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一化学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电离辐射作为赋能方式,同时利用水辐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实现了(与的氧化还原偶联反应,在室温下合成了。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B. 三种物质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C 三种物质均难溶于水
D. 和的过程中和均表现出氧化性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
B. 1,二溴乙烷的结构式:
C. 乙炔的结构简式:
D. 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
B. 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蚕丝和人造丝织物
C. 唐代蜡烛的主要成分是动物油脂,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D. 现代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分馏产物——石蜡,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4.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碱性: B. 沸点:
C 氧化性: D. SiC中C显负价
5.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是
A. 将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
B. 用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 少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D. 用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
6.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氨 B.除去中混有的少量HCl
C.验证具有漂白作用 D.制备乙酸乙酯
A. A B. B C. C D. D
7. 实验现象表明,乙醇与钠的反应比相同条件下水与钠的反应缓和得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与钠反应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和水分子均发生了氢氧键的断裂
B. 将钠投入无水乙醇中,钠会沉入液体底部,说明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小
C. 乙醇与钠的反应缓和得多,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相对比较活泼
D. 若将质量相同的钠分别投入足量乙醇和水中,则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8. 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技术叫做“吹出法”,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过程中通入的目的是氧化海水中的Br
B. “吹出”过程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吹出溶液中残留的
C. “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D. “蒸馏”过程中通入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
9.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生成的是
a中反应 b中检测试剂及现象
A 浓分解生成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与浓HCl生成 淀粉溶液变蓝
C Cu与浓生成 品红溶液褪色
D 浓NaOH与溶液生成 酚酞溶液变红
A. A B. B C. C D. D
10.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丹参素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有2种官能团 B. 该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该物质能与溶液反应 D.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反应
11. 可用于反应机理研究。实验发现,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与,反应一段时间后,核素存在于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互为同位素
B. 质量相同的和所含的电子数相同
C.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和所含的中子数相同
D. 在中检测出,可以证明与生成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12. 硫铁矿矿渣周围的酸性废水中存在硫细菌和铁细菌,可促进的溶解,相关的物质转化如图,其中①~③均完全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③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硫细菌的存在可减少覆盖在硫铁矿矿渣表面的S
C. 温度越高,的溶解速率越大
D. 一段时间后,废水中铁元素含量升高
13. 某离子反应涉及六种粒子,测得反应过程中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反应中,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
B.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C. 在该反应中,每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4mol电子
D. 随反应进行,溶液的pH逐渐增大
14. 某小组同学探究。和能否溶于硝酸,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②和③可知,少量的能溶于稀硝酸
B. 对比②和④可知,④中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不是
C. 对比⑤和⑥可知,能否溶于硝酸与硝酸的浓度有关
D. 对比④和⑥可知,的还原性随酸性增强而增强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高纯硅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方法主要有三氯氢硅还原法、甲硅烷热分解法等。
(1)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三氯氢硅还原法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ⅲ中使用的可通过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制得。为除去粗食盐水中的,应按顺序加入过量的_______、NaOH溶液和_______,然后过滤,并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盐酸,使滤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3)甲硅烷在常温下比较稳定,加热至400℃时开始分解为硅和氢气。
①分子具有与相似的空间结构,呈_______形。
②的分解温度远低于。根据事实判断Si和C的非金属性强弱,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③已知:共价键的强弱可用键能来衡量。键能越大,断键时需要的能量就越多。部分共价键的键能如下所示。
共价键
键能/ 347 413 226 323
硅与碳同族,也有一系列氢化物,称为硅烷。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结合键能数据解释原因:_______。
16.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1)FeS2中Fe为价,S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将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_______。
若反应中消耗了1molFeS2,则生成S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3)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为避免硫酸生产尾气中的SO2污染环境,可使用尿素[CO(NH2)2]/H2O2溶液吸收尾气。
①将尿素/H2O2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_______。
②使用尿素/H2O2溶液吸收SO2,一般选择在50~70℃下进行。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相同时间内的SO2去除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
17. 透光性好、易加工的聚合物P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A的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_______。
(4)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E→F的制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b.延长反应时间可使E全部转化为F
c.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F中混有的E
(7)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18. 氨氮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人们正不断寻求处理氨氮废水的高效措施。
(1)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和的形式存在,检验其中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2)为处理上述氨氮废水,某研究团队设计的处理流程如下。
已知:磷酸镁和磷酸镁铵均为难溶于水的固体。
①经处理后,分离磷酸镁铵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
②处理氨氮废水时,若磷酸盐选择,则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选择作为处理氨氮废水的磷酸盐,研究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pH下氨氮去除效果和溶液中余磷含量,结果如下。
ⅰ.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后,氨氮去除率随pH增大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3)对于较低的氨氮废水,上述方法的处理效果不佳。
测定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一种方法如下。
Ⅰ.取含的待测溶液。
Ⅱ.加入过量的溶液。
Ⅲ.蒸馏,将蒸出的用过量的溶液吸收完全。
Ⅳ.剩余用溶液恰好中和。
测定过程中所用试剂均为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溶液。计算待测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中无需使用的是_______。
19. 探究固体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氧化产物。
资料:ⅰ.能与S反应生成(黄色)。
ⅱ.能与酸反应生成S和H S,能与反应生成S和CuS(黑色)。
ⅲ.能与酸反应生成S和,能与形成可溶性配合物,该配合物对酸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棕黑色沉淀。
(1)取少量久置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固体部分溶解,证实氧化产物中含有_______。
将久置的固体溶于水得到溶液A,溶液A呈黄色。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得到无色溶液B。
(2)取少量无色溶液B于试管中,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氧化产物中含有。
(3)推测氧化产物中含有。实验证据是_______。
(4)探究白色沉淀中S的来源。
来源1:氧化产物中含有,白色沉淀由与盐酸反应产生。
来源2:氧化产物中含有,白色沉淀由与盐酸反应产生。
来源3:氧化产物中含有,白色沉淀由……
①写出来源2产生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将来源3补充完整:_______。
(5)为检验氧化产物中是否含有,进行如图实验:
①溶液A中加入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实验证实氧化产物中含有。推理过程是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一化学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第三周期第ⅣA族 ②.
(2) ① ②. 溶液 ③. 溶液
(3) ①. 正四面体 ②. 非金属性。C和Si为同族元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得电子能力 ③. C-C键和C-H键键能较大,所以形成的烷烃稳定;Si-Si键和Si-H键键能较小,导致Si-Si键和Si-H键易断裂,所以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16题答案】
【答案】(1)-1价 (2) ①. 3FeS2+8O2Fe3O4+6SO2 ②. 2mol
(3)2SO2+O22SO3
(4) ①. SO2+CO(NH2)2+H2O2+H2O=(NH4)2SO4+CO2 ②. 温度过高,H2O2分解速率大,浓度显著降低
【17题答案】
【答案】(1)碳碳双键、羟基
(2)取代反应 (3)乙烯
(4)
(5) (6)ac
(7)
【18题答案】
【答案】(1)取少量氨氮废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其中含有
(2) ①. 过滤 ②. ③. ④. 随着溶液pH升高,增大,生成沉淀
(3)
【19题答案】
【答案】(1)S (2)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溶液A呈黄色 (4) ①. ②. 白色沉淀由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产生
(5) ①. ②. 浅绿色溶液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加热后产生棕黑色沉淀,说明浅绿色溶液中含有与形成的可溶性配合物,溶液A中含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