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2单元学情调查(二)九年级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Zn-65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生活常用品牙膏的摩擦剂成分含有以下物质,其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铝 Al(OH)3 B. 二氧化硅 SiO2C. 硫酸 H2SO4 D. 纯碱 Na2CO32. 称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解后进行相关实验涉及到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 B. 溶解C. 测溶液的酸碱度 D. 与其它物质的反应3.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 制取氧气时,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满时间过长——装置漏气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C.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量液过程中俯视读数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4. 下列物质的应用与对应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 高炉炼铁焦炭的作用之一提供热量:C+O2CO2↑B.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2NaOH+CO2=Na2CO3+H2OC. 制取纯净氢氧化铜:Ba(OH)2+CuSO4=BaSO4↓+Cu(OH)2↓D. 用铁粉和稀盐酸制取少量氢气:2Fe+6HCl=2FeCl3+3H2↑5. 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一定是化合物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 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C. 向已加入石蕊溶液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色最终变成蓝色D. 向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7. 检验、除杂和分离等是化学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涉及的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B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实验现象D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 A B. B C. C D. D8. 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饱和溶液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乙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中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B. 乙中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C. 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 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9. 用NaOH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像表明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 ab段溶液为红色,d点溶液为无色C. d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大于b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分数D ac段溶液升温明显高于cd段,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24分)10.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陕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凤酒酿造、安塞腰鼓、西府皮影、面花礼馍、社火脸谱、铁水打花技艺等等。(1)“西凤酒香飘万里,秦川山水育良方”,西凤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_。(2)安塞腰鼓气势磅礴,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基腰鼓的鼓带有棉质,也有合成纤维材质的,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对两种材质进行鉴别。(3)制作花馍的材料有白面、红枣、花椒等,花馍中富含的能提供能量的一种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4)铁水打花需将铁熔化为铁水,从微观角度分析该过程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11. 学以致用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体现知识的价值。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诗人陆游曾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剪掉灯芯熄灭油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2)蒸汽机的动力之源是煤炭。煤、_____、天然气是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生活生产中提倡化石燃料的综合使用,其中煤的干馏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12. 下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为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磷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破损”处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2)图2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序号)。(3)写出图1中氯元素和图2中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13. 如图I所示t2℃时将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溶解在100g的水中,再将两种溶液分别升温至t3℃时溶液的变化情况;图Ⅱ所示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其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_______________乙(填“>”或“<”或“=”或“无法比较”)。(2)N表示物质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3)根据图I和图Ⅱ信息,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 四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①=②>④B. 若使④中的固体恰好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C. 将③中溶液降温至t1℃时一定有固体析出(4)t3℃时,将M曲线所代表的物质形成的不饱和溶液100g平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固体,第二份蒸干水分,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14. 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上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图中A表示的物质名称为_____。(2)生活中的普通雨水pH<7,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下图是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网络图,其中“→”表示可以一步转化,“—”表示相互间可以反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填字母)。A. ②④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 反应⑥可用于检验CO2C. 图中含碳元素的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有两种D.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可用⑧来解释原因15. 某同学归纳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_____(填离子符号)反应生成水的过程。(2)M代表一类物质,请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若图中的碱为,则金属、盐1和盐2满足以上关系的是_____。①Fe、、②Mg、、③Cu、、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13分)16.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关闭弹簧夹,反应停止后液面应位于_____(填“1”、“2”或“3”)处。(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铵盐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故氨气的制取并收集的装置应选择_____。(3)装置G可以用来收集气体,还可以防倒吸。请你推测该气体密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空气的密度。(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除去CO中的CO2并收集一瓶CO的装置图(瓶内为NaOH浓溶液),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A. B. C. D.17.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只知道原溶液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溶液。【提出问题】原瓶中是何种溶液,是否变质?【进行猜想】猜想Ⅰ:原瓶中是NaCl溶液; 猜想Ⅱ:原瓶中是NaOH溶液;猜想Ⅲ:原瓶中是Na2CO3溶液; 猜想Ⅳ:原瓶中是NaHCO3溶液。【查阅资料】(1)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从上表可知,猜想Ⅳ一定错误,因为_________。【进行实验】(2)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说明猜想Ⅰ错误,理由是_________。(3)小组同学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无色溶液中含有溶质_________。【获得结论】(4)猜想_________正确【拓展延伸】(5)实验(2)中检验无色溶液B时,能代替硫酸铜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金属镁 b.PH试纸 c.氧化铜 d.酚酞试液 e.氯化铁溶液四、计算与分析题18. 将稀盐酸逐渐加入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充分反应后对滤渣、滤液的实验操作如下:(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g。(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3)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2024-2025-2单元学情调查(二)九年级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Zn-65一、选择题(共9题,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C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24分)【10题答案】【答案】(1)水##H2O (2)灼烧、闻气味(3)糖类 (4)微粒之间的间隔【11题答案】【答案】(1)清除可燃物(2) ①. 石油 ②. 化学(3)H2O【12题答案】【答案】(1) ①. 15 ②. S(2)BC (3)【13题答案】【答案】(1)= (2)乙 (3)B(4)21【14题答案】【答案】(1)金刚石 (2)H2O+CO2=H2CO3 (3)BD【15题答案】【答案】(1)(2)(3)①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13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3(2)AF##AG (3)小于 (4)B【17题答案】【答案】(1)碳酸氢钠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8.8%,不能达到10%(2)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3) ①. ②. 氢氧化钠或NaOH,碳酸钠或Na2CO3(4)Ⅱ (5)bde四、计算与分析题【18题答案】【答案】(1)0.2 (2)置换反应(3)解:设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x答: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