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化学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纯净的乙酸称为冰醋酸 B.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 乙酸是比碳酸更弱的酸 D. 用食醋清除暖瓶中的水垢2. 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高炉炼铁,把铁矿石粉碎 B. 工业合成,提高反应温度C. 与氧气制备,降低氧气浓度 D. 分解溶液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3. 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气的转化。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B. 在催化剂a作用下,N2发生了氧化反应C. 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D. 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4.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C. 乙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 D. 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5. 下列现象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向FeCl3溶液加入铁粉,溶液变为浅绿色B 向Na2S溶液中加入H2S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C. 将Cl2通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D. 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得到胶体6. 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A. 使石蕊试液变红B. 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 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 与硫单质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烷与戊烷互为同系物 B. 与互为同位素C.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8. 如图为普通锌锰电池的构造示意图,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锌筒作负极 B. 发生还原反应C. 工作时电子由锌筒通过外电路流向石墨棒 D. 正极反应:9.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氨水有挥发性 B.检验分解产生的C.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 D.验证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电离A. A B. B C. C D. D10. 丙烯酸(CH2 = CH—COOH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CH3CH = CH2 + 3O2催化剂,加热2CH2 = CH—COOH + 2H2O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C. 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1.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N2 + 3H2 2NH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N2、H2、NH3 在容器中共存B.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N2,同时生成 3n mol H2D. 单位时间内消耗 n mol N2,同时消耗 n mol NH312.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 每生成1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 AgCl是还原产物13. 某小组为了探究影响溶液与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实验 /mL (mol/L) /mL (mol/L) /mL (mol/L) /mL (mol/L) /mL 褪色时间t/min1 3.0 2.0 1.0 0.0 2.0 82 3.0 2.0 2.0 0.0 a 63 4.0 2.0 2.0 0.0 0.0 44 3.0 2.0 1.0 0.5 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0,b=1.5B. 溶液的酸碱性不会影响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C.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 上表数据可证明对该反应速率有影响14. 研究小组为探究在空气中变质后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现象。实验①:取样品加水溶解,得到澄清溶液a。实验②:取少量溶液a,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且出现淡黄色浑浊。实验③:将实验②中的浊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已知信息:i.溶液能溶解S,并生成,与酸反应生成S和(臭鸡蛋气味);ii.易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②中淡黄色浑浊可能是与反应产生B. 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SC. 实验③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D. 样品中可能含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15. 如何降低大气中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引起了人们普遍的重视。(1)用来生产甲醇:。下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某温度下,在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Ⅱ所示。_______(填“”或“”)到达平衡状态,当达到平衡时,消耗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是_______,到达平衡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此时物质的浓度是_______。在整个过程中的转化率是_______。(3)请写出在碱性条件下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16.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用乙烯为原料可以制得许多工业材料和日用品。现有如下转化关系:(1)A的分子式为_______。(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3)化合物C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4)验证有机物中含有的试剂是_______。(5)写出反应①、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6)写出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7.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5)该小组得出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18. 银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和工业催化等领域,废银催化剂中回收银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部分条件和试剂略)。(1)银的溶解①用稀溶出废银催化剂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研究表明,相同时间内,用硝酸-双氧水协同法溶,不仅可减少氮氧化物产生,还可提高银的浸出率。银的浸出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i.溶银过程中,双氧水可能参与的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时硝酸-双氧水协同法银浸出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银的沉淀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__。(3)银的还原作还原剂,可将还原出来,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4)银的含量测定已知:(白色)取银锭样品用稀硝酸溶解,得到待测液。取待测液,滴加2滴溶液,再用溶液沉淀,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溶液。①上述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银锭中银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沉淀。探究反应原理及沉淀成分,装置如下(加热,夹持等装置略)。资料:i.Ag2SO4微溶于水;Ag2SO3难溶于水。ii.Ag2SO4、Ag2SO3均溶于氨水。(1)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②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产物是___________。(2)探究沉淀成分。实验发现,沉淀的颜色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时间 反应开始时(t1) 一段时间后(t2) 较长时间后(t3)颜色 白色 灰黑色 灰黑色加深推测白色沉淀(t1)可能为Ag2SO4、Ag2SO3或混合物。探究如下:实验证实,白色沉淀(t1)中不含Ag2SO4,含Ag2SO3。①试剂a是___________。②产生白色沉淀Y的原因是___________。(3)推测灰黑色沉淀(t2)含Ag。探究如下:取灰黑色沉淀,加入氨水,部分沉淀溶解,过滤,洗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浓HNO3,证实沉淀含Ag。现象是___________。(4)通过检测探究产生Ag的原因。①实验:(已排除O2的影响)t2时,C中H2S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t1时,C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综上可知,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速率和限度有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化学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15题答案】【答案】(1)放热 (2) ①. ②. ③. ④. ⑤.(3)【16题答案】【答案】(1)(2)加聚反应 (3)醛基(4)溶液或石蕊溶液(5) ①. ②.(6)【17题答案】【答案】 ①. 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②. 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③. Cu + 4HNO3(浓)= Cu(NO3)2+ 2NO2↑ + 2H2O ④. 将NO2转化为NO ⑤. 3NO2 + H2O =2HNO3 + NO ⑥. 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⑦. acd【18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③. 温度由升至时,分解速率大,浓度显著降低(2)过滤 (3)(4) ①. 指示恰好沉淀完全 ②.【19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Na2SO3(2) ①. BaCl2溶液 ②. 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3)沉淀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4) ①.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