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和林民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主持修建了阿布辛贝神庙。神庙铭文记载:“法老乃拉神之子,肩负沟通神人之责,众神赐福埃及永昌。”考古学家发现,此类铭文广泛出现在神庙、方尖碑及民众日常护身符上。此类铭文反映这一时期古埃及()
A.等级制度森严 B.融合了宗教和王权观念
C.中央集权确立 D.建立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上古史》中提到,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顺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这场巨大革命指的是()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阶级的出现
C.定居生活方式 D.社会分工
3.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4.如表所示为古代世界部分帝国的兴起与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这些帝国的共同点是()
帝国 兴起与发展情况
波斯帝国 兴起于伊朗高原,公元前9世纪仍处于游牧部落阶段,公元前6世纪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兴起于希腊北部,公元前7世纪形成国家,公元前4世纪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罗马帝国 兴起于意大利中部,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出现,公元前2世纪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A.展现出强大的征服能力 B.帝国扩张的方向及路径
C.兴起于早期文明核心区 D.具有比较高的文明起点
5.公元前546年,国王居鲁士率军征服了小亚细亚中西部的吕底亚王国;公元前533年,居鲁士率军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迫使印度河流域的一部分邦国向自己称臣纳贡;公元前525年,居鲁士的继任者坎比西斯二世征服了埃及。这()
A.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B.说明亚述帝国依赖武力对外扩张
C.为古代文明区的扩大创造了条件 D.折射出贵族共和体制的巨大优势
6.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法律的普及性逐渐减弱。但大约在12世纪,罗马法开始在西欧复兴,大量学者为了学习罗马法涌入意大利,契约自由原则扩散至市民生活中,个人财产权的观念被强调。罗马法的复兴反映了()
A.经济社会变动促进治理思想转变 B.欧洲的封建制度开始走向崩溃
C.市民阶层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D.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成效显著
7.14世纪,西欧逐渐抛弃了以基督教视角判断战争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做法,转而认为凡利于国家之善者,皆为善。战争的每一方都极力通过战场上的胜利支配和奴役对方人民,占有其资源,增进本国的福利和荣耀。这反映出()
A.民族意识的觉醒 B.天主教会权威的式微
C.政治文化的重构 D.封建领主地位的下降
8.1492年,德国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请工匠打造了一个地球仪-“地球苹果”(如图所示)。该地球仪上面标注出了2000个地名、100多幅插图、48面旗帜、50多个图例。麦哲伦出航时将其随身携带,并在上面画出了他打算航行的路线。这说明当时()
A.“地圆说”得到了广泛认可
B.地理学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
C.德国的航海水平领先欧洲
D.合作开辟新航路的意识浓厚
9.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的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材料反映了( )
A.航海贸易给殖民地带去西方文明 B.航海家成为各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C.航海家活动得到本国统治者支持 D.国家力量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10.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包括( )
①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加速了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加速了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封建贵族的衰落
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证明了“地圆学说”,促进了科技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图展示了14--17世纪西欧发生的某一运动的历史原因。据此可知,中间“O”部分应该填写()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近代科技兴起
D.欧洲启蒙运动
1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卢梭目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批评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的道理。”罗丹所说的“共同性格”是指()
A.反对君主专制 B.强调共和政体
C.主张教随国定 D.倡导开明专制
13.《权利法案》重新塑造了国王特权与议会权力的边界,在限制国王传统的非常权力”的同时,第一次明确将主权权力置于较之君主更可靠、也更具稳定性的议会之上。这表明《权利法案》()
A.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B.是利益妥协的产物
C.形成了权力制约平衡 D.提高了内阁的权力
14.法国启蒙运动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杰出思想家为代表。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宣扬自由和平等原则;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而卢梭在强调“天赋人权”的同时,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启蒙运动( )
A.发生的时间早于文艺复兴运动 B.其精神内核是限制君权
C.勾勒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蓝图 D.倡导建立近代民族国家
15.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先后颁布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关于各国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基础
B.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军政大权,因此其依然属于君主专制国家
C.法国1875年宪法共和派以一票多数通过,说明共和派力量占压倒性优势
D.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16.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先后颁布,前者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劳动者参军的热情,后者严重地削弱了南方叛乱者的力量,此后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逐步走向胜利。这一胜利()
A.确立了美国联邦体制 B.加快了美国独立战争进程
C.维护美国的国家统一 D.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7.在中世纪,法国君主通过环行全国来宣示王权与主权,借助环法之旅开阔视野、精进学业也是法国手工业学徒培养的惯例。1903年,法国《汽车报》举办了首届环法自行车赛,其后演变为法国的一大盛事,并促进了自行车、旅游与房地产市场的增长。这反映了()
A.体育赛事促进经济发展 B.历史传统的现代转化
C.文化传承推动科技进步 D.社会生活的全面转型
18.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这一时期兴建铁路热潮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代议民主制发展 B.各国文化传统的转变
C.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 D.世界市场发展的需求
19.18世纪,英国工人认为自己遭受苦难的根源是机器,他们往往采取捣毁机器的方式同资本家斗争;19世纪初,工人开始走上街头,利用工会组织团结起来,提出了普选权的要求,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表明英国()
A.工人的群体意识和组织性增强 B.工业革命催生了阶级矛盾
C.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D.生产力进步推动思想解放
2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二、材料题(21题14分,22题20分,23题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是一座划时代的世界历史界标。在这历史性转变中,欧洲扮演了特殊的角色。组成这股强劲的世界性冲击波的,其实不仅有欧洲商品、技术、文化和制度,更有欧洲的人口-络绎不绝奔涌而出的无数移民。由欧洲的人口迁移又引发了后来亚洲、非洲的人口外移。这场规模宏阔、影响深远的移民浪潮,几乎是有史以来牵动范围最广的一次。
-摘编自沈坚《地理大发现与人口大迁移》
材料二咖啡起源于阿拉伯地区,1615年传到威尼斯,在17世纪中叶传到欧洲中部的港口。咖啡的引入和普及,不仅仅为欧洲人带来了新的饮料,掀起了欧洲饮品的新潮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欧洲人“酒池肉林”的陋习和旧有的饮料文化。咖啡屋的章程里明确要求人们要清醒、节制、行为文明、语言有礼有节,这与传统的酒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人们遵循了章程的规则,咖啡屋实现了它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后,它推动了多种多样的大众文化的发展。新的文学、哲学与艺术和无数的思想家及哲学家在咖啡屋里孕育和诞生。人们的语言文明了;信息的内容健康而丰富了;人的思想更清醒了,举止变得更高雅了;酒馆里的啤酒汤被咖啡取代了。这一切都给欧洲人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理大发现时期人口大迁移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咖啡的引入传播给欧洲带来的影响。(8分)
22.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在 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是在这个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作为知识阶层的精英、资产阶级的先锋,在18世纪积极领导和参与了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们都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诚然,这些伟大的“哲人”们并没有结成一个政党,但他们的思想却通过其脍炙人口的作品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这股强大的洪流不仅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而且还为新制度的建立扫清了多方面的障碍。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兴资产阶级在这一时期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2分)并概括“这股强大的洪流”对法国产生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1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有哪些革新?(2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和林民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C A C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C D C B D A B
21.(1)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对财富的追求;欧洲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需求。(6分)
(2)改变了欧洲人的饮料文化,掀起饮品新潮流;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陋习,促进了社会文明;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孕育了新的文学、哲学与艺术;丰富了人们的信息内容,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和举止。(8分)
22.(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自身发展的需要;宗教神学的桎梏;古典文化的传承。(8分)
(2)精神内核:理性主义。(2分)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有利于在法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2分)
(3)特征:议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分权制衡。(4分)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分)
23.(1)蒸汽机(或蒸汽动力)电(或电力)(2分)
(2)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加速世界经济全球化;环境污染等。(任意两点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