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

资源简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能熟练背通。
语言运用:能够自主借助注释或者利用学过的方法查阅资料,了解诗词大意。
思维能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审美创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感要最深的诗词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起:二月初惊见草芽
(课前板书: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1.围绕“少年”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少年”的解释,确定学生目前“少年”身份。(课件呈现)
①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少年时代。
②指青年男子:翩翩少年。
当然,人不可能永远是少年——
(课件呈现)
青年人 壮年人 中年人 老年人
设问:当你走过半生,你还会是一个少年吗?——引出古诗、作者。
2.结合注释疏通诗题
关键信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逐句品读“小雨”“草色”
4.品读早春的“最好”
设问①:诗中的哪个词语告诉你,在韩愈心里,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就是早春?(“绝胜”)
设问②:对此,你将提出哪些问题?
(课件出示)
1.韩愈为什么会关注到早春的景色?
2.韩愈为什么觉得早春才是春天最美的时候?
二、承·将谓偷闲学少年
(课件出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
[唐]韩愈
莫道官忙身老大,
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
柳色如今深未深。
设问①:当年,韩愈写这首诗,其实是为了邀请张籍和他一起去春游。但是,张籍找了各种理由给拒绝了。从“其二”可以看出,张籍至少了找了两个理由。(“官忙”“身老大”)
情境还原:二生分别饰演韩愈、张籍。
(课件呈现)
冬去春来,冰河开冻,大地捎来了春的消息。
韩愈发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才是一年中最美的春光啊!韩愈多么希望能跟张籍一起分享这最美的春光。
于是,他对张籍说:
张籍听了,无奈地说:
韩愈听了,摇摇头说:_______________
设问②:你觉得“官忙身老大”的韩愈,有一颗怎样的心呢?(“少年心”)
三、转:每于寒尽觉春生
解决问题②:韩愈为什么觉得早春才是春天最美的时候?是不是有点难?敢不敢接受挑战?
支架设置:(课件呈现)
如果春天跟人一样,分为少年、壮年、老年。那么,早春就相当于春天的( )时期。
充满活力和希望的( ),是人生最美的时期;那么,在韩愈看来,相当于春天少年时期的( ),就是春天最美的时期。
总结:是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希望。最是一年春好处,赞美的不仅仅是早春,更是少年、希望和活力!
四、合:万里归来颜愈少
知人论世,梳理韩愈生平
(课件呈现)
3岁那年,韩愈父母双亡,成了孤儿,由二哥抚养长大。但他从小就刻苦读书,不用旁人督促。
9岁那年,韩愈二哥病逝,他只好随嫂子在江南颠沛流离。即便如此,他仍然发愤读书,一刻也不曾松懈。
19岁那年,韩愈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了三年都没有考中。但他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
25岁那年,韩愈考中了进士,但整整十年,都没有获得一官半职。在艰难贫困中,他开始潜心钻研古文,思想也更加深刻。
34岁那年,身为监察御史的韩愈,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结果,遭到奸臣陷害,被贬官到连州。
51岁那年,韩愈上书《论佛骨表》,希望皇帝不要迷信佛教。结果龙颜大怒,被贬官到潮州。
58岁那年,韩愈病逝。韩愈一生,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辛,但自始至终,他正直勇毅,心怀家国,从来都不愿违背自己的初心。他最终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总结:面对坎坷、艰辛,韩愈始终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一切看似没了希望,在韩愈眼中却是希望的开始,这正是希望的希望。所以,当大家都赞美盛春之景时,韩愈却觉得充满希望的早春才是最美的,因为看似没有希望的地方,才正是萌生希望的地方。
【板书设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愿君走过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