4-2.5)小时的速度,求出后面(4-2.5)小时行驶的路程。王老师2.5小时行驶了200千米,用后面(4-2.5)小时行驶的路程加上200千米,计算出前3个小时的行驶路程,总路程减去已行驶的路程即为距离目的地多少千米。【详解】(1)30分钟=0.5小时200÷2.5=80(千米)80×0.5=40(千米)答:他们出发30分钟时,离家40千米。(2)(350-200)÷(4-2.5)×(3-2.5)=150÷1.5×0.5=50(千米)380-(200+50)=380-250=130(千米)答:离目的地还有130千米。28.(1)不是;第28届(2)美国【分析】(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两条折线有升有降,所以不是逐年提高。两条折线的叉口最小时,说明这一届奥运会上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2)观察统计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虚线起伏比较大,实线比较平稳,据此解答。【详解】(1)两个国家的奥运会金牌数量都不是逐年提高的,第28届奥运会上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2)美国金牌数量变化得较平稳。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教育网(www.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