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3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五一”期间,中学生小威准备去黑龙江旅游,通过上网搜索,他选择了这样一条红色旅游路线:

东北抗联博物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萧红故居
纪念馆→马迭尔宾馆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
通过这次旅游,他将进一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看到解决
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③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在结尾说:“如果
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曲《没有
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歌曲响遍了抗日根据地,响遍了大江南
北,抗日战争也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中国革命
经验的历史总结③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主心骨
④说明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某校时事小组举行一场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的主题探究活动,引领同学们回
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
程。这一时期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②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
革开放奠定基础③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我国建立起独
立的、全门类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深
4.回望来路自慷慨,再赴征程气如虹。14亿多人的中国式现代化,何其伟大又何其艰巨。新征
程上,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一锤接着
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这是基于改革开放
①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②能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
社会条件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第1页(共6页)】
25070A
扫描全能王创建2024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看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人
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③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①不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攻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不选。
2.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主心骨,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对中国革命经验的历史总结,②③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①不选。新中国的
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④不选
3.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①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时期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②符合题意。这一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现实不符,③不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不选。
4.D新征程上,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一锤接者一锤
蔽,一茬接着一茬干。这是基于改革开放能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④符合题意。我国进人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不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③不选
5.B习近平总书记暖心的话语,体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
目标,①④符合题意。党员仍有自身正当利益,②不选。材料强满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没有体现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不选
6.D上述论断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深人了解民情,集中
民智,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创新执政理念,①不选。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不选。
7.A“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若·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这句话强
调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①②符合题意。“唯一法宝”说法错误,③不选。马克思主义能为解
决新时代中国发展问题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具体方案,④不选。
8.A破解年轻干部“水土不服”问题,需要年轻干部主动融人基层,淬炼自身的信念、能力和心态,需要持续整
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年轻干部轻装前行,①③符合题意。应该是避免“课本化”培训,②不选。中国
共产党是执政党,不是年轻干部执政,④不选。
9.C加强调查研究是因为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只有深人基层调研,才能够真正解决民生
问题,②③符合题意。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①不选。④是做法,不是原因,不选。
10.C他坚持把“心系国家粮食安全、助力稻农丰收致富”作为工作宗旨,以精湛的业务、务实的作风、热情的服
务、敬业的精神,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他身上闪耀发光,这启示广大共产党员要牢记党的初心,发挥先
锋模范作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使命,②③符合题意。“争做行业翘楚”在材料中未休现,①不选。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执政为民,而不是共产党员,④不选。
11.A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若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表明党的领
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这就要求我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和各环节,①③符合题
意。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经济职能,②不选。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④不选。
12.C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群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应对风险挑
战不退缩,勇挑重担、敢啃“硬骨头”,体观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也表明党必须要
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②③符合题意。要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①不选。全面从严治党,
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④不选
13.A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中央八项规定是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①②符合题意。应该是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③不选。“以八项规定
为最高标准”说法错误,④不选。
14.C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让广大
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服务群众,②④符合题意。职责是法定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
利于提高基层工作质效,不是减少基层工作职责,①不选。“杜绝”一词过于绝对,③不选。
15.D打造“共富党建联盟”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跨村联建、村企联营、多
方联动,调动各方合力,增强乡村振兴的造血功能,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自我革命,①不选。农民是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②不选。
16.B每一项政策都直指百姓最关心的“急难愁盼”,以务实举措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这表明国家保障和改
善民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也说明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维护人民根本利旅,①④符合题意。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没有全民民主,②不选。材料不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③不选」
17.A人大代表与群众一起找原因,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属性是人
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基层协商,基层协商并非
政治协商,③不选。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而材料主要
说明人大代表收集民意、解决问题,④不选
18.D有序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进一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推动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此举有利于提高网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07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