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共体学校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A.四一二政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初2023级历史半期试题阶级以及由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爱国民主分子。这反映()A全国人民空前团结B.代表来源广泛C.社会高度认同D群众热情参与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与道德与法治合堂共90分钟:2.试题总分:50分:3.试卷页数:6页7.《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志愿军出国作战期间创作而成。199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40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周年之际,曲作者周巍峙将珍藏多年的战歌手稿捐献给抗美援朝纪念馆。这一手稿可以作为研究抗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美援朝历史的()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A.实物史料B.口述史料C.图像史料D.考古资料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8.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装配出新中国第一辆C410型载重汽车,毛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席亲自命名“解放”,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不能自主生产汽车的历史。这一成就直接得益于()1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左宗棠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邓世昌说,吾辈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奠基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上述人物的言论体现了他们的共同价值追求是()C.改革开放时期的先进技术引进D.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所有制变革A.开拓拼搏B.变法图强C.因循守旧D.热血报国9.某档案馆收藏的一份1955年的文件写道:“兹批准王记铁器铺加入第三手工业合作社,原有生2运用表格梳理重大史事、历史线索和时代特征是重要的学史方法。以下表格内容表明()产工具折价入股,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这表明当时改造的特点是()时间1840一1842年1865—1878年1894一1895年1900一1901年A.全行业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政策实施C,生产资料集体所有D.保留资本主义成分10.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表,“铁人精神”应属于()侵略鸦片战争阿古柏侵占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革命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反抗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溜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红船精神雷锋精神小岗精神工匠精神A.列强侵略势力伸向我国西南地区B.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定决心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C.统治阶级对救亡图存的不断探索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革命精神B.艰苦创业精神C.改革开放精神D.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毕竞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11.对比我国1978-2002年各类性质企业占比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木地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融汇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19世纪中后50.5%期中国这种“移花接木”()77.6%22.4%A.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B.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8.7%1978年2002年C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口国有企业圆集体企业口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4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A.公有制经济已失去优越性B.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文化运动的主流。由此可见()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D.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A.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社会变革促进了思想解放12.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历史发展前进与曲折的统一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这次谈话()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幕在此桥!最后关头已来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A.推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B.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家存亡在此桥!”在这里发生了()C.强调走群众路线的背景D.完成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初2023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初2023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共体学校 2024—2025 学年度下期初 2023 级历史学科半期考试答案【答案】DBABD BABCB CADDA16. (14 分)【小题 1】特点:①土地政策的调整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或国共关系、中国国情)的变化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②始终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重视民生。(2 分)调整:将抗战时期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 分)【小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 分)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③人民政权更加稳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 分)【小题 3】趋势:上升(产值增加)(2 分)历史原因: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使农业发展迅速。③中央不断丰富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鼓励农村居民开展多种经营,使得农村居民逐步解决温饱问题。(三点答到两点得满分,2 分)【小题 4】围绕农业改革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基本国情,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重视农业,言之成理即可。(2 分)17. (14 分)【小题 1】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2 分,只答到三大改造给 1 分)【小题 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川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举两例 2 分,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成就均可)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2 分)【小题 3】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作用:①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②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4 分,一点 2 分)【小题 4】开放性回答,从中学生出发,言之成理即可(2)18. (7 分)观点 2 分+论述 4 分+结论 1 分,观点围绕对外开放展开,论述必须举两个以上史实进行论述,结论完全照抄观点不给分,进行必要升华。示例:观点: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论述:1980 年,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置,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21 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结论:综上所述,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应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docx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