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市十六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2市十六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2市十六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为距今约10—4万年平顶山汝州温泉遗址出土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等阿舍利(西方的一种文化类型)工具组合(中原地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 )
A.丰富了旧石器的研究内容 B.呈现了新石器手工业全貌
C.佐证了中原为人类起源地 D.证实中原农业文化的发达
2.法家将“法”“律”“令”作为其法律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法”是兴功惧暴的基本准则,“律”是定分止争的具体规定,“令”则是令人知事的行政指令。据此可知,法家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发展社会经济 B.建立法律体系 C.完善国家治理 D.实现国家统一
3.上古流传的经典共有的特征是“言少而意丰”,但东汉之后,上万字的“大文章”开始出现,并逐渐在社会各阶层流转起来。促使这一转变发生的关键是( )
A.隶书书写的便捷 B.竹简产量的增加 C.造纸技术的改进 D.缣帛工艺的提升
4.《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南朝名士王肃投奔北魏,“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已后……食羊肉酪粥甚多”。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A.社会生产的恢复 B.民族交融的加深 C.中外交流的频繁 D.南北经济的互补
5.唐高祖时期,15位宰相中仅1人是寒庶出身,但通过科举成功入仕。至唐玄宗时期,35位宰相中有11人出身寒庶或小姓家族,且其中多数凭借明经、进士等科举科目踏上仕途。这一变化体现了科举制( )
A.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规范分科考试流程
C.推动教育体系扩展 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6.在元朝,大量的汉语典籍“漂洋过海”并广受好评,如高丽(朝鲜)先后出版了《朴通事》《老乞大》等汉语教科书,伊尔汗国(元朝的藩属国)出现了用波斯文标音的中医典籍。这体现出当时元朝( )
A.文化辐射强劲 B.海外贸易兴盛 C.科技交流频繁 D.区域文化认同
7.下表是明清时期松江府经济发展情况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明清时期该地区( )
明朝前期 明朝后期 清朝前中期
人口数量(万人) 123.7 227.7 263.2
市镇数量(个) 44 61 127
A.农业经济占据主导 B.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市镇建设体系完备
8.晚清官员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一书中,既有对西方制度的称赞和对中国“虚骄”“闭塞”的批评,也有关于学习研究西方治国之道、科学技术和引进先进设备的建议。这些观点有利于( )
A.推动近代思想解放 B.促进政治体制变革
C.驳斥中体西用观点 D.掀起实业救国思潮
9.整个鸦片战争期间,沿海百姓经常平静地围观自己的朝廷与外夷作战;但到19世纪70年代,台湾人民却据险反击日军入台,军民同心保卫台湾。这种转变折射出近代( )
A.地方治理效能提升 B.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C.国家动员机制完善 D.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10.国民大革命时期,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推翻北洋军阀在上海的统治,助力北伐军顺利进城。这说明工人运动( )
A.推动革命势力发展 B.实现阶级联合斗争
C.主导革命发展方向 D.完成反帝反封任务
11.抗战期间,苏联为中国提供1.732亿美元的军事贷款用于购买武器及其他作战物资,中国共产党也通过各种渠道分享抗日斗争的经验给越南共产党。这体现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中国抗战依赖外部援助
C.反法西斯力量间通力协作 D.美苏掌控东方战争局势
12.20世纪初,陈嘉庚等开明士绅在厦门等城市创办幼儿园,引入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思想,户外配备滑梯、翘板、浪船等游戏器具,室内摆放沙盘和积木箱等教学工具。这些措施有利于( )
A.近代学前教育体系完善 B.新式教育得到推广应用
C.西方教育模式全面普及 D.传统幼教观念彻底革新
13.1953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中明确指出:用命令主义的方法去做,那就是干涉过多;1955年又一次强调:对于一切暂时还不想参加合作社的人,也要耐心等待。这说明三大改造在实施过程中注重( )
A.集体协作 B.自愿渐进 C.合作共赢 D.政府主导
14.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任坦桑尼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萨利姆兴奋地表示:“这是向全世界宣告,第三世界国家、中小国家,可以在联合国讲坛上扬眉吐气地表达自己意见了。”这一情景体现出中国( )
A.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推进
C.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D.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
15.楔形文字由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在此后三千多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不断被周边地区及国家进行改造、运用。这体现了( )
A.民族语言的统一趋势 B.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C.文字起源的多元属性 D.东西方文化的融汇
16.603年,日本圣德太子以儒家五常思想“仁礼信义智”为基础,在最高位加上“德”,形成“冠位十二阶”,各阶以相应的颜色作为区分,体现身份差异。这一举措凸显了日本( )
A.吸纳外来文化的创造力 B.大力发展民主政治
C.对中华制度的复制能力 D.努力践行民主思想
17.《拿破仑法典》中有非常多关于契约责任的条文,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资产阶级可利用契约自由进行买卖、竞争。该规定主要反映《拿破仑法典》( )
A.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B.推动法国完成工业革命
C.构建了欧洲统一经济秩序 D.促进欧洲社会制度转型
18.1862年,一则振奋人心的宣言宣称:“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该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承认并维护上述人员之自由。对于此种人或其中任何一人为争取自由而作努力,不采取任何压制行动。”这则宣言( )
A.标志美国南北战争开始 B.肯定被解放奴隶的自由
C.激化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D.消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
19.下表是联合国部分机构理事国地区席位分布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单位:席)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 (单位:席)
非洲 3 14
亚洲 2 11
拉美 2 10
西欧及其他国家 2 13
东欧 1 6
A.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 B.导致冷战过程中力量对比的失衡
C.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态势被改变
20.2025年春,DeepSeek风靡全球,企业通过分析海量用户对不同季节服装款式、材质偏好数据,可以提前规划服装生产线,优化产品款式与库存管理,减少滞销风险。据此可知( )
A.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 B.社会信息化推动文明的交流
C.高新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 D.现代科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庙会是在宫观寺院等场所举行的包括祭祀神灵、娱乐演出、商品交易等在内的民众集会活动,起源于远古敬神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宫观寺院的广泛建立进一步发展,清代是河南庙会最为兴盛的阶段,几乎有庙就有会,分布遍及全省。这一时期庙会会期长短不一,但整体呈现延长趋势,如开封郊外回龙庙会,原定会期3日,后又扩延出“小满会”,体现了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推动商业贸易发展的社会需要。庙会日期大致由值得纪念的日期和岁时农事需求来决定,多避开农忙季节,正月也有不少。
——摘编自徐春燕《清代河南城乡庙会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材料二 当非遗版春节上线,来老家河南过国风年!2025乙巳蛇年春节期间,鹤壁浚县正月古庙会热闹非凡,社火巡游是绝对的主角,高跷、旱船、舞龙舞狮齐上阵。安阳滑县道口正月古庙会特色民俗表演不断,带你感受最纯粹的中原年味。
——摘编自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走!赏民俗品年味,来老家河南过国风年!》
(1)据材料一,概括河南庙会的特点。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河南庙会在功能上呈现的新变化。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传承与发展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普选投票
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任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任何党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
——毛泽东《团结到底》(1940年)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战时领导的重要民主政权组织形式。开明士绅、少数民族等人士的加入,提高了边区政权的号召力,有效整合社会各阶层的抗日力量,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强大合力。民主人士积极为边区建设建言献策,提高了抗日民族政权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民主试验田,参议会不仅推动边区建设与抗战胜利,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实践路径和制度雏形。
——摘编自张雪梅、刘瑞儒《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成功探索》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权建设的具体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这一民主政权建设具有哪些作用。
(3)综上所述,从民主政权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谈谈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对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启示。
23.某校学生正举办中国现代油画作品展览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展板设计。
材料
展板作品 简介
展板1《1979年的春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与五位原工商业知名人士进行座谈,针对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进行了充分的交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准备
展板2《特区的正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板3《同根同心传真情》 自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稳定。作品中香港小学生到内地进行交流,彰显内地与港澳地区同心同德、友好交流,增强国家认同感
(1)请仿照展板1、展板3的简介,补充展板2的简介。
(2)有同学设计该次展览的主题为“改革开放与国家发展”,请结合三幅展板作品的内涵分析该主题的合理性。
(3)综上所述,除油画展外,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请你再举出一例。
三、材料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215年到1688年,英国政治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化,王权与贵族、议会权力的博弈和冲突跌宕起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不能随意征税或任意剥夺财产,大部分社会剩余成为生产部门投资,其不断累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和经济持续增长。
——摘编自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
材料二 早前英国的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大量廉价劳动力,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殖民扩张也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海外市场的迅速成长,使得全球对英国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迫在眉睫,这就出现了发展机器的巨大需求。在自然科学进步以及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开始出现。
——摘编自樊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政策》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推动英国新兴产业出现的因素。
(3)综上所述,谈谈英国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推动当今国家产业升级的借鉴意义。
25.请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知识,从不同角度举例论证材料中的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潜流就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和分化倾向。
——摘编自石斌《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2025年河南省2市十六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A
7.C
8.A
9.D
10.A
11.C
12.B
13.B
14.D
15.B
16.A
17.A
18.B
19.C
20.D
21.(1)特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泛;会期呈现延长趋势,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日期多集中于农闲季节和正月。
(2)新变化:清代河南庙会侧重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推动商业贸易等物质层面的需求;现代河南庙会更加突出展示非遗文化及民俗文化的体验,文化功能显著强化,侧重满足民众精神层面需求。
(3)认识:传统民俗文化在传承中要结合时代的需求,注重实现文化延续与社会功能的双重价值。
22.(1)具体措施:实行民主选举;实行“三三制”原则。
(2)作用:凝聚抗日力量,促进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抗日民族政权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助于边区建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实践路径;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提供制度雏形。
(3)启示:要立足实际,不断试错与总结,探索出适合国情与发展阶段的政治模式。
23.(1)示例: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以促进经济技术发展。作品中青年女工倚靠在大型机车的轮胎上休息,展现出特区现代化程度与规模之高。经济特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国内进一步改革,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经验与借鉴。
(2)合理性:三幅作品分别从改革开放的决策制定、实践成果及对国家整体发展的深远影响等不同角度,呈现改革开放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该同学设计的这一主题很好地诠释了这次展览活动。
(3)举例:主题灯光秀;主题博物馆;等等。
24.(1)背景:英国王权与贵族、议会权力进行不断博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英国国内资本不断积累并转向生产投资,为工业革命奠定经济基础。
(2)因素:自由廉价劳动力的增加;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科技进步的推动;国家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的推动。
(3)借鉴意义:要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25.论点: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论述过程: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倡导不结盟运动,成为推动世界和平民主的政治力量。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欧洲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利,导致国内政局不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等。综上所述,这些力量共同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