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点06东半球的大洲和地区(6大易错3大易混陷阱)(学生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点06东半球的大洲和地区(6大易错3大易混陷阱)(学生版+解析)

资源简介

易错点06 东半球的大洲和地区
易错陷阱1 地理位置易混易错
【链接知识】
1.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易出错: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地域狭小,国内资源缺乏,其工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基本上是从波斯湾运入,所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误区:欧洲西部就是指西欧: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大致包括西欧、中欧、南欧和北欧。西欧是指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7国。欧洲西部的范围要比西欧范围更大。
【陷阱分析】马六甲海峡位置易错,它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间,沟通两大洋。因其对日本能源运输意义重大,被称 “海上生命线”。欧洲西部常被误认即西欧,实则西欧仅 7 国,欧洲西部还含中欧、南欧、北欧,范围更广,混淆多因对区域划分缺乏系统了解 。
【解题技巧】
马六甲海峡位置解题技巧:在脑海构建地图,将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具象化,二者之间即马六甲海峡。理解日本资源困境与能源运输路线,便能牢记其对日本的关键意义,精准定位作答。
2.欧洲西部与西欧区分技巧:遇到相关题目,先回想欧洲西部涵盖西半部多区域。把西欧七国名字快速过一遍,凭借范围大小的差异,就能在答题时准确判断,避免混淆。
易错陷阱2 地形特征易混易错
【链接知识】
1.误区:亚洲的平均海拔最高点。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但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易混淆: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马来群岛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多山岭少平原。
3.马来西亚地震多的原因易出错:马来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同时位于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两大火山地震带上。
【陷阱分析】
关于亚洲海拔,易因高山多而误认最高,实则南极洲冰层厚居首。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地形描述易混,答题需细辨。马来西亚地震原因复杂,遗漏板块或地震带就会出错。
【解题技巧】
对于亚洲海拔,牢记南极洲冰层厚致平均海拔最高。记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地形,抓关键特征。分析马来西亚地震,紧扣其处于板块交界及两大火山地震带作答。
易错陷阱3 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易出错
【链接知识】
1.非洲的气候分布易出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注意:赤道南北两侧的季节是相反的。
2.误区:赤道穿过的非洲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其东部虽然同样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海拔较高,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
3.东南亚与南亚的季风气候易混淆:东南亚的热带季风一年分旱雨两季;南亚的热带季风一年分热季、雨季、凉季三季。其中旱涝灾害主要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4.地中海气候特征易出错:地中海沿岸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雨热不同期。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季风气候不能写成季风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不能写成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不能写成温带海洋气候。
【陷阱分析】在气候知识中,非洲气候对称但赤道两侧季节反,赤道附近地形影响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有别,地中海气候特征特殊,且气候名称不能写错,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陷阱。
【解题技巧】
解答气候类题目,记非洲气候对称及季节差异,关注赤道附近地形对气候影响,分清东南亚、南亚季风季数,牢记地中海气候特征,注意规范气候名称表述。
易错陷阱4 亚洲和北美洲的自然环境易混淆
【链接知识】
1.亚洲和北美洲都跨寒、温、热三带;
2.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3.亚洲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北美洲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4.北美洲西部有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没有;亚洲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北美洲没有;两个大洲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亚洲和北美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
5.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陷阱分析】
答题时,易忽略亚洲与北美洲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的差异。混淆两洲独有的气候类型。在湖泊知识上,易记错各类 “最大”“最深” 湖泊,稍不留意就陷入易错陷阱。
【解题技巧】
面对这些知识点,可借助地图强化记忆,梳理两洲异同。记湖泊特征时,采用对比联想法,把深度、面积、咸淡属性对应湖泊记牢,以此提升解题准确率。
易错陷阱5 主要产业易出错
【链接知识】
1.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原因易出错。:欧洲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沿海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加上西风的影响,海洋性特征明显,欧洲西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市场因素。注意:温带海洋性气候不能写成温带海洋气候。乳畜业的畜不能错写成蓄。
2.非洲经济发展模式易出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特点是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利用本国的资源,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作为经济支柱。
【陷阱分析】
关于欧洲西部乳畜业,易在气候名称、“畜” 字写法上出错,且忽略市场关键作用。对于非洲经济,常误判其发展模式,未准确把握 “单一商品经济” 内涵,答题时稍不留意就陷陷阱。
【解题技巧】
解答欧洲西部乳畜业题,牢记地形、气候、市场因素,注意术语书写。分析非洲经济题,紧扣 “单一商品经济” 特征,明确农矿产品出口主导,精准作答。
易错陷阱6人文特征易混易错
【链接知识】
1.误区:非洲全是黑色人种。非洲北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中部和南部属于黑色人种,所以非洲虽然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但不全是黑种人。
2.东南亚主要的景点易出错: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水上市场位于越南、泰国;下龙湾位于越南;吴哥窟位于柬埔寨。
3.南亚次大陆并不是六大板块之一,它属于六大板块中的欧亚板块。
4.印度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易出错:印度主要是白色人种、主要说英语、印度80%的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5.误区:西亚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佛教发源于南亚。犹太教发源于西亚,但犹太教并非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以色列居民以犹太人为主,要注意区分阿拉伯人、犹太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等民族。
6.西亚的人种、语言易出错:西亚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说阿拉伯语。
7.误区:欧洲人口密度大、自然增长率高。欧洲人口密度大,但人口总数不是最多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部分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劳动力短缺。
【陷阱分析】
地理知识考查细节,这些内容易错。如非洲人种分布、各地景点所属国家、宗教发源地等,稍不留意就会混淆,欧洲人口特征也易记错。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要仔细研读教材,强化记忆易混知识点,如人种分布、景点归属、宗教起源等,通过对比归纳加深理解,避免出错。
【易错训练1】非洲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
【例1】东非草原上动物迁徙是世界上最壮现的景象之一,随着旱季的来临,数百万计的野生动物组成迁徙大军,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某地地降水量柱状图”和“非洲大陆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称为“热带大陆” B.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非洲的居民都是黑色人种 D.东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2.读图可知,非洲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是( )
A.人才密集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
3.下列关于河流B和河流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B是刚果河,水量较小 B.河流B是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C.河流C是刚果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D.河流C是尼罗河,最终注入地中海
4.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10月
5.同为赤道地区非洲东部和西部气候类型却不相同,请结合地形剖面图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人类活动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最贫困的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的殖民统治
C.单一商品经济 D.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答案】1.C 2.D 3.D 4.C 5.C 6.A
【解析】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气温较高,被称为“热带大陆”,A正确;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在赤道附近,其南北两侧依次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B正确;非洲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但北部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C错误;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2.非洲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水平有限,人才并不密集,A错误;非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交通并不便利,B错误;非洲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并不发达,C错误;读图可知,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如金刚石、黄金、石油等储量都很可观,这是其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D正确。故选D。
3.读图可知,B是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大,AB错误;河流C是尼罗河,尼罗河最终注入地中海,C错误,D正确。故选D。
4.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是因为此时南半球的A地即将进入旱季,降水减少,而北半球相对降水较多,食物更丰富。从降水柱状图来看,5月左右南半球A地降水明显减少,所以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5月,C正确;1月时南半球A地降水较多,是湿季,动物不会向北迁徙,A错误;A地3月降水还比较多,B错误;10月南半球A地即将进入湿季,动物一般会往回迁徙,D错误。故选C。
5.赤道地区非洲西部是刚果盆地,地势低,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部是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对流较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正确;赤道地区纬度相同,A错误;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不是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资源丰富,A符合题意;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经济结构单一,形成单一商品经济,B、C是贫困原因,不符合题意;人口增长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也导致该地区贫困,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训练】(2024·山东临沂·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玲国家峰会于2023年8月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聚焦“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金砖国家又一次扩员,且是大规模的扩员,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这新的六位成员身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材料二:图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图2“非洲气候图”,图3“非洲特色民族及气役类型柱状图”。
明确地理位置

(1)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
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读图1,描述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3)读图2,概括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
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4)图3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分析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三:非洲是人类主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各种原因发展速度和时间都落后于其它大洲。如图是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
(5)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6)为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寻找出路,请你为他们发展经济建言献策。
【答案】(1)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临地中海。
(2)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4)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为茅草屋,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的热带草原气候。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当地传统民居是茅草屋,厚厚的茅草可以隔热。
(5)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以矿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贸易,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长久以来形成了以初级农矿产品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结构,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不利于经济发展。
(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临地中海。
(2)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气候类型以热带为主,,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分布,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4)图3为茅草屋,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的热带草原气候。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当地传统民居是茅草屋,厚厚的茅草可以隔热。
(5)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主要为单一商品的经济结构。
(6)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国家为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可采取的合理措包括: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等。
【易错训练2】东南亚与南亚
【例2】东南亚、南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东南亚适宜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C.南亚地区经济发达,而东南亚地区经济贫穷落后
D.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答案】1.A 2.B
【解析】1.南亚大部和东南亚部分地区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水热条件较好,对农业生产有利,A正确;南亚地形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山地和丘陵,B错误;东南亚的河流不仅有注入印度洋的,亦有注入太平洋的,湄公河便注入太平洋,C错误;东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是锡矿、石油和天然气,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是煤、铁、锰,D错误。故选A。
2.东南亚适宜天然橡胶生长,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B正确;东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A错误;东南亚和南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C错误;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南亚华人华侨较少,D错误。故选B。
【变式训练】(24-25·山东聊城模拟)下图分别示意南亚、东南亚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降水主要受 (填“①”或“②”)所示 (风向)季风的影响,该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 灾害。
(2)图右中泰国位于 半岛上,该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答案】(1) ② 西南 旱涝
(2) 中南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解析】(1)左图为南亚地区,该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的降水主要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对应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西南季风强度和进退不稳定,使当地易发生旱涝灾害。
(2)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24-25七年级下·山西吕梁·阶段练习)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图示意亚洲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关于亚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B.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C.东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 D.北极圈和赤道分别穿过亚洲北部和南部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范围大③面积最大④平均海拔最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B 2.D 3.A
【解析】1.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亚洲大部分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所以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因此,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A错误;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C错误;北极圈(66.5°N)穿过亚洲北部,赤道(0°纬线)穿过亚洲南部,北回归线(23.5°N)也穿过亚洲,所以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B错误,D正确。故选D。
3.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北跨纬度约92°,使得亚洲的气候、自然景观等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差异;亚洲东西距离长,跨经度范围大,约165°,①②③正确。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不是亚洲,④错误。故选A。
读欧洲地形图和欧洲轮廓简图与利物浦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寒带
C.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5.关于欧洲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世界平均海拔最低
C.山脉多分布在东、西两侧 D.海岸线平直,峡湾少
6.据图推断利物浦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寒冷少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终年炎热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4.C 5.B 6.B
【解析】4.北极圈穿过欧洲北部,其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寒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欧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A错误;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B正确;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C正确;海岸线弯曲,峡湾多,D错误;故选B。
6.利物浦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正确;该地不全年寒冷,A错误;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C错误;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征,D错误;故选B。
读西亚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小强的爸爸从西亚旅游回来后向小强讲述了他的一些见闻,其中错误的是( )
A.这里的居民大多数信仰基督教
B.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C.居民大多为阿拉伯人,语言为阿拉伯语
D.见识了世界上最大湖泊的浩渺烟波
8.西亚其生产生活用水可能来自( )
A.收集雨水 B.苏伊士运河 C.当地河流湖泊水 D.海水淡化
【答案】7.A 8.D
【解析】7.西亚地区大部分为阿拉伯人,语言为阿拉伯语,主要是白种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A错误,BC正确;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两洋之地,其中的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
8.西亚地区气候普遍干旱,降水稀少,河流湖泊稀少,AC错误;苏伊士运河中的水是海水,不会是生产生活用水来源,B错误;可以进行海水淡化,获得淡水资源,D正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易错点06 东半球的大洲和地区
易错陷阱1 地理位置易混易错
【链接知识】
1.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易出错: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地域狭小,国内资源缺乏,其工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基本上是从波斯湾运入,所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2.误区:欧洲西部就是指西欧: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大致包括西欧、中欧、南欧和北欧。西欧是指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7国。欧洲西部的范围要比西欧范围更大。
【陷阱分析】马六甲海峡位置易错,它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间,沟通两大洋。因其对日本能源运输意义重大,被称 “海上生命线”。欧洲西部常被误认即西欧,实则西欧仅 7 国,欧洲西部还含中欧、南欧、北欧,范围更广,混淆多因对区域划分缺乏系统了解 。
【解题技巧】
马六甲海峡位置解题技巧:在脑海构建地图,将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具象化,二者之间即马六甲海峡。理解日本资源困境与能源运输路线,便能牢记其对日本的关键意义,精准定位作答。
2.欧洲西部与西欧区分技巧:遇到相关题目,先回想欧洲西部涵盖西半部多区域。把西欧七国名字快速过一遍,凭借范围大小的差异,就能在答题时准确判断,避免混淆。
易错陷阱2 地形特征易混易错
【链接知识】
1.误区:亚洲的平均海拔最高点。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但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易混淆: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马来群岛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多山岭少平原。
3.马来西亚地震多的原因易出错:马来西亚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同时位于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两大火山地震带上。
【陷阱分析】
关于亚洲海拔,易因高山多而误认最高,实则南极洲冰层厚居首。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地形描述易混,答题需细辨。马来西亚地震原因复杂,遗漏板块或地震带就会出错。
【解题技巧】
对于亚洲海拔,牢记南极洲冰层厚致平均海拔最高。记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地形,抓关键特征。分析马来西亚地震,紧扣其处于板块交界及两大火山地震带作答。
易错陷阱3 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易出错
【链接知识】
1.非洲的气候分布易出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注意:赤道南北两侧的季节是相反的。
2.误区:赤道穿过的非洲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其东部虽然同样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海拔较高,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
3.东南亚与南亚的季风气候易混淆:东南亚的热带季风一年分旱雨两季;南亚的热带季风一年分热季、雨季、凉季三季。其中旱涝灾害主要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4.地中海气候特征易出错:地中海沿岸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雨热不同期。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季风气候不能写成季风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不能写成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不能写成温带海洋气候。
【陷阱分析】在气候知识中,非洲气候对称但赤道两侧季节反,赤道附近地形影响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有别,地中海气候特征特殊,且气候名称不能写错,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陷阱。
【解题技巧】
解答气候类题目,记非洲气候对称及季节差异,关注赤道附近地形对气候影响,分清东南亚、南亚季风季数,牢记地中海气候特征,注意规范气候名称表述。
易错陷阱4 亚洲和北美洲的自然环境易混淆
【链接知识】
1.亚洲和北美洲都跨寒、温、热三带;
2.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
3.亚洲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北美洲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4.北美洲西部有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没有;亚洲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北美洲没有;两个大洲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亚洲和北美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
5.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是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陷阱分析】
答题时,易忽略亚洲与北美洲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的差异。混淆两洲独有的气候类型。在湖泊知识上,易记错各类 “最大”“最深” 湖泊,稍不留意就陷入易错陷阱。
【解题技巧】
面对这些知识点,可借助地图强化记忆,梳理两洲异同。记湖泊特征时,采用对比联想法,把深度、面积、咸淡属性对应湖泊记牢,以此提升解题准确率。
易错陷阱5 主要产业易出错
【链接知识】
1.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原因易出错。:欧洲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部沿海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加上西风的影响,海洋性特征明显,欧洲西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市场因素。注意:温带海洋性气候不能写成温带海洋气候。乳畜业的畜不能错写成蓄。
2.非洲经济发展模式易出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特点是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利用本国的资源,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作为经济支柱。
【陷阱分析】
关于欧洲西部乳畜业,易在气候名称、“畜” 字写法上出错,且忽略市场关键作用。对于非洲经济,常误判其发展模式,未准确把握 “单一商品经济” 内涵,答题时稍不留意就陷陷阱。
【解题技巧】
解答欧洲西部乳畜业题,牢记地形、气候、市场因素,注意术语书写。分析非洲经济题,紧扣 “单一商品经济” 特征,明确农矿产品出口主导,精准作答。
易错陷阱6人文特征易混易错
【链接知识】
1.误区:非洲全是黑色人种。非洲北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中部和南部属于黑色人种,所以非洲虽然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但不全是黑种人。
2.东南亚主要的景点易出错: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水上市场位于越南、泰国;下龙湾位于越南;吴哥窟位于柬埔寨。
3.南亚次大陆并不是六大板块之一,它属于六大板块中的欧亚板块。
4.印度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易出错:印度主要是白色人种、主要说英语、印度80%的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5.误区:西亚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佛教发源于南亚。犹太教发源于西亚,但犹太教并非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以色列居民以犹太人为主,要注意区分阿拉伯人、犹太人、土耳其人、波斯人等民族。
6.西亚的人种、语言易出错:西亚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说阿拉伯语。
7.误区:欧洲人口密度大、自然增长率高。欧洲人口密度大,但人口总数不是最多的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部分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劳动力短缺。
【陷阱分析】
地理知识考查细节,这些内容易错。如非洲人种分布、各地景点所属国家、宗教发源地等,稍不留意就会混淆,欧洲人口特征也易记错。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要仔细研读教材,强化记忆易混知识点,如人种分布、景点归属、宗教起源等,通过对比归纳加深理解,避免出错。
【易错训练1】非洲的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
【例1】东非草原上动物迁徙是世界上最壮现的景象之一,随着旱季的来临,数百万计的野生动物组成迁徙大军,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某地地降水量柱状图”和“非洲大陆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称为“热带大陆” B.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非洲的居民都是黑色人种 D.东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2.读图可知,非洲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是( )
A.人才密集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
3.下列关于河流B和河流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B是刚果河,水量较小 B.河流B是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C.河流C是刚果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D.河流C是尼罗河,最终注入地中海
4.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10月
5.同为赤道地区非洲东部和西部气候类型却不相同,请结合地形剖面图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人类活动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最贫困的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自然资源贫乏 B.长期的殖民统治
C.单一商品经济 D.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变式训练】(2024·山东临沂·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玲国家峰会于2023年8月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主题聚焦“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本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金砖国家又一次扩员,且是大规模的扩员,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这新的六位成员身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材料二:图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图2“非洲气候图”,图3“非洲特色民族及气役类型柱状图”。
明确地理位置

(1)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
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读图1,描述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3)读图2,概括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
分析人文地理特征
(4)图3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分析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三:非洲是人类主要发源地之一,但因各种原因发展速度和时间都落后于其它大洲。如图是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
(5)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6)为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积极寻找出路,请你为他们发展经济建言献策。
【易错训练2】东南亚与南亚
【例2】东南亚、南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2.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以白色人种为主,而南亚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东南亚适宜天然橡胶生长,而南亚有利于棉花种植
C.南亚地区经济发达,而东南亚地区经济贫穷落后
D.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聚集之地,而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对较少
【变式训练】(24-25·山东聊城模拟)下图分别示意南亚、东南亚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降水主要受 (填“①”或“②”)所示 (风向)季风的影响,该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发生 灾害。
(2)图右中泰国位于 半岛上,该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24-25七年级下·山西吕梁·阶段练习)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图示意亚洲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关于亚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B.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C.东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 D.北极圈和赤道分别穿过亚洲北部和南部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②跨经度范围大③面积最大④平均海拔最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欧洲地形图和欧洲轮廓简图与利物浦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寒带
C.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5.关于欧洲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世界平均海拔最低
C.山脉多分布在东、西两侧 D.海岸线平直,峡湾少
6.据图推断利物浦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寒冷少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终年炎热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读西亚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小强的爸爸从西亚旅游回来后向小强讲述了他的一些见闻,其中错误的是( )
A.这里的居民大多数信仰基督教
B.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C.居民大多为阿拉伯人,语言为阿拉伯语
D.见识了世界上最大湖泊的浩渺烟波
8.西亚其生产生活用水可能来自( )
A.收集雨水 B.苏伊士运河 C.当地河流湖泊水 D.海水淡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