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易错点17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目 录01易错字·清02易错陷阱·析(5大陷阱)03举一反三·训【易错训练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易错训练2】染色体、DNA、基因【易错训练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易错训练4】人的性别决定【易错训练5】生物的变异04易错通关·练)(遗传 双螺旋染色体 桥梁)易错陷阱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链接知识】1.遗传: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2.生物体可以遗传的特性叫遗传性状。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酒窝和无酒窝。同一种生物同一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如眼皮这一性状有单眼皮和双眼皮,构成一对相对性状。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内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染色体的DNA分子上。不同的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同种基因的表达也受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的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陷阱分析】遗传是亲代与子代之间比较,而不包括子代个体间,变异则都可。相对性状概念掌握不透,导致其判断上易出错。【解题技巧】1. 透彻掌握遗传、变异、相对性状的定义。明确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的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易错陷阱2 染色体、DNA、基因【链接知识】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4.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陷阱分析】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解题技巧】1.深刻理解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2.掌握数量变化规律:明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易错陷阱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链接知识】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形状,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形状。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3.性状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低,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高。4.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着子代的性状表现。5.显隐性基因在表达上会有影响,而传递上不会。【陷阱分析】1.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混淆,或对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失误。例如,认为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2.题目中可能暗示生物性状受环境影响,但答题时易只考虑基因作用,忽略环境因素对性状表现的影响。【解题技巧】1.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较亲代和子代的性状,在子代中“凭空消失”的性状和“无中生有”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形状和隐性形状,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显性性状,占1的为隐性性状。2.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必为两个隐性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可推知其双亲各有一个隐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出其基因组成。易错陷阱4 人的性别决定【链接知识】1.人的染色体数目:23对。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能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有一对,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2.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X,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3.性别决定: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女孩。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4.受精时,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概率一样。5.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陷阱分析】在生物学中,人类性别通常由性染色体决定,正常情况下,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 。常见陷阱在于可能会混淆伴性遗传特点与性别决定的直接关系,比如某些伴性遗传病会因性别差异有不同表现,但这不是性别决定的本质原因。【解题技巧】首先要牢记基本的性别决定染色体模式,在分析遗传系谱图等题目时,仔细观察不同性别个体性状表现,判断是否与性别相关联,明确题目是在考察性别决定还是伴性遗传。若题目给出家族遗传信息,先梳理各代性别与性状关系,利用遗传规律进行推理。易错陷阱5生物的变异【链接知识】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现象。2.变异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3.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各种有利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的积累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4.生物育种的采用方法: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5.变异的产生是随机的,没有方向性的。【陷阱分析】1.是对不同变异类型概念的混淆,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而染色体变异涉及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化,容易误判;2.是忽略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若未影响遗传物质则不属于可遗传变异。【解题技巧】首先要准确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各种变异类型的特点,比如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等。在分析题目时,仔细研读题干,判断变异是否可遗传,若是可遗传变异,再根据描述特征判断具体变异类型。对于涉及育种的题目,要清楚不同育种方式利用的变异原理。【易错训练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1】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白毛与蓝眼B.紫色豌豆花与白色梨花C.人的卷发与黑发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常见错因:1.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理解片面,认为基因与性状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实际上基因与性状并非都是线性关系,可能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或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2.忽视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生物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题目中若提及环境相关信息,容易因未考虑环境因素而出错。避错攻略:深刻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复杂关系,牢记多个基因可控制一个性状以及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的情况;面对题目时,无论是否明确提到环境,都要有意识地考虑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可能产生的作用,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答案。)【变式1-1】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千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A.环境 B.基因 C.海拔高度 D.基因和环境【变式1-2】生物体都具有许多性状,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基因 D.线粒体【变式1-3】在人群中,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能卷舌,有的人不能卷舌。上述生理特征叫做( )A.遗传 B.变异 C.基因 D.性状【易错训练2】染色体、DNA、基因【例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相等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都是遗传物质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D.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错因:1.是概念混淆,对染色体、DNA、基因的定义及相互关系理解不清,比如不清楚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2.是数量关系易错,像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在不同时期会变化,以及基因在DNA上的排列数量关系容易搞错。3.是功能理解偏差,不明确基因如何通过DNA携带遗传信息,进而在染色体上发挥遗传功能。避错攻略:首先,准确记忆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可通过绘制概念图加深理解。其次,关注细胞分裂等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总结不同时期的数量关系。再者,多结合遗传实例,理解基因的功能以及与DNA、染色体的联系,在实际应用中强化对三者关系的认知。)【变式2-1】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在所有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B.b呈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b上有许多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D.b和c共同构成a【变式2-2】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反映图中各结构间关系的是( )A.①由②和基因组成 B.一条①上含有多个②C.一个②上有多个基因 D.②是③的主要载体【变式2-3】二十世纪初,遗传学成为了独立的学科,认识遗传物质是学习遗传学的基础。下图是与遗传物质有关的概念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C.DNA、染色体、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易错训练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例3】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在下面的遗传图解中,②的基因组成和性状分别是( )A.Aa、有酒窝 B.Aa、无酒窝C.aa、有酒窝 D.aa、无酒窝(常见错因:1.对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概念理解不透彻,比如认为显性性状总是比隐性性状更常见或更具优势,实际上性状的显隐性与常见程度并无必然联系。2.在遗传图谱分析中,不能正确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未依据“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等规律进行判断。3.计算遗传概率时出错,如在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计算显性和隐性性状遗传概率时,混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比例关系。避错攻略:深入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概念,明确显隐性性状只是基于性状表现的一种定义,并非与实际出现频率相关。在分析遗传图谱时,严格按照判断显隐性的规律,多观察亲子代性状变化情况。计算遗传概率时,先准确确定亲本基因型,再依据遗传定律,通过绘制遗传图解等方式,清晰梳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比例关系,准确计算概率。)【变式3-1】用高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豌豆性状的表现及数量如下图所示。如果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B.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都是AaC.子代矮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D.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变式3-2】生物的性状通常由一对基因控制,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般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已知高茎(Dd)豌豆的D基因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正常情况下,d基因应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变式3-3】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一个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和一个肤色正常的人婚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B.该患者的子女一定患白化病C.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D.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易错训练4】人的性别决定【例4】果蝇的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正常情况下,雄果蝇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 )A.3条+X B.3条+XYC.3条+Y D.3条+X或3条+Y(常见错因:遗传规律误判:在分析性别遗传过程中,对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理解错误。例如,不清楚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在遗传过程中,男性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含X的卵子,精子与卵子随机结合,从而决定后代性别。避错攻略:掌握遗传规律:通过绘制遗传图谱等方式,清晰呈现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熟练掌握性别遗传过程中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关系,多做相关练习题,巩固对遗传规律的运用。- 关注特殊情况:了解一些特殊的性别决定方式和性别发育异常的案例,拓宽知识面,遇到相关题目时能够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避免因思维定式而犯错。)【变式4-1】2023年8月,科研人员完成对人类Y染色体的DNA全部基因测序。下列有关Y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Y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中 B.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C.男性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D.Y染色体仅由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组成【变式4-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相同,下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模式图。有关该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雄性个体B.只能产生一种精子C.体细胞中有3对染色体D.每对染色体都形态相似XY【变式4-3】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A.位于常染色体上 B.位于Y染色体上C.位于X染色体上 D.位于性染色体上【易错训练5】生物的变异【例5】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与普通甜椒相比,太空椒果型增大,产量提高20%以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甜椒种子进入太空后,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改变B.经太空漫游的普通甜椒种子,播种后都可培育成太空椒C.培育的太空椒新品种性状稳定,不会再发生新的变异D.未进入太空的普通甜椒种子不会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常见错因:1.概念不清2.:不理解变异在育种等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导致无法正确选择育种方法或解释育种过程中的现象。避错攻略:联系实际: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变异原理在育种、遗传疾病等方面的应用,深入理解各种变异的原理和特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式5-1】下列俗语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变异的是( )A.一树之果有酸有甜 B.桂实生桂,桐实生桐C.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式5-2】变异现象普遍存在。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B.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C.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D.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变式5-3】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长跑运动员的心率比一般人低B.一对肤色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女儿C.无光条件下的韭菜长成黄白色D.笼中养大的老虎不善于抓捕猎物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C.小刚的A型血和小明的A型血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2.(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来自同一亲本的碰锋幼虫,有的发育成了蜂王,而有的发育成了工蜂(如图),蜂王与工蜂在个体大小和繁殖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蜜蜂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具有社会行为B.蜂王与工蜂的发育过程说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C.蜂王与工蜂的发育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D.蜜蜂属于节肢动物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概率是( )A.1/2 B.1/4 C.3/4 D.1/84.(2024·宁夏·中考真题)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孩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 )A.父亲 B.母亲 C.外祖母 D.外祖父5.(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A.22对+X B.22条+X或22条+Y C.22条+XY D.44条+XY6.(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B.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C.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D.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7.(2023·重庆·中考真题)学习了“我”从哪里来后,善于观察的小敏发现自己、爸爸和妈妈都有酒窝,但弟弟却没有酒窝,这是为什么呢?如图是小敏家酒窝性状的遗传图,请你帮助小敏分析原因:(1)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父母都有酒窝,孩子出现无酒窝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小敏学习遗传学知识得知,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 片段。通过进一步学习,小敏还了解到,控制人的有酒窝基因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控制人的无酒窝基因是隐性基因(用a表示),那么小敏弟弟无酒窝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3)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小敏父亲传给小敏的性染色体是 (填“X”或“Y”)。从2021年开始,我国正式实行三孩政策。若小敏的父母想生育第3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易错点17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目 录01易错字·清02易错陷阱·析(5大陷阱)03举一反三·训【易错训练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易错训练2】染色体、DNA、基因【易错训练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易错训练4】人的性别决定【易错训练5】生物的变异04易错通关·练)(遗传 双螺旋染色体 桥梁)易错陷阱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链接知识】1.遗传: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2.生物体可以遗传的特性叫遗传性状。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酒窝和无酒窝。同一种生物同一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如眼皮这一性状有单眼皮和双眼皮,构成一对相对性状。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内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染色体的DNA分子上。不同的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同种基因的表达也受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的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陷阱分析】遗传是亲代与子代之间比较,而不包括子代个体间,变异则都可。相对性状概念掌握不透,导致其判断上易出错。【解题技巧】1. 透彻掌握遗传、变异、相对性状的定义。明确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的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易错陷阱2 染色体、DNA、基因【链接知识】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4.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陷阱分析】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解题技巧】1.深刻理解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2.掌握数量变化规律:明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易错陷阱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链接知识】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形状,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形状。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3.性状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低,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高。4.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着子代的性状表现。5.显隐性基因在表达上会有影响,而传递上不会。【陷阱分析】1.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混淆,或对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失误。例如,认为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2.题目中可能暗示生物性状受环境影响,但答题时易只考虑基因作用,忽略环境因素对性状表现的影响。【解题技巧】1.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较亲代和子代的性状,在子代中“凭空消失”的性状和“无中生有”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形状和隐性形状,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显性性状,占1的为隐性性状。2.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必为两个隐性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可推知其双亲各有一个隐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出其基因组成。易错陷阱4 人的性别决定【链接知识】1.人的染色体数目:23对。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能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有一对,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2.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X,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XY。3.性别决定: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女孩。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4.受精时,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概率一样。5.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陷阱分析】在生物学中,人类性别通常由性染色体决定,正常情况下,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为XY 。常见陷阱在于可能会混淆伴性遗传特点与性别决定的直接关系,比如某些伴性遗传病会因性别差异有不同表现,但这不是性别决定的本质原因。【解题技巧】首先要牢记基本的性别决定染色体模式,在分析遗传系谱图等题目时,仔细观察不同性别个体性状表现,判断是否与性别相关联,明确题目是在考察性别决定还是伴性遗传。若题目给出家族遗传信息,先梳理各代性别与性状关系,利用遗传规律进行推理。易错陷阱5生物的变异【链接知识】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现象。2.变异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3.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各种有利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的积累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使得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4.生物育种的采用方法: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5.变异的产生是随机的,没有方向性的。【陷阱分析】1.是对不同变异类型概念的混淆,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而染色体变异涉及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化,容易误判;2.是忽略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若未影响遗传物质则不属于可遗传变异。【解题技巧】首先要准确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各种变异类型的特点,比如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等。在分析题目时,仔细研读题干,判断变异是否可遗传,若是可遗传变异,再根据描述特征判断具体变异类型。对于涉及育种的题目,要清楚不同育种方式利用的变异原理。【易错训练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1】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白毛与蓝眼B.紫色豌豆花与白色梨花C.人的卷发与黑发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常见错因:1.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理解片面,认为基因与性状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实际上基因与性状并非都是线性关系,可能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或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2.忽视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生物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题目中若提及环境相关信息,容易因未考虑环境因素而出错。避错攻略:深刻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复杂关系,牢记多个基因可控制一个性状以及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的情况;面对题目时,无论是否明确提到环境,都要有意识地考虑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可能产生的作用,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答案。)【答案】D【分析】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为了描述方便,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详解】A.猫的白毛与蓝眼,是一种生物的两种性状,A错误。B.豌豆和梨属于两种生物,B错误。C.人的卷发与黑发,是一种生物的两种性状,C错误。D.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变式1-1】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竟达到6.5千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A.环境 B.基因 C.海拔高度 D.基因和环境【答案】A【分析】 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例如,有的片段决定你是什么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你的眼睛是单眼皮的还是双眼皮的,有的片段决定虹膜是黑色的还是褐色的。 所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详解】有些性状是否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两地结球甘蓝的基因相同,但西藏与北京的环境不同,导致甘蓝的叶球大小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1-2】生物体都具有许多性状,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基因 D.线粒体【答案】C【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详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或者说性状是基因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不同的基因决定着生物的不同性状。故选C。【变式1-3】在人群中,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能卷舌,有的人不能卷舌。上述生理特征叫做( )A.遗传 B.变异 C.基因 D.性状【答案】D【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详解】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人的眼皮单双),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色觉正常与色盲,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遗传是亲子间的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易错训练2】染色体、DNA、基因【例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相等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都是遗传物质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D.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错因:1.是概念混淆,对染色体、DNA、基因的定义及相互关系理解不清,比如不清楚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2.是数量关系易错,像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在不同时期会变化,以及基因在DNA上的排列数量关系容易搞错。3.是功能理解偏差,不明确基因如何通过DNA携带遗传信息,进而在染色体上发挥遗传功能。避错攻略:首先,准确记忆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可通过绘制概念图加深理解。其次,关注细胞分裂等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总结不同时期的数量关系。再者,多结合遗传实例,理解基因的功能以及与DNA、染色体的联系,在实际应用中强化对三者关系的认知。)【答案】D【分析】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不可能相等,错误。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上有多个基因,错误。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故选D。【变式2-1】如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在所有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B.b呈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b上有许多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D.b和c共同构成a【答案】A【分析】(1)a是染色体,b是DNA,c是蛋白质。(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详解】A.a是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但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A错误。B.b是DNA,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B正确。C.b是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C正确。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正确。故选A。【变式2-2】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能准确反映图中各结构间关系的是( )A.①由②和基因组成 B.一条①上含有多个②C.一个②上有多个基因 D.②是③的主要载体【答案】C【分析】图中,①染色体,②DNA,③蛋白质。【详解】A.①染色体是由②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的,而不是由②DNA和基因组成,A错误。B.一条①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②DNA分子(在细胞分裂的某些阶段可能含有两个),而一个DNA分子上则包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C.一个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片段,负责编码特定的蛋白质。因此,一个DNA分子上确实可以包含多个基因,C正确。D.DNA和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因此①染色体是②DNA和③蛋白质在细胞中的主要载体,D错误。故选C。【变式2-3】二十世纪初,遗传学成为了独立的学科,认识遗传物质是学习遗传学的基础。下图是与遗传物质有关的概念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C.DNA、染色体、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答案】A【分析】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基因。【详解】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基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易错训练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例3】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在下面的遗传图解中,②的基因组成和性状分别是( )A.Aa、有酒窝 B.Aa、无酒窝C.aa、有酒窝 D.aa、无酒窝【答案】D【分析】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成对的基因中有两个显性基因或者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显性性状;当成对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隐性性状。【详解】由遗传图解可知,②的基因组成是aa,决定有酒窝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因此,aa表现隐性性状,因此,②的性状是无酒窝,ABC错误,D正确。故选D。(常见错因:1.对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概念理解不透彻,比如认为显性性状总是比隐性性状更常见或更具优势,实际上性状的显隐性与常见程度并无必然联系。2.在遗传图谱分析中,不能正确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未依据“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等规律进行判断。3.计算遗传概率时出错,如在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计算显性和隐性性状遗传概率时,混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比例关系。避错攻略:深入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概念,明确显隐性性状只是基于性状表现的一种定义,并非与实际出现频率相关。在分析遗传图谱时,严格按照判断显隐性的规律,多观察亲子代性状变化情况。计算遗传概率时,先准确确定亲本基因型,再依据遗传定律,通过绘制遗传图解等方式,清晰梳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比例关系,准确计算概率。)【答案】D【分析】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成对的基因中有两个显性基因或者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显性性状;当成对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隐性性状。【详解】由遗传图解可知,②的基因组成是aa,决定有酒窝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因此,aa表现隐性性状,因此,②的性状是无酒窝,ABC错误,D正确。故选D。【变式3-1】用高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豌豆性状的表现及数量如下图所示。如果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B.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都是AaC.子代矮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D.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答案】D【分析】由题图可知,用高茎豌豆杂交,子代既有高茎豌豆也有矮茎豌豆,且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是3∶1;由此推知: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Aa,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下:【详解】A.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B.由分析可知,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都是Aa,B正确。C.矮茎是隐性性状,当基因组成是aa时表现隐性性状;故子代矮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C正确。D.由分析可知,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型是AA或Aa,D错误。故选D。 【变式3-2】生物的性状通常由一对基因控制,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般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已知高茎(Dd)豌豆的D基因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正常情况下,d基因应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分析】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详解】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已知D基因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则“d”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的相对应的②位置上。(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③位于另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④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中的一条上)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3-3】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一个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和一个肤色正常的人婚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B.该患者的子女一定患白化病C.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D.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答案】D【分析】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详解】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根据题干,“一个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可知,白化病为隐性性状,由a控制,A错误。B.一个白化病患者和一个肤色正常的人婚配的遗传图解: 由以上图解可知:该患者的子女有正常和白化病各占一半,B错误。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C错误。D.分析以上遗传图解可知,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D正确。故选D。【易错训练4】人的性别决定【例4】果蝇的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正常情况下,雄果蝇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 )A.3条+X B.3条+XYC.3条+Y D.3条+X或3条+Y(常见错因:遗传规律误判:在分析性别遗传过程中,对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理解错误。例如,不清楚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在遗传过程中,男性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含X的卵子,精子与卵子随机结合,从而决定后代性别。避错攻略:掌握遗传规律:通过绘制遗传图谱等方式,清晰呈现性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熟练掌握性别遗传过程中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关系,多做相关练习题,巩固对遗传规律的运用。- 关注特殊情况:了解一些特殊的性别决定方式和性别发育异常的案例,拓宽知识面,遇到相关题目时能够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避免因思维定式而犯错。)【答案】D【分析】果蝇的性别遗传图解:【详解】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则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XY,雌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3对+XX。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雄果蝇(3对+XY)产生的生殖细胞(精子)染色体组成是:3条+X或3条+Y,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4-1】2023年8月,科研人员完成对人类Y染色体的DNA全部基因测序。下列有关Y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Y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中 B.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C.男性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D.Y染色体仅由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组成【答案】C【分析】人类性别遗传如下图所示:【详解】A.体细胞中也含有性染色体,如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22对+XY,A错误。B.1990年,科研人员在人类的Y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男性性别决定基因,该基因能控制早期胚胎的性腺形成睾丸,从而发育成男性;可见,并不是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男性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C正确。D.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此,Y染色体由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故选C。【变式4-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相同,下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模式图。有关该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雄性个体B.只能产生一种精子C.体细胞中有3对染色体D.每对染色体都形态相似XY【答案】A【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A.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基本一样,图中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该果蝇的性别为雄性,A正确。B.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所以该果蝇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B错误。C.图中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C错误。D.人的体细胞内常染色体中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而性染色体不一定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大小结构不同,而女性的性染色体相同是XX,D错误。故选A。【变式4-3】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A.位于常染色体上 B.位于Y染色体上C.位于X染色体上 D.位于性染色体上【答案】B【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这是因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易错训练5】生物的变异【例5】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与普通甜椒相比,太空椒果型增大,产量提高20%以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甜椒种子进入太空后,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改变B.经太空漫游的普通甜椒种子,播种后都可培育成太空椒C.培育的太空椒新品种性状稳定,不会再发生新的变异D.未进入太空的普通甜椒种子不会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常见错因:1.概念不清2.:不理解变异在育种等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导致无法正确选择育种方法或解释育种过程中的现象。避错攻略:联系实际: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变异原理在育种、遗传疾病等方面的应用,深入理解各种变异的原理和特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A【分析】通过卫星搭载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详解】A.普通甜椒种子进入太空后,由于宇宙射线的照射,其遗传物质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是太空育种的基本原理,A正确。B.经太空漫游的普通甜椒种子,其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但并非所有种子都会发生有利变异,因此播种后并非都可培育成太空椒,B错误。C.培育的太空椒新品种性状虽然相对稳定,但由于遗传物质和环境的影响,仍然可能发生新的变异,C错误。D.未进入太空的普通甜椒种子也可能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或基因重组等原因发生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故选A。【变式5-1】下列俗语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变异的是( )A.一树之果有酸有甜 B.桂实生桂,桐实生桐C.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答案】A【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详解】A.一树之果有酸有甜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是变异,A正确。B.桂实生桂,桐实生桐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是遗传,B错误。C.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是遗传,C错误。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是遗传,D错误。故选A。【变式5-2】变异现象普遍存在。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B.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C.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D.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答案】D【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的类型: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小狗经训练后会算算术,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体内插入新的基因,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5-3】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长跑运动员的心率比一般人低B.一对肤色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女儿C.无光条件下的韭菜长成黄白色D.笼中养大的老虎不善于抓捕猎物【答案】B【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ACD.长跑运动员的心率比一般人低、无光条件下的韭菜长成黄白色、笼中养大的老虎不善于抓捕猎物,都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CD错误B.一对肤色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女儿,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B正确。故选B。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C.小刚的A型血和小明的A型血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答案】D【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详解】A.狗和猫是两种生物,因此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相同表现形式,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2.(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来自同一亲本的碰锋幼虫,有的发育成了蜂王,而有的发育成了工蜂(如图),蜂王与工蜂在个体大小和繁殖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蜜蜂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具有社会行为B.蜂王与工蜂的发育过程说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C.蜂王与工蜂的发育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D.蜜蜂属于节肢动物【答案】C【分析】1.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2.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3.基因决定生物性状,受环境影响。【详解】A.蜜蜂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具有社会行为,A正确B.由题图可知,蜜蜂幼虫因喂食食物不同,使蜜蜂成虫在个体大小和繁殖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故蜂王与工蜂的发育过程说明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B正确。C.蜂王与工蜂的发育受遗传物质的控制,C错误。D.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蜜蜂属于节肢动物,D正确。故选C。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概率是( )A.1/2 B.1/4 C.3/4 D.1/8【答案】B【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男孩”,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A,则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a。 双眼皮父母,遗传给单眼皮男孩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双眼皮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为单眼皮的概率是25%即1/4,ACD错误,B正确。故选B。4.(2024·宁夏·中考真题)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孩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 )A.父亲 B.母亲 C.外祖母 D.外祖父【答案】A【分析】(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2)在人类的生殖细胞中,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分别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则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即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受精卵的性别就由其所含的性染色体决定了。如果受精卵含有XY染色体组合,那么它将发育成男孩;如果含有XX染色体组合,那么它将发育成女孩。【详解】A.由于男性可以产生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因此当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就有可能将Y染色体传递给下一代。所以,男孩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A符合题意。B.女性只能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她们无法提供Y染色体给下一代,B不符合题意。C.外祖母是母亲的母亲,同样作为女性,她也无法提供Y染色体给下一代,C不符合题意。D.虽然外祖父是男性,但他与男孩的Y染色体没有直接的联系。男孩的Y染色体是通过他的父亲(而不是外祖父)传递给他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A.22对+X B.22条+X或22条+Y C.22条+XY D.44条+XY【答案】B【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所以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6.(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B.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C.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D.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答案】D【分析】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详解】ABC.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这些变异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ABC错误。D.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D。7.(2023·重庆·中考真题)学习了“我”从哪里来后,善于观察的小敏发现自己、爸爸和妈妈都有酒窝,但弟弟却没有酒窝,这是为什么呢?如图是小敏家酒窝性状的遗传图,请你帮助小敏分析原因:(1)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父母都有酒窝,孩子出现无酒窝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小敏学习遗传学知识得知,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 片段。通过进一步学习,小敏还了解到,控制人的有酒窝基因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控制人的无酒窝基因是隐性基因(用a表示),那么小敏弟弟无酒窝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3)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小敏父亲传给小敏的性染色体是 (填“X”或“Y”)。从2021年开始,我国正式实行三孩政策。若小敏的父母想生育第3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答案】(1) 相对性状 变异(2) DNA aa(3) X 50%【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详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故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父母都有酒窝,孩子出现无酒窝的现象,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2)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在遗传学上,把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纯种杂交一代所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亲代有酒窝,子代出现无酒窝,无酒窝是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故小敏弟弟的基因型为aa。(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如果母亲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小敏父亲传给小敏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从理论上讲,形成XX和XY的受精卵的比例是1:1,故第3胎为女孩的概率是50%。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战2025年中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点17生物的遗传和变异(5大陷阱+5点提醒)(学生版).docx 备战2025年中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点17生物的遗传和变异(5大陷阱+5点提醒)(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