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四模检测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四模检测历史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三四模检测
历史试题
2025.0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良褚遗址出土了大量玉琮、玉璧等礼器,其中玉琮上雕刻的神人兽面纹在多个遗
址中样式高度相似;遗址中还发现大型祭坛和高等级墓葬,墓葬中随葬品数量与种类差
异显著。据此可推知,早期国家
A.已形成稳固的跨区域统治秩序B.借助宗教信仰强化权力合法性
C.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模式已确立D.通过礼仪制度规范社会资源分配
2.西周时,诸侯国遵循周礼,保留自身特色;至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纷纷推行“书同
文”“行同伦”等举措统一规制。这一变化说明
A.各诸侯国实力增强
B.宗法血缘关系得以牢固
C.地主阶级统治巩固
D.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3.据汉简记载,西北地区吏民可兼营商业,“为家私市”,参与区域间的物资交流,近者
可在河西四郡,远者可到长安。还可以通过中间人,签订买卖契约,在货物交易后的一定
时期内付清债务;交易方式上,有以物易物,有货币交易,还有劳务顶替。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摒弃了抑商政策
B.商业经营方式较为灵活
C.跨区域商品贸易繁荣
D.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4.北魏时期,高闾曾上书:“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递修三献,共荐黍稷,配以祖考,
以像祖考来格。”同时,鲜卑等少数民族姓氏大量改为汉姓,如独孤氏改为刘氏、步六孤氏
改为陆氏。这些现象表明,北魏时期
A.延续前朝旧制彩显统治的正统性
B.民族交融呈现制度与文化协同推进
C.姓氏改革成为政治统治的核心策略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使社会风俗趋同
5.北宋都城汴京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却凭借水陆交通便利成为繁华都市;南宋迁都
临安,偏安东南,依托长江天险与发达的海外贸易维持统治;元朝定都大都,既控扼北方
草原,又可通过大运河连接南方经济区。宋元时期都城的选址反映了
A.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
B.运河运输效能的提升
C.适应经济发展与统治需求
D.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6.图1为清朝咸丰、同治时期地丁银征收示意图。该图可用于说明
地丁银两
16000000r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185118531855185718591861186318651867186918711873时间/年
图1咸丰、同治时期地丁银征收示意图
A.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
B.洋务运动推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
C.列强侵华导致自然经济日益瓦解
D.清政府通过改革开辟新赋税来源
7.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各级政府成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建立中华商业公司等
国营企业,大力发展合作社商业,打破了进出口贸易几乎由私商掌握的局面。同时在法
令的许可下,允许商人自由贸易。这些措施
A.促使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C.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
D.完成了对资产阶级的改造
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