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H7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H7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前15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埃及文明北部和东部是地中海和红海,西部是沙漠,陆上主要交通线只能经过西奈半
岛。两河文明集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东部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是波斯湾。这样的环
境也可以说是多元文明中的一个单元点。材料主要反映出,这些古代文明
A.相互交融
B.多元一体
C.相对独立
D.交通复杂
2.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大流士一世在《贝希斯敦铭文》中宣称:“凡我给他
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这一统治结果主要依赖于
A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B.王权与神权的合一
C.对被征服者的镇压
D.通行全国的道路网
1
3.中世纪欧洲有许多修道院、教堂等宗教建筑,它们不仅是举行弥撒、进行祈祷等宗教仪式的场
所,还承担着一些社会服务功能。不少修道院设立诊所,为附近居民医治常见疾病;一些教堂
开办学校,教授儿童与青少年读写、算术等。这表明当时欧洲
A宗教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
B.城市发展依托于宗教组织
C.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
D,宗教组织对社会控制加强
1
5
4.他们经营着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调味品和香料、拜占庭帝国的珠宝和精美织
物;他们的冒险还来到之前从未有过系统的远距离贸易的地区;他们带着驼队穿越撒哈拉沙
漠,用食盐、钢、铜和玻璃从西非诸王国换回黄金和奴隶;他们造访东非沿海地区,从那里获得
奴隶和兽皮等当地的土特产。这里的“他们”
A.成为亚欧非交流的桥梁
B.引领航海时代促进全球联系
C.垄断商路威胁西欧市场
D,开通丝绸之路推动东西贸易
5.有学者研究发现:美洲本土没有出现过“车”。因为没有车,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物质交流并
把大量的物质运送到遥远的地方。尽管在美洲酝酿出本土文明,但在新航路开辟前,它们仍
处在发育过程中。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世界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B.文明交流有助于社会发展
C.殖民入侵打断了美洲文明进程
D.美洲地区手工业技术落后
6.哥伦布在《航海日记》写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
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
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C2.A3.A4.A5.B6.D7.A8.B9.C10.C11.A12.C13.D14.B
15.A16.B17.A18.D19.C20.C21.D22.B23.A24.C25.A26.C27.C
28.D29.C30.B
31.变化:管控限制逐渐被打破(从宵禁到逐渐放开):规模不断扩大(场所数量增多);大众化、世
俗化(主体由贵族到平民);商业色彩日益浓厚: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生
活)。(每点2分,共6分)
背景:城市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消费水平提高):工业革命推动(答第一次或第二
次工业革命都同等给分);城市化发展;观念的变化(对黑夜认识的转变):思想解放(人文主
义)促进消费观念转变;科学技术的进步(照明条件的改善)。(每点2分,共6分)
(2)原因:工人阶级的斗争(或劳工与雇主的反复博弈):企业主充分利用夜晚时间进行生产
和经营活动(或企业主追求资本增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或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每点2分,共4分)
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夜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又加刷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每点2分,共4分,必须以正反两个角度作答)
32.(1)示例一
大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统一。(以上任答三个得2分,多答
或少答不给分)
主题:资本主义的扩展。(2分)
示例二
大事: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公社建立。(以上任答三
个得2分,多答或少答不给分)
主题:工人运动的发展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分)
示例三:
大事:海地独立、苏丹爆发大起义、埃及抗英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以上任答三个得2分,
多答或少答不给分)
主题:民族解放的潮流或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2分)(答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不得分)
(2)表现:对战败国的压迫与掠夺(答战败国承担战争罪贵,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等
史实同等给分);对殖民地与弱小国家的利益瓜分(答国联对殖民地实施委任统治制度、将
“门户开放”作为侵路中国的共同原则、日本保留了在中国的诸多特权等史实同等给分):对
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排斥与对抗(或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将苏俄排除在外、帝国主义国家
孤立和遏制苏俄);战胜国之间的利益分割(或战胜国在海军霸权上的争夺)。(每点2分,共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