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福州市九年级质量抽测
语 文
(本卷共8页,五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语用·科技赋能】(15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珍AI地球》以令人震撼的科幻效果,描绘气候变化带来的地表荒芜、海面上升等未来场景,提醒人们珍爱地球;“翩翩而来的画舫,细雨打湿了衣裳”,《当AI遇上乌镇》用人工智能为水乡江南写作一首动听的歌;“轴心时代”的东西方大哲何以对话,《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制作数字人将今人① (chàng)想化作现实……
随着语音交互、知识问答、图像生成等技术应用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的影响力版图不断② (tuò)展。人工智能不仅是生产“加速器”,还是创意的“孵化器”,当( )的大熊猫成为奥运推③ (jiàn)官,当( )的瓷器自报家门、唱念做打,当人类的月球生活具体可感,相关展播作品内容生动活泼,让网友“冲浪”的体验愈发( )。借助AI的翅膀,缺乏影像资料的历史画面、未来场景也能可视化呈现。AI使网络作品形态多、表达新,有效扩大受众体验感和参与感。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和颜悦色 古朴典雅 离奇壮丽 B. 憨态可掬 朴素文雅 离奇壮丽
C. 和颜悦色 朴素文雅 新奇绚丽 D. 憨态可掬 古朴典雅 新奇绚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 借助AI工具可以生成图像,指令的运用至关重要。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撰写图像生成指令,为该名著设计符合主题的封面图。
备选名著:《朝花夕拾》 《西游记》 《骆驼祥子》 《红星照耀中国》
AI生图操作流程
启动AI生图工具 输入指令: 【指令示例】请生成一张以宋江为主体的《水浒传》封面图。宋江站在画面中央,身穿黑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手持一把折扇,面容沉稳,目光坚定,背景是梁山泊的山寨,山寨上竖着高高的旗杆,旗杆上飘扬着“替天行道”的大旗,画面具有中国古典风格。 点击生成
我设计
启动AI生图工具 输入指令: ________ (建议从典型场景、代表人物、特色元素、主题风格等角度思考。) 点击生成
二、【诗文·山水情韵】(31分)
3. 根据语境,补写出以下句子的空缺部分。
山形 (1)赏泰山“________,________”之神奇秀丽。 (杜甫《望岳》)
水势 (2)览大鹏迁徙南冥“________,________”之磅礴壮观。 (《北冥有鱼》)
山水相映 (3)品陶弘景笔下“________,________”之山高水清。 (《答谢中书书》)
山水启思 (4)悟陆游诗中“________,________”之人生理趣。 (《游山西村》)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渡海①(其三)
李光
潮回齐唱发船歌,杳渺风帆去若梭。
可是胸中未豪壮,更来沧海看鲸波。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被贬琼州途中。
材料二: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以水战石,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千万年来,极其力之所至,止能损其一毛一甲。
予与长石诸公,步其颠①,意甚乐之。已而见山下石磊磊立。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②。石得水以助发其妍,而益之媚,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予叹曰:“士之值坎壈③不平,而激④为文章以垂后世者,何以异此哉!”
(节选自袁中道《游石首绣林山记》)
[注]①颠:同“巅”,山顶。②籀:zhòu,一种字体。③壈:lǎn。④激:奋发。
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描绘海上潮水回涌,船工齐唱号子,准备开船之景。
B. 材料二提及西陵峡下游两岸多为沙泥,长江之水都被阻挡住。
C. 材料二展现作者游览时对“水”与“石”关系的认知变化过程。
D. 两则材料均巧妙运用视觉和听觉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5.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断开。
而 细 睇 之 或 形 如 钟 鼎 色 如 云 霞 文 如 篆 籀
6. 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
加点字 方法提示 释义
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 课内迁移法: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1)始:________
步其颠 根据语境推测 (2)步:________
士之值坎壈不平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值:①价值;②遇到;③数值。 《古代汉语词典》 (3)值:________(填写序号)
7. 把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
(2)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
8. “杳渺风帆去若梭”富有画面感,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所体会到的情境。
9. 有人用“士之值坎壈不平,而激为文章以垂后世者”来评价李光,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
三、【文学·红色基因】(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抢收
孙犁
①地里的麦子熟了。去年河南河北全泛水,黑土地白土地里的小麦都很好,穗子沉甸甸的,“谷三千,麦六十”,今年随手摘下一穗,在手掌里捻开,就有八十个鼓鼓的大麦粒。麦子身手高大,刀劈斧砍一样整齐,站在地这头一推,那头就动,好像湖面上起了风。
②古老传言:“争秋夺麦。”麦收的工作,就在平常年月也是短促紧张,今年尤其困难。所害怕的,不只是一场狂风,麦子就会躺在地里,几天阴雨,麦粒就会发霉,也不只担心,地里拾掇不清,耽误了晚田的下种。是因为城里有日本人,子午镇有张荫梧,他们都是黄昏时候出来的狼,企图抢劫人民辛苦耕种的丰富收成。
③老百姓说,今年的麦子,用不着雇看青的巡夜了,有八只眼睛盯着它,一边是日本人和张荫梧,一边是本主和八路军。这几天,城里的敌人,不断用汽车从安国运来空麻袋,在城附近抓牲口碾轧大场。子午镇的村长老蒋,也正在找旧日的花户地亩册子,准备取消合理负担,改成按亩摊派继续剥削农民。
④敌人是为麦子来的。
⑤抗日县政府指示各区:要组织民兵群众,武装保卫麦收。
⑥指示规定邻近村庄联合收割。芒种和春儿都参加了民兵组织,每天到河口放哨。高四海担任了子午镇和五龙堂的护麦大队长,他的小屋又成了指挥部。
⑦白天收割河南岸的麦子。高四海到各家动员了,秋分又分别动员了那些妇女们。农民们鸡叫的时候就起来,拿着镰刀在堤坡上集合。他们穿着破衣烂裳,戴一顶破草帽,这些草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紧张的麦秋,抵御过多少次风雨的袭击。高四海从小屋里出来,肩上背一枝大枪,腰里别一把镰刀。用过多年的窄窄的镰刀,磨得飞快,它弯弯的,闪着光,交映着那天边下垂的新月。高四海站在队前,只说了几句话,就领着人们下地去了。
⑧这队伍已经按班按排分好,一到指定的地块就动起手来。高四海握着镰刀往麦海里划开第一道浪,身后立刻腾起银闪闪的波涛。镰刀们此起彼伏地翻着跟头,麦芒沾着晨露,在刀刃上碎成细碎的星星。割得干净,捆得结实,每个人都使出了全身的力量。这不是平日的内部竞赛,这是和对面的两个敌人争夺。胶泥地是割,河滩附近的白土地,就用手拔。抡着拔起的麦子,在光脚板上拍打着,农民们在滚滚尘土里前进。
⑨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大车队在村东村西两条大道上,摇着鞭子飞跑。三股禾杈,在太阳光里闪耀着,把麦子装上大车,运到村里。秋分领导着妇女队,担着瓦罐茅篮,从街口走出,送了中午的饭菜来,也有人担来大桶的新井水。小孩子们也组织起来了,跟在后面,拾起农民们折断和遗漏的麦穗儿。
⑩在五龙堂村里碾了几片打麦场。在场边,放几条大板凳,结实的小伙儿们,光着膀子站在上面,扶着铡刀。大车把麦子卸下来,妇女们抱着麦个儿,送到铡刀口里去。而此时,镰刀已躺在场院角落里歇晌,刃口还粘着麦浆,在日头底下泛着琥珀光。
中午,她们在大场中心撒晒着麦穗。几次翻过摊平,到起晌的时候,牵来牲口,套上大碌砖。鞭子挥动,牲口飞跑,碌砖跳跃。她们拿起杈子,挑走麦秸,拉起推板,堆好麦粒。用簸箕扬,用扇车扇,用口袋装起。
晚上,民兵和收割队到河北去。三天三夜,他们把麦子全收割回来,地净场光,装到各家的囤里去了。
……
(节选自《风云初记》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描写了地里麦子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景象。
B. 高四海在保卫麦收的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
C. 文章按时间顺序生动地呈现麦收各阶段的劳动场面。
D. 作者主要通过对人物个体的细致刻画表现主题思想。
11. 今年的麦收工作为何“尤其困难”?请简要概括。
12. 文章的场景描写生动精彩,请从动词运用的角度品味这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中午,她们在大场中心撒晒着麦穗。几次翻过摊平,到起晌的时候,牵来牲口,套上大碌砖。鞭子挥动,牲口飞跑,碌砖跳跃。她们拿起杈子,挑走麦秸,拉起推板,堆好麦粒。用簸箕扬,用扇车扇,用口袋装起。
13. 孙犁在文章中不仅构建了独特的农具文学意象,还借此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文章,分析“镰刀”这一农具意象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发挥的作用。
14. 阅读下面两个结尾,选择你认为更契合文本的一个,并阐述理由。
结尾一:田野像新剃了头似的,留下遍地麦茬,春苗显露了出来,摇摆着它们那嫩绿的叶子。 结尾二:夜深了,村民们仍聚在打谷场上,低声谈论着白天的收获。高四海清点完最后一袋麦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黝黑的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四、【活动·聚焦生活】(22分)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的《多彩的职业》后,同学们开展以下语文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①伴随着社会需求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变迁,自由插画师、儿童陪伴师、手作艺术家……各种内容新奇、模式多样的小众新职业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一些从业人员的最新选择。它们以不唯学历和资历的门槛要求为特点,以满足用户个人的差异化需求为导向,在职业版图的边缘和缝隙中开辟了一条差异化的赛道。新时代的青年群体是就业大军的主流,更是小众新职业的领航者。
②小众新职业突破传统职业边界,填补了市场空白。色彩搭配师是视觉美学的“魔法师”,他们通过分析客户对色彩的需求,制作出符合客户期望的方案,提供专业化服务;儿童陪伴师是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他们通过陪伴来观察孩子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提供必要的情感关怀。在传统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小众新职业以其不断创新的服务内容满足着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同时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
③小众新职业更加看重工作内容与自我价值的契合度。在物质发展环境更为优越的今天,青年选择职业的关键动力,已不只是单纯的谋生需要,更多的是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手作艺术家用真情实感引发大众共鸣,非遗手工艺人用现代语言丰富文化遗产的呈现方式,自由插画师用专业技巧展现作品温度和锐度……许多传统工艺和技能正在通过小众新职业焕发新生、创造价值。广大青年从业人员以小众新职业为平台,通过兴趣与职业的转化、变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④当前,中国青年的职业选择日益市场化、多元化、自主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众新职业正以其独具特色的优势,在兴趣与专业、价值与生活、自由与专注等多重融合的视角下为青年人择业提供更多的选项。
⑤生逢盛世,机遇共享。我们期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断开阔视野,不对人生进行自我设限,坚持向美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接续奋斗、勇于创新,以别样风采不断延展人生价值的实现舞台。
(摘编自王春丽《青春让“小而美”的职业绽放异彩》)
材料二:
①直到看见顾客寄来的礼物和手书的感谢信,玩偶修复师王筱阳的父母才停止了唤她“捡破烂的”。玩偶修复师或玩偶医生,这项属于崭新赛道的工作,似乎从诞生起就受到质疑。然而今天,“玩偶诊所”已应接不暇。
将情感需求缝进布偶
②“主打一个烟火气和人情味!”在重庆,挂着“时光修补站”木牌的工作室里,操作台上躺着破旧的泰迪熊,玻璃柜里陈列着20世纪60年代的赛璐璐娃娃。35岁的任嘉嘉原是服装设计师,3年前,她为重病好友修复了童年的布兔,意识到这不仅是缝补玩偶,更是勾连珍贵记忆,于是辞职开办“玩偶诊所”。任嘉嘉表示:“我们的工作很小众,是情感经济的衍生物,有些情感机器无法替代。”
旧物修护的苦与甜
③毕竟是技术活儿!
④“玩偶诊所”的主理人、95后青年陈昊天游学各地,收集百余种传统布料,学会飞针法等技艺。今年春节,他跑到陕西凤翔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家里求学。这种学习劲头让团队对“玩偶诊所”的前程充满信心。“当然,一不小心也会遇到顾客投诉,还得认真应对,”合伙人张欣悦坦率地说,“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处理投诉,真的难极了!”
在崭新赛道坚定前行
⑤谈起工作的“诗和远方”,滔滔不绝;而提到眼前的收入,大多数修复师都相对沉默——囊中羞涩,看来是他们的普遍状况。在王筱阳的工作室账本上,一些经营中的挑战就更为具体了:仅材料成本,已占报价的45%,除去用工费用,利润空间很薄……种种数据形成嵌套的矛盾,让这位满怀抱负的年轻人体会到“胜利并不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
⑥然而,他们的坚持都有一个颇有诗意的原因——在这个生产流水线飞转的年代,总该有一双手,愿意为那些独一无二的记忆,留在缝纫机上。
(摘编自彭景晖《缝补玩偶,也勾连记忆》)
材料三:
活动一:背景探究
15. 下列对材料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职业兴起带来从业人员选择的变化,导致社会需求的调整及就业结构变迁。
B. 爱狗人士小明将兴趣转化为训宠职业,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出新的职业赛道。
C. 材料二中青年陈昊天为修复玩偶各地游学,拜师学艺,学会飞针法等多种技艺。
D. 材料二玩偶修复师的事例、材料三的漫画印证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6. 根据材料一,概括小众新职业兴起的原因。
活动二:访谈提纲
17. 根据材料二、三,完成访谈记录。
访谈背景 小众新职业兴起,人们择业观念转变
访谈对象 玩偶修复师
访谈目的 了解玩偶修复师面临的困难及对该职业的理解
访谈记录 记者提问 受访者回答(概要)
从事玩偶修复职业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1)________
你们认为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2)________
访谈感悟 (3)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做好准备来把握机遇?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述。________
活动三:分享交流
18. 本次探究活动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围绕“职业与热爱”写一段话与同学分享。(要求:观点明确,100字以内)
五、【表达·笔抒心声】(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材料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材料三: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德]海涅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联想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福州市九年级质量抽测
语 文
(本卷共8页,五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语用·科技赋能】(15分)
【1题答案】
【答案】(1) ①. 畅 ②. 拓 ③. 荐 (2)D
(3)AI使网络作品形态多、表达新,有效增强受众体验感和参与感。
【2题答案】
【答案】示例:请生成一张以孙悟空为主体的《西游记》封面图。孙悟空立于画面中央,头戴凤翅紫金冠,手持如意金箍棒,火眼金睛,神情放浪不羁。背景为兜率宫炼丹炉倾倒,三昧真火喷薄而出,凸显孙悟空战天斗地的反抗精神,画面具有古典奇幻色彩。
二、【诗文·山水情韵】(31分)
【3题答案】
【答案】 ①. 造化钟神秀 ②. 阴阳割昏晓 ③. 水击三千里 ④.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⑤. 高峰入云 ⑥. 清流见底 ⑦.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⑧. 柳暗花明又一村
【4~9题答案】
【答案】4. B 5. 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
6. ①. 才 ②. 登上 ③. ②
7. (1)(我们)就到水边大石上,各自占据一块石头坐下。
(2)不但不会相互妨害,而且还会相互作用。
8. 浩渺无垠的海上,劲风吹拂,海浪翻涌,一叶风帆却似银梭般,破浪飞驰于苍茫的海面。我的心跳随着船身的起伏愈发激烈,让我决心如这风帆,踏浪逐风,无畏远方。
9. 示例一:赞同。李光被贬琼州,仕途遭遇重大挫折,处于“坎壈不平”的境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符合“激为文章”的特点。
示例二:不赞同。本句意为读书人遇坎坷不顺时,会奋发创作出文章,以流传后世。《渡海(其三)》虽写于被贬途中,却是因豪迈之景生出感慨,与“坎壤”不符,且内容旨在抒发个人感情,不为流传后世,也与评价不符。
三、【文学·红色基因】(22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 D 11. ①狂风、阴雨等自然灾害 ②收割不净导致晚田播种延误 ③敌人企图抢粮
12. 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地描绘出妇女们在大场劳作的繁忙场景,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能干和娴熟技艺,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麦收现场的热烈与艰辛。
13. ①体现人物身份。“镰刀”表明了农民们劳动者的身份。②表现人物形象。“磨得飞快”“用多年”等细节凸显高四海勤劳干练、富有丰富的战斗经验。③象征人物精神。镰刀在文中象征着农民们面对敌人威胁时,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
14. 示例一:我选结尾一,因为它意蕴丰富:“麦子被收割”象征着兵民们在这场麦收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保住了劳动成果。春苗的生长则象征着新的希望。这段文字既赞美兵民的勤劳勇敢,又传达出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示例二:我选结尾二,因为它真实可感:通过描绘了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村民们在麦收后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村民们在辛勤劳作后收获成果的喜悦和自豪,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四、【活动·聚焦生活】(22分)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的《多彩的职业》后,同学们开展以下语文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5~18题答案】
【答案】15. A 16. ①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②没有唯学历和资历的门槛要求 ③契合青年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择业观
17. ①. 家人不理解(或:沟通难度大、利润空间薄) ②. 帮助重拾记忆(或:能够慰藉心灵、传承小众技艺) 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发展方向,要看见并认可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的地方(或要注重培养兴趣,未来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18. 示例:职业与热爱紧密相连,小众新职业因热爱而兴起。如玩偶修复师,虽面临诸多困难,但因热爱这份工作,便能在修复玩偶中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应追寻热爱的职业,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勇敢逐梦,让职业因热爱绽放光彩。
五、【表达·笔抒心声】(60分)
【19题答案】
【答案】例文:
以真为笔,绘就人生华章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之言如黄钟大吕,穿越千年时空,依然振聋发聩。陶行知倡导“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海涅断言“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无不强调着“真”的重要性。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应以真为笔,绘就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以真为笔,能绘就个人品德的高尚画卷。真诚是为人处世的基石,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古有季布一诺千金,他在困境中依然坚守承诺,赢得了众人的敬重与帮助,得以保全性命;今有“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工友发工钱,孙水林连夜赶路遭遇车祸,弟弟孙东林强忍悲痛,在年前将工钱送到了工友手中。他们用真诚诠释了人性的光辉,成为道德的楷模。相反,那些虚伪狡诈之人,或许能得逞于一时,但终究会被人唾弃,遗臭万年。
以真为笔,可书写社会发展壮丽诗篇。一个社会,只有充满真诚,才能和谐稳定,蓬勃发展。在商业领域,真诚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海尔集团在创业初期,因产品质量问题,张瑞敏毅然决定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这一砸,砸出了海尔对品质的执着追求,砸出了消费者的信任,也砸出了海尔走向世界的辉煌。在教育领域,教师以真诚之心对待学生,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真诚成为社会的风尚,人与人之间少了猜忌与防备,多了信任与互助,社会必将充满活力,不断进步。
以真为笔,能奏响国家繁荣的激昂乐章。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真诚的支撑。在国际交往中,真诚是国家的名片。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真诚地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以真诚的态度与沿线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实现了互利共赢,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相反,那些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国家,为了一己私利,编造谎言,挑起争端,最终只会自食恶果,阻碍自身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人背离了“真”的原则。学术造假、商业欺诈、网络谣言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应深刻反思,坚决抵制这些不良行为,让真诚回归社会。
“求真务实,方能笃行致远。”让我们以真为笔,在人生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以真为帆,在社会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以真为翼,在国家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用真诚书写人生的辉煌,用真诚铸就社会的和谐,用真诚推动国家的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