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下图为河南省焦作市东石寺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哺乳动物肉量估算比例图。据此可推知,当时该地区( )A.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B.已经步入定居生活C.迈入文明社会门槛 D.社会劳动分工细致2.相比于商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的装饰性动物形态更加生活化;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青铜鼎装饰纹,如宴乐、射猎、战争等元素逐渐出现。这些装饰素材大都采用模印法制作而成,制作更加简便、简洁。这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A.民众生活日益丰富 B.礼器功能发生质变C.政治秩序出现变动 D.礼乐制度得到维护3.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王师旦主持进士考试,考生张昌龄、王公瑾很有才学,朝野众望所归。放榜时居然名落孙山。王师旦为迷惑不解的唐太宗解释说,尽管张、王诗写得好,但“文体轻薄,文章浮艳”,不但不会成为有用之才,反会影响社会风气。这侧面反映出唐代科举考试( )A.容易错失实用人才 B.实现了公正选拔人才C.注重经世致用原则 D.选拔程序尚不够完善4.“关羽崇拜”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始于北宋中叶以后。在宋代的讲史和戏剧中,他投降敌对阵营被解释成“降汉不降曹”,为关羽的人格添加了“义”的成分。据此可知,关羽崇拜的普遍化主要源于宋代( )A.社会的尖锐矛盾 B.儒家传统价值的复兴C.市民的政治诉求 D.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5.哪吒形象最早可追溯至印度佛教的护法神“那罗鸠婆”,其原型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职责是降妖伏魔。宋代禅宗的《景德传灯录》《僧宝传》等著作中出现“析骨还父”情节,既保留佛教轮回观念,又融入儒家孝道伦理。明代《封神演义》将其塑造为灵珠子转世的少年英雄,强化了其反抗精神与悲剧色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B.正统思想发生变化C.宗教观念影响文学 D.商品经济逐步发展6.1890年,汉阳铁厂设立后,为铁厂建设与生产提供各种物质与服务的企业,如大冶、萍乡等地的煤铁矿业,为铁厂及其他厂矿建设提供建筑材料的火砖厂、官砖厂、水泥厂等在周边迅速崛起利用铁厂的产品或技术力量等进行生产的工厂、企业,如车桥厂、扬子机器制造公司也在周边迅速发展。由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A.释放了民间资本的活力 B.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注重构建统一生产体系 D.业务范围迅速扩展7.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倡导“兽性主义”(意志顽狠,善争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两者旨在( )A.宣传西方民主科学 B.揭示近代体育教育的缺失C.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D.塑造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8.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的理解准确的是( )党员总数(万人) 工人党员比例(%) 农民党员比例(%)1927年五大前 5.8 50.8 18.71928年6月 13.0 10.9 76.6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反映了革命任务的变化C.说明革命性质发生了改变 D.表明革命道路有重大调整9.如图为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漫画。龙“警告”武士说:“当心你的刀!如果你想砍掉我的脑袋,那我可真向国际联盟上诉了。”由此可知该漫画的主旨为( )A.抗议日本全面侵华 B.期待国际社会关注C.号召全民族抗战 D.讽刺不抵抗政策10.下表所示为1949年、1952年中国城市的就业情况。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年份 全民所有制单位 集体所有制单位 私营和个体劳动者人数/万人 占比 人数/万人 占比 人数/万人 占比1949 800 4.42% 9 0.05% 17273 95.53%1952 1580 7.62% 23 0.11% 19126 92.27%A.践行新民主主义政策 B.政府已接管私营企业C.学习苏联工业化模式 D.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11.1978年3月,安徽省委在淮北调研,就小麦生产长期上不去,红薯生产却越来越多的情况向群众请教,群众反馈“小麦是姑娘,收得再多是人家的,红薯是儿子”。针对这种情况,安徽省委采取的措施是()A.放宽农村粮食征收指标 B.推动小麦耕作技术的改良C.引导农民转变家庭观念 D.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2.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话语表述方式逐渐从“批判性话语”向“建设者的话语”转换。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共享;提出“新型国际关系”“全人类共同价值”,重构全球治理逻辑。这一转变源于()A.综合国力的跃升 B.国际格局的变化C.外交理念的成熟 D.和平发展的需求13.关于古希腊社会经济,西方学术界曾认为其以工商业为主,形成独特的海洋文明,与大河流域文明迥异。但20世纪50年代后,通过考古、碑铭等新材料研究,学者们重新评估,认为农业为古希腊的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其最基本的财产形式。以下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人类认知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入 B.应重新研究史料推翻传统观点C.最新的史料才能丰富历史研究 D.历史认知常在否定中得到发展14.《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两则记载能够共同说明两河流域( )A.农业生产发展 B.专制统治强化 C.宗教色彩浓厚 D.等级秩序森严15.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在原始社会后期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恩格斯进行三次分工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变化 B.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C.拥有私有财产的财富水平 D.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程度16.12世纪的法国,“国王被认为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拥有神圣的权威,但实际上,国王的统治范围常常局限于王室领地,对于其他封建领主的控制较为有限”。到15世纪,“国王通过联姻、战争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形成 B.基督教会的支持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庄园经济的繁荣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罗马从共和末期开始就形成了向民众提供公共休闲活动的传统,罗马社会的各种娱乐设施空前发展,其建造者往往是各级当政者。至图拉真时代,大竞技场的座位已达25.5万个,庞培剧场可容纳2.7万名观众。此外,当政者们还举办或资助举办其他名目繁多的娱乐活动,比如图拉真曾举办过历时120天的庆典,包括各种主要的娱乐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先后有1万多头野兽丧生,1万多名角斗士在竞技场上搏杀。“每位皇帝都尽力超过其前任,导致赛会需耗费巨额公共及私人财产。参加赛会都是免费的”。——摘编自郭东波《社会公共生活的转变:从罗马共和国到帝国时期》材料二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春,汉政府在上林苑“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史籍记载的两次百戏演出都是为招待外国使者而举办的,之后再未见类似记载。汉朝的娱乐活动仍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与祭祀、农事难舍难分。汉朝之社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是普通百姓最为重要的娱乐活动,百戏与乐舞共同应用于社祭活动中。汉朝也有对抗性竞技活动,比如斗兽与角抵,但汉代的斗兽活动实质是表演,绝非屠杀,而且很快演化为具有娱乐色彩的角抵戏。——摘编自马新、陈树淑《汉朝与罗马娱乐生活之比较》(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汉朝与古罗马娱乐生活的不同。(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与古罗马娱乐生活不同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陆游和第一任妻子唐琬系中表婚(表兄弟、姊妹间缔结的婚姻),这是宋代社会流行的缔结婚姻的方式,绍兴十四年(114年),20岁的陆游与唐琬成婚,感情甚笃。此后两年陆游未参加科考,这成为陆母不喜儿媳的重要原因。但陆家休儿媳的合法理由是唐 琬不能生育。男女社会地位差别明显的宋代,男子休妻很多时候是从家族角度考虑,在此情况下妇女极为被动。唐琬再嫁的赵士程,此前当有过婚姻,并留有若干名子女。宋代虽是理学渐兴的时期,但妇女改嫁在当时却并不受限制。理学大家的语录中,也有“出妻令其改嫁”之说。——摘编自费芳芳、王曾《陆游与唐琬婚姻考——兼论宋代婚姻制度与习俗的若干特点》材料二:明朝中后期,李黄认为:见识虽有长短之分,但并不是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吕坤则认为礼教“严于妇人之守贞,而疏于男子之纵欲”,是圣人之偏。文人儒士非常推崇有才华的妻室。商人家庭往往希望女子善于经营与理财。女子往往能以自己的人格、聪明智慧击败附在封建婚姻上的地位、门第、金钱观念,从而获得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私订终身、“妇亦择夫”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吴地中下女子再婚现象较为普遍,子女对母亲改嫁也视为常情。——据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陆游与唐琬的婚姻中概括宋朝婚姻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婚姻的趋势,并分析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对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和分配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改进商业政策,农村集市贸易有所恢复,有些大中城市出现农贸市场,对于补充城市供应和促进小商品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1965—1978年间,自由市场基本绝迹。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摘编自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 “练摊”指本钱不多下海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和“个体户”、“倒爷”一样都是贬义词。随着下乡知青陆续返城,社会上出现了大批“待业青年”。他们在路边摆摊出售“大碗茶”,内心十分忐忑,只能偷偷摸摸干。一些农民把人民日报文章剪下来贴到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农副产品去赶集。在看重“单位”的年代,练摊实在是走投无路之举,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一帮“闲散人员”组成的练摊族开始倒服装、倒电器,硬是发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波“万元户”。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练摊的甜头,纷纷下海。一些城市也开始建立自由市场吸纳摊贩,发展马路经济。——摘编自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和城市集贸市场得以恢复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出现“练摊”“下海”等经济现象的时代背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时任北洋政府陆军次长、人称“北洋小诸葛”的徐树铮发来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当时全民哀悼,举国偃旗,挽词约10万副,而共推徐氏此联为第一。——据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等(注:上联典出《论语》“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指向得“民”可兴邦。“民”字一语双关,既是“政在得民”的“民”,又指三民主义。下联典出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易“孤”为“公”。“公”字亦一语双关,既指中山先生,又是“天下为公”的“公”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徐氏挽联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阐释。(要求:看法正确,史实准确,阐释充分)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C3.【答案】C4.【答案】B5.【答案】D6.【答案】B7.【答案】D8.【答案】D9.【答案】D10.【答案】A11.【答案】A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A15.【答案】A16.【答案】C17.【答案】(1)不同:汉朝政府很少向百姓提供娱乐活动,罗马的娱乐活动多由当政者与贵族提供;汉朝的娱乐活动与祭祀、农事密切相关,罗马的娱乐性活动较为纯粹;汉朝的竞技性活动娱乐性强,罗马的竞技性活动对抗性强。(2)原因:罗马的发展是建立在战争和征服的基础上,崇尚武力,崇尚竞争;汉朝是多民族统一国家,以儒学为正统,尊崇“仁”的思想,崇尚和谐;罗马是奴隶制社会,贵族和平民是统治的社会基础;汉朝是农业社会,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农民。18.【答案】(1)特点:中表婚流行;女子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重视婚姻的传宗接代功能;父母和家族对婚姻影响较大;妇女改嫁较为自由。(答对其中三点即可)(2)趋势:更加注重情感;女性选择权增大,婚姻自由度增强;女性在婚姻中的主动性增强。(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原因: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会启蒙思想的出现(或答明朝中后期出现反礼教思想)。(答对其中两点即可)19.【答案】(1)原因:1959—1961年,我国出现的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给农村与城市带来空前压力;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时代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下乡知青返城造成的就业压力严重;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1992年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逐步建立。(任意四点)20.【答案】看法:该联高度肯定了孙中山一生的主要历史功绩。阐释:上联的“民”字,既是“政在得民”的“民”,又指三民主义,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高度赞誉。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确立了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的奋斗目标,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和20 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下联的“公”字,既指中山先生,又是“天下为公”的“公”,是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初创共和,并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维护共和的颂扬,展现了他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丰功伟绩。综上,该联区区数十字,便概括了孙中山一生的主要事功,不愧是大格局、大气象、大手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