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禁欲主义以神为中心真正的善不是世俗的声望、公职、财富和快乐,而是存在于上帝那里,因为“造物主的上帝就是善”。——波爱修《哲学的慰藉》教皇作为基督在人间的代理人,教皇法庭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法庭”,教皇是“直接管辖所有人的法官”。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蒙昧主义信徒出生罪行善功天堂原罪地狱死后善行追求来世中世纪的精神世界教会至高无上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拉斐尔《圣母子》中世纪《圣母子》思考:对比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同一主题的两幅绘画,分别有何特点?呆板僵硬生动活泼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达芬奇《蒙拉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作品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有何内涵?内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全球通史》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思考:文艺复兴得以从意大利地区兴起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经济基础: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孔祥民《世界中古史》思考:意大利在历史和地理上有哪些优势有利于文艺复兴的兴起?文化基础: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②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③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彼得·博鲁盖尔《死神的胜利》1347-1353年,欧洲黑死病蔓延,死亡人口超过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刺激因素:黑死病推动人们对天主教会和禁欲主义的怀疑。善男信女不止一次地组织宗教游行或其他活动,虔诚地祈求天主,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薄伽丘《十日谈》人们从黑死病大死亡体验的高度,对生之价值作了重新的肯定……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力的百般珍惜。——沈之兴《西方文化史》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人因为有理性所以胜过兽类,一切生命之物皆不可以与人匹敌。——彼特拉克《歌集》但丁对地狱中的教皇尼古拉三世说: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人,竟然拿上帝的物品去倒换金银……教皇尼古拉三世是如此的贪婪成性,死后双脚将被火烧,从脚跟慢慢烧到脚尖。——但丁《神曲·地狱篇》思考:上述诗歌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怎样的主张和追求?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实质: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其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中世纪神学 文艺复兴以神为中心禁欲苦行来世观念蒙昧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败和守旧思想发挥人的才智与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幸福生活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思考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学者要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创造新文化?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原因:(1)天主教会垄断文化,势力强大;(2)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地中海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特点: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理念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有什么影响?它所代表的思想,对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然而,作为历史力量,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人性传播人文主义,解放思想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推动欧洲的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启蒙运动思想上:经济上:积极影响:2.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纵欲主义等问题。1.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局限性: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比较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根本原因地域范围内容 指导: 反对: 追求:精神内核斗争矛头侧重领域斗争形式未来构想影响14——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 ——欧洲各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反对——天主教神学追求——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文学艺术领域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冲击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时人所绘的售卖赎罪券的场景1、导火线: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2、序幕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主张: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因行称义因信称义(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发展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3)推动文化教育事业3、影响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路德派瑞士宗教改革加尔文派英国宗教改革国教4、扩展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理性化思维方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的“地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经典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1、成就天文学力学其他探索自然规律思想解放社会进步2、影响三、科学革命(16—17世纪)比较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根本原因地域范围内容 指导: 反对: 追求:精神内核斗争矛头侧重领域斗争形式未来构想影响14——17世纪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意大利 ——欧洲各国德意志 —— 欧洲各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反对——天主教神学追求——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人文主义因信称义(人文主义)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教会特权,天主教会(教皇)权威文学艺术领域宗教领域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披着宗教的外衣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廉价平民教会、民族国家冲击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新气象:思想的自由,理性的力量...旧阴影:王权的强化,教会的束缚...灵感女神圣镜印照牛顿在天之灵于伏尔泰,启发其思想创作。阅读课本,了解“启蒙运动”的实质、内涵1、背 景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②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③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2、重要思想家及其观点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确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法)伏尔泰当立法权和行政权合而为一,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同一个人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同时加以执行。……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迫者。——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伏尔泰: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②”开明”君主,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法)卢梭卢梭:①自由,平等,法治②主权在民③社会契约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康德:思想自由,运用理性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2、重要思想家及其观点人物 主张君主立宪制分权与制衡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制、社会契约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亚当·斯密康德都反对君主专制劳动价值论,自由竞争(现代经济学之父)理性,民主,自由,平等(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①精神内核:理性。即独立思考,自主精神,判断是非的标准。②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③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2、重要思想家及其观点阶段 国家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17世纪(兴起) 英国 霍布斯 建立契约国家,主张君主专制 突破了天主教的君权神授洛克 驳斥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 为英国君主立宪奠定理论基础18世纪(鼎盛) 法国 伏尔泰 批判专制、教会,提倡自由平等,法律至上、君主立宪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原则卢梭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直接民主,民主共和制 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19世纪(扩展) 英国 亚当 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俄衡量的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现代经济学之父”德国 康德 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发源地英国中心法国扩展德国启蒙运动:17—18世纪法国大革命17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美国革命1775年—1783年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近代转型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3、影 响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宣布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 “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甲午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维新运动: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②政治革命: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③民族独立: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比较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根本原因地域范围内容 指导: 反对: 追求:精神内核斗争矛头侧重领域斗争形式未来构想影响14——17世纪16世纪17——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意大利 ——欧洲各国德意志 —— 欧洲各国英国——法国 ——欧美 ——世界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反对——天主教神学追求——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资产阶级化的新教以理性主义为指导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宗教神学体系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提出:新制度构想人文主义因信称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教会特权,天主教会(教皇)权威封建专制制度、宗教神学体系文学艺术领域宗教领域政治领域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披着宗教的外衣披着宗教的外衣摆脱了宗教束缚直接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追求现世生活追求今生享受廉价平民教会、民族国家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冲击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构建奠定基础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近代化历程人文主义的复兴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主义的成熟──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湮没——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反神权)──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反王权、反教权、反神权)人文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因信称义(反教权、反神权)——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思想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在人文主义者们的带领下,西欧民众逐渐走出了中世纪。新时代创造者的使命,等待着他们!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文主义(启蒙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勾画蓝图思想武器美国英国殖民统治(根本原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英、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