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 化学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参看下表:Mg:24 H:1 O:16 C:12 N:14 Zn:65 S:32 K:39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20分)
1. 下列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A.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醋酸溶液
2.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 小苏打 B. 烧碱 C. 纯碱 D. 生石灰
3. 硫酸的用途很广,下列叙述的硫酸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稀硫酸能溶解镁、锌等金属 B. 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 浓硫酸难挥发 D.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
A. 浓盐酸、稀盐酸 B. 稀盐酸、浓硫酸
C. 浓硫酸、稀硫酸 D. 浓盐酸、浓硫酸
5.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B. 它们均能与、、等气体反应
C. 均可应用于检验
D. 可与溶液混合配制波尔多液
6. 下列关于盐酸、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瓶口冒白烟 B. 浓盐酸敞口放置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能做干燥剂 D.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吸热
7. 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 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 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 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8.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名称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 生石灰 氢氧化钙
B. 熟石灰 氧化钙
C. 烧碱 氢氧化钠
D. 石灰石 碳酸钙
9. 下列变化不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10. 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不正确的是
A. 用装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氢气
B. 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纸上写字,观察其脱水性
C. 向浓硫酸中慢慢地滴加蒸馏水,配制稀硫酸
D. 实验时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10分)
11.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如图所示,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2. 某样品含有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室温下,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
A 74.5g B. 29.8g C. 10g D. 7.45g
13. 将溶液X分成三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溶液、稀盐酸、溶液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下列关于溶液X的叙述正确的是
加入的溶液 溶液 稀盐酸 溶液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A. 该溶液是一种盐溶液 B.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价的钡离子
C. 该溶液中可能含 D. 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4.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uO与H2SO4 B. AgCl与HCl
C. NaCl与KOH D. Na2SO4与BaCl2
1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 取样,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 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
D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A. A B. B C. C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
16. 酸、碱、盐是用途广泛的化合物。
(1)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盐酸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银
①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②可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
③可用于腌渍蔬菜、鱼、肉、蛋等的是________。
(2)室温下,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如图所示:
①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pH________7(填“>”“=”或“<”)。
②取反应后溶液,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图中R表示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列能代替稀盐酸,检验反应后溶液中R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硝酸 B.溶液 C.粉末 D.溶液
17. 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18.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标签为“”的试剂(如图),围绕这瓶试剂,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小婷为了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她设计了以下实验:取样,向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发生变质,但小旸同学认为她的观点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
(2)小旸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__ 氢氧化钠没有发生变质
小优对小旸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3)猜想一:溶质为
猜想二:溶质为、
猜想三: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设计及验证】
(4)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5)小静同学对于氢氧化钠的变质很感兴趣,为此,她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和确实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装有的锥形瓶中加入溶液时,观察到________,证明和发生了反应。有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还不能证明与发生了化学反应,若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和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将实验中的所用到的溶液换成________(填化学式)进行对比。
【拓展延伸】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证明它的发生除了可以验证生成物的存在,还可以验证反应物的消失。
(6)测定pH,对于工农业生产和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简单的测定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液体滴到________上,将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对比,即得溶液pH。
(7)除去溶液中、、杂质的操作是①加过量的溶液;②加过量的溶液;③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④过滤;⑤加过量的溶液。
①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②上述操作中涉及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个。
③操作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1)利用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
(2)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放的原因________;
(3)氯化钡与稀硫酸的反应________;
20. 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小张同学在复习有关酸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以下几点,但并不完整,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1)完成下列表格
酸的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举例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②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Mg+H2SO4=MgSO4+H2↑
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___________
(2)生活中的食醋含有醋酸,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元素___________,该反应的原理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序号)。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再举一例食醋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__。
(3)盐酸、硫酸、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
21. 将稀盐酸分别滴入如图所示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气泡产生的试管为______(填序号)。
(2)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3)实验后试管②中溶液变为______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2. 感受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原理。当今社会自热食品备受欢迎,不同发热包的发热原理不同。
(1)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可用于________(填序号)。
A.作干燥剂 B.制氢氧化钙 C.加热食物
(2)一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①补全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计算:4.8g镁完全反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3. 要实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必须保护环境,但导绿色生活。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研究发现:利用硫——碘循环可分解水制氢气。其中主
要涉及下列反应(反应条件已略):
Ⅰ、;Ⅱ、,Ⅲ、
请回答:循环分解水的过程中产生和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酸雨也是环境问题之一:
①酸雨的pH值________(填“>”、“<”或者“=”)5.6。
②若A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通过下列反应得到A:在空气中,A发生以下系列转化,最终形成酸雨:转化“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如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进行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
上图所示两个转化过程均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改善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4. 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
(1)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下列各组试剂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稀盐酸
②、溶液、溶液
③、、溶液
④、溶液、溶液
(2)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建设时使用大量钢制部件,时间长易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_____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的作用。
(3)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一个)。
四、计算题
25. “秋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蟹肉中含有的烟酸(化学式为C6H5NO2)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试计算:
(1)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2)烟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烟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4)12.3g烟酸中碳元素质量。(列式计算)
26.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械、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请问答以下问题: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九年级 化学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参看下表:Mg:24 H:1 O:16 C:12 N:14 Zn:65 S:32 K:39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20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10分)
【11题答案】
【答案】C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D
【14题答案】
【答案】AD
【15题答案】
【答案】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C ③. B
(2) ①. > ②. ③. AB
【17题答案】
【答案】 ①. 2KOH+H2SO4=K2SO4+2H2O ②. ④⑥ ③. Ba(NO3)2+CuSO4=Cu(NO3)2+BaSO4↓[或2AgNO3+CuCl2=2AgCl↓+Cu(NO3)2] ④. 金属氧化物+酸
【18题答案】
【答案】(1)氢氧化钠的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在溶液中也显示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无明显现象
(3)NaCl、NaOH
(4) ①. 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 ②. 有气泡产生
(5) ①. 烧杯内的水倒吸入锥形瓶中 ②. 等量的蒸馏水
(6) ①. pH试纸 ②. 标准比色卡
(7) ①. ⑤②①④③ ②. 7 ③. 、OH- ④. 或
【19题答案】
【答案】(1)
(2)Fe+CuSO4=FeSO4+Cu
(3)
【20题答案】
【答案】(1)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 ① 铁元素 ②. ② ③. 除水垢
(3)H+##氢离子
【21题答案】
【答案】(1)③⑤ (2)铜片
(3) ①. 黄色 ②.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CaO+H2O=Ca(OH)2 ②. ABC
(2) ①. Mg(OH)2 ②. 7.2
【23题答案】
【答案】(1)8:1 (2) ①. < ②.
(3) ①. 化学 ②. 温室效应
【24题答案】
【答案】(1)①③ (2)H2O、O2
(3) ①. 蓝 ②. Na2CO3+H2O+CO2=2NaHCO3 ③. Na2CO3+Ca(OH)2=CaCO3↓+2NaOH
四、计算题
【25题答案】
【答案】(1)123 (2)72:5:14:32
(3)11.4% (4)
解:碳元素质量为:
【26题答案】
【答案】(1)67.5%
(2)15.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